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11|回复: 0

开化再添金名片!2个乡镇上榜“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4
  • 签到天数: 33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9-9-26 18: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化再添金名片!2个乡镇上榜“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年7月22日 17:02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日前公布
      “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开化2个乡镇成功上榜!
      这些艺术形式你见过吗?
      开化县苏庄镇(苏庄香火草龙)、
      马金镇(马金灯日)
      成功获评“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苏庄香火草龙
      苏庄镇距开化县城43公里,是浙赣两省三县交界之地。该镇的民间艺术形式为香火草龙,用稻草扎成龙身,插上密匝匝的香火,舞龙时点燃全部香火,草龙变成火龙,在月光朦胧的夜色里,烟雾缭绕,香气飘逸,香火草龙在刚收割过的田野里,腾云驾雾,狂奔飞舞,极为壮观,堪称一绝。
      在唐宋时,开化就有舞香火草龙习俗,已有1100年历史,元末明初达到鼎盛。朱元璋曾为开化草龙题诗,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当地人认为龙是帝王化身,应有銮驾相伴,便扎制了“宝扇”、“桂花树”、“人物像”、“吉字匾”,还有“蝴蝶”、“飞鸟”、“天鹅”、“鱼、虾、蚌、鳖”等水族动物与草龙伴舞,增添了苏庄草龙的特色,这一表演形式一直传承至今。
      龙舞程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蟠龙昂首”、“龙身入肚”、“懒龙洗炼”、“九曲弯身”等程式。銮驾舞有“竹枝挂彩”、 “水族扬波”、“蝴蝶穿花”、“仙鹤贺寿”、“双鸟欢歌”等多种表演形式。舞龙前还举行“祭神龙”,摆猪头香案,焚香燃烛、诵祭祠、放炮奏乐,仪式隆重;龙舞结束,要将草龙送入河流,意为龙归大海。
      每年一度的苏庄香火草龙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苏庄镇民俗文化和民俗旅游的一张新名片,每年的中秋佳节,都是苏庄镇民宿、民俗旅游的收获季。
      马金灯日
      马金镇地处钱塘江源头,丰富的历史文化为马金镇传承下十分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其中灯日就是多彩滨纷的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光彩艳丽的奇葩。
      自唐代起,马金一带就有灯日习俗,即自大年三十始至正月二十二日,每个村确定一天为本村的灯日。灯日这天,所有亲戚朋友都来贺年观灯,各家盛设酒席殷勤款待。凡有三五十户以上的村庄都要迎龙灯,每户都要出迎一至二板灯,龙灯的“灯”和人丁的“丁”是谐音,所以添“丁”皆人人欢喜。
      大村庄灯日那天,清晨就阵阵敲锣打鼓声音,这叫“开路灯”。吃了中饭,便出迎板龙灯,这叫“迎白灯”。入夜,龙灯出迎,村民尽情欢庆,灯的类形千恣百样有扛灯、狮象灯、花灯、宫灯、还有高跷竹马、笑头和尚、跳魁星等舞蹈和戏曲演出等。“灯日”民间艺术活动内容丰富。每个村都有自已的民间艺术活动内容、民间文艺队伍。
      ▲马金霞山高跷竹马舞,历史悠久。为纪念郑元寿以及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薛仁贵、罗成等八位唐代开国元勋、霞山郑氏后裔,将流传于安徽一带的高跷和流传于浙西的竹马结合,并配上戏曲文官武将的行头,于元宵、春分、冬至等节日走街穿巷、翩翩起舞。
      ▲马金姚家扛灯,又名宫灯,是宫廷彩灯的一种,始于唐代,盛于宋元。百姓自发举行扛灯庆祝,以谢姚家祖先姚崇之功。嗣后,姚氏后裔为纪念先贤爱民之举,每年正月都制作扛灯巡村游至田间,一为纪念先祖,二为来年庄稼免受其天灾,有个好收成。
      ▲狮象灯舞始于宋代,据徐塘《朱氏宗谱》上刊有的朱熹画像为证,徐塘朱氏家族视宋代教育家朱熹奉为先祖。朱熹曾携夫人胡氏来马金包山讲学,不幸胡氏夫人病逝于包山。之后,朱熹告别包山。后传来朱熹荣升高官,光宗耀祖。徐塘朱氏族人结彩迎灯,扎了狮象灯,舞灯欢庆。

    来源:开化新闻网   作者:刘祺然 毛丞   编辑:姚志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11 00:34 , Processed in 0.1055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