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3|回复: 6

〖清同治〗姚氏家訓 一卷 姚澍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5-26 09: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2-5-29 21:47 编辑

    姚氏家訓 一卷
    责任者:(清)姚澍撰
    版本项: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1冊
    现有藏本附注:天津圖書館藏

    后附文字录出


    姚澍传


    姚澍,字雨田,扬州府岁贡。学宗周张程朱,秉铎皋庠,以崇实黜华为巳任。日进诸生於庭,示以身教,俱有规矩准绳,莫敢踰越。每校文艺,捐清俸为优奖 资。爱士以诚,尤卹寒畯,喜见邑之端人正士孝子悌弟。会亢旱为民祈雨,特於学廨设香案,稽首中庭,不避炎曦,如是者数日。居官五载,洵有古名儒风。著学庸講义四卷,玉勿庵督学为之序。越今二十余载,士林中思其遗爱犹称颂之不置。
      
    姚波录于道光17年版《如皋县续志》卷六 列传名宦 108页 姚钟尧断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5-26 09: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5-26 09: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5-26 09: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5-26 09: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5-26 09: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17: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2-5-29 21:29 编辑

    姚氏家训    附文法直指
    甘泉姚澍雨田著
    姪孙光鼐校字

    定志
    家本一片寒氈,友教以来门下士之成就者,虽不下数十人,然皆为他人作嫁衣裳耳。向使稍有薄产,何致糊余口於四方。今略营数十亩,以为后人读书之地,尓须闭户潛修,努力向上。日用纵有不足,较余少时之毫无凭藉者,自属不同。只要粗粝自甘,一切量入为出,於以专精学业易易也。若嫌其利薄,变弃旧产,转而贸易,大拂余之本志矣。
    古人云:“惟有读书高。”今将一切生计较来,愈信此言不谬。须拏定主意,接我书香一脉,若为人言摇惑,既无以对乃祖乃父,且自误终身矣!
    莫谓书不救贫,每见贫者多受救於书,只怕身心不正、学问不足、气质不醕,三者有一於此,到处皆行不去,戒之哉!
    澄心
    治田者去草莱,治心者去嗜欲。嗜欲者,心田之草莱也。
    今日想不出,宁可宽到来日,设不得其所以然,不妨姑置起,观禽鱼花木以疎荡之,如触灵机,便可恍然会悟。设或不能,少间再去寻求,尽可积数日工夫,磨练一篇,到得交相浃洽。则以彼之文,入我之口,直是以我之口,读我之文矣。(此段工夫在未读前。)
    不看透了,便读,心中徒增浮杂;既看透了,不读,手底终是生疎。必三复之,方得彼此如一,题目到手,真若有鬼神来告之妙。
    先要拆碎读,字字句句从心内出来,勿涉浮情客气。后要合笼,读方见一气两成,篇如股,股如句之妙。临文时,其气自然畅适,不致枝枝节节而为之。
    读文若欲悦人之耳,此与优人何异?可笑极矣。然听其自然之节,亦可想见其为文,总之,刚健者高读,轻婉者低读。气旺者急读,蕴藉者缓读。援引成句作证者平读、直读。有数行一顿者、有数句一顿者、有一句数顿者,又有紧咬读者。高处壮我文力,急处壮我文气,低缓处生我文中风神,顿断处生我文中停挫,紧咬处使我文中眉目醒亮。字法新警,此是心地明白后,自然随口而出,做他咽喉(此是通身喫紧处);提比,做他左右手;出题,做他心窝;中比,做他肚腹;后比,做他腿足(此方到深处)。以上皆分开说到结比,方云这是个全人(说到合处),此所谓由浅而深,由分而合也。
