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5|回复: 4

河洛姚氏族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3-11-9 08: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3-11-9 08:47 编辑

    洛阳姚志峰供稿

    河洛姚氏族谱





    始祖宣业为陈征东大将军,居吴兴(乃浙江湖州府)。
    二世祖安仁为隋青汾二州刺史。远图膺锡,大名垂休。
    三世祖祥任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
    上三世俱葬于尧兴。
    四世祖懿,字善意。年十八岁,蓄大容远,艺工鸿鹄自若以待奋。隋乱盗生于郊,授公本县令,以先人部曲少用辑宁。唐太宗渡河闻公名,遣使召公于州。将曰:王充非主,天命在唐,宜速举众以应义。不然,恐贻后慼。因间道入谒。高祖喜欢者久之,乃降赐墨书金帛。以此合州离患。太宗东征王充,授公鹰扬郎将、长沙县水陆总管。及贼平,将举籍议功。有妄谮者云公曾通伪郑,因而拟黜,又以明略用,多每为物侪所忌。乃筑室于峡石东北重岗之曲,将以道德栖高尚其事。俄而贬授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公抗自列,谢病而退。又除常州长史,亦坚以疾辞。寻除陕州刺史,累加银青光禄大夫。公察按百城,导齐江门,茂育云泽。龙朔初邛蛮作梗,乃除公使持节嶲州都督。正以训吏,严以畜戎,不罚而惩,不战而服,能以毁远,寿以衰迁。官至吏部尚书。以二年十二月一日终于官舍,享寿七旬有三。以三年七月十三日藁葬于峡石县西张茅镇南不二里许梨山之下,谥文献公。勅建坟茔一顷二十亩,赡田六顷。右建旌贤寺坟寺一座,遣僧惠昙守奉。
    碑铭
    姚氏先德,裔裔绵绵。何时无隽,何位非贤。重象曜质,纷纷秩秩。洁斋相享,休复于吉。追思伊德,文献非他。我生则晬,天爵云多。粤有符彩,宁施琢磨。英图烈烈,利用峨峨。瞻天历象,阅帝关河。庸勋远大,锡命骈罗。行行驷马,作藩荒荒。为范陶均,政闲谁黩。时修育物,陟遐穷冥。不复告,卜宅离茔。东卑西贲,幽封大成。式尊孝子,昭发家声。
    公初娶张氏、李氏,并早殂殁,后娶刘氏,累封彭城郡夫人。刘氏乃隋左常侍刘隆之孙任唐襄州长史讳志逵之女,生二子:崇、景。夫人常以峡道崎岖,志慕中州,遂迁居于洛焉。神龙中宗三年正月八日终于洛阳慈惠坊之私第。遗命曰:生以形累,死以魂游。事尊在冥,无远不至。何必合葬然后为礼。昔邴根矩沐德信并通儒达识,咸以同窆为非,实获我心,当从其议,毋违吾志是尔孝乎。吾殁,可以龙门山外用为窀穸,翼近家园,以慰吾平生之好。崇、景敬遵遗命,以景龙二年九月庚寅朔越十五日甲辰扶柩葬于万安山。其山在龙门山之南之南原。
    五世祖崇,字元之。雅高气节,博古好学。初授濮州仓参军,历亳、宋、许、申等州刺史,政清刑简,又迁荆州刺史及代州刺史。吏民泣留马首,鞭镫皆截。遂迁凤阁侍郎。以张说之谮,出为灵武道大统管。时狄梁公即仁杰荐为武后夏官侍郎,事唐中宗、睿宗,因以计黜太平公主,遂贬为同州刺史。玄宗即位,知公之贤。一日猎于渭川,遣史召至,官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公不谢,以十事进谏,如上可行,然后受命。如抑权倖,惜爵赏,容纳谏,却贡献,退民田,薄徭赋,罢宫役等,皆关系国家,切中时弊。玄宗无不嘉纳焉。每与议论,随问随答,毫无疑滞,以此甚称上意。时山东蝗,河南北之人流亡殆尽。公奏遣御史都督州县,捕而瘗之。议者以为蝗杀太多,恐伤和气。公曰:“昔楚庄王吞蛭而愈疾,孙叔敖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于人之饥死乎?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蝗所以得灭,人所以得生也。从而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封梁县侯暨拜梁国公,食三千户,加紫薇令。
    授紫薇令制。其时在开元初年十月二十日
    黄门:天之紫薇,地在清禁。宰臣为重,庶政攸先。不有殊才,曷云兼寄?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书、同紫薇黄门三品、监修国史、上柱国、梁国公姚崇,河山粹气,礼乐清英,德量在宽,公心益厚(诏令“厚”作“谨”)。词必体要,行之至远,学以穷微,志於可大。允兹忠党,光我谋誉,闻善若惊,欲仁斯至。衣冠以为蓍蔡,廊庙资其柱石。朕之钦者管乐,人之杰者萧张。遂能以身许国,开物成务。邦是用乂,朝惟得贤。北宸远拱,西垣近密。俾因题剑之荣,式演如丝之命。可兼紫薇令。余如故,主者施行。公后有疾,具书告归。上不许。遂修一便殿,请公入宫,朝夕讲问。上每私自祝曰:天若殃崇,即殃我唐。公与宋璟相继为相,守法持正,赋役均平,形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之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比焉。一日,上问宋璟曰:“崇之子中有贤能可以继崇为相者否?”璟曰:“三子奕可以继之。”异日,上召公问曰:“汝三子奕,我欲宰官”。公曰:“奕之不肖,逐居洛阳。”上曰:“有荐之者。”公曰:“莫非宋璟。”上问何以知之。公曰:“崇荐宋璟,故荐崇子以报。”上疑,又问璟曰:“崇子不肖,何由得荐?”璟对曰:“崇贤知璟,璟岂不知奕乎?勿听伊言,有致失人。”遂官奕。公素与张说有隙。疾笃之际,众子侍侧。嘱曰:“我与张说邪正不两立,我死,汝等必有灾殃。但说素性奢侈,死后必来吊丧。可将玩服盛陈,张不顾,举族危矣。若寓目即馈,即以神道碑请得其文,即录进御,致令速镌。张料事迟,必悔,必索遗稿。则以刊刻为辞,仍告以闻上。”讫公殁,张说果来吊丧,目其玩服三四,不胜忻慕之至。诸子悉如教戒。登时文成,叙述该详,时如极笔。略曰:“八柱擎天高明之位列,四时成岁亭毒之功在。”不数日果来索稿,以为词未周密,重加删改。众子乃引使者视其碑,仍告以进御,使复命。张悔恨抚膺曰:“死姚崇犹能算我生张说,吾今方知其不如也。” 公曾自营坟墓于万安山母茔之次,名其穴曰“永乐所”。开元四年岁次丙辰八月二十六日遘疾终于东都慈惠坊里第,年七十有六。十一月癸酉朔,越十八日庚寅孤(弧?),开穴掩葬。勅建龙碑二十七,谥文贞公。娶杨氏无子,又娶耿氏,俱封一品夫人。生三子,长彛、次异、三奕。墓志铭:
