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签到天数: 32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皖南山区梅街、姚街、刘街一带,是著名的“傩窝”,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的各个傩戏班,号称九刘十三姚,以宗族为单位,云集到刘街青山寺祭神。
元宵节一大早,各个傩戏班都要在自己的宗祠请神下架,然后抬起神灵敲锣打鼓向青山寺进发。为了赶上早晨的仪式,我们正月十四黄昏就驾车到了姚街,一轮明月当头,天气不错,不过没想到晚上山里天气骤变,下起了大雨。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南部、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两湖地区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皖南地区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早上五点多钟,我们就被雨夜中沉闷的铳声惊醒,睡眼惺忪地来到祠堂,里面已被炮竹的烟雾弥漫,被牺牲供养的众神一派安详,姚氏乡亲们正在为请神下架赴庙会做准备。
雨下得越来越大,在举办傩神大会的青山寺,一直到上午十点多,除有一些香客来烧香外,还没有一支傩戏班过来,而往年这个时间,傩神大会已经快结束了。
(文/摄 汪军)
使用道具 举报
姚氏宗祠座落在贵池区刘街乡姚街村,为明、清木质抬梁式建筑。宗祠坐北朝南,正祠五进,42开间,计699平方米,内有明嘉靖21年(1542年)的“来龙碑记”和三块匾额。住宿房为民国时所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4-4 11:30 , Processed in 0.1010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