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4|回复: 0

故里旧事(七):柿子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9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10-30 09: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1-10-30 09:44 编辑

    故里旧事(七):柿子醋


    文/姚栓奎




    说过了棉籽油,再来说说柿子醋。醋是老百姓居家生活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在我家乡一带,祖祖辈辈千百年来,除了盐要花钱买以外,其他的“六件事”都是自产自销、自给自足。柴米不用说是农家地里出产,酱是自家晒的面酱,茶是用薄荷叶、桑叶、竹叶、远志叶等泡的茶,油是棉籽油,醋是柿子醋。

    柿子醋当然是柿子酿制的,而结柿子的柿树则大有来头。人们说动物长寿的时总是说“千年的乌龟万年的鳖”,说植物长寿时总是说“千年的松柏万年的槐”,意思是槐树在树木里边是处于老大的位置。但还有一句“槐树有事要问柿树伯”,说明柿树的地位还要高。柿树抗旱耐寒,分布广泛,在我家乡沟边崖根,到处都有柿树。长辈说,坡上最大的那颗水桶粗的柿子树有多大树龄他也不知道,他小时候看到它就那么大,他老了,柿子树还是那么大。

    野生的柿子树叫“软枣”树。软枣个头小且里面全是胡,经过嫁接就成“尖尖”、“镜面”、“牛宝”等各种品种柿子。不知道吴承恩老先生笔下的西天路上八百里“稀柿衕”的柿树是原生的还是嫁接过的?

    柿子要脱涩后才能吃。脱涩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暖柿子”,晚上把柿子放在锅里泡水,加热到38度左右,保温一夜,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吃了;二是用清水泡10天左右就甜了;三是“棚柿”,把柿子棚在秸秆中间,大约一个多月就软甜了。人们说“柿子捡软的捏”指的就是这种状况,最适合做棚柿的是尖尖柿,皮薄汁多甜度大。软柿子吃时不用洗不用擦,掐住柿子尖柿子皮就分开了,转上两圈整个皮就剥离了,一口塞进嘴里,享受着软柿子的美味,那个甜啊是其他水果无法相比的。

    我村一个老头,每年都要棚好多尖尖柿子,成天挑着软柿子赶集赶会卖。他卖柿子不用称论个卖,买柿子的人一般都是现买现吃,吃完后数柿蒂结账。一次,有一个人吃了好多,结账时一数地上才有少量几个柿子蒂,只好按照柿蒂结账。原来这个人吃完柿子,趁他不注意把柿子蒂扣在他戴的草帽上,害得他后来卖柿子再也不戴草帽了。

    再就是加工柿饼、柿瓣。柿饼的加工方法是削皮晾晒,发软的柿子不好削皮,切上两刀就成“柿瓣”。柿饼、柿瓣、柿皮晒过几日后,晚上要在锅里捂,最后密封放在缸里就“出扑”了。出扑的柿饼洁白甘甜,特别好吃,柿饼夹核桃又香又甜是绝配。有人曾问我,你们家乡柿饼外面的糖粉是怎样涂上去的?我哑然失笑,说是经过“捂”自然生成的,他还疑惑不信,我说我们那里缺糖,有时还从柿子饼上刮柿扑做糖用呢!

    柿子提前成熟发红发软变甜叫“旦柿” ,延期收获时,满树都是“旦柿”。上树吃“旦柿”是大人们劳作之余、小孩子割草拾柴火时额外的惊喜。有一句哩语叫“砍旦柿”,意思是说做无用功,说无聊话。你想,“旦柿”又红又软,你再去用刀去砍它,不是多此一举吗?

    柿子还有一个特性,叫“浮上水”,就是柿子会针对人身体状况,选择性地发挥作用,如柿子既能通便又能止泻,有大便干燥和“五更泻”的毛病,吃软柿子准好。

    柿子最多的用场是做醋。把不能做柿饼、棚柿的小柿子、烂柿子拾掇到醋瓮里叫拾醋,淅出醋液的过程叫淋醋。人们摘柿子够不着时用棍子敲,虽然快,但有一半都摔碎了。我曾疑惑为什么不用先进的夹柿子法,夹柿子是在竹竿上开一2.3公分的小口,插在柿蒂位置,扭动一下,柿蒂就折下来了,不会掉落摔碎。后来看到“淋醋”需要大量的柿子,才知道柿子摔碎了一样可用,没必要有小心翼翼慢慢吞吞一个一个地去摘。

    秋天拾醋的柿子,到冬天变甜了出水了,叫柿子水。柿子水是个好东西,甜甜酸酸的就像现在的饮用醋。冬天的夜里,口渴了,又不值乎烧水,就用柿子水掺凉水解渴,这样不会闹肚子。嘴馋了,又没有水果,可以从醋瓮里捞出两个又酸又甜的柿子过过嘴瘾。最奇特的是在柿子瓮里上层会形成“醋盖”,有一公分厚,像传说中的“太岁”肉一样,把它切碎炒了吃,还真有肉的劲道,只是太酸。

