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50|回复: 0

桐城紫来桥:一座古桥的叙事方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02
  • 签到天数: 311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4-10 11: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桐城紫来桥:一座古桥的叙事方式



    来源:光明网2021-03-30 08:16
      作者:陶善才
      “桐城好,桥跨大河滨。捐俸经营赖良弼,筑堤防御有恭人。七省是通津。”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作者乃是清代文学家姚鼐的堂伯父姚兴泉。小令中提及的一座古老的石桥,名曰“紫来桥”,自东向西横跨于龙眠河两岸。在历史文化名城桐城,这座全长不过五十米的古桥,一头连着“文脉凤仪坊”,一头通向“诗礼六尺巷”。代代相传的小城故事,就在这条河里流淌,就在这座古桥深深车辙和斑驳的砖石间弹唱。南来北往的人们慕桐城之名而来,总要到紫来桥上走一走,也就走进了这座春秋为桐国、秦汉为桐乡的古老桐城,走进了这个诗礼之乡、文化之邦的灵魂深处。
      古桥连着“文脉凤仪坊”
      宋末元初,硝烟渐渐散尽,龙眠山下的小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熙熙攘攘。山上千溪万壑汇奔而来,流经城东凤仪坊,陡然变得雄浑激荡。倘若正逢雨季,往往山洪暴发,激石漂木,冲毁了无数民房。而这里仅有一座简易的木桥,平时通行就十分不便,洪水季节往往被冲垮。
      就在这时,有位定居在学宫附近的读书人,慷慨捐资捐物,组织人们将旧有的木桥改建为石甃桥。这就是龙眠河上这座古桥的前身,人们亲切地称为“桐溪桥”。这位读书人名叫方德益,率全家由江南辗转迁徙而来不久。他选择与学宫为邻,目的就是让后世子孙沐浴儒学书香,可见其目光远大,深谙诗礼传家、文德兴邦之旨。现存桐城最早的明代《弘治县志》显示,桐溪桥头还有一座“桐溪桥坊”,是否纪念这次修桥壮举?我想一定是的。遥想那时,流连“长虹卧波”和巍巍桥坊的人们,也一定诗情荡漾。明代弘治朝桐城县学训导许浩,在《桐溪桥记》中就有此感叹:“步行者、骑行者、车行者、负担行者,如履平地,殆不知其溪也。”
      光阴随着清澈的桐溪水潺潺奔流。到了明代万历后期,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桐溪桥东边桥头那儿,有几个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原来,大明御史方大镇,利用告假在家的机会,与邑绅吴叔度(曾任黄州知府)一起,找到县令王廷式商量:桐城东门大河桐溪桥附近的一段堤岸,向未筑堤,常受水患侵扰,每次发洪水总要决去数百丈,最惨烈时甚至漂去几百户人家。今年有必要在新一轮洪水来临之前,启动东门大河段堤岸修筑工程。
      县令王廷式犹豫不决:目前县库收入有限,而且多被征作兵饷,筑堤资金短缺。方大镇当即表示,愿捐出个人俸禄六十金。王廷式深受感动,也捐资六十金。当时正在安庆检查工作的两淮巡盐御史龙遇奇听说后,又拨帑币二百金。县中士绅闻讯纷纷解囊,于是这个城防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并在梅雨季节洪水到来之前竣工,可谓“鸠工累石,屹屹岩岩”,洪水之势明显趋缓,城防安全得到保障。因当时方大镇和龙遇奇都是御史,故邑人感其德,将这段河堤名之为“绣衣堤”,以不忘其恩。
      方大镇就是方德益的十二世孙,他在《新堤记》中详细记载了这件事。诚如明代“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对桐城方氏的赞誉:“凡昌炽之门,其始必有笃行君子,泯泯默默,不显其声名,以深其根,故其发必大。”自明代以来,从影响深远的“桐城方氏学派”,到引领清代文坛二百余年的“桐城文派”,皆为方德益的后裔开创或领袖其中。其家族进士数量居科举大县桐城第一,举人和府县秀才无数,可谓人文蔚起、簪缨不绝,门祚绵延数百年而不衰。方以智、方苞、方观承、方东美,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定格在历史的画卷上。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有“话到桐城必数方”(美术家黄苗子言)之说,你也就因此理解了:为什么“桐城方氏是继曲阜孔氏以后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家族,是中国文化世家的一个绝唱”(北大教授钱理群言)。自方德益以来,方氏家族就盘桓在这座古桥的西头、城东凤仪坊。而与方家世代姻亲的姚鼐家族,也同样世代盘桓于此,所以历来又有“家家桐城,人人方姚”的佳话流传。他们与这里的诸多文化世家一起,通过这座古老的石桥,走向了京城,走向了更远的地方。难怪人们称这里为“文脉凤仪坊”呢!