    “分得开”三字是最要紧的,然还是只爬题面,心路终是不开。又要从四面说来,譬如题是“人”字,有前面(生此人者也);有后面(此人所生者也);有旁面(此人平辈也);有反面(不成人者也),从四面说到此一人身上,心路便开展了。但以四层意做八股文章,则有合掌之弊,要从一层又是想出两层来:即如生此人者是一层(须一比说是父母生的,一比说是天地生的。),便化出两层了;此人所生者是一层(须一比说他生子,一比说他生孙),便化出两层了;此人有平辈是一层(须一比说他兄,一比说他弟。),便化出两层了;此人不成人是一层(须一比说心术未正,一比说容貌未庄。),又化出两层了。还可以用加一倍法,云:此不但人而已,也是一层又须化出两层来(一比说人更可以为圣,一比说人更可以为神。)必如此方不合掌,而其尤妙者,是对面(如欲说人,先说我,我即人之对面)此法更灵妙。文怕不贯,提比要接领题,出题要接提比,尾中比头要接出题,后比头要接中比尾,结比头要接后比尾,收处要接结比尾,方成法律。而其故,总由於将题拆开,自然由浅而深,由分而合,一气呵成矣。对比亦要与出比接,有用流水法者,出比反对比正,出比宾对比,主股首,各用虚字,开合固是一气,流转即屹然。两平亦是,出比略浅,对比较深,是又以浅深一气也。总之,自首至尾拆开了看,则是八股扯长了看,则直如一股也。能如此,则作者笔无停机,阅者目不转瞬,采芹之券莫良於此。作者每患后比思穷力竭,不知彼已做过,后比了然,则后比做在何处,日己做在中比内矣,如何得再做后比,须知中比虽到正位,然宜留得后比之意,譬如房屋,起讲是门楼,领题是入门,后升堂之径,提比是两廊,中比是厅,人只是道,厅应辉煌,殊不识一切精华皆在内室,则后比地步也。今将中比发尽,是内室已经抬出外厅,更从何处去觅内室哉。从来能文者,多是一层进一层,一层精一层,总由於中比善留,故引人入胜也。有后劲者,乃有后福,乌可一发无际。
    文莫妙於宾主,无宾,则正位不透,无宾则出落亦不醒,必有满堂书吏方显官之尊严也。
    读文
    入门宜读先辈(应多),再进以国初诸名公(取其篇之小者,以便于於初学。)兼及各名人稿,然后参以时艺。
    一宜学其层次之清(兼出落在内);二宜学其心路之开(旁面、反面,文之构处);三宜学其思力之透(前面一层,后面一层,或撇一层,或加一倍,以拓出,本题便透,是文之坚处。);四宜学其用意之真(横处、坚处皆有,则非全没心孔,可以造就矣。又恐意不的确,似是而非,故宜真。);五宜学其笔气之爽(不可呆板晦拙)。
    先单句,次段落,次两扇,次小题,次截上,次截下,次截上下,次割截,次搭题以及空督过脉,抱头缩脚长章之类,各备体裁,以周知一切作法。凡读文,总取力所能为者,循序渐进。所做之题,亦可与此,一月所读者,相辅而行,如婴儿之由乳而粥,由粥而饭一般,稍一窜等,即成病矣。
    要将此篇专心刻入,以得此篇之益,又将此篇触类旁通,以会各篇之效。文何能读得尽,只在善悟耳。
    文艺虽云小道,然一生衣食之资,皆从此出,未可忽也。无论不肯读书,即逐日吟哦,而一句在心,一句不在心,反添许多浮杂,其临文,必是东牵西扯不能醕净矣。
    亦有终日用功,而文反不佳者,此或是将长之机,而力不能骤进,故至於此,若是章法紊乱,语言嘈杂,文思晦浊,笔气塞滞,必有受毒之处,宜转而专理先辈以医之,至於心思日退,则是不用功之过。
    画地自限,固无进步,好为高远,必更无成。宜循循做去,无些微窜等,其效较速。
    人生自少至老,何能多处顺境,与其老而受苦,悲伤无益,何如少时,预将老来之苦,先吃几年,将来庶不至受困也。精力强壮时,切勿优游自适。
    人生最好之境,莫过於贫,贫则向上之心由此起,贫则为恶之心由此遏,其管束更深於父兄师友矣。勿虑家寒,只宜勤读,勤读而文犹不工,则是未入竅也。今以读法、作法告尔,依此做去,自能得之。
    读文入窍法
