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97|回复: 0

龙溪旧事:龙溪口姚家大院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6-3 14: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溪旧事:龙溪口姚家大院


    新晃风情 2019-04-19


    龙溪口姚家大院


    ◎ 张朝玉


    姚家大宅院,座落在姚家祠堂的右侧边的古树林中,坐北朝南,规模宏伟,典雅壮观。宅院后边,不过20米即是卵石铺成的坳上古道,这条古道可追溯到明末清初龙溪开埠的年代。在万山朱砂矿开采红火的时候,开采加工出来的朱砂、水银,多从氵舞水河里用船运向远方,因此龙溪口坳上经大洞坪、铜家湾、何家田、高楼坪至万山的石板、花阶路,也就顺应开通。因此,龙溪口坳上就成了进城的北大门,人烟密集,修砌有坚固的碉堡监控城北,后人称之为札子门。我在未退休之前因工作之故,曾经到过周边许多县乡,都没有见到一处可以和龙溪口姚家大宅院媲美的古建民房,它能称得上名列前茅,独领风骚。


    据姚家大宅院的后裔回忆,建造大院的主人公名叫姚仕茂,在姚氏老族谱中记载:“姚仕茂,字悦盛,苦操家业,好结善缘,乡党咸钦其雅范,享寿81岁。”谱中还记载:“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学庠生,应明太祖朱元璋诏,征剿南蛮受职,抚边有功,官升御史,滇南民风尚化,士卒歌功,年老致仕籍沅,造家於龙溪焉。”按照姚氏族谱氏序推算,姚仕茂是永隆公之子姚希圣的第15代后裔。


    清道光五年晃州通判俞克振主持编修的《晃州厅志》第434页记载,俞克振撰写的龙溪口《龙王庙碑记》中写道:“民人姚仕茂、姚朝亨捐熟田六分一厘二毫,民熟地二合一勺五秒,以为基地”由此可以得知,姚仕茂是生长在乾隆嘉庆,道光年代的人。


    姚家大宅院占地面积约二至三千平方米,大门呈八字形,像宫门那样高大,门上钉有铁环和鼓形铁钉。门外有宽敞的大院坝,全是用青石料岩有序铺平,占地面积七、八十个平方,大门外边左右两旁各摆有鼓形石凳。院坝外边,一字长形的排有四株合抱不着的大古树。其中有两株是凿梨树,叶呈绿色,另两株是女贞树,树叶四季常青,其中有一株在树根部空了米多高的一个洞,姚家的后裔每逢初一、十五在树洞门口烧香烧纸,当作门前土地菩萨供奉。四株树高数丈,树叶繁茂,常年累月有老鹰、喜鹊在树枝上筑巢生蛋、孵崽。也有个别不怀好心的小青年,把两架长楼梯,用绳子绑在一起,伸向树杈,因为树大抱不着上不去,再往上鸟巢边拨,去捉拿幼鸟或取鸟蛋,这是我孩提时代,亲眼所见的情景,四株古树下边有一块四、五百平方米的大草坪,是姚家大院的后裔操练马术和武功的场地。八字大门两边,用青砖修砌了坚固的围墙,墙内两旁有连扇木房,木房的階沿全是用青石料岩修砌而成。


    从八字大门向内约经12米全用石料岩砌成高30公分,宽2米的人行道,才进入第二厅,当主人接送客人可以并肩而行,行道两旁的空坪上,修有花台和防火水池。第二厅的房屋是和第三厅房屋连在一起的四合院、中间没有人行道,只能从第二厅的两边屋沿的青石阶岩上走,从左右两边进入正厅中堂,中堂神龛壁上,安装有精雕细刻,琳珑挑剔的神龛合,上面张贴有天地君亲师位的神榜。厅中两边摆有老虎爪脚的长形木质大板凳,每条凳子可坐四、五人。四合天井的房屋门上,挂有晃州六里的举人,拔贡秀才和周边名门望家送的贺匾,虽然年代久远,字形依然庄重有神,苍劲生辉。


