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凌云姚氏简介 广西凌云县姚氏有四个分支,分别是奎公、彦国公、三公(良能良德良珊)、永隆公之后。现分系介绍如下。 一、奎公后裔。 此族主要聚居在凌云教村和白马村,称凌云姚氏奎公后裔,奎公祖源失考。有记载的远祖系奎公,二世仕能公,三世文达公,四世森公,五世希宏公、希襄公,六世国政公、国代公,七世汝林公、汝软公、汝剑公,八世诵唐公、忠唐公、读唐公、语唐公、论唐公、谋唐公、显唐公、闰唐公,九世朝禄公、朝寿公、朝观公、朝杰公、朝仁公、朝礼公、朝义公等,“朝”字辈七个公自清乾隆壬子(1792)年间相继从四川酉阳州彭水县迁广西凌云县玉洪、东荣、东和、逻楼等地,系入桂始祖。本支族人使用的字辈是“唐朝盛学德,宏绪大明光,理应绍先业,源远万世长”,自奎公八世起使用,现到“大、明、光、理”处。从口传的信息来看,此支族人系从湖南常德迁四川酉阳,再迁广西凌云。 据初步统计,凌云姚氏奎公后裔现已分散到乐业县、田林县,凌云县的主要聚居在泗城镇教村,人口约1000人。 二、彦国公后裔。 此族在凌云有三个入桂祖分支,一是下甲镇陇凤村维朝公支系,二是逻楼镇朗村秀荣公支系,三是逻楼镇仰村秀亨公支系,总称凌云姚氏虎公后裔,是南昌姚厚田族外迁分支。始迁祖用铭公,字孚,系彦国公二十七世孙,后世记作“虎”,今便以“虎公”称之。虎公原为南昌府掾考吏侯选,明朝洪武十八年遭巫谄被发遣云南左卫左所微江府江川县屯田,妻子胡氏和儿子伯和留云南,不知何故,虎公逃到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仁义镇阳乌村十万田寨,又娶妻万氏,生二世金賛公。金賛公娶妻秦氏,再逃江东,生三世韬公、略公。后因乱,韬公、略公逃散。 三世韬公逃到湖北施南府咸丰县李中里灯龙寺,妻室子女失考,其后裔维朝公带妻杨氏和子正富、正贵于清朝乾隆年间自咸丰县南迁广西,到东兰县长江乡绍巴坳,维朝公不幸逝世,葬绍巴坳息澈真峒,祖婆杨氏在东兰州处理完维朝公后事后,携子正富、正贵迁入广西泗城府东和乡陇凤村东荣甲管下摩天岭弄燕峒居住,杨氏殁葬摩天岭,是虎公后裔维朝公分支的入桂始祖婆。 三世略公逃到湖南扶罗伞寨门首,妻吴氏,生四世乔、礼二公。明嘉靖十年,五世启福公生六世添胜公,第一次有完整的出生时间记录。明朝万历四十二年间,七正公、旺公、文公三兄弟携家小由湖南新晃扶罗伞寨迁至贵州平溪卫左所朱家场桐木(今贵州省玉屏县朱家场镇桐木村桐木寨)住座,系虎公裔孙的入黔始祖。八世正国公,开始使用“正”字派,子孙依次用“通光昌胜秀”等。九世通发、通华、通屋、通润,其中通华公迁贵州同仁府大塘老屋基(今贵州江口县官和乡大塘村大塘屯)。十世光同公迁贵州思州府玉坪县祝家坝(今贵州岑巩县羊桥乡祝坝村祝家坝屯),十一世昌仕、昌润、昌麒三公,十二世胜略、胜德、胜富、胜贵四公均居祝家坝,十五世秀荣(康熙五十年出生)、秀朝、秀亨(雍正八年出生)、秀详四公,乾隆年间,不知何因,兄弟分散。长房秀荣公妻杨氏,携再芳、再志、再学、再富四子迁广西凌云县逻楼镇朗村拉弄平屯居住,是虎公后裔秀荣公分支的入桂始祖婆;二房秀朝留祝家坝,子再文,后裔失叙;三房秀亨公携再全、再周、再忠、再良四子迁广西凌云县逻楼仰村大弄磨,而祖婆杨氏与满房再元仍留在祝家坝,后来再元公迁四川,地址不清,再元公有四子(正万、正朝、正文、正典)二孙(大志、大松),后失叙,秀亨公是虎公后裔秀亨公分支的入桂始祖。