    拣文之无太过,无不及,有天事,有人功,而为己力之所能学者一篇,且莫即读,试掩卷而静思之,觉此题当如何得竅(读文当入竅,是己心与彼洽也。看题当得竅,是得题之眼也。入竅,指通篇言,得竅指题中一二字言,专指题之重处。)
    如何用意(就重处反复申明,一意分而为八,方不合掌,重复八层仍归一意,方为语不离宗。)、如何布局、如何分股、如何遣词、如何用笔,腹中先大概有一篇文字,然后开卷与之比较便知,改己之短,取彼之长。
    看他审题:(审题方能得竅,或我全然不是,则当思彼何以能是,或我略有是处,则当思彼何以能一线到底。题竅不过一二字,得竅亦不过一二意,所谓一线到底,不是说了又说,篇中何尝无反笔、开笔、截笔、折笔,然皆为题竅,作反、作开、作观、作折,是为一线也。譬如题有六字,窍只重在一字,则破承起讲便要握题之竅,起讲以下卻不可遽就题竅处说,以致占夺后半之意,须先将五个不重的字,层层打叠,轻轻逮过,然后赴题之竅,所谓由浅入深也。作法虑如此者甚多,然亦不必限定,宜相题为之,此一段兼及布局。)
    看他用意:(一分为八,前已言过,我所想不到处,则当思彼何以想得到,我有不确当处,则当思彼何以如此确当,文以意为主,此不可忽。)
    看他布局:(我如此便松,彼如此便紧,则思其所以当紧之故;我如此便促,彼如此便舒,则思其所以当舒之故。题之层次多者当紧,题目之地步隘者当舒。我如此便无机势,则思其所以得机势之故;(老人最得机势)我如此便平板,则思其所以不平板之故(故此最互行,最活力)。不()定八比六比,至於层次,当分毎篇皆应如此,更不可略矣。)
    看他股法:(我如此便合掌,则当思其所以分股之意,我虽能分股,而中间尚有杂乱,则当思其一线之相承。股要起势好,则思其所以好之故,又或我竟有此一起,而不能如此承接,则思其所以应如此承接之故。我有此承接而不能如此转合,则思其所以应如此转合之故。我应直下,彼或曲折,则当思其直下之何以不是,而较其曲折。我应曲折,而披或直下,则当思曲折之何以不是,而较其直下。我欲单行而彼排偶,则思其所以排偶之故。我欲排偶而彼单行,则思其所以单行之故。提中后股:我如此便不承接,宜即其首尾承接处思之,提中后比宜长短错综,则当思某二比宜长,某二比宜短之故。股尾虚字住、秃住亦错综,则当思某二比宜虚,某二比宜实之故。)
    看他用词:(一忌驱遣不动,思其何以用;二忌拉杂,叫其何以便驯;三忌浮廓,思其何以能切;四忌陈蓓,思其何以生新;五忌堆砌,思其何以便匀;六忌直写,思其何以善(环);七忌人云亦云,思其何以翻新。至於清词在前,稍浓者在中,至浓者在后,此是一定之法。又有不雕不琢,直写经语,此是大家举止,初学未易。)
    看他用笔 :笔径  笔气   笔法   笔机(笔非一种总要填题相合,便无题外之调,须思彼於是题何以当用此种笔,固要行乎其所不得不行,否则,文意不畅。须思彼何以如此伸舒,又要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否则累赘不紧。须思彼何以如此爽利。)
    笔径:  顺递(依次而下)逆入(逮擒题尾之字,以取机势,又有起讲后,先照下支,后落题首者,是逆入,此二法皆佳,然宜相题为之。)
    宽题走仄径:(方不宽套)又於仄径中发出宽径(非又是落宽套也,是专从仄径中发出思路耳,不如是则无文。)别径(此非初学者所能为,或於收一段生别趣。)
    笔气 : 灵活气(不呆泥)。
    爽快气:(不晦闷、拖沓二者,初学最要紧。)
    鲜閠气:(不腐书、不枯直,如时花之带露。)
    轻秀气:(不重赘而有姿致,初学能灵活,爽快是其天资好也,又恐滑率无文,再能鲜閠轻秀,则是利器,但不得太过,以致入於浮靡耳。)
    透露气:(文能刻入便不浮,然不能显出,终欠透露也。总之,将要思到深处,先要将笔放到快处,此用笔之透露也。将要紧先松一二句,将要浓先淡一二句,此行文件之透露也。爽快尚少词意,透露则词意俱显矣。)
    圆适气:(气能圆适,则工夫已到,可以入学矣。)
    英锐气;(初学得此,可以成大器。)
    古厚气:(此从秦汉得来。)