    大院左侧,附设建筑有马厩,是供主人出行使用坐骑喂养的地方。并规定饲养人员不得将马匹牵过正门,只能从侧门进出,以保宅院门前洁净高雅文明,尤此可见姚仕茂治家之严。


    姚仕茂生有4子,他为了培养后裔,在马厩旁边修砌了一道青砖围墙,伸出大院之外五米左右,再按大院坐北朝南的方位,伸过去20米,靠东边的斜坡边,修一道20米长,五米高的石保坎,与姚家祠堂紧密连接。在南边修砌了一道拱门式的砖墙,并在墙上彩绘有山水、花草、鱼蝦。内修两所学校,名曰文学堂、武学堂。均用青砖修砌隔离墙,并留有走廊直通姚家祠堂。武学堂有木房二栋,对面开门,中有天井是习武操练刀枪的场所,阶沿和天井均用青石料岩修砌得整齐有序,木房门窗均雕刻花板;文学堂有木房一栋,配置有宽阔的走廊和院坝,并修砌有花台、鱼池,木房的门窗依然有花卉图案,显示高雅宁静、致远图强。姚仕茂有四个儿子,名叫朝亨、朝邦、朝孔、朝熙。(第四子是晃州厅学的生员,是编修《晃州厅志》的缮稿员),均请晃州文武名师授徒,将四个儿子、两个闺女送于文武学堂学习,由于他们天资聪明,再加上受到姚仕茂的严格庭训,心中致远。文学堂颂读《四书》精典,书声悦耳,环境清幽;武学堂操练刀枪,棍棒声扬。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们兄弟姐妹的努力学习,个个都成了知书达礼,勤于兴家,恭耕继业的能手,在龙溪河边,氵舞水河两岸颇有名气的姚家后生。特别是朝孔长得浓眉大眼,腰大膀粗,力大过人,他并不因家庭富有,人多族旺,仗势欺人。而是一个主持正义,讲公道,爱打抱不平的人。因此在城乡百姓中口碑很好。不管地方上发生什么事情,只要有他在场没有摆不平的。当时龙溪市场由于地方狭窄,赶集卖货的人很多,经常为摆摊点争场地而吵架闹事。只要有人去向朝孔报告,他会迅速赶到现场劝阻,不服解决而继续闹事的,他就要当场宣布没收其财物,交给姚家祠堂作归公处理。嗣后,龙溪口市场上没有人敢再度发生类似事端,呈观一片祥和的景象。这就说明姚朝孔为人正派,敢于惩恶扬善,受人尊敬。


    姚家山林多田土宽,在氵舞水河边,龙溪两岸也是由来已久享有盛名的。一天姚朝孔在家闻报,说是有一夥强人在大龙湾偷伐他家树木,他喊了两个长工,并向他们说明此去大龙湾,主要制止强人不要偷伐树木,我们不要带刀枪,你们在旁边看着,由我出面处理,于是他把捆在身上的青布腰带解下,用水淋湿后再捏干,然后捆在腰上,三人前往大龙湾去了,在山上看到了那伙在偷伐木的强人,朝孔便向他们寻问,你们经过那个同意来我姚家山上伐木的?那一伙偷木人见他们只有三人,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还有人用恶语骂他们。姚朝孔顿时火冒三丈,心想你们偷了我姚家的树木,不但不认错改错,反而强词夺理,连声咒骂。今天我一定要教训你们,使你们而后不敢再来偷伐。于是姚朝孔非常严肃地说:树木你们砍伐了,我不怕你们有斧头、木杠。你们上来一人,或者同时上来几人也好,要我被你们打败了,所伐的树木,你们全部扛去。要是打不赢我,一根就不准拿走,谁拿我就要打断谁的脚。话已经讲明到这个地步了,偷伐树木的强盗,仗着自己的人多,又有斧头、木杠,根本不把姚朝孔放在眼里,于是有一冒失鬼,口出狂言,我们和他拼了,便举起木杠向姚朝孔冲了过来,便向他头上打去,朝孔解脱身上的捆的湿腰带,往木杠方向一转动,用力一拉,这个冒失鬼不但木杠脱手,人也来个饿狗抡屎,倒在姚朝孔面前,顺势一脚踩在背上,眼晴翻白,喊不出声。随后又上来两个不服气的帮手,姚朝孔采取另一招,猛力挥动手中的湿腰带,如雨点一般往来者头部打去,顿时打得两个逞雄者眼冒火花,皮开肉绽。其余的人,吓得胆颤心惊,再也没有敢口出大言,都乖乖的下脆作揖求饶。姚朝孔是知书达理,深明大义,懂得多交朋友,少结冤家对头的高人,用怒目把他们扫视一遍,一声不吭。稍休片刻后,把这伙偷木贼通通喊起来站在他的面前,严厉地将他们训斥一顿,并说你们在我的面前是初犯,今天我宽恕你们了,下次我还见到你们偷伐我姚家树木,一定用利刀割断你们的脚湾筋,让你们永远不能站立,那时你才知我姚朝孔的厉害。你们现在就离开我姚家山林,一辈子就要记住我对你们的教训。从此之后,姚家大院在杨家冲、大坡上、大龙湾、沙嘴、庙背的山林,再也没有发生偷伐树木的现象。特别是姚家大院由于山多草茂,常年喂养的牛羊成群,赶上山冈不需人看管,只要下午去收回,也不会丢失。


