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7|回复: 0

《三秦儒商》-用文学真诚的再现秦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4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7-23 16: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秦儒商》-用文学真诚的再现秦商
    2017-05-18 · 群众财报


      在当今这个充满浮躁的时代,当电脑复制技术已经被小学生熟练掌握的文字表达形式下,能否坚守文学表达的真诚,用求真务实的文学形式演绎已经逝去的历史过往,为后人留下一段清朗正直的历史钩沉,是对每一个有文学良知作者严峻的考验。黄天顺先生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三秦儒商》,可喜地做到了这一点。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秦儒商》,是以明清陕商著名代表泾阳社树姚家商海沉浮为主要叙事内容,展开铺陈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末民初以来陕西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一个著名的陕西商业家族在历史跌宕起伏行进中颠簸前行的历史轨迹,揭示了陕西商贾身上所具有的厚重质直、倔强不屈的人格特征和以商事国、家国一体的精神内涵。

      

      泾阳社树姚家,是明清陕西商帮的著名代表,是名闻三秦的泾阳以石桥刘家、孟家,社树姚家和王桥于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之一,他们在明清陕西商界具有显赫的地位和相当的影响力,以至于明清以来关中流传的一句民谣就是“东刘西孟社树姚,不及王桥一撮毛”。在明清泾阳商业“四大家族”中,姚家更具有突出的地位。姚家从明初由河南迁徙到泾阳西乡石桥村定居以后,走着一条“力农致富、经商发家”的发展路线,他们利用明政府在陕西施行“食盐开中”“茶马交易”的政策机遇,走上经商发家的道路,在经营茶叶、棉布、丝绸、药材等民生日用品过程中发财致富,成为秦商的著名代表,尤其是到了姚昂干和姚文青这一代人时。姚家生意更达到了鼎盛时期。他们除了在陕西泾阳有商号生意外,主要在四川、湖北、江浙一带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特别是在雅安的“永聚公”商号以及后来的“天增公”茶号,几乎垄断了雅安“茶引”的90%以上,成为陕西商人在四川的“茶叶大王”,姚家因此被人们称为“姚百万”,成为陕西商人的杰出代表和一代陕西商人的历史符号。难能可贵的是,姚家发财不忘国家,将挣得的大量银钱捐献国家和捐资慈善事业,仅姚文青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向国家捐献了80多根金条和西安的19处20多院房产,表现了一位开明商贾的拳拳爱国之心和故乡情结。同时,姚文青先生还在临终前以七天时间用蝇头小楷写下了《泾阳社树姚家商业经营概况》一文,泱泱万余字,总结了姚家的百年经营经验,书成溘然而逝,为我们留下了研究陕商第一手珍贵的历史资料,表现了一代陕西商人深邃的历史目光和丰厚的历史经验。

      

      黄天顺先生的章回小说《三秦儒商》,正是抓住了泾阳社树姚家这一典型陕商案例,以历史主义写实的笔触,再现了姚家一段历史的辉煌,用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方式,展开了姚家立足三秦,经营全国的历史画卷和跌宕起伏的经营过程,将一代陕西商人历经坎坷、万难不屈的经营历史跃然于纸上,将他们壮志凌云、守望相助的身影留在了历史的天空之中,将他们温文尔雅、“身为商贾,志在儒术”的典型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这在当前描写明清陕商为内容的文学作品中,是极为难得的文学成果。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部4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它没有流水账般的记述姚家的发家历史或者是一般性的描绘姚家的经营过程,而是以独到的历史眼光,独具匠心地将姚家的商业经营放在清末民初这一陕西波澜起伏的历史冲突中进行铺陈,极力表现主人翁在面对民族、国家历史灾难的严峻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以商事国、以商护国、以商兴国”的家国精神和陕西人所具有的光宗耀祖、建功立业的英雄情怀。作品极力突破诸多明清陕西商贾小说常见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叙事方式,极力避免用家庭情事、房闱秘闻“今夜花好月又圆”的比兴手法吸引人眼球的做法,而是用大量故事正面描写陕西商人面对国破家愁时,所表现出来的血性胆略和为国散财、不惜捐躯的英雄情怀。表现了作者对陕西人身上所具有的强毅果敢、忠义仁勇性格特征的准确把握和理性认知。二是作品没有走任意想象、大量虚构历史故事的叙事套路,而是以严谨的历史主义科学态度,用文学的真诚之心描写历史的真实过往,是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历史小说。以历史往事为主要叙事内容的文学作品,虽然允许作者进行文学的虚构和框架设计,但这种历史小说由于题材内容的限制,决定了作品的文学场景虚构本质上不能超越历史本身的史实,不能进行主观任性的历史穿越和胡言乱语,不能进行不顾历史事实的虚幻夸张。比如,就是描写泾阳茯砖茶,不能不顾历史史实,一张嘴就是“千年茯茶”,似乎将泾阳茯茶描写的越是久远,就越有历史优势的虚张声势一样。其实,泾阳茯茶有记载的历史,从明代中叶到现在,也不过400多年,远没有一些文学作品描写的那么夸张。那种过度虚构的文学描写,正反映了作者对所描写的历史过往知之不多,功课不足的学术尴尬。黄天顺先生的章回小说《三秦儒商》,没有重复这一套路,而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真诚的记述形式描写了社树姚家的经营历史和陕西商人所处的历史环境。就是一些文学虚构的部分,也是在征求了姚家后人的意见并得到他们首肯的情况下才入书成文的。这是一个文学作家应该具有的诚信品质和陕西商人厚重质直历史传统在作者身上的折射与传承。一个没有受陕商精神影响的人,写陕商的题材总会有些不伦不类的别扭和缺乏自信的惶恐,这是当前以陕商为创作题材文学作品应该极力注意的。

      

      明清以来的陕西商帮及其经营历史和经营经验,是陕西商帮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它属于陕西的,不是属于某一个家族或某一个人的。我们有责任将这一历史遗产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深度上发扬光大,留下一份陕西人宋元以后清正的历史创造和博大劲直的浩然正气。所以,欢迎更多关心陕商、热爱陕商的朋友加入研究、宣传的队伍,为实现陕西人张载提出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做出我们的共同努力!

      李刚:西北大学哲学和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特聘专家。陕西省商业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秦商研究会会长。

      

      黄天顺:QQ名叶川,陕西省泾阳县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乡土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公开发表文学类作品100余万字,已出版民营企业管理类长篇小说《走近CEO》、《商海如戏》,历史文化散文集《三十六记:用脚步丈量历史文化(一)》,长篇历史小说《三秦儒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30 12:56 , Processed in 0.1160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