      古桥通向“诗礼六尺巷”
      康熙二十一年(1682),又是阴雨绵绵的梅季。一个十岁的少年从遥远的京城来到桐城,第一次站在东作门前的龙眠河边。看着被汹涌的洪水冲得摇摇欲坠的木桥,以及涉险过河的行人,听着父亲张英讲述已被战乱摧毁的桐溪石桥故事。这位出生于京城的少年,心中暗暗想着:什么时候能将故乡的石桥恢复,让过桥的人们不再有危险?
      少年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大清首辅张廷玉。五十年后的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皇帝感念大学士张英“旧学积勋”,不仅“命祀于京师之贤良祠,又赐祭于本籍”,而且“命廷玉归里躬襄祀典,复赐万金为祠祀费。”张廷玉深感“恩隆礼重,无与为比”。在完成了祠事之后,“尚余赐金之半”,他决定去实现少年时代的梦想:“彗行旅而慰夙愿者,莫若东门之桥矣”。于是,“嘱弟侄外甥辈,经理其事;并择方外之人精修苦行及仆之服勤向义者,赞襄之”。
      东门石桥工程历时三年:起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正月,完工于乾隆二年(1737)六月。张英从前给张廷玉描述的桐溪石桥,终于重新横跨于龙眠河两岸。“桥身长十五丈,广一丈五尺,左右周以石栏”,而且在大河两边“垒巨石为岸,高一丈,西长十有六丈,东长八丈”,以抵御洪水的冲击,兼以拱卫石桥。更重要的是,还在东西两头分别建有桥亭,亭里有煮茶卖酒的,方便来往行人休息和躲避风雨。桥的实用性、安全性、景观性大大增强,过往行人到此怎不流连?市民平素没事时,也总喜欢来桥上看山看水、聊个热闹。新修石桥时,也汲取了以往的教训:“从前之桥所以易毁者,由溪身悉淤沙积砾,橛下不得深,每雨猛蛟起,辄随波以逝。”新石桥之所以比以前更加稳固,就是因为:“今则掘沙见土,深入地中丈许,悉以橛衔巨石奠其底,上建石矶六,矶垒石为层,铸铁轴以键。上下石交处,又为铁铤以合之,并融树汁、米汤杂黄壤白垩以实其罅。”这正是此桥至今依旧岿然稳立的原因。
      里人为新修复的石桥取名“良弼桥”。张廷玉在《良弼桥记》一文中写道:“(工程)为费六千三百。里人乐之,名桥曰良弼,盖取世宗皇帝赐书‘调梅良弼’之额以为予功。”所谓“调梅良弼”,乃是雍正皇帝曾赐予张廷玉的御书匾额,称赞张廷玉能够使国家机构运转协调,是善调鼎中之味的贤良宰相、辅弼大臣。
      2012年冬季,紫来桥防洪工程建设现场,意外发掘出石碑一块,题为《良弼桥碑记》。这块已经隐身270余年的石碑,立于乾隆二年(1737年),长2.42米、宽0.95米、厚0.17米,乃是合邑绅士耆庶公立。从千余字的碑文中,我们现在仍能想像当初古桥修复竣工时,全城民众齐聚欢庆的盛况。碑文赞曰:
      “从此清波碧浪间,穹然翼然。望之如垂虹偃龙。人影山光,掩暎圖畫;往来负贩,前歌后应,鼓掌雷忭,若踏云路、登仙台。南北之行过是桥者。未尝不揽辔瞻眺,感叹公之仁德。是诚一邑之壮观、千秋之普利也!”