    源深自虞,派别从吴,避地鲁陕,居家洛都。神明远契,岳渎冥符,翊圣斯偶,生贤不孤。仁将勇济,孝与思俱,学刃攒植,文锋迅驱。才安卑位,即骋长途,惟实惟有,若虚若无。再三军国,一二吁谟,戎柄光重,王纶最枢。兼司任切,久政荣殊,黼藻弥焕,丹青靡渝。以宽容物,以鉴分区,别或形放,中恒礼拘,箴虽诫口,诤亦忘躯。但睹浑璞,谁比瑾瑜?伊皋尺寸,管乐锱铢,名正身遂,言诚愿孚。方辞汉禄,更辱齐组,既积而散,穷欢尽娱。川归东极,日去西晡;上恻旒扆,旁悲路衢。蓝田美玉,荔浦明珠,载广休庆,爰宏典谟,丰碑乃立,盛业其铺。帝念频轸,仙毫特纡,镌金刻石,凤篆龙图。七曜光动,三泉泽濡;钦此叙事,理郁词敷;求旧铭实,惭殚恧芜。缅思云雾,尚想江湖,有道有德,其何以逾?延陵之墓,空此呜呼。存殁终始,遐哉邈乎。
    陕州东卫村旧为公建立祠。宋元祐八年,知州游公命人致祀于故居。
    陕州大南关有二贤祠为公兴宋处士魏野建。
    景,官宗正少卿。娶葛氏,生法。
    六世祖
    彛,官刺史。娶穆氏,封夫人,生闳阔阑。
    异,官刺史。娶沈氏,封夫人,生柄。
    奕,官太仆,为尚书右丞相。居洛阳。娶许氏,封夫人,生国奇、国才。
    七世祖闳,官右丞相。娶朱氏,生合、倬、伟、儒。
    八世祖合,元和(唐宪宗年号)年进士及第,调武功尉。善诗,有文十卷行世。迁监察御史,累转给事中,后历陕虢观察使,终秘书监。生子勖、瑞、耿。
    世祖倬生梁唐六镇节度使勍。
    九世祖勖,字斯勤,长庆(唐穆宗年号)初擢进士第,数用使府,表辟进监察御史、佐盐铁使务,累迁谏议大夫,更湖、常二州刺史。为宰相李德裕厚善。及德裕为令狐綯等谮逐,摘索支党,无敢通劳问。既居海上,家无赀,病无汤剂,公数馈饷候问不传,时为厚薄。终夔王傅。自作寿藏于万安山南原崇茔之旁,署兆曰“寂居穴”,坟曰“复真堂”,中剟土为床,曰“化台”。娶何氏,封夫人,生岱、岳、峻。
    世祖勍生左金吾将军汉英。
    十世祖岱、唐乱未任,生子相如、相业。
    世祖岳、峻。
    世祖汉英,(约公元920年一公元984年),姚汉英本为后周左金吾将军。后周太祖郭威于广顺元年(辽应历元年,951年)五月,遣姚汉英、华昭胤等出使契丹。辽世宗借口后周“书辞抗礼”,将姚汉英、华昭胤等人强行留用。此后,姚汉英归顺了契丹,成为辽世宗、穆宗、景宗、圣宗四朝的一名重臣。他先后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政事令、彰武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使持节霸州诸军事、行霸州刺史、上柱国、东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五百户、食实封五百户。
    姚汉英是从辽世宗、穆宗、景宗,直到圣宗朝的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享有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兼政事令、上柱国、开国公等封号,除了封王,已是位极人臣,无以复加了。姚汉英不仅个人显贵,且福泽妻子儿孙,据《辽史·圣宗本纪》记载,姚汉英的妻子刘氏被封为许国夫人;生长子柬之、次子中书门下平章事北面宣徽使衡之。
    十一世祖相如,五代时任刺使端明殿大学士,生子铨衡。
    世祖柬之、衡之,长子姚柬之任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空、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监门卫大将军等职;次子姚衡之,任彰愍宫汉儿副都部署、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等职生给事中同中书门下省事居政……如此显赫家族,称其权势冲天也不为过。
    十二世祖铨衡,乱世未任仕,生子杞、琪、琮、璜。
    世祖居政生太师左金吾上将军虔州节度使景祥。
    十三世祖杞,洛谱记载:避战乱由洛阳迁山西洪洞柳沟村,生子起铉、起铸、起硅。
    世祖景祥生太子洗马企华。
    世祖景行原名景禧,(?一公元1076年)辽代兴中府(今朝阳)人。先祖姚汉英,本为周将,后降至辽国。姚景行学识渊博,重熙五年(1036)乙科举,登进士第。先为将作监,改任燕赵国王教授。辽兴宗重熙时(公元1032—1055年)进士。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道宗时,出任知兴中府、北府宰相,后告归家乡。参与平定耶律重元之乱有功,皇帝嘉其忠。咸雍元年(公元1065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他在任期间,减徭役,疏宽滞,广储以备荒,勤校阅以修武,得到郡民拥护。大康元年(公元1075年),因上京狱断迟滞,命为留守,不数月,狱空。死后,封柳城郡王,谥文宪。
    十四世祖起铉,学问博洽,文章灿美。聪明敏捷,能视七行,又善骑射。不欲见用。全眷流寓山西洪洞县柳沟村。后蒙召,授督统总戎兼参军事,屡立奇功,殉难西夷。荫袭三世。娶马氏,封夫人。生清标、清宽。
    世祖企华生金东上閤门使金州团练副使玢、璹、球。
    十五世祖清标,萌荫父爵,生子澄、湛。
    世祖清宽,萌荫父爵。
    世祖玢生閤门抵候武德将军佺。
    十六世祖澄,萌袭终身,生子定邦、定国。
    世祖佺生武德将军获嘉令锜。
    十七世祖定邦,萌袭常州都尉,生子彭年、延年。
    世祖定国,宋朝官县令迁长史,生子三元、三畏迁安徽省。
    世祖锜生安远大将军庆阳安化丞渊,后更名仲宏。
    十八世祖彭年,宋朝战乱未任,生子慎行、慎为。
    世祖渊,金朝末年,姚渊调任许州(今河南许昌)录事判官,“乃徙家于许”。生长子嘉猷程世旧学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鲁国公谥文献公枢、次子桢、三子格。
    十九世祖枢,(公元1201年一1278年),字公茂,号雪斋、敬斋,元初政治家、理学家。公元1250年,忽必烈召姚枢至漠北访问治道,姚枢上书陈述儒家传统的帝王之学、治国之道,深受器重。忽必烈受命总制漠南汉地军事,姚枢建议在与南宋接壤地区屯兵,积谷守边,徐图灭宋,被采纳。后从忽必烈攻大理、鄂州,咨谋军中,屡谏屠戮。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姚枢以藩府旧臣预议朝政,参定制度,任东平宣抚使、大司农、中书左丞,出为河南行省佥事,入拜昭文馆大学士,终于翰林学士承旨职位。卒谥文献,元成宗即位后,追封其为鲁国公。墓园在河南辉县。生河南府左丞炜。