    文有四气:春气和蔼(利初学);夏气发皇(入学后);秋气峭刻;冬气孤冷(二者不利)。
    笔法  
    陪、(旁面之宾也,或单陪数句而入正位,或一宾一主作对擒题,有此则紧出落,有此则醒发中,有此则不平收虑,有此则不弱,知此则不专靠,一反一正作生活计,而书籍亦善驱遣矣。但要是题之伦类,不得宽靡。)
    宕、(恐支势平直,特为机开也。)
    拍、(拍到本题也)。
    垫、(抬起一层加说也,意恐不透,得此一笔,落到大题,自透矣)。
    跌、(跌下一层)。
    补、(於题之渗漏处补之)。
    此三者皆相虑补之,要拍入正位。
    顿、(反面顿足转更有力)。
    折、(反折取致)。
    转、(顿折后皆要转)。
    推、(正位已完,又就此推开以见义,无不包也)。醒、(此最要紧,股中或明挑,或暗呼,使人心目豁然也)。
    蓄、(将出题字,偏为蓄住虚,实题皆可用。)
    (四面盘逼也。)。
    顿折跌逼四项,皆能取虚题之神。
    勒、(恐易走下,勒住本位。)
    缩、(势易走下,特为缩转题首最妙。)
    逗、(截下题不难,於勒住本位,能使下文於言下可接,此法不讲者多矣。宜急留心。逗下非趋下也,趋下是迳走,下文又不如呆勒者矣。)
    、(提起以开下也)。
    应、(遥应前文以成章法)。
    (撇去一层,然后能透入也。)。
    以上各种笔法,一篇无皆具之理,然必有几处合得,着须得其笔法之妙。
    笔机: 每股首尾相接(接不是又从前股之意说起,以致弊,犯重复,譬如“学而时习”之题,提股收得“习”字,中股从“习”字意起,中股到“时”字,后股从“时”字意起,这便接了,总之,是将层次分开,由浅入深,自能每股首尾相接,而机在其中矣。)逆字诀:(前条已经论过)。
    通篇有机,股内亦有机;(有灵动处即机,一气到底亦是机)。
    生动题有机,板重题亦有机;(文虽坚实,其中必有生气流转,即是机)。
    数句题有机,一字题亦有机, (此二比应在前二比后,亦是暗暗相接也)。
    遇行机题不可手滑(机是断要行的,但过空则滑,毫无文意矣。亦要做出好处,於走之中寓守之势,不是以空滑了事也。)。
    入学之文宜溜,有机则溜矣。须於揣摩之文,善悟之。
    看他单双法、(有单无双,流利而欠端庄;有双无单,端庄而欠流利。文中单处多於双处,不必多作排偶,以致气塞。)
    看他句法、(长短错综)。
    看他字法(清切不浮,新曹不腐,实字要紧,虚字亦要紧,不在经传之字勿用,诗赋中字勿用,忌讳 之字勿用。),
    先要见彼当然,次要得其所以然,须自破承起讲,以及通篇 一 一 镕铸到心里来,直追当日心孔,彼此合为一人,见得此文我亦能之,方有一大半工夫,未看时,自己腹中所想者,如有几处与彼大概相合,这便有相通之竅了,从此 一 一 推去,尤觉易入。
    若有意去按弦应节,此便是纷驰。
    看透后自然喜读,即有心不在此,而不知不觉忽然口中念出,方是漺洽。
    入窍不过一篇,从此推去,再得十余篇(备文体)尽见头头是道。
    要辨其异题,各有归宿也。要得其同十余篇幅,不过三四篇幅也。练成自己丹头,时时皆在心目前(少则易周),自有左右逢原(源)之乐。
    读时心或外驰,自宜急急收转,然下过如此工夫,读时亦不致外驰矣。功名心急,自肯如此做法。
    作文法
    初学入手,不过善套而已,要作佳文则不可如此,若将连日所读硬行套剥,而题并不合,则题外意、题外调,满纸纷沓,全不见本处精神面目。但见与题不合之文,恣意嘲闹而已,须知此是不知不觉他来就我,切不可我去寻他,临时须一切扫开,相题行文。
    且莫即下笔题,苟未能的确了徹,貌似神非,枉费一天心力,竟无一语道得着也。得失之分,全在乎此,至提笔时,则是非已定矣。今将定题之法,开列於后,场中要占一半工夫,切记,切记。
    得题之窍
