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5|回复: 0

魂归外婆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9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3-10 09: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魂归外婆桥
    2015-07-20     


        作者  上海石化  戴建石
        姚家镇是母亲出生的地方,它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粉墙黛瓦,市巷悠悠,象幅清秀的山水画,淡墨素描,藏在水乡泽国的深处,静谧安宁。1938年秋天,这座千年古镇被日军侵占,烧杀抢掠,战火将小镇几乎毁灭殆尽,只留下一座古老的外婆桥幸免于难。
        我从小就听母亲说过“外婆桥”的故事,却从未见过自己的外婆。听说她年轻时就死于日本鬼子枪下。至于真正的死因,外公讳莫如深,就连我母亲也避而不谈。
        那年我将参军入伍。离家前夕,母亲悄悄把我叫进内屋,给了我一块玉坠。此玉形状如蝉,洁白无瑕。她说,这块玉是外婆留下的,带上它会保佑平安。这天,她第一次给我讲了外婆和她别离的情景。她7岁那年,有一天,已是黄昏,日军已逼近小镇,四处枪声不断。父亲去山里收货未归,母亲出门不知去向,她害怕地躲在床底下。忽然,楼梯上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只见母亲提着一盏马灯急匆匆回来。她穿了一身土布衣裤,头上包着毛巾。见到我连忙将我抱在怀里,悄声对我说:“娟娟,娘要出趟门,过一会儿就回来,你待在这里别动。”说完,就把这块玉坠挂在我的脖子上,从包袱中拿出几块饼塞进我的口袋,匆匆离去。
        母亲一夜未归。第二天,镇上人窃窃私语,有人看见外婆昨晚与人私奔,被东洋人打死在外婆桥上。外公回来后,四处打探,始终没有找到外婆的踪迹。得知她离家出走,与人私奔后,他整整三天茶饭未进。三天以后,日军开始大举扫荡,火光冲天,枪声四起。外公带着悔恨,带了母亲连夜逃离姚家镇,四处避难。最后投亲靠友定居上海。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姚家镇。
        外公孤独一生,未再续弦。他活到87岁兀然离世。临终前从贴身衬衫里拿出一张发黄的照片交给母亲说:“这是你娘留下的照片,我把它放在心口捂了一辈子。我死后把她送回姚家镇,烧了埋了吧!”这是外公的最后嘱托。
        我终于看到了外婆,照片上的外婆穿着素色的旗袍,斜躺在草地上,恬静又快乐。她是那么年轻,那么漂亮。在外公的灵堂前,我望着他的遗像,突然发现在他一生中,那个女人的耻辱,她的美丽以及她的不幸,留给一个男人是终生的遗恨和思念。姚家镇这个伤心之地也留给外公魂牵梦萦的乡愁,以及整个家族刻骨铭心的痛楚。
        去年受姚家镇修志办公室的邀请,我作为姚氏后人去参加《姚家镇镇志》评审会。初来乍到,姚家镇己不像母亲所述的那番情景。所见之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已无水乡的那份宁静。唯独那座外婆桥历经风霜还保留着原貌。
        会议期间,镇志办主任特意找到我,给我送来一本刚出版的回忆录,作者是原嘉兴市委副书记。主任告诉我:“书中有几处写到你们姚家。可惜作者已去世。这是他儿子专程给我们送来的,说是他父亲生前的嘱托。”
        回到房屋,我翻开书目,其中有一篇《我在姚家镇的生死经历》,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是在激动和惊喜中把它读完的。文中记述:“1938年秋,日本侵华势力加紧对敌后根据地、游击区抗日军民进行疯狂围剿。我新四军浙西纵队奉命在洛河一带抵抗日军,当时我任支队长。洛水阻击战一仗,由于寡不敌众,我们的队伍被打散。我负伤后,在洛河漂了一夜,最后倒在姚家镇的一座石桥旁,被一位年轻妇女发现后救起。她把我背到自家后院的柴房内,见我全身是伤,问我:“你是打东洋人的新四军?”我没有回答,她再也没多问。每天帮我洗伤口,喂我喝米粥。她有个女儿叫娟娟,好几次我在门缝里看到过她。两天以后,日军已逼近姚家镇,为了不连累她们,我执意要离开。我对她说:“多谢你了,我今天必须要走!”她说:“那我去寻条船送你去河东,到了河东就安全了。”这天晚上,乘着夜色,我们乔装打扮悄然离开了姚家镇。在通过伪军关卡时被扣押查问,她机智地回答说,老父病重,请了位郎中去治病,请兄弟行个方便。说完给了他们几块大洋,伪军听了嬉皮笑脸地说:这哪像郎中看病,不会是私奔吧?她说,求求兄弟,不管郎中也好,私奔也好,救命要紧!说着又从手上摘下金戒指塞给他,总算开闸放行,我们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关卡
        船行至河东不远处,突然遭遇日军巡逻艇,巡逻艇打开照明灯急速向我们驶近,我知道日军正在封网搜索打散的新四军。我说,大姐,别管我了,你快跳河逃生吧。突然,她一把将我推入河中。对我说:‘藏好别动,等我把他们引开,你就可以游过去,往前就是河东。’说完,她掉转船头直朝外婆桥划去,巡逻艇穷追不舍。只见那条船仍在前行,等我游到河东,听到响了一阵枪声,那船被击沉。
        抗战胜利后,我曾去找过她,毫无结果。全国解放后,我又专门去过姚家镇,找到当地政府求助寻找。他们发来公函:查无此人。1987年经江苏省民政部、公安部几经调查,在日伪时期的档案中查实,她叫宋玲婵,为了掩护我,被日军枪杀于姚家镇外婆桥下,焚化于乱坟场。”
        这是外婆留下的故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像座桥承载着厚厚的深重,岁月像条河流淌着绵绵的乡思。离开姚家镇的那天,我走上这座千年古桥,看着东逝的流水,想起小时候母亲给我讲的那个外婆桥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个外婆摇着小船,船上坐着小外孙。祖孙俩经过石桥时,小外孙突然被一阵狂风卷入河中,外婆跳入急流把外孙托上小船,自己却再也没有上来。从此以后,外孙每年这天,总是跪拜在桥头呼喊着“外婆归来,外婆归来!”这悲泣的声音一直到他终老而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5 18:44 , Processed in 0.1154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