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6|回复: 0

姚冠伊:经典诗文伴我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12
  • 签到天数: 328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5-29 21: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冠伊:经典诗文伴我行


    烟雨落幕,望着繁星闪烁的夜空,我坐在窗前,心中充斥着一股莫名的惆怅。时光荏苒,岁月在指尖悄然流逝,在那书香岁月中,一直有经典诗文伴我同行,伴我成长。
    在江南的一个冷雨霏霏的夜晚,熄掉所有的灯,只在靠窗的木桌上留下两支插在银器上的红烛,轻轻推开雕刻着花纹的木窗,与好友彻夜畅谈,一起品味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味。
    当天边第一丝亮光闪现,我独自一人划着木舟,泛游在江南柔情的水面上,轻声唱着歌却不料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正玩得兴起,却听见对面河岸上一位女子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将难息……”我上岸,接着她的话,“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风来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她一回眸莞尔一笑,发现我们年纪相仿,便又道:“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我见她对诗文颇有兴趣,便接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相视一笑,通过李清照的《声声慢》我意外地在他乡结识了一位同样爱好诗文的好友——稚巧。
    我和稚巧经历了许多事,而这些事都是萦绕在经典诗文四周的。
    依稀记得,一次我走在一个寂寥的小巷中,天空中下起了小雨,稚巧恰巧身着一件精致的旗袍,一个小巧的簪子将乌发挽起,撑着油纸伞在我面前走过。我仿佛深切地体会到了戴望舒的《雨巷》中那种朦胧的美感,不禁叹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从江南回来,虽时常与稚巧通信,却依旧只能披着夕阳或落日的余晖,斜倚在栏杆上,沐浴着微风,品着香茶,感慨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稚巧在信中曾提到她的老师让她品析《虞美人》,她有些被难住了,读了无数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可还是只明白了后一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但这依旧难不倒精通诗文的她,稚巧说她最后还是引用了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才写出了那种繁华一时,当繁华褪尽后曾经拥有的一切一都失去了的那种诉不出的愁。
    人们都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确实,离别总是忧伤的。人生能遇知音几何,真正懂诗文的人不一定万千智慧集一身,但一定是懂世故人情的。无论何时,能与一个懂你又与你有相同爱好的好友一起畅谈诗文,那种感觉才是最美好的。成长路上与经典诗文同行,我的故事不再单调,也正是经典诗文用它独特的魅力和力量,才得以将我的世界装饰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成长路上有经典诗文相伴,我不再孤独,这不仅是知识上的丰富,在友情中我也收获甚多。经典诗文伴我同行,让我整个青春都充满了书香的味道,都洋溢着别有韵味的气息。(文/姚冠伊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编辑/席笛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5 02:19 , Processed in 0.1208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