    清咸丰末年,姚家大院出生一个男婴,取名姚宪章,字必举。六岁时送入文学堂读书,由于天赋聪明,记忆力强,先生给他授启蒙课《三字经》、《百家姓》、《贤文》、《千字文》,均能熟读背诵。继后日渐长大,又在先生的传授下精读了《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并能讲解书中要旨。同时在先生的指导下,又勤练书法,专攻颜、柳、赵帖,集众家之长,写得一手好字,在龙溪口这块土地上堪称姣姣者。在清光绪初年考中秀才,光宗耀祖,同族齐贺。现将他热爱桑梓,为百姓操办的两件水利工程,细述如后。


    原称田坝头(现称姚家院子)的地方,在龙溪河的北岸,有良田二、三十亩。清悠见底,长流不枯的龙溪河水就在这些田的下边流过。而这些农田是望天讨吃,十年九欠收。这些田户的主人从开田以来,只有在风调雨顺的年成才能吃上饱饭。而这些田园大多数是他同族弟兄的。于是经过他冥思苦想,查看龙溪河流的落差,终于在两华里以外的红岩塘上边的河滩上,找到了筑堰引水灌田的源头,于是一方面动员有田人家出资出力,另一方亲自去坳背罗家找有影响力的领头人,搓商引水灌田的问题,通过协商姚罗二家达成协议,两姓合派劳动力,同在龙溪河上设堰灌田,堰沟的各段由受益者修砌,统一按规划路线和堰沟的宽度、深度建修,两姓派出监督人员,限期完成。此一水利工程经过两姓受益群众的努力,苦干一个冬春,清悠的龙溪河水不仅灌满坳背罗家的良田又解决了田坝头农田缺水的问题,秀才姚宪章的名声也受到桑梓好评。


    姚家大院在沙嘴,庙背(即现在的三拱桥、红光村)有近二百亩农田,只有眼巴巴的看见氵舞水河的清水白白趟过,不能用于灌田,夺取稻粮丰收。秀才姚宪章从少小知事时,就时常听到他的老辈们谈及这个问题,在他长大成人,求得功名之后,经过多次考察和研究,他想出一条引龙溪河水,灌庙背等处良田的方案来,必须从坳背罗对面的龙头颈上深挖堰沟把龙溪河水,通过筑堰,提高水位,将河水引入新开的堰沟,一直经过风火井地段流向庙背,沙嘴田头,这样就能解决因缺水而不能使农田丰收的问题。秀才姚宪章经过深思熟虑后,他选择在隆冬的腊月天,于是暗中通知在庙背、沙嘴有田的姚姓农户,在他家中秘密磋商,他对大家说:我们大家要在沙坝上的坡脚下开沟引水去灌田,罗家会说,是他们大门口的风水宝地,不准开挖,这样会造成结冤打架。只有采取公开下请柬书,邀请罗家族中和我们姚家在明年春节,互相集合本族锣鼓,在坳背罗罗姓对门姚姓的沙坝上,隔河(指龙溪河)赛锣十天,两边的锣鼓从上午辰时敲到下午未时,这四个时辰一直要敲响,且要有节奏感,如果那边乱了敲锣打鼓套路,又敲不满十天,就算输家,输家要摆酒设宴款待赢家,相互学习,明年又来。他又说,这是一个晃子,我们在那三、四尺深的红粉岩上,晚上用硫黄和桐油在那石头上一边烧火,一边开挖,争取在十天内完成开挖堰沟任务,那二百多亩农田就大有希望了,我们一起努力呀!现在就以我秀才的名义向罗家举人罗文麟老爷呈送邀请柬,他老人家是讲面子的人,一定会有个好的回音。接着他又问在坐的族人,这样行不行?大家说:这个办法好,就照你的主意办。他并说所耗用桐油、硫磺我准备,工程完成之后按照田亩面积分摊。再三叮嘱,此事要保密,不能泄露。当日无话,各自散去。


