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一首《女儿情》诉说深情款款,奏一曲《茉莉花》展现清新雅致,不论是古典名著中的插曲还是国外的经典曲目姚腊元都能信手拈来、轻松演绎。在荣华街道的上海沙龙社区,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家他是“全职姥爷”,照料一家五口的生活起居;在社区他是楼门长、居民代表,身影遍布居委会的各项活动。但说起最令自己引以为傲的身份,葫芦丝老师当是绝对的首选。这位六旬老人凭着对民族艺术的满腔热情不仅自学成才,还造福了社区居民,在孩子们口中他被亲切地唤为“葫芦丝爷爷”。
一句玩笑 踏上学艺路
追溯姚腊元与葫芦丝的结缘,还得从他入住社区说起。2010年,为了和儿女互相照应,退休后的姚腊元从湖北老家搬到北京,在上海沙龙社区落定后,全权负责起一家五口的“管家”工作。此时于08年住进社区的老伴儿已活跃在社区活动中,为摆脱单调的生活,姚腊元在老伴儿的建议下,加入了社区合唱团。年轻时丰富的文艺工作经验在此时也发挥了作用,姚腊元很快从合唱团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合唱团的教唱老师和指挥官。
合唱团的来凤云在北京老年大学学习了葫芦丝,一次在社区广场练习时,过往的居民被优美的曲调深深吸引,想要拜她为师学习技艺。但经过老年大学的学习后,来阿姨也仅能吹奏简单的曲目,当老师着实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畴。此时她想到了姚腊元,问他是否认识会葫芦丝的老师。不曾想在一旁的老伴儿卖力推荐了自己:“老姚就会,让他教。”这句无心的玩笑话竟然让来阿姨信以为真,没几天老人家就带着葫芦丝的爱好者上门拜师学艺。
“我是什么都会点儿,但没有系统的学过。”姚腊元回忆说,当时想到了请专业老师到社区授课,但请老师费用高不说,人家还不一定愿意从城里赶到开发区;而去城里老年大学上课仅来回路程就需耗费半天时间,这对于老年居民而言极为不便。一道道难题横亘在大家面前,但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热心的姚腊元最终选择承担这份责任,向来阿姨借来了教材买了葫芦丝尝试自学。凭着积累的文艺底子和后天的刻苦,姚腊元在一周内便将葫芦丝初级教材中的几十首曲目悉数掌握。
满腔热忱 桃李满天下
接着葫芦丝兴趣班就成立了,越来越多葫芦丝爱好者加入进来。但自学和教课终究是两码事,教课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面对音乐基础为零的学员,授课就更是难上加难。但这非但没成为姚腊元的阻碍,反而更加激发了他对艺术对音乐的极度热忱。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又不疏于对子女的照顾,他每天早上都会早起一个小时,连做饭的空当、去超市买菜排队结账的空当都被他充分利用起来,反复练习识谱、气息、指法、口舌配合,潜心摸索“门道”。“不是我自夸,现在我的葫芦丝水平在八级往上。”以业余爱好者身份,从零基础学起达到高级专业水准,姚腊元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十分自豪。
几年的光阴转瞬即逝,社区的葫芦丝社团在姚腊元的带领下也收获了丰厚的成果,成员从初建立时的十几人增加到五十余人,并完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班的教学任务。社团成员从不识乐谱到基本都达到了六级水平,个别学员达到八级高级水平。姚腊元优美动人的吹奏声还飞出了上海沙龙,并在其他社区开花结果,还吸引了市里的葫芦丝爱好者慕名前来拜师学艺。
去年,姚腊元又迷恋上一件新乐器——洞箫,和当初自学葫芦丝时那股劲头一样,现在无论走到哪里,他都随身带着近一米长的洞箫边走边吹不断练习。虽然刚吹了10个月,但一位专业人士听后不禁赞叹道,他的功力与练习了三年的“箫友”相媲美,丝毫不逊色。姚腊元说等他再熟练些就为社区的老人们演奏,将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与社区每位居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