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东道图说便览》实际上是清廷有关部门为保障皇家谒陵路途安全而编的一本手册。“东道”指的就是从北京城出发,途径大兴、通州、三河、蓟州,最后抵达遵化东陵的那条御道。书中对沿途地名的记载特别详细,且有图有说,图文并茂。现将书中蓟州区境内的几个地名挑出,略加考释。
姚氏庄、锁子庄。参照现今地图,姚氏庄即今邦均镇钥匙庄。《蓟县地名志》载,该庄冠以钥匙之名,是因邻近有个锁庄子,故“寓以锁、钥相依共存之意”。此说有误。查《图说》,有村名锁子庄确与姚氏庄为邻,此村今名国和庄,《地名志》载,国和庄原名索达庄,新中国成立后才改今名。由此看来,两村庄之名究竟是源于姓氏、民族,或是另有原委,还可进一步探讨。重要的是,《图说》恰好保存了村名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形态,起码证明了“锁钥”之说是出于附会。
广粮陀。该地名在《图说》中两见。第一个在今邦均镇,名广粮陀。图上表明其方位应在今西潘庄东北,吴四庄以东,牛头山东南。文字说明具体描述:“自潘家庄(即今西潘庄——笔者注)迤东,地势渐高,至广粮陀为全段极高处。”这些文字为今天精确定位提供了方便。第二个在今城关镇西小毛村的东北面,名为“第二广粮陀”。据笔者眼见所及,这两个广粮陀地名,均为该书之外的其他史志所不载。按字面分析,两地名应该与设于蓟州区境内的旧粮仓有关。乾隆十八年《畿辅义仓图考》记载,蓟州共有六个义仓,分别建在中营、上仓、邦均、进贡坨、别山和马伸桥,并在图上精确标出具体位置。民国《蓟县志》说法与《义仓图考》完全一致。由此可见,除邦均镇的义仓外,其余五个义仓与广粮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即便是邦均义仓的位置,如果仔细推敲,也与《图说》标注的广粮陀有出入,不能认定两者是一回事。笔者推测,广粮陀和第二广粮陀,很可能是史志漏载的两处旧粮仓遗址,幸亏有了《图说》,才得以保存与蓟州经济发展、社会救助有关联的两个重要地名。
唐尔山。《图说》言之凿凿,并具体标出在今孙各庄满族乡境内,应在隆福寺村的西北方向,当时皇帝行宫和隆福寺依次排列在唐尔山东面。但是此山在各种史志中亦不见记载。为此笔者做了实地考察,在当地学者帮助下,认定行宫遗址西北的无名小山岗,就应是《图说》中的唐尔山。“唐尔”地名源出何处?可能与旁边为皇家服务的藏传佛教喇嘛庙——隆福寺有关。“唐尔”是否为少数民族语言地名?笔者学识有限,不敢妄测,真正揭开谜底,还要靠这方面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