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1-3-21 15:43 编辑
一个家族的兴衰成长,不仅仅与家族自身努力有关,更与时代的变迁紧密联系。
姚氏家族六世祖姚邦才时期,正值明末清初的变更,川中争战不息。据姚氏族谱记载,明崇祯十三年,张献忠入川,各地流寇作乱,祸延上川南之雅州,雅人受害极深,民无宁日,形成数十年之浩劫。
姚邦才为避劫难,到妻子的娘家,水东乡中黄村渡筏堰倪家碥(现雨城区北郊乡白塔村)居住。姚邦才在老丈人家中“且耕且读,从不废读”。并将自己生平所经历之浩劫“次第实录,且编其年月详书之”。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雅安历史文献《汉嘉遇难记》。
姚洪熙说,从他翻阅的雅安历史文献来看,多有关于《汉嘉遇难记》的记载。而明末清初的雅安历史记载,也多与《汉嘉遇难记》记载的世情世貌雷同。
经历战乱后的姚氏家族,很快又发展兴旺起来。据姚氏家谱记载,从八代起至十四代,姚氏家族有功名者约百余人,也曾被称之为“姚家顶子”。
历史资料 《汉嘉遇难记》 明清处士姚邦才
叙 民国癸亥(1913),雅安开志局,县议长姚君净泉主局事。良选黍为总纂征採文献,时防疏漏。一日,姚君出其六世祖邦才公节略暨所著《遇难记》一册,披阅之余,敬悉公生于明季,甫婚而蜀冦辣,与淑配倪太夫人谋,偕走其母家,避难中黄村渡筏堰。时当明清兴亡之际,乱离之瘼,蓋備甞之,山僻转徙,仍不废读。清圣祖定蜀复覩(睹)隆平,公始归孝廉故里,有大夫子五,享年耄耋,爰取生平亲历浩劫,编年纪月详书之,冀资考镜,以布衣终。 嗟夫,公固明代士族也,蜀祸平,公犹盛年,苟出其所学,自见于有道之世,科名仕宦,左券之操,固意中事,而乃沈论,是甘匿迹农圃,其不事异姓之志,皦然无可议者,迄于清木,子孙蕃衍四百余家,三百年来,豈意当日一线之延,而瓜緜载詠,乡贡联翩,克底于此。 窃见各郡邑世家为乡里推重,溯其所自,忠孝节义,实开厥先,積厚流光,历历不爽,今观于公为尤信。良选景行仰止,亟采其行事登入人物志,以发潜德,并促净泉先生将《遇难记》付诸石印,存其真,不復转易一字,蓋文以人著,非人以文传也。且俾后人知蒙难艰贞之苦,而大节不移,食报愈远,惟天佑一德,庶克为人,心风俗欢欤。
处士姚高遇难记 跋
孝廉里吴兴氏祖,(姚)高;字邦才。明岁进士;(姚)经;字太常之子,廉六世祖公也。生天启二年,卒康熙四十七年,寿享八十有八,配祖妣宿儒天福公女,生天启三年,卒康熙四十五年,寿亦八十有五。 时当明清兴亡之际,兵燹频仍,迄无宁灭,冦祸延于蜀南,雅人受害极矣!前则张献忠、张能奇、董卜、曹勋、范文光;继则总岗土豹袁韬、武大定、刘文秀等,括粮杀人,争战不息,屠掠之惨,天地为黑。倪祖妣与祖公谋,偕走其母家避难中黄村渡筏堰。且耕且读,以保余生,患难中生七世祖应虞公弟兄五人。 清圣祖即位,始覩(睹)承平,復返孝廉故里,享年大耊,以韦布终。尝取生平亲历浩劫,次第实录,编其年,纪其月,凡关于雅者,详书之,自崇祯元年起,至康熙四十年止,纂成一册,名曰《遇难记》。藏之箧中,俾后世子孙披读之,如见若宗蒙难艰贞之苦,或不致骄奢淫佚,数典而忘也。迄今年晋三百,云礽繁衍,多至四百余家,一线之延,瓜緜堪詠,皇天祐德,岂不然乎!慈逢县志创修之盛,征求文献,廉恭楷原本出示。 总纂余铨卿先生暨同事诸公,谬蒙褒赏,采其行谊,登人物志,以光幽隐,并遗稿促付剞劂,籍以广流传而资考镜,廉谨从其说,将原委载入家谱,远示后人,庶咸晓然于食德服畴,其来有自。 十四代孙秉廉敬题
姚波录于《汉嘉遇难记》,未校,断句谨供参考。
戍辰大明崇祯元年,雅州太平。北京恶监魏忠贤伏诛。
浙江嘉兴府贡生钱嘉徵疏魏忠贤十罪,帝命内侍读疏,使忠贤听之,忠贤伏地不能起,尋发凤阳安置,方至南关,闻官校提究,遂投繯旅店。未几戳其尸,客氏名印中宫,著宫正司杖一百毙。崔呈秀削职回籍,自经,并戳其尸。
己巳崇祯二年,雅州太平。
庚午崇祯三年,州主晋雖非循吏,而前任贤侯吴公伯奇,流风善政,泽犹未泯,又樊公一若,叙州府籍,奉委司雅训,引导后学教养兼修,士民共乐其业。
辛未 崇祯四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四年 公元 1631年 辛未年)
壬申 崇祯五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五年 公元 1632年 壬申年)
癸酉 崇祯六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六年 公元 1633年 癸酉年)
甲戍 崇祯七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七年 公元 1634年 甲戌年)州候项公声国,以进士知雅州事,士气民风焕然一新,州境称治焉。
