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4|回复: 0

从上、从实、从众 ——试谈姚崇处理宗教问题的政治智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8-27 11: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8-8-27 11:53 编辑

    从上、从实、从众
    ——试谈姚崇处理宗教问题的政治智慧
    渑池二高   任文武

    姚崇是开元贤相,是盛唐历史天空的一颗巨星。贤相开创盛世,盛世造就贤相。姚崇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有思想,能实干,出成效。创造了盛世伟业。他的所思所言,他的所作所为,截入史册,凝成文化,今天还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结合姚崇平生事迹,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试探姚崇在面对宗教问题时的政治抉择。题曰从上、从实、从众,从上即服从主上、从实即务实有效、从众即顺应潮流。这是一个封建时代政治家的高明抉择,体现出姚崇的超人的远见卓识与政治智慧。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宗教文化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属于精神层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中宗教因素可以分析为祖宗崇拜与君王崇拜。孔子以为:“仁者无忧,勇者无惧,智者无惑。”,用仁知勇等人格修养境界解决人生之忧、惧、惑。实际上起到代宗教的作用。现实中众生难免仁心未充、智慧未达、勇敢欠缺,所以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由父母而祖宗,社会上宗法制度为基础,上就是祖宗崇拜作支撑。从道德修养角度就是孝道。出门靠朋友,对朋友尽心尽力,就是忠。引申至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要依靠强者、依靠王者,受庇护而不受残害,从而使宗法制度得以长存,家庭个人得以安全、持续,由此上升到天下君臣,制度上就是国家,首先角度就是忠。忠孝统一,是中国文化特色。而忠与孝既有现实性也有超越性,实现了代宗教的作用。姚崇是进士出身,他所接近的教育也以儒家思想为主。传统儒学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
    初唐儒学并不繁盛,宗教倒是越来越盛行。道教产生于东汉,但依托先秦道家理论。唐高祖李渊把自己扮作李耳的后代,归于陇西李氏。俨然是道教教主。唐高宗又封道教尊崇的老子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又封老子为大圣祖。所以整个唐前期,道教借助巨大的政治能量,拥有很多教徒,获得长足发展。姚崇历仕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深明道教即李家统治的精神基础这个道理,无论道教繁盛的时期、佛道争雄的时期,他对道教都没有正面批评。
    初唐时唐高祖武德九年对天下寺院加以整顿,各州仅留一所寺庙,佛教发展受到一定抑制。贞观中唐玄奘取经,朝廷进行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佛教各宗派相继形成。武则天出于政治需要,假造经典,大兴佛教,为女皇登基造势。武则天当政时期,佛教达到极盛。因为佛道争雄有着极强的政治原因,所以相对地讲,儒门淡泊,科举尽管以儒为主,但取士往往为权力控制,儒者反不如僧道更受青睐,成为红人。姚崇处唐玄宗拨乱反正之时,他对佛教的反对,主要是从政治上对女皇统治的清算,使宗教发展限制在政府可控制和范围之内。
    姚崇面临的宗教问题,实际包括儒道释三教之争。尽管道家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不断渗透、融合,赵宋以后出现三教合一的历史大趋势,但在唐初,唐太宗重视富国强兵才出现贞观之治。政治上中央集权比较完整,盛世文化呈现的是百花齐放。比如盛唐诗人,杜甫偏于儒,李白偏于道,王维偏于佛。三者可以和平共处,相互欣赏。姚崇也算个饱学之士,对儒、道、释三教都有所理解。他有自己的思想,但并不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他生平思想,是以儒为本,各有所取,各有分寸的,突出政治与实用。
