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16|回复: 0

姚居易,隆安人民纪念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10-31 12: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事:官场风清气正,人民安居乐业——姚居易,隆安人民纪念他

    XM家国天下
    发布时间:10-1714:08经济师(评标专家)




    姚居易,明代福建晋江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调任广西隆安知县,至嘉靖四十一年离任,前后历时7年。姚居易在隆安期间,兴建学校、修筑城楼、创建庙宇、开通道路、勘界立碑,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留下了大量的史迹。

    姚居易到任时隆安县初创20多年,是一个历史很短的新县。当时隆安县民风凋敝、乱象杂生,经济落后,百废待兴。姚知县从千里之外的福建来到广西偏远落后的山区任职,深知自己的肩上担子十分沉重。下车伊始即不辞辛劳,或骑马或步行奔波于乡间田野、边境关隘,深入民间,了解民情,走遍了隆安的山山水水。为其后对隆安的有效治理做好基础工作。


    他刚刚到职,隆安民众纷纷向他提出请求,希望尽快建设一座城隍庙,借助神灵祈福穰灾,保护百姓。姚知县依照当时各地的传统做法,顺应民意,在县城内北门附近创建城隍庙,期盼神灵护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以此达到凝聚人心,稳定民众的目的,展现了他关心民情、为民办事的执政风格。其后隆安城隍庙香火不断,一直绵延至今。

    嘉靖三十七年(1556年),姚居易主持建设县城墙的四座城楼,并亲自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分别命名为“隆兴”、 “观泉”、“望仙”、“潮江”。当时负责采办城楼砖石和木料的是城内黄姓大户。该大户在从右江对岸的花潘村采购的青砖有一部分为残次品,从北区村屯买来的木料也有许多是未经池水浸泡的新木料。这和当初提出的城楼建筑材料要求不符,用这些材料建设的城楼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正当这些建筑材料源源不断地通过船运到码头并人工搬运到城门工地时,二十多天巡边回城的姚知县回来后发现了这起舞弊。命令黄某搬走堆放在工地的全部材料并严肃查办。当晚,黄大户带上礼品上门求情,希望姚知县能宽恕过错,破例通融,继续使用已经搬到现场的材料,并表示以后会多多答谢。但是姚知县不为其利所诱,不为其势力所吓倒,严肃地揭穿了他的虚伪面目,言词坚决地拒绝了他的请求,毫不留情的把他和礼品一起请出了官邸。第二天,姚居易下令对黄某作出了严厉的处罚,另行委派余宗政为城楼建设的总管,全程负责采办建筑材料和建设监工直至隆安城楼顺利竣工。官吏和地方豪绅听闻姚知县的刚正不阿和严肃治政风格,再也不敢阳奉阴违随意用事。


    隆安县西面与太平府万承土州、都结土州边界相交,而交界处的村庄、土地、山林纠纷也已经多年未决,三地之间交恶争斗不断,经常有边民因此而死伤,但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姚居易到任后即由向导带路巡察县域边界,调查边界划分历史,寻找人证物证。协调各方关系,动员各方作出让步,恩威并举,最后划定边界,树立界碑,和平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三地边界问题。嘉靖戊午年,他在县西南边境的界山上刻有一幅大字:“南崖过迹”,并附说明文字记载了处理纷争的情况:“时嘉靖戊午冬,都结万承二州争地,兵乱骚动边境。余巡历各隘,安抚地方,查考旧境。被占年久,难以卒复。故因见治,各书石界,以杜后来争端。过是山徘徊斯石,因书以为之志云。晋江姚居易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6-1 21:40 , Processed in 0.0994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