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铨 献身于抗战和革命的新文艺工作者
姚思铨(1915~1943),桐庐凤鸣乡(今江南镇)板桥村人,诗人、作家、木刻家、翻译家。 姚思铨自幼好学,人称神童。1928年秋考入杭州第一中学。1931年夏转入浙江师范学校。“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进步学生舒文、骆慕曹等共同组织象征燃烧自己、献光和热爱人民的“白煤学社”,定期出墙报,报导学生的爱国斗争,宣传争取民主、反对专制的进步思想。同时,他秘密组织读书会,向同学们介绍进步书刊。1932年6月,杭州戒严司令部发觉,派军警搜查“白煤学社”,逮捕爱国学生,姚思铨侥幸逃脱,旋被开除学籍。同年12月,他在杭州被捕,关押半年后,经保释出狱。 姚思铨在学生时期,酷爱文学和美术,课余还自学英语和世界语。1937年,他23岁时就翻译了前苏联玛耶可夫斯基的长诗20篇,题名《呐喊》,由上海现实出版社出版。他是较早把苏联作家的作品介绍到中国来的人。是年冬天,杭州沦陷,姚思铨辗转到达金华,次年接任主编《大风》三日刊,继而又接任《浙江日报》副刊《文艺新村》主编,代编《新力》报纸,显示他出众的器识与才华。据当时的老新闻工作者、中共地下党员陈山、金逢孙等人说:“他所编的刊物内容丰富,含义深远,形式新颖,鼓动性强,在当时国内是少见的。”皖南事变后,反共高潮席卷全国,姚思铨没有被吓倒,在《文艺新村》第一期就刊登了冯雪峰讽刺蒋介石的新诗《葫芦》。他还通过报社的同事、地下党员陈山组织并发表了秘密创建四明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一批同志的文章。 姚思铨深受鲁迅的影响,十分重视木刻在宣传抗日中的重要作用。在繁忙的编辑工作重压下,他还抽时间认真学习木刻艺术,通过木刻作品来教育和鼓励广大读者的抗日热情。他的木刻作品充满抗日的内容,刀法严谨细致而强劲,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1938年,他讴歌中国抗日事业的版画集《中国的战斗》问世。次年,他与野夫、金逢孙等在金华成立浙江省战时木刻研究社,被选为副社长,还兼任金华地区函授班指导老师(该班学员分布在国内7个省),以推动抗战木刻运动。 1939年,姚思铨在中共地下组织代表邵荃麟的指示下,联络项荒途、野夫、张乐平等东南文艺界知名人士,创办《刀与笔》月刊,由他担任主编。在阐明《刀与笔》的宗旨时他直率地说:“为什么要拿起刀与笔,就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有什么,便发挥什么,只要对于目前的民族解放战争有所裨益。”秉承这个宗旨,他大胆地刊登了胡乔木、邵荃麟、王西彦、叶浅予、张乐平、李桦、野夫、金逢孙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作家、艺术家的革命文章、漫画及木刻,产生很大影响,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恐慌,竭力加以干预、钳制,最后,竟勒令停刊。《刀与笔》前后仅出4期。 姚思铨这位热心爱国的青年,为了革命事业一往无前,由于长期劳累过度肺病发作。1942年到缙云岳父家养病。他患的是咯血型肺病,在当时是不治之症,他感到留给自己时间已不多,在缙云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又译了玛耶可夫斯基的诗(1950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并把著译诗作编集为《黑屋及其它》。翻译论文集《知识分子论集》、小说集《袁法富之死》、散文集《窗及其它》,并选刻了一册木刻集。当时报刊对他的评论是“挣扎在恶病苦扰中,还有一颗灼热的爱艺术的良心,肩负着心灵工程师的沉重责任,竟忘却了死的恐怖,仍然默默地埋头工作,支撑着病体,绞出脑血,一滴滴落在当时干枯的文艺花坛上。”1943年12月28日,姚思铨在贫病交迫中与世长辞,年仅28岁。后来,冯雪峰称赞他是“献身于抗战和革命的新文艺工作者。” 姚思铨一生著作较多,还有诗集《野花一握》、《未见草》,文集有《孤西吟墨》,木刻有《中国的战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