      碑文“感叹公之仁德”,公即张廷玉。贵为大清首辅的他,为何念念不忘故乡桐城的一座石桥?因为他是从父亲张英的“六尺巷”里走出来的,传承了张氏家族“终身让路,不失尺寸”的那种“礼让精神”。而“公之仁德”,不也正是同里先辈如方氏家族那种“崇德尚义”的笃行君子之风吗?
      当然,“六尺巷”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本文不必再赘述。而究其精神要义,并不仅仅在于,贵为宰相的张家主动退让三尺地基;也不仅仅在于,作为市民的吴家不畏权贵却也退让三尺。诚如“桐城派”开山者之一的戴名世指出的那样,桐城是一个“家崇礼让,人习诗书,风俗醇厚”的礼义之邦。历代《桐城县志》等乡邦文献里,反复书写的就是倡行圣贤之道、君子风度,奉行德义和礼让精神。
      古桥叙说着“桐城文化传奇”
      值得一提的是,张廷玉在《良弼桥记》中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吾姊姚太恭人及吾侄妇姚恭人共捐千金,沿溪筑堤,以卫民居,是又好行其德,而为兹桥计久远之美意也。”经查张姚两家族谱,乃知姚太恭人是张英之长女,也是姚士黉之妻;而姚恭人则是姚士黉之长女,张若霈之妻,张若霈又是张廷玉之侄。两个恭人是母女关系。她们捐千金所筑河堤,至今仍被里人亲切地称为“恭人堤”。
      这对母女“恭人”,正是本文开头那首小令中所提及的“筑堤防御有恭人。”清代的“恭人堤”,与明代方大镇主导的“绣衣堤”一起,久久地、牢牢地矗立在龙眠河岸,与紫来桥共同构成了坚固的城防工程,确保了桐城这座小城的一方安澜。
      实际上,张英之妻姚含章也是姚士黉的姑母,而张廷玉之妻乃是姚文然(姚鼐高祖)之女、姚士黉的堂姑母,张廷玉又有女嫁姚士黉之子。由此可窥见,张姚两家的世代姻亲关系。如果再将方氏也梳理一下,会进一步发现,张英的外祖母就是方德益的十二世孙女;张英大伯父为方德益的十三世孙女婿。而张英女婿姚士黉的祖母与母亲分别是方德益的十三世、十四世孙女。张氏、方氏、姚氏这三个桐城最著名的文化世家,他们之间这种血脉相连的世代姻亲关系,自明代一直保持到清末,就如同这龙眠河上的紫来古桥一样,久久地、牢牢地联系着两岸,洪水再也冲不断。
      在紫来桥周边,除了张氏、方氏、姚氏最为著名外,还有诸多闻名海内外的名门望族,如桐城左氏(名臣左光斗家族)、桐城马氏(桐城派作家马其昶家族)以及桐城吴氏(名臣吴自峒、吴叔度等吴氏家族)、桐陂赵氏(贵州巡抚赵釴家族),他们不仅在这里比邻而居,结成了稳固的世代姻戚关系网,也形成了联袂共生的学术和文学纽带,绵延数百年传承不断,书写了桐城“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的奇迹,可谓研究中国文化世家集群的一个极佳范本。笔者曾在《桐城凤仪坊的那些名门望族》(发表于《书屋》2020年第7期)一文里感慨:这种特有的区域人文气象,仿佛“宋画第一”龙眠居士李公麟笔下的云蒸霞蔚,不仅可管窥桐城“人习诗书、家崇礼让”的人文盛概,也可寻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1 07:11 , Processed in 0.1290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