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8|回复: 0

“奴”氏家族的纠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8-22 18:0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5-12-30 15: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奴”姓,属稀有姓氏。2008年4月3日《高邮日报》刊载一篇《“奴”姓》文章,文中说高邮有9个人姓奴。时隔7年,笔者对高邮这支奴姓又做了一些研究,通过政府办奴放同志找到一部《奴氏家谱》,发现了奴氏家族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更多地感觉到奴氏家族的心理纠结。
      关于奴姓,网上几乎查不到有关资料。明万历年间,浙江湖州的凌迪知,历官工部郎中,著了一部书叫《万姓统谱》,140卷,后被收在《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中。据这部姓氏学专著记载:“奴,卢奴之后,本朝奴管,高邮人,嘉靖中湖广都司。卢州府、六合县有奴氏。”“卢奴”是个地名,相传城内池水黑而不流,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因之得名“卢奴”。西汉置卢奴县(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居于卢奴的居民有的以卢为姓,有的以奴为姓,这就是奴姓的由来。据凌迪知考证,明代卢州府(治所在今天安徽省合肥市)、六合县(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有姓奴的人,并举了一个例子,在嘉靖中期(约1537年前后),高邮有个奴管,就任湖广都司。都司在明代就是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现代大军区,是地方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查《高邮州志》,没有奴管的记载,奴管的后人去了哪里?也无从查考。
      高邮这支奴姓家族的主体在金湖,据《奴氏家谱》记载,奴氏家族源于苏州,在兵荒马乱、社会变革之际相继迁居高邮、金湖、安徽等地,延育至今已有23代。按30年一代推算,迁徙时间应该是明朝初期。奴氏有四大门,大约几十年前,19世奴氏大门长房奴国祥、奴国安迁到高邮城区居住(那时奴氏家族在金湖居住的地方属高邮县的一部分),至今延续4代了。
      奴氏老谱在文革期间失传,现在的《奴氏家谱》是于2006年2月修立的。根据长辈的记忆和祖宗牌位上的文字说明,新家谱讲述了他们奴氏家族的由来:奴门一世祖本姓“陈”,是朝廷中的一个养马、驯马官。有一次皇帝巡视西藏,藏族首领(佛教大师)献给皇帝一匹骏马。回京后,该马不服皇上骑驾,皇帝大为不悦,便交于奴氏一世祖驯养。十日过后,一世祖将马交给皇上骑驾,骏马十分听话,任凭驾驭。此时,皇帝十分高兴,便立赐一世祖姓“奴”名“婢”,赐财物为四合院一幢,院中立有白玉假山一座,名曰“碧山”,由此家族得堂名为“碧山堂”。帝制时代,皇帝讲话是金口玉言,任何人都不得违抗,违者必斩,由此原本姓陈的家族改姓“奴”,一直延续至今。
     “奴”的基本词义是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如奴隶、奴婢、奴役、奴化等。一个本来姓陈的人,因为皇帝一句话改了姓,而且改姓“奴”,这让奴氏后人的心里很不舒服。文化大革命期间,奴氏家族在那种“革命环境”下有的改了姓,比如当时在高邮某政法单位工作的奴хх改姓“罗”,他的两个儿子也跟着姓了罗。奴这个姓氏因为特殊让人容易记住,但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人们很自然地要问,你怎么姓奴的?于是家族中形成一个解释,说他们祖上本是满族人,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奴尔哈赤是他们的始祖,满族一代代与汉人通婚,因而他们也成了汉人,并以奴尔哈赤的第一个音节“奴”为姓。
      不管怎么说,金湖这支奴氏本姓陈,所以他们的老祖宗早就有还原本姓的愿望,并一代一代留有遗嘱。2006年,经在世的族中长辈慎重研究决定,还家族姓氏的本来面目,并定了几项必须遵循的原则,写入家谱之中:1、从修立的新家谱生效之日起,新生儿一律姓“陈”,任何人不得擅自不变。2、原则上已出生的,已在行政机关、学校及各相关部门等工作单位登记入档的家族成员,在新谱中新名字后边加括号,注上“奴”字,如奴德标,新谱中应改为陈(奴)德标,陈德标在今后的档案中可作曾用名处理。3、十七世孙以前(包括十七世孙)不改姓氏。4、已故的不改姓氏。谱中说到:2006年修谱的重点是为了还原“陈”姓,还宗族姓氏的本来面目,了却前人嘱愿,启示后人,但“碧山堂”堂名、字辈排行仍然不变。
      家谱上改姓容易,但实际改姓非常复杂。《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需要更改姓名的,可由父母或抚养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户口登记机关核实情况后予以变更;对18周岁以上的公民,原则上不予更改,确有正当理由需要更改姓名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如属干部、职工还须持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准予更改的证明,经责任区民警审查,派出所长提出意见,报上级户籍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才可给予更改。而且更改姓名后涉及自己的毕业证、结婚证、银行卡、社保卡、医保卡以及产权证等一系列问题,若处理不好,遇到需要审查相关证件时,发现姓名不符,会产生许多麻烦。正因为如此,奴氏族人除了新生儿之外,实际改姓的人很少。
     《奴氏家谱》中有一首诗:“追本思源忆祖宗,子孙繁衍奔西东。遵循祖传遗志愿,世代相处亲相融。”其实不管是姓奴也好,姓陈也好,他们都是同一血脉,源自同一根系。尽管改姓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相信奴(陈)氏子孙在知道自己家族的历史之后,一定会孝敬长辈,和睦乡里,为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努力。
    来源:今日高邮  作者:勤 道  时间:2015-8-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0 08:36 , Processed in 0.0974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