    世祖桢生故江东宪佥燉。
    世祖格生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燧。燧三岁而孤,依伯父枢成人。
    洛谱记载:慎行子讳、炜。
    二十世祖炜,登进士,官中丞行台陕西道御史。公奉命行台陕西,祭拜四世祖文献公墓下,见祠堂颓圯,坟墓荒凉,赡田强侵,止有旌贤守坟寺一座,目击心惨。遂檄洛府,复给文牒,申励樵禁,以遏匪人。仍令主持僧宗挥守奉。因询及族众家谱何在,族众曰屡经改革,残缺失次。公幸以颠沛之余仅存一二,略书之以为后世知所宗云。娶李氏,封夫人,生堉。
    世祖燧生子埙、圻、城。姚城元朝附马。
    二十一世祖堉,官朝散大夫、同知安丰路总营府大将军。娶姜氏,生才、钦。
    二十二世祖才,素以孝友著闻,廉洁其身。明太祖定鼎之初,乡人拟其才能举选于朝。因避荐剡,遂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柳沟村复业洛阳,家于三山。每遇饥荒年岁,捐赀输米,赈济多家。洛府郡守除匾奖励,仍申请酌用。朝廷遂恩赐寿官终身。先娶苗氏,早亡。后娶李氏,封夫人,生恭、宽、信、敏、惠。洪武五年三月十三日葬于秦山之下,南向,为截龙引孙葬。
    二十三世祖恭,幼习诗书,文理通晓,不以文章取士,是年停文,故隐居乡村,未获展志。娶妻李氏生子智、仁,留守洛阳三山村。宽,复居陕州峡石。信,字中孚,住津口,娶母氏,生八子,长辂、次载、三轩、四軨,余未详。信公辅佐明朝建文帝,明季之乱时燕王灭了建文帝,信公惨烈遇难。老族谱记载,信公“八子逃匿”、“隐迁津口”,葬信公于津口南边的邙山北坡上。载公守墓居孟津花园镇,玘公“以岁荒迁油坊街”, 轩公因“幼习师河阳”而徙居孟州韩西村并改名姚迁。景新公回山西洪洞县投亲,明永乐元年大移民迁河南孟州西逯村。油坊街、花园镇在黄河南岸,西逯村、韩西村在河北岸,四门人隔河而居。另四门人疑迁辉县姚屯、获嘉北务村定居。敏与叔祖钦,徙居巩土。惠教书,徙居襄县。
    二十四世祖智,娶岳氏生子洪、深。
    世祖仁,娶高氏,智公之次子深出继仁公。
    二十五世祖洪,儒士以学问著。娶董氏生子通、明、宽、签。
    世祖深,智公次子,出继仁公。《族志》记载:深子嗣锦。
    二十六世祖通,娶任氏生子景泰、景阳。
    世祖明,子景和。
    世祖宽,子景型。
    世祖签,子景豫。
    世祖锦,光绪谱记载:锦子景淳。吕店南姚沟族谱记载:锦子景房,明正德、嘉靖年间迁伊川吕店南姚沟村。
    二十七世祖名讳不详,据《姚文贞公裔族志》:祟祯十三年腊月,李自成调商洛,豫西等地兵力20万攻打洛阳。双喜领兵五千为先锋,三山村地处周岭要塞,福王派兵守周岭。立败于义军旗下,在逃回老城之际,将三山村民房火焚一空。义军总部老营过三山村之西的善桥,驻入关林庙。因村子火焚,逼迁他乡者何止景阳、景和二人?与南申姚姓祖上口传:姚姓才公长子恭门一分支景字辈于明未李自成义军攻打洛阳时期,避战乱由洛阳三山村移居伊川县水寨镇南申村相辅相成。
    二十八世祖,名讳不详。
    二十九世祖,由于伊川县水寨镇南申村姚姓始迁祖祖碑及家谱毁于文革年代,前三代名讳无从记起。
    三十世祖思字辈,生子仁、义,礼,智,信。汝阳县柏树乡秦停村姚姓祖碑墓表记载:祖原籍河南府洛阳彭婆镇南申,雍正七年兄弟五人仁、义、礼、智、信分居,乃携家移居伊阳县西二十里许秦停村居住,佃田耕种以营家计。据洛宁县县志记载:“雍正二年,(永宁)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不仅如此,据《洛阳市地理志》记载,康熙五十九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0年至公元1722年),洛阳连续三年大旱。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洛阳遭遇水灾,洛河水暴涨。
    历史证明,凡是遇上灾荒之年,如无政府救济,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百姓迫迁他乡实属无奈之举。
    三十一世祖,悦字辈,五兄弟分居另立族谱。
    长门世祖仁,生子赐恩、赐顺。汝阳付店下地开荒落户,老夫人留守南申,仁公终老未归没能合茔。
    二门世祖义,娶史氏生子赐禄,继娶武氏、常氏,移居汝阳柏树秦停村,佃田耕读传家。
    三门世祖礼,祖上口传:雍正七年与二长兄在两伊交界分别携家卷往西方向下落不明。
    四门世祖智、五门世祖信,留居南申,据南申祖上口传:奉养嫂夫人安茔于南申祖坟。雍正七年因灾荒家贫五兄弟分家异地迁移,恐日久年湮不能相认,南申姚姓三十世祖思字辈赋排辈诗一首另立族谱:悦(正)赐文进凤,遇元万世荣。鸿鹤朝玉树,永继锡光明。南申、秦停、付店世辈排字流传至今。
    三十二世祖,赐字辈。
    长祖门赐恩,赐顺,居汝阳付店下地。
    二祖门世祖赐禄,娶韩氏生子文秀,居汝阳柏树秦停。生女二,长嫁嵩县南庄牛生德,幼嫁本村杨恺。
    三祖门世祖不详。
    四祖门、五祖门世祖不详,居南申。
    三十三世祖,文字辈。
    长祖门世祖文进、文斗、文虎,居汝阳付店下地。
    二祖门世祖文秀,娶吕氏生子进德、进法、进贤。继娶赵氏生子进宝。文秀公善文墨书宝,清嘉庆三年为秦停始迁祖一世祖义公立碑撰文刻志。为其后代留下了承前启后珍贵的家族文史资料,使后代修谱垦亲有据可查,功在千秋百代流芳。
    三祖门世祖不详。
    四祖门、五祖门世祖不详,居南申。
    三十四世祖,进字辈。
    长祖门世祖进川、进关、进斗,居付店下地。
    二祖门世祖进德,娶李氏,继娶张氏生子凤池、凤岐、凤仪、凤鸣。世祖进法娶高氏生子凤阁。世祖进贤娶傅氏生子凤来。世祖进宝倘幼,后娶妻生子凤祥。居汝阳柏树秦停。
    三祖门世祖不详。
    四祖门、五祖门世祖不详,居南申。
    三十五世祖,凤字辈。
    长祖门世祖凤山,娶张氏生子遇秀。世祖凤阁娶申氏生子遇宾、遇舟、遇堂。世祖凤祥、凤岐,居汝阳付店。
    二祖门世祖凤池、凤岐、凤仪、凤鸣、凤阁、凤来、凤祥等,其他名讳不详,居汝阳柏树秦停。
    三祖门世祖不详。
    四祖门、五祖门世祖凤岐,娶魏氏生子遇成、遇龙、遇祥、遇武。世祖凤瑞娶何氏生子遇安,居伊川水寨南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11-9 08: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市汝阳柏树秦停村姚姓族谱