    忠是君臣关系的标准。姚崇是忠臣,要尽忠,第一体现在服从皇帝上。第二体现在劝诫皇帝上。皇帝是天子,君临天下,代表至尊。帝王崇拜中的皇帝,完全不是一个个体的人,而是一个理性的君权代表。中央集权的时代,任何违逆都会造成巨大危险。拜服、顺从是忠于皇帝的基础。姚崇入仕,恰逢开则天崇佛。所以他也曾热衷造像。宋敏求《长安志》载武则天在光宅寺建七宝台,是一座四方四佛的造像,造像题记中就有姚元之的名字当时他的官职是“银青光禄大夫行凤阁侍郎兼检校相王府长史”。长安三年,他与他的弟弟姚元景还共同造了三尊弥勒佛像,上刻有铭文,以弥勒比拟武则天,今天看来是荒谬的,但当时却是政治需要。对武则天的赞颂是一代官僚官场通达的前提。从姚崇造佛像本身看,并非他真的有佛教信仰,他有的只是对皇帝的忠诚。这种忠诚还限于较低的顺从层面,是仕宦进身的途径而已。
    孝是家庭关系的标准。姚崇在官场步步高升,当然也有树立一个孝子的形象。儒家伦理碰到了时代风尚,中国的富贵之家,历来有丧葬攀比传统,儒家也提倡厚葬。丧葬杂用佛道,所谓法事、道场,规模越大,名声越响。姚崇在自己的母亲去世之后,在龙门伊阙造像追念。《全唐文》中也录有其造像记。以造像求功德,追荐父母,最多只算风俗,并非信仰。造像记原文也是当时通用格式与通用语言,既无对佛教的精准而深刻的理解,并无个人的特殊感情表述,可以看成是一场活动,尽孝而已。
    忠孝为本,是儒家的基本命题,是中国人的本色。造像基于忠孝,以佛教的形式,实现忠孝的目的。所谓造像,在姚崇那里,只是一种形式,一种工具性表达。
    以上说姚崇的造像事实,还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行为,从参与的角度看,他可能受到同僚、上司、兄弟、长辈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很有可能是被动的,是一种从实的选择,更是一种从众的选择。
    而真正代表姚崇对待宗教的态度,完全是自主意识表达的则是他明确反佛行为,主要体现在他两次向皇帝上书,请求抑制佛教道教疯狂蔓延的。一次是唐中宗时期,一次是唐玄宗时期。
    唐中宗时,公主外戚奏度人为僧尼,营造佛寺。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躲避徭役,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而权势者借以聚敛财富。姚崇给中宗建议,禁止妄度奸人。中宗接受了他的建议,让有关部门淘汰伪滥僧徒一万二千人。此事新旧唐书皆有记载,姚崇的理由是:“佛不在外,求之于心。行事利益,使苍生安稳,是谓佛理。”他肯定了佛教的道理,对佛理的理解近于禅宗的理解。他承认佛教的社会作用,所谓“行事利益”,即佛学的实用价值。因为中宗本人也是奉佛信佛的,他以“从上”为基础,从利益角度给皇帝上奏。
    唐玄宗先天年间,姚崇执政。执政之先,向皇帝提出了十条建议,史称姚崇十事。其中一条就是禁绝道佛营造。如果说与中宗时期的建议有所不同的话,表面上看是从节省朝廷开支角度说事,把道教与佛教结合在一起。这是从上的层面,容易让皇帝接受。可实际上此事也是十事之纲领,与许多事相联系。是对武则天到唐中宗时期等执政掌权的整体拨乱反正。姚崇十事是鲜明的政治改革方案。而既经皇帝认可,姚崇又得以执政,很快全面贯彻执行而不仅仅限于禁绝营造。从多次敕令看贯彻情况,表现在几个方面:
    1、令僧道男女皆拜父母敕。实际上就是把宗教人士的身份纳入儒家体系之中。
    2、禁止民间私自写经、造像、建寺,侧重于经济层面把佛教道教的活动纳入国家管理范畴。
    3、毁前朝卓有的象征性佛教建筑。前朝武则天、韦后所建寺纲,公开毁除,在社会上造出抑佛的声势。
    4、禁止利用宗教搞异端邪说、妖言惑众。
    唐玄宗要励精图治,姚崇乃敢大刀阔斧。让人想起魏征。魏征早年从太子建成,并无建树,后来从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要励精图治,魏征乃敢犯言直谏。明主遇上贤相,于是前称房杜,后称姚宋,开元盛世无愧于贞观之治。古人说君臣际遇,是明君成就了贤臣,也是贤世成就有明君。这才是“从上”的最高境界。
    姚崇一生几起几落,为相的时间总体也不算长,但刚正廉洁的人格受到群臣的拥戴,也受到唐玄宗有信任支持。这与他的政治识见与政治智慧密切相关。
    姚崇不是一个思想家,并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也没有系统彻底地反对佛教道教。除了从上的原因,更多地尊重实际即从实的表现。