    于是秀才姚宪章找来红纸、笔墨,恭恭敬敬用楷书字写了一份请柬,字里行间充满热爱桑梓,组织乡民欢度新春佳节,娱乐乡民,祈福来年丰收的意思。次日吃罢早饭,整理装束,带着书童怀揣请柬,前往坳背罗举人罗文麟老爷家拜访,两人在罗府中堂见面,因罗老爷比秀才宪章年长20多岁。宪章出于对前辈的敬重讲了许多尊敬、奉承的话。并详述了姚家邀罗家对闹年锣,活跃桑梓民俗,增加过年传统气氛。罗举人听了秀才宪章欢快的呈述,满口答应姚家的邀请,他表示组织本族锣鼓,痛痛快快和姚家对赛几天,用锣鼓声欢迎龙溪市民和远近乡民来观看。宪章看到罗举人如此热情的支持,心中非常高兴,并说姚罗二姓翌年闹年锣对赛,全仰仗罗老爷的声誉,于是向罗举人告辞回程,主人一再挽留用餐,秀才拱手致谢。一路之上,心中非常喜悦,口里不断地吟颂着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


    翌年初四,姚罗两姓集合族中青年人在罗举人和姚秀才的指挥下,扛树枝、搬晒席、挑木炭,在龙溪河两岸的赛锣地点打棚子,为赛锣作准备。年初五那天,晨曦的朝阳光芒灿灿,象征着闹年锣对赛的好兆头,两姓参赛的人员欢天喜地,吃罢早饭,各自集合族中最响亮的大锣大鼓、大钹,敲打得震天动地,兴高彩烈地奔往赛棚,跟随看热闹的雅童老叟喜之不尽,乐得脸上挂满了笑容。当锣鼓进赛棚后,按照事先设置的方位一一安放,罗举人姚秀才各自在赛场指挥,正至辰时,两边各自敲锣打鼓响声如雷,越过山坳,震荡河川。场面热闹非凡,显示了晃州直隶厅,民间闹年锣对赛之热烈气氛,后来年复一年的都被民间传为佳话。


    每天赛锣之后夜幕来临的时候,姚秀才按照他们事先研究的方案,在红色粉岩上,泼上桐油,撒上硫璜,用火草和火链打燃火苗点火,让那细火漫漫地在红粉岩上燃烧,使红粉岩更加松软,不要费很大劲就挖去很深,一连挖了十天,堰沟已经挖通,到正月十五闹年锣对赛结束时,双方各自收拾锣鼓、折下赛棚,姚秀才还非常恭敬的涉过龙溪水,走到罗举人面前施礼致谢,并说:仰仗罗老前辈的声望,为罗姚二姓和龙溪口市的市民以及附近乡村的村民办了一件空前启后,欢度新年的大好事,争取明年再度重欢,在此我代表姚氏宗族,祝罗老爷福寿康宁,合族兴旺。然后双手合十告辞,回到姚家锣鼓队伍中,领着自己队伍回家。


    为什么十来天挖沟,罗家总没有发现呢?因未从龙溪口的三拱桥边起,蜿蜓的龙溪河一直到它的发源地万山高楼坪的广坡佬山上,两岸都是古老的柳树和比人还高的巴茅草、刺棚窝,姚家在这树草笼罩下施工挖堰沟时,不亲临工地是看不见的。随后到过春社时,罗家的妇女去杨家冲打蒿菜挖伏葱煮社饭时,经过那里才被发现,回家后将此事禀报罗举人,罗举人听了气得吹胡子瞪眼晴,我还以为姚秀才是正人君子。谁知他口蜜腹剑,男盗女猖,欺人太甚,顺手拿着手杖,要家人陪同他查看,一到工地,看到沟已挖通,流水潺潺,并拿着手杖,在堰沟边的石头上重重的连敲三下,我罗家龙脉被姚宪章挖断了,将来后果不堪设想。我这口气难得咽下,回去,我不告姚宪章,誓不为人。回到家仍然怒气未消,族中有头面的亲人,登门多方相劝,暂且平静下来,待他们散去后,就进入书斋,喊家人磨墨赐候,立即书写了一份措词严厉的告状禀帖,文曰:“我罗氏宗族,世代安居龙溪河畔的龙头上,繁衍生息,辈辈荣昌。今有厅人无知秀才姚宪章,以邀我罗姓与姚姓打闹年锣赛为名,乘黑夜之机,带领暴徒,挖断坳背罗龙颈,坏我宝地灵气,毁我罗姓门前秀丽风光。今呈帖状告不法之徒姚宪章,请晃州直隶厅通判作主……”。次日便乘轿直奔晃州直隶厅,向通判陈坤呈述。陈坤通判见是举人罗文麟的申诉,状告秀才姚宪章立即好言相劝,并当着罗老爷答复派人调查,后来经过工地查看,事实如禀帖相符,于是他传令文牍擬好通告,派专人直送姚罗二府,规定日期,开堂公判。姚罗二家举人、秀才,遵照通知日期,骑马、坐轿到达晃州直隶厅公堂前听候传达,通判陈坤得知二位到达后,即令开堂审理。通判陈坤上坐正中,因罗姚二位是有功名的人坐对面,按照审案贯列、先令原告罗举人呈述秀才姚宪章带领族人,挖断罗家宝地龙脉情况的经过,然后再令秀才姚宪章讲述事情的原由。两人的呈述各方均有道理。但是陈通判也是一位信风水宝地龙脉的人,见到罗举人年进五旬,功名显赫,心中就偏向罗家,就对姚秀才说:“你年青,不懂得宝地龙脉的灵性,你回去,要杀猪宰羊设案祭祀,把吓走的龙神请回来,把堰沟填平,恢复原样,两家重新和好,消除隔骇。”姚秀才听了陈通判的话后,心中火冒三丈,但一再控制自己情绪,皮笑肉不笑的讲了两条理由。