四房再祥公留祝家坝,后裔失叙。 至此,虎公后裔在广西凌云正式安定下来,韬公后裔和略公后裔需互有来往,但竟不知是同宗。直到2015年春,韬公后裔与略公后裔在凌云县城对谱,才知道这一兄弟关系。此后,便开启了凌云姚氏虎公后裔2015年下半年赴贵州、江西和2016年上半年赴湖北、湖南的寻根问祖之旅。2015年11月21日,南昌姚氏宗亲联宜会通过认真研究,作出了《关于确认广西凌云姚氏虎公后裔为南昌姚氏厚田族外迁宗亲的决定》,广西凌云姚氏虎公后裔得以认祖归宗。2015年10月之后出生的男裔,转用南昌姚字辈,即“华”转“奉”,“复”转“景”,“绍”转“仰”等。 经统计,凌云姚氏虎公后裔现在主要居住在百色市的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右江区,河池市的凤山县、巴马县,亦有部分后裔散居在吉林、广东珠海、重庆、南宁等省市,总人口约1000余人。现在,广西凌云姚氏虎公后裔正在收集族人资料,准备编制族谱。同时,继续开展对韬公到维朝公之间的先祖查找,对秀亨公五子再元公入川后裔以及遗留在贵州的其他宗亲的查找工作。 三、永隆公后裔。 永隆公,生于元顺甲戌(公元1334)年,卒于明建文壬午(公元1402)年,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南门外第五都对岸乡人,明洪武辛亥(公元1381)年因云南叛乱,奉诏由沅经晃入滇征抚有功,官封御史,致仕籍沅,洪武丙子(公元1396)年自江西迁家眷到新晃龙溪口定居,并开创姚氏新派系。目前,永隆公以后的家谱记述较为清晰,但其本人的信息和其以前的源流记述仍需进一步考证详实。永隆公支系称湖南新晃龙溪口姚氏或姚氏永隆公后裔。 永隆公支系首定字辈“永希大定弘,文在启名光”;第一次修谱(公元1729年)续定字辈“国世仕朝邦,德必应廷芳。宏文升友帝,宗惠永天长”;第三次修谱(公元1884年)改21至30世间的5个字辈后变为“贤才升佐理,宗惠象天长”;1995年湖南新晃县、贵州玉屏县宗亲牵头进行第四次修谱,再次续定字辈50字。当前,该支系后裔主体为“廷、芳、贤、才” 字辈,即第19至22世。 永隆公后裔入广西凌云县始迁祖仕惺公,永隆公支系第十三世,号廷爵,生于乾隆丁巳年(公元1737年),卒于乾隆甲寅年(公元1794年),妻张氏,生子五:朝龙、朝凤、朝文、朝举、朝高。据族谱记载,仕惺公有兄仕恒、弟仕惟,兄弟三人生于湖南沅州府芷江县平二里六甲石马溪(今湖南新晃县晃州镇石马溪村),后随父世元公迁居四川柑子坪,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在酉阳州上际里干坝分居,仕恒、仕惟两房移居陕西太平县(今属重庆市城口县)黄溪河,仕惺公携家眷迁广西泗城府凌云县弄后(今广西百色市凌云县逻楼镇仰村),至今已有240年整。仕惺公以上祖系为:永隆公——希贤公——大祯公——定国公——弘通公——文海公——在宋公——启华公——名文公——光袭公——国惠公——世元公——仕惺公。 