    族谱排字:悦赐文进凤,遇元万世荣。鸿鹤朝玉树,永继锡光明。(柏树秦停修谱将:遇元万世荣,修改为:庭时万德荣,因古文“元”同“玄”忌清朝康熙皇帝名号“玄烨”故改之避讳。)

    宣系三十一世  悦字辈。
    仁、义、礼、智、信兄弟五人;祖籍伊川县水寨镇南申村,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家遇灾荒五兄弟分居。
    长门世祖仁携子赐恩、赐顺。清雍正七年,移居汝阳县付店镇下地村定居,长门太君留守南申孝敬公婆晚年葬南申祖坟。
    三门世祖礼迁移下落不明(待考)。
    四、五门世祖智、信留居伊川县水寨镇南申村。
    二门世祖义(迁秦停始祖),娶史氏,生子赐禄,继娶武氏、常氏,清雍正七年,由伊川县水寨镇南申村移居汝阳县柏树乡秦停村居住。


    宣系三十二世  赐字辈。
    赐禄娶韩氏,生子文秀,生女二(长嫁嵩县南庄牛生德,幼嫁本村杨恺)。


    宣系三十三世  文字辈。
    文秀(清朝秀才,善文墨书画。创立秦停姚氏祖碑并撰文刻志,为其后代留下珍贵的家族史志,功在千秋百代流芳。)娶吕氏生子进德、进法、进贤,继娶赵氏生子进宝。


    宣系三十四世  进字辈。
    长子进德娶李氏,继娶张氏生子凤池、凤岐、凤仪、凤鸣。
    次子进法娶高氏,生子凤阁(待考),其他子女不详。
    三子进贤娶付氏,生子凤来(待考),其他子女不详。
    四子进宝生子凤锦(待考),其他子女不详。


    宣系三十五世  凤字辈。
    长门世祖:
    凤池生子庭魁、庭举。
    凤岐、凤仪、凤鸣(生子不详待考)。
    二门世祖:
    凤阁生子庭柱(待考)(立莹里沟)。
    三门世祖:
    凤来生子不详。(武官、中学家分支)
    四门世祖:
    凤锦生子不详。(迁秦停村以北东凹,合兴家分支)


    宣系三十六世  庭字辈。
    庭魁字文元娶梁氏,生子时雍、时芳、时雨、时钦、时行。
    庭举不详(刚利家分支)。(立茔里沟)
    庭柱(里沟立祖)生子三(名字待考),时长子、时次子、时三子。
    其他庭字辈及后代名讳不详(待考)。
    (长祖门分支,三祖门分支,四祖门分支,待补充完善)


    宣系三十七世  时字辈。
    (长祖门庭魁字文元秦停老坟支脉):
    长时雍生子万川。
    次时芳生子万邦。
    三时雨生子万山。(立茔里沟)
    四时钦生子万福、万禄、万寿、万杰、万镒(随母改嫁迁临汝镇)。
    五时行生子万选。(时钦、时行,双立茔秦停老坟北边)


    (二祖门庭柱(名讳待考)里沟支脉):
    长门:(时?)生子春长字万和(排行老大)、春有字万春(英年早逝未排行)。
    二门:(时?)生子延字万顷(排行老二)、平字万年(排行老四)、凹字万城(排行老五)。生女二(名字不详,长嫁孔龙,幼嫁黄路)
    三门:(时?)生子万书(排行老三)。


    宣系三十八世  万字辈。
                    庭柱里沟支脉
    长门:
    长子春长字万和,娶梁氏,生子福元字正德;福安字安德;安才字崇德。
    次子春有字万春(早逝)
    二门:
    长子延字万顷生子和尚字尚德。
    次子平字万年娶李倩生子老虎字翼德(烈士、出继万书);福申字青德(迁柏树乡柏树村);宽字云德(迁城关镇寺湾里院沟);未德;东申字东德。
    三子凹字万城(迁秦停西五龙沟村),娶赵贤生子太申字太德,生女栾、冷(二女同嫁下寺湾窑场)。
    三门:万书娶陈香生子(夭折),继子老虎(八路军烈士葬兰州烈士陵园)。


    宣系三十九世  德字辈。
    长门:
    长子福元字正德娶桑书女无子嗣;
    次子福安字安德,娶牛亲女,生子红、小红、根红、生女转。
    三子安才字崇德,娶申氏生子天法,继娶马荣,生子新法、清法、定法、生女画。
    二门:
    和尚字尚德(排行老四)娶耿桂芝,生子学字留社,生女静、风。
    长子老虎字翼德(万年长子排行老大)娶吕妮(出继三门万书),生子小运。
    次子福申字青德(排行老二)娶陈桂荣生子彬、海彬。养女赵竹叶(桂荣大姐之女,幼丧母萌恩小姨养育之恩以母相报,嫁柏树村张忠良。)
    三子宽字云德(排行老三)娶刘转生子天娃、天行、三星、红旗,生女爱、文。
    四子未德(排行老六)娶赵月,生子祥、社、小矿、宾、五宾。生女品、小品。
    五子东申字东德(排行老七)娶潘秀琴生子碰、孬,生女新爱、爱环。
    太申字太德(排行老五)娶秦富荣,生子文官、官娃、社娃、建设,生女然、桃、爱桃。


    宣系四十世, 荣字辈。
    长祖门:
    天法娶妻彭貞,生子勇、超、峰、强,生女枝。
    新法娶妻刘环,生子刚,生女桃丽。
    清法娶李笼,生子朝辉、生女朝霞。
    定法娶妻杨粉霞,生女腊梅、(男延刚落户)月梅、樱桃。
    红娶 梅麦琴无子嗣。
    小红娶刘婷,生子文记,生女丹丹。
    根红娶高巧娃,生子光辉,生女文琼、文好。
    二祖门:
    彬娶桑景娃,生子志峰,生女志霞。
    海彬未婚。
    天娃娶王喜芝,生女莹凡、莹丽。
    天行未婚。
    三星娶王小粉,生子志鹏,生女莹娜。
    红旗娶耿兰菊,生子帅迎、迎旭。生女娜丽。
    祥娶梁变,生子军锋,生女丽、培花。
    社娶刘凤,生子柱子,生女花梅、佩培、转茶。
    小矿娶梁素琴,生子亚锋,生女芳芳。
    宾娶     ?生女瑶瑶,娶常姣娃,生子亚辉,生女娅丽(琼琼)。
    五宾娶杨慧娟,生子亚男字利锋,生女娅芳、娅迪。
    碰娶刘素然,生子一鸣,生女毅。
    孬娶刘水玲,生子浩,生女向毅、毅飞。
    留社未婚。
    文官娶李妮,生子锋,生女利。
    官娃未婚。
    社娃未婚。
    建设未婚。
    三祖门:
    小运娶李满,生子忠娃、现忠、忠现,生女凡、亲、巧敏。