    窍即题所重处,义理气脉是也。义理在实字,气脉在虚字,窍在实字固多窍,在虚字更为不少,或谓凡题皆有虚实字,毕竟窍何在乎?曰:但就本题寻窍,转觉摸索不出,须看上下文,则本题之窍方出,试观堪舆点穴也,必觅山脉从何处落,然后知中间之穴也。题之窍亦然,先看章旨所重,次看节旨所重。如本题是章旨、节旨所重者,则窍即在本题,所尤重之一二字。设所重或在上文,或在下文,则本题之字有与上下关注者,即窍也。窍在实则攻实,窍在虚则击虚。题虽有数字,不必为他所扰,先将不重者轻轻打叠过去,精神专赴重处,斯为得之。
    又有所重在上下文,而本题无一字关注者,所谓貌在此而神在彼也,则应遥承上文,倒摄下意手法,全要空灵,不得在题中呆泥一笔。
    又有题係开端,而所重恰在下文,下文更有两层:一是远脉;一是近脉。如远脉在所重,则宜先照远脉,后及近脉。先远脉者,窍所在也,后近脉者,窍不在此,虽不必照,然亦要紧起下文,以便接下也。其或下文虽有两层,而远脉不重,则不必管,只宜专顾近脉,可照则照,不可照,则宜与之接。
    题之根源在上,则以抱上为得窍,然又有抱上即犯下者,只宜一边领上,一边拍题。若题之所重在下,则以照下为得窍,然又有照下即犯下者,只宜言外吞吐,言下逗出,盖远脉宜照,近脉宜接,定法也。(此段论照下之法,即承前段所云,不可照句。又申明之,其应照者,不在此例。)
    又有题与他章相同,及语虽不同,而做来竟是他章某一句者,则宜专,即本章之旨作文不得一处,可以相混。
    又有本无上下文者,则只看本题所重:重实,则於实字攻,发见义理;重虚,则於虚字抖,搜见精神。
    又有本题字字皆有精义,则宜逐字分梳,虚实兼到。
    辨题之体
    单题 : 清切忌泛。
    小题 :生发有情,不可窘促。
    虚题 : 顿、挫、蓄、逼、跌、缩,取神。
    反题:如题反做。
    空冒: 浑括下意,以做本题。
    原叙 :眼注下文所重。
    关动 :顺关注下,反关注上。
    影射: 宜觑正意。
    口气: 酷肖神吻,脱口如生。
    记事: 案而不断,如下文别无断语,则可透发。
    过脉 : 实过脉是上言其理,此言真能如是也,可就现成意发之。虚过脉无可着笔,处处倒摄下意,轻勒本题而势与下接。闲过脉意在下文,题係带说,则宜注下。暗过脉是下文明点,此只影映,须对定下意。
    割截 : 呆法固不可离得手,全要将上下之意打通,若是前后比可以拆去,单用便非作家,题之两分者,合之;题之两合者,分之。
    撘题 :  自立主意以我驭题,或首、或尾、或中,亦可拈起作主,要使阅者忘其为割截与撘题,竟如做一句题者然,方为能手。
    长撘题 :前总挈中,可章章脱卸、穿插、回环,不必如三段四股之式,而首尾起讫,亦属紧要。
    上全下偏 : 全中庽,则势偏处回抱。
    上偏下全 : 偏处要补,然宜用省笔,不可处处如此,以致抛荒正意。破题起讲,不过以虚字暗补,承题过下,可明补入下截,则全中带侧,缴上亦然。
    上下偏中间全   :到全处,要有偏势。
    抱头 :似上全下偏,而中无过文者,不必作截题做,下宜紧抱上句,先辈逸民、伯夷、叔齐题文,可为法。
    缩脚 :似上全下偏,而中无过文,尾係虚缩者,亦不必作截题做,还上处宜紧注尾,先辈一箪食至回也,题文可为法。
    截上:   神脉是从上来,而仍无一笔粘连。
    提比不可反,人只知起宜截上,不知转更宜截上。人只知中后截上,不知提比即宜截上。村师多愦愦。另有截上题,宜细看。
    截下: 先辈无照下法,不过做本题,而下意自起(此非呆做也,呆则下意不起。)总宜於题中之字,可以照下用意(此句要紧)。否则,预做下文是直犯下矣(俗法但知照过下文,倒煞本题,然非题中之意,纵能扣住,亦是倒装文法,仍是犯下)。
    大抵其法有七:
    一针对:如“泰伯其可谓至德”句,下文让是全君臣之伦,则本题“德”字只在“伦”上说,便针对也。
    二旁衬:取下文两旁之意,纳(纳字要紧)入本题,收住则下意自起,旁衬最妙,虽照下文,尚不犯正位也。
    三反振:此法似易解,而究之不解者,多被错认,是做下文反面,而不知仍是本题,即如“三已”之句,只极言君恩之替,则下文已反振而起,实则还在题中,若预占“愠”字,意便犯下也。
    四倒摄:  空中起步(凡照下,皆在题头,可类推。)倒摄下文神意(曰神、曰意,是取秋毫之末,非硬说下文也。)倒落到题(看可落得到,如落得费力,毕竟是硬说下文。)