纵观仕惺公一支的迁徙情况,前十一世长住在湖南省新晃县石马溪,十二世短暂迁居重庆市酉阳县,十三世仕惺公迁居广西凌云县。二百多年来,仕惺公后裔以凌云县为中心繁衍生息,并逐步向周边的右江区、乐业县及河池市凤山县等地扩散。 据初步统计,现永隆公支系在广西凌云县及右江区、乐业县等地由始迁祖仕惺公繁衍下来的后裔人口共约1200人。 四、三公(良能良德良珊)后裔。 此族按使用字辈归入三公后裔,再按入桂祖居住地分类,可分为逻楼瓢村姚、新洞姚、降村姚、下甲坪山姚和玉洪那洪姚。 之一:逻楼降村姚,入桂始祖正科公,维英公后裔。已知最远祖维英公,妻宋氏,四川酉阳洲彭水县大江里小地名桥头大湾人氏;二世正科公,清朝嘉庆十三年(1809年己巳)迁广西凌云县平乐司内伶亭降村小地名太平,正科公系此族的入桂始祖;三世大耀,清朝嘉庆十二年(1808年戊辰年)八月在四川酉阳出生,一岁多点随父母迁居广西凌云;四世贤字辈;五世明字辈,六世启字辈,七世荣字辈,现传到八世华字辈、九世福和十世良字辈。初步统计,此族人口约300余人。 之二:下甲坪山姚,入桂始祖胜义公。胜义公自四川酉阳彭水县坝竹丫下广西田林浪平那老居住,胜义亡后,二世秀朝公于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携四子迁到凌云县下甲镇坪山村上弄黄居住;三世“华”字辈,四世“复”字辈,五世“绍”字辈,六世“祖”字辈,七世“本”字辈,现正处八世“源”辈、九世“茂”字辈和十世“敦”字辈。经初步统计,此支族人有人口500余人。 之三:逻楼新洞姚,入桂始祖再详公,胜桥公后裔。已知最远祖胜桥公,妻杨氏,因兵灾,自湖南沅洲府芷江县新田庄迫迁湖北施南府咸丰县里中里小地名灯笼寺,二世秀海公,三世再详,四世正明,此时正值世乱,再详携子正明从湖北施南府咸丰县里中里小地名灯笼寺迁入广西泗城府凌云县甲洞村后移居新洞村陇闷再移居陇乃,从此稳定下来。五世绍洪、绍贵,六世“祖”字辈,七世“本”字辈,八世“源”字辈,九世“茂”辈,往后是“敦伦景象昌”,现最快的已到“景”字辈。经统计,自六世后开始分支展叶,近的在凌云逻楼介福,远的到南宁、百色及田林等,总人口约 500余人。 之四:逻楼瓢村姚,入桂始祖秀仁公。其谱载:启祖乃江西原籍,名不详,在四川酉阳州彭水县铁统寨忠里大土坟居住十一代,第十二代移迁上祭里牯牛坪居住,代数不计,忽一年,不幸天降奇灾,虫食禾苗,难以谋生,使得老幼父子离散,兄弟夫妻不相见,各逃生方,始祖母杨氏[生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年1762)年十月廿九日,系湖北施南府咸丰县二台坪人氏]随带一子,名秀仁,逼迫逃往广西泗城镇府凌云县东荣甲瓢村陇捞水井湾安家落户。始祖母杨氏殁於嘉庆八年(甲子1804年)十月初七日,寿四十三,葬凌云县东荣甲瓢村水井湾陇捞。秀仁公生四子,即再富、再贵、再全、再金,之后按正、通、光、昌、胜、秀、再、正………字派排辈繁衍,至今正到“秀、再、正”字辈处。经统计,自秀仁公开始至今,近的已分迁逻楼洞村盘坡、下甲平怀,远的已分迁到百色等,总人口约700人。 之五:玉洪那洪姚。系田林县迁繁而来,使用“绍祖本源茂”字辈。(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