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阿拉丁”痴迷古灯30年 收藏3000盏
2015年06月18日 16:34 来源:华西都市报
摘要:痴迷古灯30余年,收藏古灯近3000盏,因为爱灯、藏灯、研究灯,他被称为“成都阿拉丁”。
在成都市九里堤附近,有个西南地区最大的灯具市场。在一片“灯火阑珊”之中,隐藏了全国首家灯文化专题博物馆——成都宇曜古灯文化博物馆。馆长姚宇林痴迷古灯30余年,收藏古灯近3000盏,因为爱灯、藏灯、研究灯,他被称为“成都阿拉丁”。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营,宇曜古灯文化博物馆于本月12日正式开馆迎宾。 6月17日中午,记者推开这扇大门,进入一个关于古灯的奇幻世界。这个占地500平方米的房间里,陈列了中外古灯老烛1000余具,包括汉代石灯、宋代木灯、明代玉灯、清代瓷灯以及德国的马灯、苏联战场上的照明灯……这些稀奇古怪、琳琅满目的灯具,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一个灯火如豆、光影婆娑的奇幻世界里,姚宇林娓娓道来他的古灯情结。 古灯后的历史与文化
自从远古的人类高举火炬驱散黑暗和野兽的那一刻起,灯就伴随着我们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时空。石贝为灯,古人在岩洞里刻下三皇五帝的传说;烧陶为灯,诸子在竹简上书写百家争鸣的著作;青铜铸灯,汉皇在都府里按下开疆拓土的印鉴。在馆长姚宇林看来,灯是光明的载体,是文明的向导,是尘封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 “千朝俎豆光照古今文明路,万家灯光映影中外人间情。”这是成都宇曜古灯文化博物馆门口的一副对联,饱含了姚宇林对古灯的痴迷,还有他对光明背后的文化的考量。 姚宇林收藏灯具30多年,经他亲手淘买的中外古灯老烛达3000余具,相关资料图片20余万字(张)。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收藏有非常少见的制灯老模具。博物馆中陈列的灯具大约占他藏品的三分之一,按照材质和年代分为九个单元。其材质丰富,石、贝、玉、陶、瓷、金、银、铜、铁、锡、竹、木、水晶、琉璃、象牙、刺绣,应有尽有,不一而足;其形制多样,豆、盏、匜、壶、人物、动物,凭想而造,异样纷呈;其形式多种,座、挂、吊、插,因境而别;其用途广泛,除照明之基本功能外,更有宗教、生殖、军事、医药、婚丧嫁娶、科研仕第、祈福贺寿以及探照等专用之器。 “这是一盏唐代时期四川邛崃地区发明的省油灯,最早运用了冷却原理。这是清代的‘灭蚊灯’,它前端的喇叭口是专门用来吸蚊子的。那个有镂空花纹和小盖帽的,是古时的‘鸦片灯’……”姚宇林对这些古灯如数家珍。 姚宇林痴迷藏灯缘起一次回老家探亲。1972年,姚宇林阔别家乡到成都参军。8年之后,他第一次回河南老家探亲,无意发现自己孩提时使用的两盏老油灯还灰头土脸地放在角落里。“一看到这盏灯,小时候坐在灯下写字,母亲裁剪有光纸、缝制作业本的场景就浮现在眼前。”返回部队之前,他没带家乡的特产,唯独将这盏灯擦拭干净带回成都,思乡时就看看这盏老油灯。 收藏第一个灯具之后,姚宇林没事就去猛追湾的古玩市场闲逛。这个习惯坚持了30多年。无论刮风下雨,哪怕周末要去参加一场婚礼,他也会提前出门,骑着自行车先去古玩市场淘换古灯。饿了在路边吃个烧饼或者一碗面,渴了拿出自备的凉白开,哪怕囊中羞涩,他也舍得为一盏有趣的灯具花费重金。 90年代初,他在内蒙古出差,无意看中了一个青铜如意柄盏形灯。老板要价四千,他再三赏玩,无奈放弃。回到成都后,他对此灯念念不忘,对比照片和书籍获悉可能产于宋代,遗憾至极。3个月后,当他再次获得出差内蒙古的机会,办完公事当即前往那家古董店,诚恳地道明收藏古灯准备办博物馆的打算,老板最后以进价成交。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他指着“十二生肖”灯具展柜说,“我耗时10年才收集齐全。”他在北方一个古玩市场上买到一个兔形白瓷烛台后,便萌生了凑齐一套“十二生肖”灯具的想法。直到十年之后,他终于买到一个虎形烛台,这个愿望终于完成。 坐拥千盏灯,身无三五元 姚宇林常对朋友们开玩笑说自己“坐拥千盏灯,身无三五元”。为了收藏这些灯,他几乎倾家荡产。20年前,赶上福利分房的末班车,他却拿不出8万块购房。借钱凑齐购房款,爱人第一次和他争吵,气急之下说出“你只能在收藏和家庭之间选择一样,再藏灯就离婚”。姚宇林想到收藏灯具是个毕生的爱好,赌气说“我就是不吃不喝、哪怕离婚也要继续收藏”。 后来,他开始借钱、赊账,瞒着爱人收藏古灯。家中的古灯越堆越多,每添置一件古灯,爱人都要问“多少钱”,他只得撒谎报出零头。他的收藏故事被朋友们口口相传,前来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既有文化名人,还有香港明星,甚至外籍学者慕名而来。爱人逐渐转变观念,理解他是在用自己的钱收藏历史和文化。开馆典礼上,他的爱人主动讲了这个故事,表明对他事业的支持。 如今,他得到一家企业的支持,如愿建成了博物馆。这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是灯具从业者膜拜祖先、设计专业学子获取灵感的殿堂。博物馆的留言簿上有不少观众点赞,有学生写下打油诗“花火忆犹新,斯是百年去。许许旧人心,幢幢古灯明”,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评价“五星七曜,照亮宇宙,出于东方,大利中国,灯博有志,西南第一”,英国教授普若兰盛赞他“收藏的不仅仅是一具具古灯,收藏的是历史、是文化、是光明”。 谈及未来,姚宇林计划将古灯的收藏研究心得写成一部书,同时扩大博物馆的规模,让更多人了解古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