    五吞吐:(总归於言外见有下意,不在言中也。)
    六对面:(即以本题写下文之像,如昔者禹抑洪水节,则禹周孔子即下“我”字之影像也。对面法最妙,如藏文仲窃位,先说文仲得位必有知之,而欲与立者,此直是镜中花、水中月,任你说花月如何, 总不怕上也。
    七接下:不曰截下而曰接下者,截下是将本题勒住,接下亦是勒住本题。然非呆呆煞断,竟是无下文也。言下能使下文衔口而出方妙,有於收笔之前徵,将下意煽动,而用虚婉之笔,将本题收住了而不了者,亦为神妙,当相题为之。
    截上下题:固应截上,更要照下。收亦离不得接下之法。
    作截上截下题:贵於善纳(能将上下之意纳入本题某字中,则做本题而上下自到,不连不犯矣。虽不能每题如此要之,此类极多。 )
    典题:(有典故题宜用真典,此应平时集之,场中不能杜撰也。作文要有考据、要有断制、要行议论。用书须贯以清气,堆砌则呆矣。有典制题似典非典,要证、衬、烘、染,或翻用或措用,或人正用,我反用,或人在前用,我在后用。)
    引述题:(最重之字宜着意,但要叙而不断。)
    滚作:前平、提中、串下、后交互。
    以上各种小试居多
    叠句题:二句一意,只发一意。
    题字双点叠点:二句两意,而下更重者,宜发两意。
    题字侧点:(非截断也)合点。
    横担题:中间重处因不可忽,亦要分寄两头轻处,前暗觑,后明跟。
    长题:宜握一句作主,不可平铺,不可凌乱,可带用活点、借点、补点之法。
    两扇:前总中分,后或分、或总。
    以上小试亦间有之。
    理题:不看透书理,不究心濂(周子濂溪江西)、洛(二程子河南洛阳)、关(张子关中陕西)、闽(朱子婺源人,讲学於闽中。)书则有错处(不用词不用调。以清真朴素为上,又有理制题,可用性理中语。)
    长章:隆万时,以穿插、剪裁见巧,而失之凌窜。俗学但知不可挨次说下,大家偏次说而不见平铺者,彼其筋脉、跌落最紧,故得入忙,我闲发出大议论来不规规,从上递下致似高头讲书也。小家以我随题,大家使题随我,观金、黄文便知。
    三扇四五扇题:前总握中,或化板为活,或蝉联卸下,后总束。
    论断:贵断得削,宜有代他处置之处。
    攻辨:层层剥入,宜有思路。
    引证:上文已经议论,而引以证之。如无下文,则笔笔为上作证。如有下文,恐证上便即走下,则宜恰如引言而止,凡如引诗、引书之类,多不必入作诗书人的口气。
    合传:前后略总,中宜侧下,彼此穿插,方是龙门合传体。
    类叙:法与合传相倣。
    段落:气疎局紧。
    叙事:叙事不断,宜用龙门夹叙夹议之法,或者一二闲情亦妙,盖既不可断,必有此方,不平直也。
    逐句相生题:不可倒提淩窜,当依次勿断,而略参变化,逐字相生题亦然。
    浅深相应题:浅虑轻做,重处总发。
    倒纲:目宜轻点,纲宜抱目。
    顺纲:纲宜轻发,目宜抱纲。
    以上除理题当究心外,各体宜备,即不必尽读,亦须涉猎以知其法。
    则列题类虽多,不必忙杂,不必畏难,不过各知其法,而文艺之所以佳,仍在入窍之一二篇,类推之十余篇也。
    诸体要平日一 一 辨熟,场中一见便知,用着多想听题之声。
    如亲听当年说口气,题尤要紧。
    量题之尺寸
    如用尺量,使其分际丝毫不爽,便连上侵下之弊,长节中,下文有易用之紧要字,宜切记心,断不可犯称题之轻重。
    如戥上称来,题有十分重,则用十分笔。题有一釐重,则有一釐笔。便无力量不及,力量太过之弊,而题外调,亦无从入矣。
    所言定题诸法,惟得窍要细审,次之,则是听题。然无口气者,亦不必多听也。至於辨体、量题、称题,一留神便自明白风篃寸略中,不必以此躭搁工夫。
    命意
    既会寻窍、辨体、听题、量题、称题,则主意已定,要咬紧一直到底,勿作骑墙之见。譬如射者之鹄,任是反正开合,皆要心力直注,至於不重之字,则在前轻轻递过,到中、后直赴重处可也。
    截撘题是我立意,不必为书所拘,其意之上下打通者,总不可轻放。此言一篇主意係文之纲领,见於破承起讲者是也。提比、中后比,则领中之各条目。