    四十一世   鸿字辈。
    勇娶孔东梅,生子蛋娃字禹晨,生女琳琳、琛琛;娶翟相品?生子帅字?
    超没娶。
    小峰娶李琴,生子成俊、成睿,生女贝贝。
    军强娶李晓,生长子俊举,生女佳佳。
    刚娶邱加连,生子明字?。
    朝辉娶姚迎丽,生子京志字毅博,生女京京字毅娜。
    (延刚)入赘生子航航字?生女?
    文记娶覃细芬(后因家庭琐事回娘家),生子博涛,生女雪莲。
    光辉娶范妙云,生长子懿恒、次子懿轩,女懿姍。
    志峰娶郭新展,生长子鹏远、次子鹏飞,生女怡菲。(柏树沟)
    志鹏娶杨姣;帅迎、迎旭(里院沟)
    军锋娶王延格,生子晨,生女萌。
    柱子娶赵艳艳,生子宇思、奴玺,生女若茜。
    亚锋娶常玉粉,生子程程,生女程诺。
    亚辉
    亚男字利锋娶李佳乐,生女芷琳。
    一鸣
    浩浩
    锋娶高胭脂,生子向普、向前。生女倩倩。(五龙沟)
    忠娃娶高桃,生子珂乐,生女艳艳。
    现忠娶梁翠琴,生子可可、俊珂、俊艳。
    忠现娶刘新玲,生子梦乐,生女梦艳。


    四十二世    鹤字辈。
    禹晨

    成俊、成睿。
    俊举

    京志字毅博
    航航
    博涛
    懿恒、懿轩。


    珂乐
    可可娶蒋霜霜,生子仔仔。
    俊珂
    梦乐
    鹏远、鹏飞。(柏树沟)

    宇思、奴玺。
    程程
    向普娶梁怡丹,生女若曼。
    向前(五龙沟)  