乙亥 崇祯八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八年 公元 1635年 乙亥年)
丙子 崇祯九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九年 公元 1636年 丙子年)
丁丑 崇祯十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十年 公元 1637年 丁丑年)
戍寅 崇祯十一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十一年 公元 1638年 戊寅年)
己卯 崇祯十二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十二年 公元 1639年 己卯年)州候朱一鲸,以宗室任雅州,政治平平。
庚辰 崇祯十三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十三年 公元 1640年 庚辰年)流贼乱。
流贼张献忠等入川扰乱,势渐猖獗。州候陈公士猷,发预备仓谷米粮运省上纳官,民始无宁日。
辛巳 崇祯十四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十四年 公元 1641年 辛巳年)撻衙毒。
州民受衙毒害,人人各执木棍进城,折毁衙役房屋,撻死毒衙役数十人。州候闭暑静坐,上司委上南道和解。
壬午 崇祯十五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十五年 公元 1642年 壬午年)流贼乱。
流贼聚众数十万,已到白水,调雅官军并宏化报恩寺董卜禦寇,雅千户廖战死。
癸未 崇祯十六年,(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十六年 公元 1643年 癸未年)撻衙毒。
四方勤王兵溃,因与饥民合势,啸聚山林。其贼首有八大王、混世王、横天一字王等号,蹂躏直省无虚日,杀戮之惨,天地为黑。有卜者进图识云:『十八孩儿,当主神器。』自成喜,率众攻永宁,杀万安王。入洛阳,执福王为俎,雜鹿肉食之,号“福禄洒”。寻陷西安,秦王遇害,遂称王,儧国号大顺,改元永昌,由此陷京师。怀宗登寿皇亭宝天。自成召百官朝贺,陞御座,軱目眩头晕,厥后吴三桂乞师长驱而入,大败贼于一片石。自成狼狈过通城罗公山,村人杀之。
乙酉 顺治二年(清世祖福临 顺治二年 公元 1645年 乙酉年)明隆武元年,蜀大顺二年。贼将復拢雅州,举人郝孟旋建议旗。
二月,贼张能奇复引兵至雅,肆行杀戮,自雅至名山邛州,营壘重重,上与黎城土番招讨土军反覆厮杀,下与总岗土豹屢次交战,每日发兵于慕义乡名山县。打粮少壮,捆绑为兵,妇女掳去舂米,老幼牛只尽杀。而总岗土豹,既不能与贼抗衡,反烧人房屋,乱杀平民。雅人白尽上山潜藏,暮夜归家觅食。至四月,无米可食,民人死亡过半。风吹断香之炉,月照无人之舍,雅州从此萧然矣。
夏五月,绵州举人郝孟旋到雅,建义旗,奋臂一呼,上南响应举兵与贼剿杀,贼大败,追至名山县而返。
八月,张献忠在省垣开科取士,欲尽士子而殱之。郝公知献忠无善意,不令雅郡生员赴试,凡在途者,俱追回守城。至阁(门+合)省乡试文人到省后,悉斩于草堂寺外,弃笔砚若邱塜,汉嘉士子不死贼手,皆郝公赐也。
冬十一月,黎州曹勋、建昌范文光;自贼据雅闭关静坐,及闻郝公举兵,贼尽退,乃监军到雅,出示谓雅民从贼日久,姑免死。遂重建黎之兵,公行劫掠城乡人等,敞蓑披身,壮者逃土司糊口,焭焭儿女,尽被绑掠,其劫夺更甚流贼。郝公见曹范志在子女玉帛,不足兴图大事,因擁兵去雅,驻于洪雅之花溪矣。
按范文光係辛酉科乡荐,曹勋黎州大所千户,俱受大明国恩不薄,手握兵符,未立寸功,竞令州人惨苦至极。当时谚云:“宁逢恶虎,莫遇范曹。”信然,后壬辰年,大清兵到,光即乞骸骨,临终时口占云:“赵氏孤仍在,隆家酒未寒。孤臣双眼泪,洒向苍梧山。”言如此,奈其赋性之惨毒何!
丙戍 顺治三年,明隆武二年,贼首张献忠伏诛,范文光杀举人郝孟旋。
献忠仇视川人,屠戮几尽。会大清兵至汉中,斩献忠于顺庆之金山堡。
是岁,雅州大饥,非岁不登记也。前乙酉年,贼兵驻雅,田已失业,稍有益藏者,又被曹范兵逐日搜夺。即已播谷种,亦泥来作食,木皮芹菜俱用充饥。可怜僵尸横路,白骨遍野,至辗转沟壑者,悉深闺之妇,膏粱之人,更不忍言。
冬十一月,郝孟旋驻洪雅,深恨曹、范连兵残害雅州,每讥刺文光,见于匤正録中,文光怒,授谋于熊振生杀之。初,郝公建义旗,大有功于雅州。传曰禦灾捍患则祀之,至康熙二十五年,奉旨入乡贤祠,真天道有知,不没人善。冬十一月,郝孟旋驻洪雅,深恨曹、范连兵残害雅州,每讥刺文光,见于匤正録中,文光怒,授谋于熊振生杀之。初,郝公建义旗,大有功于雅州。传曰禦灾捍患则祀之,至康熙二十五年,奉旨入乡贤祠,真天道有知,不没人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