    开春以后天气变暖,柿子开始发酵变酸,就到了淋醋的时节节,一般在清明前后。把发酵的柿子和麦秸混合,再自然发酵几日,就可以淋醋了。淋醋有专用的淋醋缸,这个淋醋缸其实就是普通的水缸,缸底侧面有一个指头粗细的窟窿而已,发酵的柿子经麦秸过滤,清澈的醋就这样“淋”出来了。

    柿子醋酸味纯正,沁人心脾,是那个年代除了盐以外最常用的调味品。那时候没有味精、鸡精、半斤香之类的调味品,腌萝卜、酸白菜、咸韭菜调上柿子醋,再用筷子蘸上几滴熟油,就是下饭的好配菜。灵宝著名的小吃“酸滚水”,如果没有柿子醋,就不正宗了;野菜“面条”、“灰灰菜”、“水芹菜”等调上柿子醋,立刻就“味道好极了”;“搅团”、“蛤蟆疙逗”更是离不了柿子醋。再不济把醋和盐和在一起,做成“盐醋水”,也可用当菜吃。

    初小毕业后,要到外村上完小,住校吃“水灶”。从家里拿馍拿菜,每顿吃的都是溜馍喝开水。我带的菜一般是红萝卜切细丝,撒点盐,滴上柿子醋,蘸上熟油装在玻璃罐头瓶里,一吃就是三天。

    我有一年得了“痄腮”,父亲抓了一把花椒树根的土,用柿子醋和成糊状,糊在我的脸上,小脸上涂了一层泥巴,痒痒的不舒服,但痄腮很快就好了。20多年后,我的儿子也得了痄腮,进医院化验打针、吃药输液折腾了十几天才好。

    父亲年轻时出力过了,患上了干咳的毛病,不时地咳嗽。阵咳一来,憋得满面通红,气喘吁吁,要连续咳嗽十几下才能缓解。虽经医院治疗但效果不佳,我们担心他老了会因此而更受罪。后来偶然得一偏方:柿子醋泡鸡蛋,吃了十几次居然吃好了,到晚年再也没有犯过。

    吃食堂饭那年,村里工作队进家入户翻箱倒柜,先是把粮食全部搜走办食堂,后来又把锅刀瓢勺收走大炼钢铁。看见我家的一瓮拾醋柿子也要收走,我们弟兄几个围着柿子瓮,哭着闹着不让他们搬,有位大叔心软了,说柿子就留给孩子们吃吧,我们家才保留下一瓮酸柿子。后来,邻居家小孩知道了,经常来偷吃酸柿子,为这事两家孩子还大打了一架。

    七十年代,大队ge委会举办阶ji斗zheng政治理论学习班,统一吃饭,在大队部起灶开伙,那时供销社代销店根本没有醋出售,要吃醋只好到社员家里买。我家刚好还有好多醋,就卖给了大队伙上,一毛五一斤,一盆醋居然卖了2块多钱,拿这2块多到集上逮了一个猪娃,养到过年前卖了几十块钱,过了个好年。

    我自当兵离开家乡后,再没有吃过家乡的柿子醋,第四年回家探亲,母亲擀了面条,自然少不了久违的柿子醋。我往碗里倒了点柿子醋,不酸再倒,足足倒了小半瓶,母亲尝了一下,酸的咧咧嘴皱皱眉头说:这么酸,你怎么吃得下?我说我吃着刚刚好呢。其实我也觉得很酸,只是想弥补四年日思夜想的柿子醋罢了。

    现在,柿子已被水果柿子替代,沟边崖根的柿子树,再也引不起人们的青睐。霜降过后,我站在坡跟那颗我小时候水桶粗、现在还是水桶粗的老柿树底下,看到它还是那样苍劲挺拔,柿叶落了,树枝上还挂着一只只“小红灯笼”,吸引着我的口水。但我只能“望树兴叹”——老胳膊老腿爬不上去了!捡起一个掉落的柿子品尝一下,还是过去的味道,儿时和玩伴们一起嘻嘻哈哈的爬上树去,抓住柿子一口一个,吃的肚子溜圆的情景立马浮现在眼前!

    柿子醋也被各种酿造醋、勾兑醋、饮用醋替代,家乡的人们再也不拾醋、淋醋了,想吃正宗的柿子醋只能是奢望了。镇江香醋、山西陈醋、灵宝远村醋,味道都很好,但我还是十分怀念柿子醋。



    作者简介

       姚栓奎,灵宝函谷关西留村人,文学爱好者。 1973年入伍,海军东海舰队服役。转业在三门峡市政府工作,2014年退休,现居住三门峡市。



    作者往期作品欣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6-28 18:31 , Processed in 0.1063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