    四十三世    朝字辈。
    仔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11-9 08: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洛姚氏探源
    姚志峰
    中华姚姓渊源流长,虞舜后裔播迁四方。姚姓自舜帝重华公姚墟得姓以来,经历五千年历史的演变,姚姓分化出陈、胡、田、王、袁等六十多个姓氏,繁姓同根异氏一脉,大约三亿多人。河南姚姓来自浙江吴兴,陈征东大将军一世宣业定居三门峡后,家族显赫世代为官。河洛姚氏家族名人辈出,为洛阳开元盛世,民族政权和地域文化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家族的迁移分布, 族人的迁移原因:一是战争,二是避灾,三是兵役,四是孽债,五是孛族。家谱家史记载资料遗失或祖碑被毁,许多姚姓族人弄不清自己的世系本源,只有道听途说祖上口传模棱两可不符合历史真相。为了彻底弄清河洛姚氏家族的发展史,查阅大量历史资料整理汇总,供姚姓族人参考编修族谱和姓氏文化研究。
    辽代《姚企晖墓志铭》与蒙元姚枢、姚燧家族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契丹博物馆征集到一方辽代乾统四年(1104)《姚企晖墓志铭》,志盖刻写“姚公墓志”四字,墓志行首题“大辽国故閤门袛侯姚君墓志铭并序”。该墓志为青砂岩石质,长76.7厘米,宽75.4厘米,共21行,每行20字。兹将墓志全文迻录如下(拓本见附录):
    大辽国故閤门袛侯姚君墓志铭并序:
    表姊夫进士韩长国撰。
    君讳企晖,字隐之,姓姚氏。自幼诵易,至八岁,童子举登第,授将仕郎、守大定府文学。后寿昌三年,閤门袛侯。乾统元年秋七月二十五日,因卧疾,卒于乡中,时年二十。乾统四年九月二日,归葬于先茔。其始祖唐梁公讳元崇,开元中代韩休入相,尔后忌勍顗,继居将相。曾王祖讳汉英,为郭周使奉书币来,求好于我,天授皇帝嘉其远业,繇是留而不遣。至天顺皇帝嗣位,宠顾益厚,以枢密使兼政事令委之。及年,至以霸州节度,延寄其任,遂家于霸州,今升为兴中府也。曾祖讳衡之,累任南北院宣徽使,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祖皇考讳居任,嚴州刺史。皇考讳景初,静江军节度使,同知宣徽院事。母金乡郡夫人曹氏。兄企晦,左班殿直,閤门袛侯,次一旬而后逝。弟圣恩奴,幼而早逝。妹白撒,亦先逝。妻娶昭文馆直学士、制置使刘从诲女。一女曰桃仙。铭曰(奉夫人尊旨,企晦庶男,丑厮儿生,企晖为庶,所授财产,已□定之):
    景山之木兮,不为巨栋而风折之。荆岫之璞兮,不显至宝而火焚之。相阀之子兮,不享大用而天夭之。呜呼!镏文幽石,不独令人之悲,而亦使后人之悲。
    揆诸墓志全文,由于姚企晖二十岁时便因病去逝,故叙述行迹十分简陋,不过其中有两件事情比较引人关注:其一,企晖,“至八岁,童子举登第,授将仕郎、守大定府文学”。辽朝政权仿效中原制度开设科举选拔人才,今传世文献及出土石 刻资料所见的常举有进士科、明经科、律学科,制举有“举才行”、“贡明经”、“茂才异等”、“举才能”、“举贤良”等,但尚未发现有关童子举的记载,而新发现的这方《姚企晖墓志铭》则明确记述企晖以“童子举登第”,由此可进一步丰富辽朝科举制度的内容。其二,墓志末尾“铭曰”二字下补刻两行小字云:“奉夫人尊旨,企晦庶男,丑厮儿生,企晖为庶,所授财产,已□定之。”即明文规定家族内部分割财产的基本原则,可以看出他们特别注重区分继承人的“嫡”、“庶”身份,可谓是研究辽朝社会史绝少而有趣的案例。
    一、《姚企晖墓志铭》与姚氏族谱文献
    上述《姚企晖墓志铭》最有价值的内容,当然还是详细叙述姚氏家族发展史,其中提到姚汉英、姚衡之、姚景初三个关键人物及其仕宦。经笔者研究发现,这份资料恰好与蒙元时期姚燧为其叔父姚枢撰写的《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下文简称《姚枢神道碑》)所述姚枢及姚燧的家族谱系相互衔接,今将相关内容引述如下:
    惟本五季梁、唐六镇节度使勍;勍生金吾将军汉英;汉英,周广顺初,太祖遣之使辽,见留,事世、景、圣三宗,加安时制节宏(弘)化翊亮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枢密使、检校太师、兼政事令、上柱国、东阳郡公;生中书门下平章事、北面宣徽使衡之;衡之生给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政;居政生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虔州节度使景祥;景祥生太子洗马企华;企华生金东上閤门使、金州团练使玢;玢生閤门祗候、武德将军佺;佺生武德将军、获嘉令锜;锜生安远大将军、庆阳安化丞渊,后更名仲宏;生公及弟桢、格。
    以上这两份碑铭可视作“姚氏家谱”,其祖先皆为姚汉英及其子姚衡之。但衡之以后则分化发展成两枝,一为《姚企晖墓志铭》“居任”,另一为《姚枢神道碑》“居政”,此二人系亲兄弟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蒙元时期《姚枢神道碑》称“居政生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虔州节度使景祥;景祥生太子洗马企华;企华生金东上閤门使、金州团练使玢”云云,据此,笔者进一步发现辽代《姚璹墓志铭》中也有与其密切相关的家族谱系内容:
    公讳璹,幼閤门祗候,退历外差,位西头供奉官。乃唐开元梁文贞公之远裔也。皇祖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吴兴郡开国公讳景祥。皇考太子洗马,官石城长,母曹氏,追封谯国县太君,从兄荫也。公有昆弟二人。兄长讳球,起复西上閤门使、陇州团练使。今充南宋正旦国信副使,皇朝谓之重委;弟曰玢,起复登州刺史,知东上閤门副使。
    这方《姚璹墓志铭》刻写于辽天庆七年(1117),于1971年在辽宁省朝阳北票市桃花吐乡林四家子村出土,原石现藏辽宁省朝阳市博物馆。可惜该墓志自公布以来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通过结合乾统四年《姚企晖墓志铭》和蒙元时期《姚枢神道碑》,可知姚璹一系承启姚汉英及姚燧家族世系,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辽金元时期姚氏家族谱系发展史
    下文将以《姚企晖墓志铭》、《姚璹墓志铭》及《姚枢神道碑》为基础资料,并结合相关出土碑刻及传世文献,梳理辽代姚汉英到蒙元时期姚燧的家族史发展脉络,从中构建出一个尽可能较为完整的家族谱系。
    1.第一代:姚勍
    上述乾统四年《姚企晖墓志铭》和天庆七年《姚璹墓志铭》皆标榜本家族姚氏之祖源派出唐朝名相姚元崇,但在血缘关系方面却无法传承接续,目前有据可考的姚氏祖先实则为姚勍。据《姚枢神道碑》记载说,“惟本五季梁、唐六镇节度使勍”。按“姚勍”之名在五代文献中凡三见:《旧五代史》卷九《梁书九·末帝纪中》贞明四年(918)正月庚辰,“以蔡州刺史姚勍权知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六月己酉,“以权知感化军两使留后、特进、检校太保姚勍为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十月辛丑朔,“以前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特进、检校太保姚勍为左龙虎统军,充西都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可知此姚勍为后梁时期人,曾任感化军节度使,极有可能是《姚枢神道碑》所指之先祖。
    2.第二代:姚汉英
