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大师姚鼐与清代南京钟山书院 2018年06月12日 A09 :老南京 稿件来源:金陵晚报
清代著名文学家,桐城派文学大师姚鼐一生与南京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嘉庆二十年病逝,其间,他一直任南京钟山书院山长(钟山书院遗址在今杨公井白下会堂附近)。
书院在南京兴起自宋代始,到了明清已是鼎盛时期。钟山书院是清代南京众多书院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最为著名的书院,堪称当时南京的“第一名校”。执掌书院的山长中,以桐城派大师姚鼐最享盛名。姚鼐在主讲钟山书院的22年中,培养了大批学人,桃李满天下。
嘉庆十六年,姚鼐主持撰修的《江宁府志》 为弘扬南京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南京没有把这位桐城派文学大师忘记,《南京词典》、《南京教育志》都记载了他在南京经历,《金陵人杰》 中记述了他在钟山书院广植桃李的事迹。
使桐城派古文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姚鼐出生在安徽桐城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先祖姚文然,官至刑部尚书,曾祖姚士基,为康熙十一年举人,任湖广罗田县知县,祖父姚孔瑛,官至翰林院编修。桐城姚氏在当时可谓书香之家。姚鼐(1731-1815),幼嗜学,从刘大櫆学习古文,表现出非凡的天资。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3年以后,散馆改主事,分属兵部,旋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
乾隆三十八年,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此职本应翰林方可充任,独姚鼐与休宁戴东源、兴化伍大椿、歙县程晋芳等8人破格当选。《四库全书》成,姚鼐乞养归里,不入仕途,时年44岁。大学士于敏中、梁国治先后动以高官厚禄,均被辞却。
自乾隆四十二年起,姚鼐先后在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主讲,致力于教育,因而他的弟子遍及南方各省。这些学生都是笃守师说,遵桐城家法的文人,对桐城派的传播作用甚大。桐城派古文之传,自方苞以文章称海内,上接震川,同邑刘大櫆继之益振,传至姚鼐则集大成。因此有“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之说。姚鼐与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清代中叶,文章亦臻于极盛,诞生的桐城文派是中国文学史上传承最久、作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始创于康乾时代,薪火相传200余年之久,直到五四运动为止。据说有名可数的作家有600多人,大多有诗文集行世,故当年有“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之说。桐城文派声势浩大,影响甚广,中国文学史上从未出现过这样大的文学派别。
他们不仅有文学创作的实践,佳作如林,精彩纷呈,而且有文学理论。方苞提出“言有物,言有序”。刘大櫆标榜文章的“神、气、音、节”,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又细化成“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所编《古文辞类纂》风行一时,有力地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
曾任南京钟山书院山长数十年
雍正二年(1724),两江总督查弼纳在江宁府创建钟山书院,在全省选拔秀异士子入学读书,月给膏火,延聘经明行修之师讲授,雍正帝还亲书“敦崇实学”扁额赐之。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帝又赐库银一千两重加修葺南京的钟山书院。乾隆时,令效仿朱子白鹿洞书院的经制。南京钟山书院是众书院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个书院,能任书院山长的多为当时名气较大一代大师。乾隆四十三年,著名学者钱大昕曾在此任四年山长。乾隆五十五年,姚鼐来主持钟山书院,此后,除赴安庆敬敷书院一段时间外,直到嘉庆二十年病逝,他一直在钟山书院。
钟山书院历任山长中,“桐城派”领袖人物姚鼎主讲时间最长,前后两次共二十余年,影响极大,这也是钟山书院的鼎盛时期。咸丰年间,钟山书院毁于太平天国战乱,直到光绪七年(1882)才在原址复建。1905年9月2日废除科举,书院改为江南高等学堂,聘缪荃荪为总教习。1912年,书院改建为江苏省立第四师范,仇采任校长。1927年,又改为江苏省立南京中学。
嘉庆二十年,姚鼐病逝于南京,姚鼐能吸引众多学子,不只因为其学术渊博,文章绝伦,而且清心淡泊与世无争,于名利无所求,专心向学,因此,受到人们的景仰。姚鼐做官所得多分赠给了穷人,家中常无余资。在遗书中他说:“人生必死,吾年八十有五,死何憾哉!吾棺不得过七十金,绵不得过十六斤,凡亲友来助丧事者,便饭而已!不得用鼓乐,诸事如此。汝兄弟不得以财帛之事而生芥蒂……”足见其一生标格。
在南京钟山书院撰修《江宁府志》
姚鼐在南京钟山书院主讲时,其古文已誉满天下,在清代文坛中,桐城派古文在当时占了统治地位,而桐城派古文也是因方苞、刘大櫆、姚鼐才得名。故一时四海学人蜂涌钟山书院,以授业于姚鼐为荣幸,有的甚至不远千里而来归附从学,“四方先贤俊,自达官以至学人士过先生所,在必求见焉。”是为当时南京文坛上的盛况。
其时姚鼐还以著书立说为志向,当时,他已年届古稀,而创作却正处在旺盛期。嘉庆十一年,《惜抱轩诗文集》26卷,在广东粤秀书院付梓重刻。此后,他不顾年老体弱,仍笔耕不止,直到嘉庆二十年去世前,仍有文章问世,为后世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古文。此间,他除了写出大量古文佳作嘉惠天下学者之外,对弘扬南京文化还做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贡献,负责撰修了《江宁府志》。南京为六朝都会,文化灿烂,名物繁多,名人杰士辈出不穷,《江宁府志》自康熙七年陈开虞修过之后,历时140年一直没能重修。百年间,人物风情都已发生极大的变化,亟须重新编修府志。嘉庆十六年,江宁知府吕燕昭开馆延士,准备重新修《江宁府志》,并请当时已年届八旬的姚鼐负责总修。姚鼐等人广搜博访,将所得资料分类编排,“缺者补之,讹者正之,谬者削之”,经过七个多月的艰苦劳动,最终成书五十六卷。
《江宁府志》基本理清自古至清江宁的人物、地理、风俗、制度等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康熙到嘉庆这一百多年来江宁的历史状貌,尽量做到详尽备实,言之有据,该志对宋、元旧志的讹谬阙陋,探摭抉别,勘伪纠谬,会萃条贯,分类修纂。其载述宏富,征引浩博,文辞精炼,尤其是在山水志和人物中均有简洁生动之笔,对于艺文,抄摄省志、采问故家,参诸旧史及四库存书目著录,以补前志之缺,对人物的经历均叙述极详,记述人物竟占全志篇幅的60%左右,其中科贡表又约占人物的30%,列女和秩官表各占人物的17%左右,足见其对人物特别重视。姚鼐撰修的《江宁府志》 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翔实的研究南京的史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