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57|回复: 0

上截村创遐家祠——研究清代陶瓷工艺的实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2-15 17: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截村创遐家祠——研究清代陶瓷工艺的实证

    2013/10/28 11:54:21 企石镇宣传办

    上截村创遐家祠脊梁瓷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刘兰兰/摄
        “瓷塑的工艺精美,色彩华丽,历经百年不褪色,自然引来了窃贼的注意。”回忆起上截村创遐家祠险遭失窃的瓷塑,81岁的姚顺祥老人禁不住一番激动。创遐家祠位于上截村“老围”,面积155平方米,共两进。首进砌青砖到顶,二进下段青砖上段泥砖,工艺一般。然而,其脊梁上的13块清朝同治期间制造的瓷塑,却展现了岭南船传统式的脊梁,为研究清代陶瓷工艺提供了实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岭南传统艺术价值脊梁
      近日, 笔者在上截村两位八十高龄的姚炽德、姚顺详老人指引下,来到了距离该村村委会约三百米远的创遐家祠。创遐家祠紧靠在平常百姓家旁,门口“创遐家塾”四个大字,建造之初就是一家私塾,解放前后,创遐祠堂一直成为该村唯一一个家族兴学的场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企石镇有了新小学,祠堂才卸下承担了百余年的教书育人的重任。
      伴随着“咯吱”一声,祠堂大门被“掌门人”姚炽德缓缓推开。一眼就望到了二进的厅堂,内部的梁柱仍然是常见的红砂岩,屋顶全部翻新成琉璃瓦,地面已经铺上亮堂堂的水泥砖。相比企石黄氏宗祠等深沉厚重、较为出名的祠堂,这所祠堂规模不大,确实不算出彩。
      然而,首进脊梁的瓷塑图案却让这小小的祠堂平添了一份历史厚重感,凸显得如此精致和庄严。据两位老人介绍,该祠建于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脊梁瓷塑是从横沥半边山旧屋折换时购进、砌上,脊梁左右两边的瓷塑分别记有“同治七年”、“吴奇玉造”的字样。
      脊梁的瓷塑共13块,以雕塑鸟兽虫鱼花卉图案为主,彩釉烧制。其中,两端为鳌鱼狮子,中间9块塑有花鸟虫鱼、梅兰菊竹等图。每块宽65厘米,居中者稍低,组成两头高、中间低,岭南船传统式脊梁。《企石镇志》记载,这些立体雕塑,色彩华丽,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不失为研究当时陶瓷工艺的实证。
      村民奋力追回被盗脊梁瓷塑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脊梁瓷塑也由此引来了窃贼的注意。站在创遐家祠门口,姚炽德老人和姚顺详老人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脊梁瓷塑失窃时的情形。
      2004年的一天,早起农作的村民发现创遐家祠的脊梁有些异样,细细一看才发现其中的鳌鱼狮子瓷塑凭空消失了。消息传开,全村上下陷入一片焦虑,便动员大家奋力寻找。
      “村里动静大,让窃贼没了胆,不敢出货开价。我们天天出去打听寻找,最后终于在一个无人看管的牛圈里找到了。”姚炽德老人一边说一边激动地比划着。
      丢失的瓷塑虽然被顺利找了回来,但祠堂屋顶被却被窃贼踩烂,瓦砾洒落了一地。2006年,上截村筹集善款26万,对创遐家祠进行了全面修葺,脊梁的13块瓷塑也进行了加固。重修后,祠堂的大门上了一层锁,由姚炽德老人肩负日常维护、看护管理的使命。每逢月初、十五,大门才会打开,迎接前来上香添灯的姚姓子孙。
      “小时候在祠堂里读书,一抬头就能看到脊梁上两只鲤鱼的鱼须随风摆动,栩栩如生,十分好看。后来经过重修,鱼须被固定住,那生动的一幕再也看不到了。”姚顺详老人的两只手指上下比划着,鱼须摆动的情形还在他记忆里挥之不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13:00 , Processed in 0.1052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