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店镇建农村姚水林的家中,一顶喜庆的大花轿显得格外醒目,这是他去年10月自制完工的,今年5月,他的大花轿第一次在婚礼上被派上用场,老人满心的自豪感。前几天,有读者与记者聊天时说起了此事,“60多岁了还自己动手做花轿,这算新闻吧?”
第二天,记者赶到王店镇建农村采访。姚水林精气神十足,见到记者后,像一个老朋友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制作大花轿的故事。
17岁拜师学木工
姚水林今年66岁,17岁拜了师傅学木工,从基本的手艺慢慢学起,经过3年时间,已经能够独立制作桌子、椅子等家具。
“我的师傅已经过世了,但他在世时蛮厉害的,海宁有座寺庙就是他的手艺。”姚水林回忆起当学徒的日子,有开心的回忆,也有难过的事情,他对严厉的师傅更多的是感激之情。
1970年,姚水林当兵入伍,部队里一待就是9年,主要干些电焊、机床加工、刨床的活,“在部队里面木工干得很少,但那段时间磨炼了我的意志,也开阔了我的眼界,对之后的生活影响很大。”
在部队的日子里,姚水林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和演出,会吹笛子、敲锣打鼓的他获得了很多登台表演的机会,他与文艺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姚水林说,他1979年离开部队,回到老家王店,进入砖瓦厂工作,动手能力很强的他几经考验当上了机修车间主任。“1983年是我这辈子生活最艰辛的时候,我晚上去砖瓦厂上班,白天在承包田里种田,那个时候,家里连酱油、盐这些生活日常用品都经常接不上,更别说菜了,我拼命干活,为的就是让家里人够吃够穿。”
1984年,一心想谋出路的姚水林接到了老战友的一封电报,家庭的命运开始改变。
“我向信用社贷款4万元,买了辆车,找到了当时的嘉兴市第三运输公司,公司安排我们跑业务,我和战友一起干起了运输。”生活渐渐好起来后,姚水林在1986年又申请了营业执照,自己开了一家修理店。乐观的姚水林面对困难始终没有低头,生活也回馈给了他财富和快乐。
退休后做大花轿
姚水林比大多数人多了一些生活经历,但退休后的他却跟其他老人一样,寻找着自己的乐趣,于是,他重拾了木工手艺。
“2011年我花了大概8000元钱,自己买了电刨等一些工具,开始做做小凳子,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就觉得没有新鲜感了。那时,村里很多人知道我家有6个大铜锣和小锣鼓等,都来向我借,我也常常被邀请去村里人的结婚庆典上敲锣打鼓,于是就萌生了做大花轿的想法。”姚水林有过硬的木工手艺,又对传统婚礼文化感兴趣,他立即着手开工了。
要做一顶大花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去寻找木材,要保证花轿的安全系数,“框架用的是榉木,而两根轿杠需要用梧桐木,因为它既软又不会断,这个是很有讲究的。”姚水林说,他做的花轿共4个人抬,每个人分配到的重量在80斤左右,也就是说,总共能承受320斤左右的分量。
这样的承重力,对于乘坐一个新娘肯定是足够了,而花轿外观用的缎子、金字都是他去材料店里一样样找齐的。 “你看这个梁上的黄色流苏,为了找到它我可费了一番周折。我特地坐公交车到嘉兴汽车客运中心,然后买了一张去绍兴的车票,就是为了买这两条流苏。”姚水林告诉记者,轿子上的左右两块雕花板要600元钱,上端的雕花板也要300元钱,完成整顶大花轿光材料成本就要七八千元。
采访当天,有4个村民也在现场,他们是看着大花轿一天天慢慢做成的,他们还饶有兴致地换上了统一的轿夫服,抬起大花轿,感受了一把喜庆的氛围。
乐于传承传统文化
完成这样一顶喜庆而精致的大花轿,姚水林花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今年5月2日,他的“宝贝”首次派上用场。
“如今,中式婚礼越来越受年轻人喜爱,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今年,我的大花轿去新塍和平湖接了两次新娘,效果很不错啊。”姚水林说,他还专门请了4个轿夫,也有自己的一支锣鼓队,他定制了统一的服装和帽子,办起喜事来,整支队伍显得浩浩荡荡、气势宏大。
老人告诉记者,他退休后做这些事情一来是为了寻找乐趣,二来是为了锻炼身体,“我不向新人开价的,凭他们的内心包个红包给我就完事了。”姚水林说。
今年春天,姚水林的锣鼓队义务进社区为居民表演,他还向记者表示:“今后如果有社区或者老年公寓等需要喜庆锣鼓表演,凡是公益的演出我全都免费。”
大花轿里那抹风情,羡煞多少人,可对于现在的不少年轻人来说,传统的花轿婚礼很陌生,姚水林就是想要将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