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7-6-11 22:21 编辑
族谱中姚能举及姚广孝祖、父部分。 而且,姚广孝与郑和还是师徒。永乐元年(公元1402年),出身回回教门、笃信伊斯兰教的郑和被姚广孝收为佛门弟子,起法名为“福吉祥”。此后,郑和经常以“福吉祥”之名出资刊刻佛教经典分发至各寺院。据说,郑和能成为下西洋的领军人物离不开师傅姚广孝的力荐,并且第三次下西洋时师徒二人还曾同行。 这一点在《姚氏族谱》的记载中得到了印证。谱中载“事竣,诣阙复命”,专家解读为:姚广孝奉永乐皇帝圣旨秘密参加下西洋(第三次),事情办妥后他回宫向皇帝复命。“同中贵新龙峰书院”,专家认为“中贵(即中官、宦官)”指郑和,“新”就是重修,龙峰书院位于长乐二刘岩,当地老百姓因姚广孝、郑和下西洋时曾经重修,也将二刘岩呼为“三宝岩”。 就这样,依山傍海的文岭镇阜山村因缘际会地成为了“下西洋”在史书外的一个注解。如今,人们到阜山的姚坑自然村,可以见到后人修建的、悬挂“荣国公府”牌匾的姚广孝纪念馆。纪念馆内详尽地记录了姚广孝的一生,还陈列有明成祖朱棣在这位亦友亦师的重要谋臣去世后,亲撰的《御制姚少师神道碑》的碑文,全文对姚广孝评价极高,史所罕见。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姚广孝纪念馆旁边,鹳石山山崖上,有一间古老的书院——明教堂。这间书院始建于宋,书院中人才辈出,文风丕盛,冠于吴航。民族英雄陈文龙就是此间书院走出的“著名校友”之一。他中状元后曾立“三元台”碑于书院附近的“三印石”的正前方,并著文称赞“明教堂”,书院内的“读书处”也由他所题。而三印石,俗称“三粒桃”,远望似三方巨型的玺印,后人说这兆示着“明教堂”的学子中必出三名状元。历史果然如此,除了陈文龙,明教堂还走出了姚颖、姚勉两位状元。 姚广孝纪念馆、明教堂,毗邻而立,倚傍钟灵毓秀的青山,景色静谧优美。悠悠岁月欲说当年风流,姚广孝们留下的文化景观数百年后依旧吸引着人们追寻和瞻仰。
明教堂 明教堂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