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6|回复: 0

扈耕田|论姚崇《扑满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8-22 15: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姚崇《扑满赋》
    扈耕田
    (洛阳理工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摘要:《扑满赋》是姚崇重要的文学作品,体现出姚崇精于事典的博雅品格。从中亦可看出姚崇虽有儒家思想,但同时又颇受道家思想影响。从文学的传承与影响来看,《扑满赋》既接受了魏晋以来相关文本的影响,同时也以其卓越的成就,对此后相关作品及文体产生了一定的辐射,堪称赋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优秀之作。
    关键词 姚崇;扑满赋;博雅;思想;影响
        汉代以来,赋体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日益崇高。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即以赋冠于诸体之先。而以献赋逞才情、博声望者更是在在有之。故姚崇《扑满赋》虽仅有一二百言,但作为其唯一的赋作,在姚崇现存诗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其重要的文学作品。依古人之惯例,《全唐文》录姚崇之作,亦以此赋冠首。此赋不仅可以看出姚崇的精神品格与思想特点,而且对后世相关题材及文体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扑满赋》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古代卓越的政治家姚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扑满赋》与姚崇的博雅品格
        同为名相,与姚崇同时的张说有大手笔之称,其博雅之致,向来为人所称道。而姚崇因为文集无存,仅留给后人以善于为政的救时宰相之印象,其学识则不甚为人所知。而《扑满赋》则可略补此缺憾。
         之所以如此,是赋体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西京杂记》卷二载:“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其友人盛览字长通,牂牁名士,尝问以作赋。相如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这是关于赋体文学特点的经典论述。其中所云“控引天地,错综古今。……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皆是对赋体作者知识结构的一个挑战。司马相如所云,虽针对散体大赋而言,但对于后来抒情小赋的思维模式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故《扑满赋》虽为小赋,但仍然体现出作者力求展现自己宏赡学识的追求。具体而言,表现在广用典故、化用经典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纵横敷衍、事象纷呈的特点等方面。
    扑满蓄钱的瓦器。其形制不一,蓄满时扑碎取钱。有类于今日儿童的储钱罐。《西京杂记》卷五:“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其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 扑满本为一小小的器物,而本赋之开篇,却以宏阔之眼光,从远处谈起。这是赋惯用的手法,便于作者扩张文本结构与炫耀才学。此赋先用古人“几杖攸诫,盘盂见勒”之典,以揭示古人为人处事之慎重。在写到扑满之制作时,用了“埏埴”一词。该词出于《老子》:“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用在此处,极容易使人想到老子此语之智慧及深奥的思辨色彩。接下来,又有“混沌”、“窍开”等词,皆取自于《庄子》。而用“藏镪”指钱串,则出自于左思《蜀都赋》:“货殖私庭,藏镪巨万。”“固垒”喻对钱的坚守,则本于《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师轻窕,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这一典故将对钱的坚守与战争相联系,对于表现人们对于金钱的占有欲,也是极其贴切的。而“亢龙之悔”则出自于《易·乾》:“上九,亢龙有悔。”“与时而
    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版,第91
    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 第214
    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 》(第1部第4册)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0年版,第2359页。本文所引姚合《扑满赋》均据此,下不出注。
    《老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韩格平,等校注:《全魏晋赋校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337页。
    蒋冀骋点校:《左传》,长沙:岳麓书社, 2006年版,第147页。
    苏勇点校:《易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变通”则化用《易·损》:“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允执厥中”则出于《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屡空”则语本于《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省躬”则化用《论语·先进》曾子之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含真”一词指具有纯真的本性。语本晋牵秀《彭祖颂》:“含真荡秽,离俗遗务。” “持盈”亦语本《老子》:“持而盈之。” “鲁国宥坐,诫欹虚已”则本于《荀子·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周阶铭玉,端口窒欲”则用周代太庙前立有玉人之事。“损之有余,补之不足”,则语出《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其他如“劳谦”出自于《易·谦》:“劳谦,君子有终,吉。”“轨躅”出自晋左思《蜀都赋》:“外则轨躅八达,里閈对出。” 至于末句“稽长倩以投赠,庶平津而自勖”中的“长倩”,或作“长传”,误矣。因为这里也是在用典。晋邹长倩《遗公孙弘书》:“上有聚敛而不能散者,将有扑满

