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5-10-15 10:34 编辑
姚老六:为贫困生圆“上学梦”
他是一名企业家,却在致富之后积极反哺社会,不仅年年给本村村民送年货,而且特别关注贫困学子。创办企业15年来,已经先后出资数百万,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学生。《身边好人张闻明》,今天去认识乐善好施的张家港保税区双来氨纶纺织厂董事长姚老六。 9月下旬,记者来到张家港保税区双来氨纶纺织厂姚老六的办公室,他正在阅读一封来自安徽安庆的信件。姚老六:“想叫我赞助。她是安庆人,马上念高中,她没有钱念。她那边乡里来找的我,意思能不能赞助她。我说你把成绩寄过来。” 原来,在这之前,姚老六曾按照每月500元的标准,结对资助安徽安庆的一名贫困大学生。如今,这名学生毕业了,结束资助了,当地于是又推荐了一名贫困生,希望姚老六资助。“我说你盖了章来,我也支持你,5年就5年,一年6000元。但是这个学生没有盖章,我防止她不要冒充的。我说你弄好了,到学校去盖个章,我每个月到月底我打到你卡上去。” 姚老六是金港镇德积双丰村人,今年已经60岁,1999年底创办了张家港保税区双来氨纶纺织厂,通过几年时间,把企业发展到年销售过亿元的规模。从那时候起,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只要找到他,他都会尽量帮忙。2008年,村里有个小姑娘考上了南京医科大学,可由于父亲早逝,母亲收入也不高,负担不起沉重的学杂费。无奈之下,找到了姚老六。双丰村村委委员陈东平:“她成绩非常好,考取了南京医科大学的本硕连读,7年制的,然后他(姚老六)就每一年都支持她了,今年就是第七年,打800元一个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暑期给了2000,过年来看给她2000压岁钱。就光她一个人赞助了也7、8万了。” 有的500元一个月,有的800元一个月,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资助对象则从村里跨越到外省市……这么多年,到底资助过多少学生?资助了多少钱?姚老六自己也记不清了。“我实事求是不瞒你,我是专门看电视,看见有的学生念书念不起,很难过的。我说我现在能有,我就支持一点。说老实话我一年几十万呢支持掉。” 除了点对点资助贫困生外,在金港镇,姚老六还在护漕港中学和新市民子女学校——白云学校,设立了“双来”奖学金,每年拨款5万元用于奖励优秀贫困学生。为什么要对贫困学生倾注这么多的爱心和牵挂,姚老六说:“我家里比较困难的,我弟兄姐妹7个,不怕人笑话,念书到哪里,我就念到5年级就停下来的,念书也念不起。所以我也想到原来念书念不起,现在不念书怎么行,不念书你怎么发展?” 姚老六表示,自己如今已经60岁了,接下来,只要自己还有能力,就会继续帮助贫困学生,让更多贫困生可以圆“大学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