    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其产生与发展有其必然性。封建社会长期实行愚民政策,宗教成为事实上精神避难所。不能单凭政策就让人们从内心彻底铲除。同时,姚崇对佛道也有所研究,对其精神本源与实际有一定认识,佛教与道教相互争长,自身都有相对完整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是对一切完整的体系性的理论持包容态度,大唐盛世,尤其有其包容性。儒家在社会生活中虽然处于主流,因为长期缺少新鲜补充,战乱频仍使所谓的仁义忠孝露出虚伪的本质,儒门淡泊到失去信任,看不住自己的门户,吸引不了大众的眼球与心灵。况且唐取代隋也只能解释的所谓禅让也只是形式,最多也不过解释成逆取顺守。富国强兵也是霸道主义,玄宗之前的各位君主连年不断的争战,甚至带有侵略成分,算不得仁义之道。过分倡导儒有学说反而等于自打嘴巴。科举中讲仁义,吏治上讲法律,多了一分兼容并包的包容心态,意识形态是不统一的。前面说过姚崇是以儒为本,准确地说,他兼取儒释道,却支队也其中的宗教因素,他的信仰不是归附于某一理论,而是从实。
    从实也是中国传统一种求真的方式。这种方式与西方的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求真不同,是理性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态度。先生论中国的脊梁,埋头苦干呵,拼命硬干呵,为民请命呵、舍身求法呵,求法近于求真,却实在就是佛法:玄奘一类人既是。近于入道的道,但天道远人道迩,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道本来就讲究可行性。因而纯粹理性思维、形式逻辑、科学发展滞后,而吏治发达。埋头苦干近于实,但往往视野有所拘限,可能会做更多无用功。从实最接近于真真。所谓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所谓实干,不限于大干、苦干、甚至巧干,今天还在讲求实干,正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叫兴利除弊。兴利除弊的实干,从实际出发,是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之后的改革改良,可不是等待苦难之后的救助与疯狂之后的毁灭。说来容易做来难,知者谓之机变,即关于应对不同形势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不知者谓之权谲。说姚崇没有政治操守,关于玩弄权术。其实从实是他唯一的选择,岂有他哉!
    儒释道从不同角度解释世界与社会人生,完全可以各有所取,不断融合、互补,但谁是谁非,玄之又玄的道理,在中国无非是世道轮回式的循环罢了。换一个说法,人一利必有一弊。一种利,求得之后,会无限蔓延,形成弊。所以历史的发展应该是不断兴利除弊的过程。开元盛世成功了,说明姚崇的思路与做法是正确的。开元盛世没能持久或者说更持久,因为利中也有弊。姚崇重视从实,今天看来就是国计民生。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盛世出现了。但富裕后就会贪享乐,所以腐败出现,唐玄宗沉迷于声色犬马,最终导致几乎亡国。姚宋对于边兵与军事的忽略,导致内乱。后来多立藩镇守护,又导致割据。一个创造盛世的人不能也不可能为盛世的危机负责,时代在变化,姚崇的具体做法或许已经不可取,但从实的策略并没有错。
    姚崇从实的典型事例,当然不限于宗教问题。因为宗教有相当玄虚的成分,虚处求实才能彻底求实,吏治、经济、管理其他各方面当然更能说明证明这个成功的政治家的经典言行。只从宗教角度说,他为相执政,从吏治方面,把宗教纳入可以管理的范畴,国家有统一的僧统,僧尼有文化与制度上的限制,把宗教发展控制在朝廷可管控的范围之内。国家大于任何宗教,实用与实效高于任何道理。
    我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文学出身,我更想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姚崇,从历史中获得深思的道理,或者说对于今天也可能更有用的道理。






    渑池二高中教高级教师任文武论文《从上、从众、从实:谈姚崇处理宗教问题的政治智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13:47 , Processed in 0.1130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