    苏勇点校:《易经》,第22页。
    顾迁注译:《尚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杨伯峻,杨逢彬注译:《论语》,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94页。
    杨伯峻,杨逢彬注译:《论语》,第94页。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4).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878
    《老子》:第2页。
    廖名春,邹新明校点:《荀子》,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135页。
    《老子》:第17页。
    苏勇点校:《易经》,第6页。
    韩格平,等校注:《全魏晋赋校注》,第337页。

    之败,可不诫欤!”公孙弘被封为平津侯,故此处以平津称之。
        以上仅举《扑满赋》中一些重要的用典、用事、用语等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典、事、语的来源非常庞杂,涉及经、史、子、集各个领域,而且作者皆能相当精切地加以运用,足可见姚崇的博雅品格。其中所化用的一些语言,多出自于《易》及老子、孔子、庄子等人,借助这些哲人之语,无疑强化了自己观点的可信性,其作用有类乎《庄子》一书所采用的“重言”之法。另一方面,这些典、事、语等,大都和一定的人物、事件等相联系,从而使人们在阅读时,能将这些人物和事件从记忆中唤醒,并在头脑中加以浮现,这便扩大了此赋的时空,使其宏大而深远。因而此赋虽篇幅甚小,却能够纵横敷衍、事象纷呈,引起人们深远丰富的遐想。这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赋篇幅短小所造成的缺憾。
        二、儒道兼融的哲学思想
        如果说《扑满赋》用典、用事、用语等主要体现的是作品形式方面的问题,属于“赋家之迹”,那么其体现出的思想层面的东西,则属于“赋家之心”。从总体而言,这篇赋以小见大,借物寓意,表达的是人不可过贪,要知足,要懂得自我约束的思想。这在作品中显而易见,此处不用多言。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作者的这个思想是从何而来的。
        赋之开篇云:“夫惟哲人,罔有败德。几杖攸诫,盘盂见勒。容过于镜则照穷,任重于才则道塞。多藏必害,常谨不忒。”这里的哲人、德、任等无不是儒家的话语。而所谓的“几杖攸诫,盘盂见勒”,也自是儒家克己复礼的传统。文中所用的取自于《论语》的典故,特别是“允执厥中”等,也典型的体现了儒家中庸的思想。因此作为开元名相,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其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一面。
    但是,文中同时又大量借用了老子、庄子的思想及话语。在去除了被儒、道二家均视为经典的《易》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1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452

    之后,我们可以看出,与老子、庄子相关的话语运用比例甚至超过了儒家经典。这里不仅有道家尚无贵虚、尚真贵朴之思想,更有着道家辨证的思维:“谦以自守,虚而能受。奚初积而终散?竟出无而入有。”因此,我们也可看出作者有着较为全面的道家思想。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赋中对于儒、道二家共同的经典《易》,运用颇多。可以说,这是其立论的基础,亦是其兼融儒、释的一个绾结点。易者,变也。作者此处也是紧扣住“变”这一关键,所说的“亢龙之悔”着眼于此,“与时而变通”更是着眼于此。
    这种着眼于变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其实并非儒释二家所仅有。法家的商鞅、杂家的吕不韦等无不如此。应该说,变体现的是一种智慧。姚崇年轻时,洒脱豪迈,不拘礼法。后虽折节读书,但仍不失其洒脱之气度。其为名相,不以忠得名,而以能著称。其主要特点,就是善于应变。在一些野史或民间传说,如著名的“死姚崇算计活张说” 中,他简直可与“死诸葛吓走活司马”中的诸葛亮相提并论。他历任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三度为相,政绩显赫,号为名相。就个人遭际而言,他虽然官场上也有一些波折,但总体上看堪称政坛上的常青树。这在古代,实不多见。因此通过本赋,亦可使我们对姚崇的处世原则及为政之思想根源有着进一步的理解。
    三、借鉴及影响:《扑满赋》的经典性
        法国符合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而言,许多都是在借鉴此前的相关文本基础之上而形成的。
    如前所述,姚崇的《扑满赋》的思想受到了儒道各家经典的影响。然而就其对金钱的批评这一具体内容而言,却有着更为具体的借鉴文本。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一是西晋成公绥《钱神论》,二是西晋鲁褒《钱神论》,三是梁代王综《钱愚论》。这三篇作品,基本上都是立足于对金钱本身的批判。特别是《钱愚