    姚汉英无疑是一位关键人物,基本决定了姚氏家族发展之转型,即由中原政权融入北族社会。《姚枢神道碑》云:“勍生金吾将军汉英;汉英,周广顺初,太祖遣之使辽,见留。”目前有多种历史文献记述此事之原委,据《册府元龟》记载说,广顺元年(951)五月己巳,“遣左金吾将军姚汉英、右神武将军华光裔使于契丹,辞各赐袭衣、银带、绢彩三百疋,银器五十两”,“既而兀欲(即辽世宗)留我行人将军姚汉英、华光裔,不令复命,由是复绝”。《旧五代史》卷一一一《周书二•太祖纪第二》广顺元年五月己巳条亦记此事。《辽史·世宗纪》天禄五年(951)二月条所述大致相同,亦称“周遣姚汉英、华昭胤来,以书辞抗礼,留汉英等”。该书卷九六《姚景行传》是这样说的:“祖汉英,本周将,应历初来聘,用敌国礼,帝怒,留之。”辽朝在与中原王朝交往过程中羁留了很多汉人,姚汉英即在其中之列,随即“隶汉人宫分”。
    不过,以往史料对姚汉英后来仕宦辽朝政权的情况多语焉不详。新出土的《姚企晖墓志铭》则提供了重要信息,谓“至天顺皇帝嗣位,宠顾益厚,以枢密使兼政事令委之”。“天顺皇帝”是指辽穆宗,可见此时姚汉英便开始身居要职。2004年,辽宁省朝阳市旧城区发现了一座统和二年(984)《佛舍利铭记》,它详细记述捐造人的身份:“安时守节弘化翊亮功臣、彰武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政事令、使持节霸州诸军事行霸州刺史、上柱国、东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五百户、食实封五佰户姚汉英。”此系姚汉英在辽圣宗时期的全部官衔,其所享有的政治地位可见一斑。
    3.第三代:姚衡之、姚柬之
    按,《姚枢神道碑》称姚汉英“生中书门下平章事、北面宣徽使衡之”,以及《姚企晖墓志铭》谓“曾祖讳衡之,累任南北院宣徽使,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者记述姚衡之履历相同,上述官职当是他致仕时所任之职务及封赠之官。另外还有记载说,统和二年,姚衡之曾为“彰愍宫汉儿副都部署、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据统和二年《佛舍利铭记》记述,姚汉英实有二子,除次男姚衡之以外,还有长男姚柬之,时任“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空、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关于姚柬之的事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甲申称:“(曹)利用即与其右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持国主书俱还,并献御衣、食物,其郊劳馆谷,并如韩杞之礼,命赵安仁接伴。柬之谈次,颇矜兵强战胜。”此次宋辽双方交聘之事,亦见《辽史·圣宗纪》统和二十二年十二月癸未云:“宋复遣曹利用来,以无还地之意,遣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持书往报。”此人盖即《佛舍利铭记》所称“姚柬之”。
    4.第四代:姚居任、姚居政、姚居信、姚居化
    上文据《姚企晖墓志铭》及《姚枢神道碑》指出,姚衡之生有两子,一名“居任”,一名“居政”,可惜无法判断二者的长幼关系。此外,统和二年《佛舍利铭记》叙述称“次男新妇京兆郡杜氏、孙筐儿、孙杨留”。这里“次男”指姚衡之,其所称“孙”当即姚汉英之孙,知“筐儿”、“杨留”盖指姚居任、姚居政二人。
    上述《佛舍利铭记》又云“长男新妇清河郡张氏,孙新哥,孙杨七”,知姚柬之也有两个儿子,其乳名分别叫作“新哥”、“杨七”。我们发现,辽朝文献中别有称“姚居信”及“姚居化”者。据《辽史·圣宗纪》及《兴宗纪》记载,太平二年(1022)三月戊寅,“遣金吾耶律谐领、引进姚居信充宋主吊慰使副”;十一年七月甲寅,“以观察姚居信为上将军”。这两段史料可以得到《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印证,卷九八乾兴元年(1022)六月乙巳,“契丹主闻真宗崩”,派遣“右金吾卫上将军耶律宁、引进使姚居信来吊慰”;卷一一〇天圣九年(1031)四月丁亥,“契丹遣左千牛卫上将军萧昇、镇国军节度使姚居信来贺乾元节”。此外,卷一五八庆历六年(1046)四月辛酉,“契丹国母遣保安节度使萧德、严州团练使姚居化,契丹遣左千牛卫上将军萧伸、太仆卿李云从来贺乾元节”。综合上述史料,进一步分析姚居信和姚居化的行辈字派及活动年代,他们很有可能是姚柬之的儿子,或即《佛舍利铭记》之“新哥”、“杨七”。
    5.第五代:姚景初、姚景祥、姚景禧
    如上所述,同为一父的姚居任、姚居政已分化为两个家族,其子嗣情况如下:首先,《姚企晖墓志铭》称:“皇考讳景初,静江军节度使,同知宣徽院事。”知姚居任之子为景初。其次,《姚枢神道碑》云“居政生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虔州节度使景祥”,及《姚璹墓志铭》亦称“皇祖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吴兴郡开国公讳景祥”,两者所记姚居政之子景祥的官职除环卫官相同外,其赠官、勋官、爵位及差遣皆可以相互补充。
    由上文可见,景初与景祥为兄弟行辈,不过同辈人中最负名气及政治地位最高者要数姚景禧。按,姚景禧因犯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名讳,后被更名“景行”,《辽史·姚景行传》详述其个人履历,其中特别重要的功绩有:“道宗即位,多被顾问,为北府宰相。九年秋,告归,道闻重元乱,收集行旅得三百余骑勤王。比至,贼已平。帝嘉其忠,赐以逆人财产。咸雍元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明年,驿召拜南院枢密使。” 此指清宁九年(1063)平定重元之乱,这是辽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咸雍八年(1072)《耶律仁先墓志》亦记此事,称“宰相姚秦公等驰至行在,既抃且泣”。此“姚秦公”指姚景禧,他与耶律仁先一道平叛耶律宗元之乱。更为重要的是,辽朝文献和石刻资料屡次提到姚景禧竭力辅政之事,大安五年(1089)《梁颖墓志铭》云“故守太保、中书令杨公皙,今守太师、中书令姚公景禧连衡秉政”,此与《辽史·杨皙传》所记“清宁初,入知南院枢密使,与姚景行同总朝政”亦正相合。《耶律仁先墓志铭》也提到,“王又与相国姚秦公相善,军国大事,上多召二人议定”。这些证据都说明,姚景禧官居显位,由于此前其父祖辈归降契丹后皆隶属汉人宫分,《辽史·姚景行传》记述说“及景行既贵,始出籍,贯兴中县”。由此标志着姚氏家族发展到全盛时期。
    6.第六代:姚企晖、姚企晦、姚企成、姚企华
    目前有多种石刻资料表明,辽朝姚氏家族第六代成员的行辈祧字为“企”字,兹将相关人物考述如下:
    第一,《姚企晖墓志铭》自称本人“君讳企晖,字隐之”,“至八岁,童子举登第,授将仕郎、守大定府文学。后寿昌三年,閤门袛侯”。此外,企晖之兄名字为“企晦”,历官“左班殿直,閤门袛侯”;其弟名字为“圣恩奴”,这显然是效仿契丹习俗取用的乳名,不过他“幼而早逝”,没有任何事迹。
    第二,《姚璹墓志铭》谓皇祖名讳景祥,“皇考太子洗马,官石城长”,可惜姚璹之父未详其名。所幸《姚枢神道碑》载有更为详细的家族谱系:“景祥生太子洗马企华;企华生金东上閤门使、金州团练使玢。”此与上述《姚璹墓志铭》“弟曰玢,起复登州刺史,知东上閤门副使”亦正相合。知姚璹弟曰玢,即二人同父,那么《姚璹墓志铭》所称“皇考”则为太子洗马姚企华。
    第三,据大安六年《陈顗妻曹氏墓志(乙)》称,“幼女瑶英,适故相、守太师、致政姚中令男企成”。首先从名字判断,姚企成显然与姚企晖等人有着家族血缘关系。按,《辽史·姚景行传》记述姚景禧重熙间任“参知政事”,道宗即位“为北府宰相”,“拜南院枢密使”及“兼中书令”,致政“加守太师”,此与上述曹氏墓志“故相、守太师、致政姚中令”的身份亦正相合,知姚企成为姚景禧之子。
    第四,上述姚企晖、姚企晦、姚企华及姚企成之家族身份皆有据可考,值得注意的是,辽代石刻及宋朝文献有三条记载或与姚氏家族成员有关。其一,寿昌三年(1097)《贾师训墓志铭》称“又在永乐,尝与严州剌史姚企回,行视其州银冶之地”;其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〇七元祐二年(1087)十二月甲辰,“充史馆修撰姚企程,来贺正旦”;其三,《宋会要》绍圣元年(1095)九月十七日,“国信所缴奏回谢北朝国信使张舜民、副使郑价与送姚企贡,问答失当,各特罚铜二十斤”;及元符三年(1100)六月一日,“太常少卿乾文阁学士姚企贡来祭奠”。 综上所见,姚企回、姚企程、姚企贡三人都活动在辽朝晚期,其行辈派字均为“企”字,极有可能与姚企晖等同为从兄弟辈。