    一,开挖堰沟的龙溪岸边是我姚家的地盘,也是挖我姚家的龙脉,与罗家无关。


    二,我姚家修堰,引水灌溉二百多亩农田,是响应朝廷兴修水利,对百姓是有利的,我何错之有?陈通判的断案我不接受。


    我的话呈述完了。陈通判听了姚秀才的话后,马上厉声厉色的说:“你挖断罗家门前的龙脉 ,你不认错,这是我管辖的地方,我讲的话算数,你必须照着办理,并限期一个月办好,你不办我有王法处治你。”姚秀才立即回答:“我不怕王法,我只怕公理,我在一个月内要上告,呈请沅州府解决。”头堂官司就这样结束了。姚秀才回到家中,立即写了不服晃州直隶厅通判陈坤判决的申诉禀帖,详细呈述了开挖堰沟,为民引水灌田的理由,测吉日,邀了两个有胆识的族人,骑马奔赴沅州府状告晃州直隶厅陈坤通判处事不公。沅州知府司爷接到秀才姚宪章告状书看了后,告诉他们暂住沅州休息,两天后来州府听回音。姚秀才与随从在这两天中游览沅州府城,参观许多名胜景处,大开眼界。届时他们再赴州衙,沅州知府对姚宪章说:“你写的禀贴已经看了,内容很好,你为百姓出谋划策,应该重重嘉奖,这是朝廷提倡的水利工程,你们做得对,本州知府支持你们,你们回晃去,州府立即行令陈坤通判撤消原判案件,并向你们道歉。”姚秀才和他的随从,听了州官这番话,心中非常高兴,随即告辞返程,并向族中传达了沅州知府的决定,从而使族人中忐忑不安的心思,马上平静下来,共同期待着晃州通判陈坤的重新判决。


    时隔五天之后,晃州直隶厅派人送来了通告,请罗举人、姚秀才到厅署公堂听宣布,他俩换了衣服,骑马、乘轿赶到晃州直隶厅,报名而进,陈通判正在公堂等候他俩。三人坐下后,陈通判不是第一堂官司的口语了,他笑嘻嘻地说:沅洲知府根据姚秀才的禀帖,已经批复下来,指令我为两家解忧,过去我判错你们的事,今天宣布全部作废。从今日起两姓和睦相处,两位贤士带领本族民众搞好生产、生活,共享国朝太平。今后有什么事,我尽力解决。从此罗姚二姓为修堰沟挖断龙脉的事件,就这样结束了。


    创建姚家大院主人姚仕茂的四子姚朝熙是晃州直隶厅的生员,又是参与《晃州厅志》修纂成员之一,他在家门前栽了五株柳树,在宪章秀才出世之时,这柳树的树干已经长成像水桶那样大了,由于土地肥沃,仍然枝叶繁茂,它寓意着姚家的后人,要学习晋代诗人陶渊明的爱国爱民精神,冀望代代出贤人。


    姚家大院右侧有空地,五百平方米,是供大院生产蔬菜的场地,地右边生长有木油子树十来株,均是参天古树,年年结籽,皮呈青灰色,待初冬成熟时自然开口吐出白籽来,姚家人拾起木油籽打木油,可用来做照明的蜡烛。还有多株抱多大的凿梨树,枝繁叶茂,这是主人有意留存,装饰大院,形成风景秀丽的自然美景,象征大院的主人高雅华贵。远大目光。


    更值得一提的,姚家大院在从三拱桥边往龙塘伸延溪岸边有四座辗房,一座磨房、为附近农家磨粉,辗米提供方便,对姚家自己和市场供应都是有益的。综上所述,是我少时亲闻亲见的龙溪口姚家大院的风采。

    注:本文形成,得到姚腊生,姚廷钰,陶锡刚提供部份历史资料,在此表示真心谢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15:11 , Processed in 0.1444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