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威远姚氏有两大支系,即平远景清公后裔一支(以后简称平远姚)和良能良德良珊三公后裔一支(以后简称三公姚)。 平远姚是 1745 年前后入川,三公姚是 1742 年前后入川。平远姚老谱资料较全,就先说平远姚吧。姚岱曾孙章字辈弟兄 10 人先后来威,都忙于创业,到 1809 年有了积蓄,在鸭子滩买祠堂地建祠,经过两次修扩于 1877年完成。 1888 年由俊章公孙子世宣公(兆文)发起修谱(此谱未见过),世宣公儿子卿骐(斯盛)还为《平远三修谱》写过序。1912 年威远二修谱也是世宣公。1948 年威远第二次修谱由镐士(佐周)任总监,世宣公玄孙若壹(蒸民)为此谱写过序。建国前修谱没亲身体验,只对祠堂印象较深。10 岁以前在《云岑祠》(入川始祖岱,号云岑)读过初小,校名“私立重华小学”(重华是姚氏始祖名)。每年定期于入川始祖的生日,农历 4 月 12 祭祖办会,在祠堂内用一 半的屋子,可摆 100 桌酒席,前来“祝贺”的几桌丐邦,才在门外围地而坐。祠堂之大可想而知,建国前一年祠堂内从城里搬来“石印机”,哗哪哔哪印族谱是我亲眼所见。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没有修谱了。1998 年 12 月 2 日下午,突然重庆老者 71 岁高龄的姚德高来威,通过政协询问到老干部局有个领导是姚姓叫清高(三公后裔),次日带至我家由我接待。当天走访了附近的杰章公后裔几家,找到些残缺的“严陵 48 年谱”(平远支)。 12 月 4 日在老者住地“县供销社招待所 2O2 房间”,我和清高邀约了觉《威远姚氏修谱回忆录》民、林森一起座谈。异口同声表示,“上对祖宗尽孝,下对子孙负责,使谱延续不断是我们这代应尽之责。”从而决定立即着手,将“平远姚”和“三公姚”联宗修谱(三公后裔克强回忆,听老人说平远姚修 48 年谱时,曾找联系准备联合修谱,后因经费问题未达成协议未果)。会上,林森將精心保存下来的 4 本 48 年谱贡献了出来。五天后,老者表扬了一番离威,赴乐山、宜宾、贵州、云南去也! 德高老者原住重庆南岸南坪花园,是“西南姚氏宗亲会”发起人,他向我们传达了囯务院教育部、文化部 1984 年 11 月 7 号文件,“《家谱》是我国宝贵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份……对某些工作很大的作用……”从而解除了某些怕误为搞封资修的顧虑,对修谱更有了信心。 德高老者说,他已经开过 5 次宗亲会了 ;1 次 92 年在梁平 6 支姚;2 次94 年仍在梁平 13 支姚氏参加;3 次 95 年重庆巴南 14 支姚氏参加;4 次 96年在长寿 19 支姚氏参加;5 次 97 年在开江 21 支姚氏参加;6 次 99 年将在蓬安召开,已联系了 78 个支系。 德高老者离威后,我们通过寻访串连,发现人才,于 1998 年 12 月 20日在县老干部局正式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推举我为小组长,觉民负责财经,舜之负责篡修, 庆元、若彧负责资料。先去姚氏祠周围,逐户收集资料和动员乐捐,以点带面开展工作。并决定每天下午,我和觉民在“工人俱乐部茶园”摆摊设点,登记和动员乐捐(两个月没断)。 随后还大量印制宣传资料,《续修姚氏族谱伩息》和《倡议书》张贴于大街小巷。宣传材料称,为传承文明勾通未来,抢救即将失传的姚氏文化遗产,齐心合力,共创大业……。同时还公布了筹备小组成员(倡议人)9 人,每人带头捐款之数额。对县外宗亲发伩函。由于清高是在岗的领导干部,汇款又寄他,从而解除了怕受骗上当的疑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99 年 1 月 10日召开第二次小组扩大会,培训了各房登记员。重点強调:抢时间,挖资料。特别是老年人的口碑不能拖延。3 月初收到篷安石孔乡姚飞雄发来《请贴》,邀请威远参加“西南姚氏宗亲第六次代表大会”,于是 3 月 7 日的第四次小组会上,就推选了我和舜之,3 月 25 日岀发前往参加。到会 46 人代表着35 支姚氏出席会议。鼓乐参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生活上,每天“九大碗”,烟酒茶不断。会上各支系表示祝贺,我们也发表了贺词,《族代石孔叙祖功,支派团结志气宏,扬帆万里跨世纪,舜帝子孙多英雄。》会议总结和安排了工作,选举了主席姚天知和三位副主席,德高叫总顾问。还决定了七代会在泸州李岩召开。德高老者还决心沿着祖人的足迹,走完15 个省和 37 个县市,写岀《中华姚氏家族史》。 可悲,2000 年 4 月老者患肺癌病逝于重庆。不仅以后没有了活动,更可惜的所有宝贵资料,被后人以“老人生前的爱好”为名,焚烧给他了。 隨着业务的发展,人员的增加,在 3 月 19 日的第五次小组会上,通过了改组织为“四川威远姚氏家谱编修委员会”,增加了清高和觉民为副会长,推举台湾蒸民为顾问。随之,除觉民和舜之在家编写初稿外,所有成员全都下到区乡,深入村组收集资料,登记核实,予收谱款。经过大家爬山涉水,辛勤劳动,终于在 9 月 4 日的第十次会议上,由各房代表参加,在县财政局招待所召开了总结会,通过定稿。一部《四川威远姚氏家谱》就这样完成了。交付印制精装 350 本,除赠送上海和售给北京两图书馆收藏外,还送给县档案馆存放。德高老者仰卧病床阅读,写信赞扬,称为“上乘”。 东林于 2017 年清明 时年八十有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