    布局:此在前布局条内,合看便明。
    浅深分合,或顺或逆,整散互行,长短配合,起结照应总视其机势,为之题字多者,前路或提出几个 实字,或打叠过几个不重之字,入手方紧。然紧中要松势,其肯要处须留住不说,以便下面反正开合也。作小题,前不可突,后不可竭,如刺繍然,是一针一线细细描去。起讲下,断不宜紧,然亦不可过於宽泛,松中要紧势也。布局既定,便宜打点分股之意,以及宜遣之词,此不过略为计算及半而已。过此便可提笔为文,不可不做,不可太做,不做则率,太做则滞,二者交失也。能知作文有紧亦应有松,则配合得宜,自无率与滞之弊。
    破承
    是非一破便知,主意可於此见也。破承勿直率,勿用词,勿用双字,只是稳妥中见题意而已。
    起讲
    开门固要见山,然不是一开门则全山皆见也。全见则下无余步,不过山之一角而已,至多亦止於半面,而此半面一角之山,并非突然而见。大约童试不过数法:
    跟章节旨:比如山之来脉也,凡所跟皆远脉,若近脉则是领题,不必跟矣。而所跟之远脉,又贵取不与题合之意,而能一笔拍入方妙,若题中所易及者,则是平常之意不见好处,凡能文者,起势必远,非不擒题,一二句后即到。
    宾主:如言山,先言水也。以水陪山,则“山”字醒矣。
    援引:亦不是题之正面,取相反相似者引入,以下方有翻跃,盖起讲头要擒题,擒题者,以其纵面擒之也。必有纵,然后有擒,此一语可以晓然矣。有纵然后有擒,而擒亦不可太实。学者每患擒题后难於转,难於接,而不知总是拙於擒彼,只知三句擒题,不知此句虽到,题位尚宜虚,尚宜反。虚则下始可实,反则下才能转,盖前不过稍擒,以下方擒定也。擒定之后即不得又去着意,只轻轻收过,省下余力,以做通篇。场所中起讲固要好,而所谓好者,亦只是拍合轩亮、妥贴,不必求奇,奇则恐怕其不稳,不必多改,改则私意起而反惑,并通篇亦不佳矣。总勿过做。
    虚起一句即擒题字:不用统笔,起便直擒,此非说完也,不过先提出字,此一如之后,方及题意也。而题意亦是反面居多,正面居少。
    虚题起不可实:或虚取题神而入,或宽宽起步盘折而入,至未方使题意跃然。
    割截搭题首尾双擒双收:凡起讲皆是空中论题,若说出某人某事是领题以下文字。
    附教初学入手作起讲法
    小儿作起讲,不必将全题说完,即如大家传文尽有,只做反面而止,或单提题中紧要字而止,不必全题皆到者,原不必拘拘尽到正位才算,起讲做完,也以此法引诱小儿,极为便当。外间起承转合之法较拙,一入套中,则全题已尽,犹要他得虚步,小儿从何处起?须知通篇才完得“起承转合”四字也,或谓起讲寓一篇之体会,作起讲便会全篇,以此教聪明子弟则可,以此教中人,将来不过说了又说而已。
    领题
    咽喉要路务要与本题呼吸相通,或用暗呼,或用明挑,不到题不得说,完了亦不得。有遥领上文者,如处於平陆,只应领居邹句,若近脉则宜倒领先,云幣交不报即急接,此孟子居邹时也,如是方紧对处平陆句,又是如“心广”二字只应领“德”字,若兼领閠身,则宜倒领,云:閠身出於有德。即紧拍一句云:德者具於心者也。如此方合,否则领上便割不断下文界限,切勿略差一线。
    提比
    或从上脱,或照下入,或是陪起,要轻圆豁目,最忌拍不到题,亦不宜将题说尽,又有二比双逼,使全题跃然欲出者,亦甚好看。又有不作二比而作一段者,或照下而入,或总挈题中数实字,或将题中不紧要者,层层撇递几字过去,而渐拍其略紧要者,或用逆字诀以取一篇机势,此皆可以争胜之法,其本不应作一段者,则不得强为一段。后亦可作二小股,以见岳峙渊停之度,然后再及出落。
    出题
    要拆得开、点得醒。拆开便能点醒也,或用一宾一主,或於本题字字脱卸,皆是醒题之法。不可单直,其有应一句出者,则须前路蓄得势足,至此方有流水出峡之妙。文中得一好出落,胜人多矣。又有欲到题中紧要字,偏含蓄而不肯出,此是养题之法,往往有单题一笔暗拍此字,以开下二比者,盖恐出则势尽,故留至二比之后始出也。
    出题以下之股法
    总要承接一气,起势要好。中比须留后比地步,切勿说尽。后比要深透,结比或总束、或咏叹、或起下数比,宜於题之重处发挥,窍在是也。要之此皆呆法,至神明变化,则视频乎一时机局开合,如水之流对待,如山之峙,各种笔法已载於前,择当用者用之。