    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47页。

    论》更为具体。《南史》卷五十一:“豫章王综以弘贪吝,作《钱愚论》,其文甚切。”乃针对一个人进行的非常具体的批评。
        姚崇继承了他们对金钱的批判思想,但是其立意又有极大的提高。那便是巧妙的借助于储钱之物——扑满的特点,将对钱的批判与对人性的贪婪、自满等的批判联系起来,从而有着更为深广的批判意义,其形象性与哲理性也大大提高。这是其借鉴前人而又能超越前人之处。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又指出,文本之间相互参照,“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因此,经典的文学作品,应当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姚崇的《扑满赋》即是如此。
    姚崇《扑满赋》对未来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姚崇《扑满赋》之后,人们纷纷仿效,出现了大量的同题之作。 如唐代韦肇有《扑满赋》、张鼎有《小扑满赋》;元末明初顾禄有《扑满赋》(以“入而不出,满则扑之”为韵);清代李如筠有《扑满赋》( 以“良友规过,指器戒贪”为韵),陈开炽有《扑满赋》,汪廷珍有《扑满赋》(以“用戒良朋,满则扑之”)等。而且《扑满赋》还被作为古代科举考试或学子间相互切磋的题目。如顾颉刚《顾禄事迹及其著述》》引钱国祥《苏州府长元吴三邑诸生谱》载:“顾禄以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入泮,其试题除《四书》文外为《扑满赋》,以‘入而不出,满则扑之’为韵。”又如蔡云万《蛰存斋笔记》载:“汪廷珍字璱庵,山阳县人。……李小湖为当时才子,督学江苏,按临淮属,考诗古场时先生年十一,家中定制袍褂靴帽,母夫人并代为傅粉,颈挂有索银锁,长与足齐,真是玉雪可爱。入场点名时,学宪以其年太稚,意不谓然,且责淮郡读书人家父兄不以实学训子弟,专尚

    (唐)李延寿:《南史》, 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78页。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页。
    钱谷融主编:《顾颉刚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浮华,当即单独提堂面试。先生态度从容,了无惧怯,即座于公案之侧将笔砚应用各物取出,大有腹笥便便一空倚傍之概,须臾题牌过,为《扑满赋》,以‘用戒良朋,满则扑之’为韵。”
        其次,姚崇《扑满赋》对后世《扑满赋》的立意及表达方式等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前文指出,姚崇此赋将对钱的批判与对人性的贪婪、自满等的批判联系起来,从而有着更为深广的批判意义,哲理色彩浓郁。后来的《扑满赋》大都继承了这一主题,标志着咏钱题材特别是《扑满赋》这一特殊赋题主题上的重大转变。这从前边所举部分赋篇中所用韵字即可看出。在表达方式上,后世《扑满赋》亦多沿袭其广用经典、旁征博引之手法。甚至在一些用语、用事上均与其有很强的一致性。如张鼎的《小扑满赋》与姚崇的《扑满赋》,都曾把“鲁庙敲器”和“周阶玉人”相提并论。至清代陶澍《拟姚元崇扑满赋》,更直接点明乃对姚崇《扑满赋》的模拟。
         再次,姚崇《扑满赋》还影响到了其他题材的赋作或者辞赋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李德裕的《欹器赋》,马积高先生指出,其“用意就与《文苑英华》中所收开元名相姚崇的《扑满赋》相近,只是比姚赋写得曲折有致一些”。马积高先生进一步指出李德裕《欹器赋》还影响到宋代的赋及骈文等文体:“他(按:指李德裕)这种文风,对后代也有较重要的影响,宋代宋祁、刘敞、刘攽、范仲淹等人的赋,即沿袭此种文风和文体。宋代的骈文作者尤多从此取法。”马先生此处所论,乃对李德裕《欹器赋》的评价,而诚如先生所说,李氏此赋用意乃从姚崇《扑满赋》而来。因此我们可以借此而约略知道姚崇此赋对后世辞赋、骈文的影响。其他如齐己的《扑满子》:“只爱满我腹,争如满害身。到头须扑破,却散与他人。”贯休的《续姚梁公座右铭》也在立意上模拟了此赋。

    蔡云万:《蛰存斋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40页。
    马积高:《赋史》,第340页。
    王启兴主编:《校编全唐诗》 (下)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94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姚崇的《扑满赋》对前贤相同题材之作进行了借鉴,并完成了主题思想及表达方式上的创新,由此树立了此类题材的新的规范。此后出现了大量的同题赋作,皆承袭于此。而其他的一些文学作品也受其影响甚大。因此,姚崇的《扑满赋》,显现出经典文学文本的一些特点,是中国赋史上颇具影响的一篇优秀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13:28 , Processed in 0.1361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