    遣词
    淡在前,浓在后,要新而切。陪衬  翻用  揉碎雕琢,亦一时之艳,用书得间更好,大家直用、整用非初学所能。
    选字
    忌陈俗。不在经传者,勿用实字练,虚字亦要练。
    古人有搦管法,主意定,间架立,词略打算过,即要一笔写下,不可再叁遊思放笔停顿,以致文机中阻、文气不充,其有应改之字句,俟成文后再酌。
    股中如何活动:有折笔、宕笔、撇笔也。
    篇幅中如何流转:第一法是:字字拆开,千岩万壑便从此见。有转处矣(不徒前反后,正致成呆相。),股股相生,一气承接,又流走矣。又有用逆字诀者,自然得机、得势流转更不待言。出落如何清醒,总不外字字拆开,以成一篇机轴。有以宾陪主法(借题外之字作陪,以醒题中之字也。)、有以轻跌重法(取题中不重之字,递落以醒题中所重之字也)、有欲出先折法(顺落恐硬直,却反折逼醒之,廻折以转醒之,则有神,有致矣。)、有欲出先呼法(先虚喝一笔,则醒矣。)、有欲出先蓄法(先将反面尽力顿得十足,然后转落,则更醒。)、有先提后做法(特将此字一笔提出,然后再做此字之意。)。
    不但出题处宜醒,即股中亦宜醒,於起处一笔以特醒此字,用梳剔法以做之者,有先做此字之意,至股末陪一笔以醒之者(此则不必又出),不但题要明醒,即股中亦处处有暗醒法,恐一二行后做去,靡靡不爽,特暗呼一笔以醒之(亦可随手点题字。),又恐想入深处,特託到题面以醒之,不但文意要醒,即股柱亦要醒,须於起笔提明此股之意,方使阅者暸然。
    如何要有浓,有淡?无淡则浓处不显,过浓则堆砌也。如何要有松,有紧?无松则紧处不显,过紧则急促也。不但股内宜松紧相参,即篇法亦然,有如前中股法挺健、简练,是紧甚至也,则后股宜参游泳处以舒一篇之气。中股有游泳处,则后比宜团练,以振中股之气,如此则松紧配合矣。起讲头紧(场中先争此一着),中后便要松些,设起势略松,则中宜紧,又或前两处皆松,则收宜紧。
    总论入学之文
    矜才使气,好高逞力,皆背道而驰也,只争是非而已。不得窍、不如题,虽极力求好,无奈句句不是,得窍、如题可入谷矣。其行文再能醒而不率,溜而不滑,直而有曲(不必处处曲,篇中局阵列有反、有开,得一处则曲。股中笔法有顿、有宕,得一二笔则曲。),清而能腴(略参词以閠之,为腴),舒而非冗,便操十分之券。
    后记
    先伯祖讳澍,字雨田,江苏通州如皋县教谕,著有《中庸遵注》、《论孟讲义》。《姚氏家训》文法直指井田、律吕、图说,扬郡遊者甚众。任如皋时,日与诸生讲论学业,历久不倦。及卒,於门下士公设栗主,迎祀“遗爱祠”。道光庚子,同人为刋小题文,一时纸贵。鼐家藏塾课文稿数百篇,并遵注讲义诸书。癸丑兵燹之后,全稿散佚无存。丙辰,应京兆试入都,箧中仅存“家训”及“文法直指”一卷。客窗清暇,敬诵遗编,回忆髫龄入家塾,弱冠后粗解文法,甫入郡庠,旋食禀餼,自维驽钝,悉赖禀承先训,啟发愚蒙。庚申小春下澣,由膠东航海南归嘉平,铨选淮安一席青氈,仰承先业,生平持己、接物一 一 谨守家法,勉继前型。至“家训”中备论文法,语语折衷,先辈言近指远,词简意赅,初学从此入门,不至偭规错矩即已成者,神明意会亦可精益求精,由童蒙而习举业,是编皆有功焉。爰付梓以传世,俾先人之手泽不至久湮,且欲以独得之传,期於共得云尔。
    同治壬申秋日姪孙光鼐谨跋
    备注:世姚网总版主,蓬安姚波,姚家有功人也,庆礼心仪之,景仰之。前天,姚波将《姚氏家训》附“文法直指”发表在世姚网上,并微信交待将其录出,庆礼不辱使命,业已全文录出并稍事断句。甘泉姚澍雨田所著《姚氏家训》一文,惜未谋面,而“文法直指”一文,也已时过境迁,了无现实意义。但无论如何,作为姚氏传家之作,了解一下,也未尝不可。
    闽南晋江姚庆礼谨识
    2022年4月25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05:20 , Processed in 0.1220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