    7.第七代:姚璹、姚玢、姚球
    乾统四年《姚企晖墓志铭》止称“一女曰桃仙”,知其无子继嗣。目前有资料可参考者只有姚企华一系及其后裔:首先为姚玢,蒙元《姚枢神道碑》提到,企华“生金东上閤门使、金州团练使玢”;又天庆七年《姚璹墓志铭》称玢“起复登州刺史,知东上閤门副使”。其次为姚璹,《姚璹墓志铭》谓“公讳璹,幼閤门祗候,退历外差,位西头供奉官”。第三为姚球,实际上,姚玢、姚璹还有一个长兄,名讳姚球,“起复西上閤门使、陇州团练使。今充南宋正旦国信副使,皇朝谓之重委”。知姚企华有三个儿子,他们长幼排行顺序为,姚球、姚璹、姚玢。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辽朝晚期姚氏家族总体趋于没落,每个人的仕宦经历都非常平庸,可以说,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亦无多少建树,与此同时,有关该姚氏家族的资料也日益稀少。《姚枢神道碑》叙述姚玢以后的姚氏子嗣血脉及履历,云“玢生閤门祗候、武德将军佺;佺生武德将军、获嘉令锜;锜生安远大将军、庆阳安化丞渊,后更名仲宏;生公及弟桢、格”。其中,姚佺、姚锜两代人主要生活在金源时期,自姚丞渊(仲宏)则开始仕宦蒙元政权,嘉靖《许州志·秩官表》叙述河南许州历任知州,元朝第三任姚宏,“左丞枢之父,录事判官”。知姚宏即姚仲宏,中书左丞姚枢之父,担任过许州录事判官。
    众所周知,姚枢乃是蒙元初期颇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其侄子姚燧的文学成就和儒学造诣历来受人瞩目,此二人在《元史》卷一五八《姚枢传》及卷一七四《姚燧传》及元朝文献中皆有详述的履历,故本文从略。目前有一个问题尚存争议,即姚燧的生父究竟是谁?
    据《元史·姚燧传》记载说,“父格,燧生三岁而孤,育于伯父枢”。刘时中编著《牧庵年谱》亦云:“格生先生,讳燧。”两书说法相同,杨新勋教授从信这一记载。[13]关于上述问题,元朝文献中却有不同说法,按《翰林承旨姚燧父桢赠官制》云:“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姚燧父桢,名门甲姓,伟望通才。”姚桢与姚格为兄弟,这里明确说燧乃是姚桢,而非姚格之子。此说应该更为可信。
    首先,据刘时中《牧庵年谱》及《元史·姚燧传》,这份赠官制书中姚燧所署官衔当在武宗至大二年(1309)所除授。其次,此制书乃由翰林学士承旨王构拟写,《元史·王构传》云:“武宗即位,以纂修国史,趣召赴阙,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 袁桷为王构撰写的《翰林学士承旨赠大司徒鲁国王文肃公墓志铭》明确称:“至大三年六十有六,薨京师。”综合上述《翰林承旨姚燧父桢赠官制》所见姚燧署衔及王构卒年进行判断,姚桢应封赠于至大二年或三年。并且有学者研究指出,元朝封赠之制非常严格,其所针对的对象一般限定在直系血亲范围; 此外,至大初年,王构和姚燧的身份皆为翰林学士承旨,明显属于同僚关系,王构在封赠制中称姚燧生父讳曰“桢”,盖即当时采访姚燧本人所得,应该是准确无误的。至于《元史·姚燧传》及《牧庵年谱》称姚燧之父曰“格”,这种说法更为晚出,并且史源不明,明显缺乏有力的证据。
    此外,在姚燧同辈弟兄中,一为姚燉,一为姚炜。据《牧庵年谱》记述说,姚桢之子为江东宪佥姚燉,《滋溪文稿·故静观处士刘君墓碣铭》有“前至元时,江东部使者柳城姚公燉”云云。姚枢子是行河南省左丞炜,《元史·姚枢传》称炜终官平章政事。关于姚炜的详细履历,据《姚枢神道碑》述记,他历任“礼部郎中”,“中奉大夫”,“河南北廉使”等职务。《元史·泰定帝纪》及《文宗纪》还四次提到姚炜的任官情况:泰定二年(1325)闰正月乙丑,“河南行省左丞姚炜请禁屯田吏蚕食屯户,及勿务羡增以废裕民之意,不报”。三年十月庚子,“陕西行台中丞姚炜请集世祖嘉言善行,以时省览,从之”;致和元年(1328)十月甲寅,“罢徽政院,改立储庆使司,秩正二品。……河南行省左丞姚炜并为储庆使”;天历二年(1329)八月庚戌,“改詹事院为储政院,……前储庆使姚炜并储政使”。河南辉县姚氏后裔姚勇先生提供一份影印《姚氏家谱》,卷首序言云:“元泰定四年春,二十世孙中丞行台陕西道御史炜。”此人当指姚炜,其仕官与上文《元史·泰定帝纪》泰定三年十月庚子条相合。值得注意的是,嘉靖《辉县志》卷五《人物》列有姚炜小传,谓“姚炜,字显甫,诚斋枢之子,先任礼部郎中,累官至陕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卒,赠推忠秉德佐治功臣、光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鲁国文忠公”。万历《辉县志》卷六《人物志》“乡贤”条和道光《辉县志》卷一一《人物志》“乡贤”条皆因袭此文。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元朝文献对姚炜、姚燧后裔也有相关记载。首先,许有壬《至正集》卷六七《崇文监丞姚贡夫画像赞》称:“昔我牧闇(庵)先生实主文衡,德沛渊泉,言炳日星,是宜名父之有子,亦子之克慎于继承。”牧闇(庵)先生即姚燧,知姚贡夫是为其子。元代政书《秘书监志》卷九《管勾》亦称:“姚埴,字贡夫,大都人,牧庵先生鲁国文公燧之子。至正元年二月十八日,自同知息州事,以承务郎上。”检索《元史·姚燧传》,列传中记载姚燧子三人,即埙,圻,城。从而得知,姚燧实际上是有四个儿子。其次,《秘书监志·管勾》还提到另外一个与姚氏家族有关的人物,云“姚堉,字载夫,大都人,雪斋先生鲁国文宪公枢之孙。至元后四年闰八月初十日自资成库提点,以奉议大夫上”。知姚堉为姚枢之孙,再从《姚枢神道碑》、《元史·姚枢传》及《牧庵年谱》综合分析,姚枢似乎止有一子炜,则姚堉盖即姚炜之子。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将新见石刻资料乾统四年《姚企晖墓志铭》与传世文献《姚枢神道碑》相发明,并利用此前被人所忽视的天庆七年《姚璹墓志铭》及相关辽金元历史文献,初步钩沉出后周姚汉英到蒙元时期姚枢、姚燧整个姚氏的家族谱系,考证相关人物履历,大致清晰地梳理了一个汉人世家在北族王朝政治社会中的发展脉络。
    (本文原载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为方便阅读,已省去所有注释,如需引用,请参考原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11-9 08: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文将以《姚企晖墓志铭》、《姚璹墓志铭》及《姚枢神道碑》为基础资料,并结合相关出土碑刻及传世文献,梳理辽代姚汉英到蒙元时期姚燧的家族史发展脉络,从中构建出一个尽可能较为完整的家族谱系。


    1.第一代:姚勍


    上述乾统四年《姚企晖墓志铭》和天庆七年《姚璹墓志铭》皆标榜本家族姚氏之祖源派出唐朝名相姚元崇,但在血缘关系方面却无法传承接续,目前有据可考的姚氏祖先实则为姚勍。据《姚枢神道碑》记载说,“惟本五季梁、唐六镇节度使勍”。按“姚勍”之名在五代文献中凡三见:《旧五代史》卷九《梁书九·末帝纪中》贞明四年(918)正月庚辰,“以蔡州刺史姚勍权知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六月己酉,“以权知感化军两使留后、特进、检校太保姚勍为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十月辛丑朔,“以前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特进、检校太保姚勍为左龙虎统军,充西都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可知此姚勍为后梁时期人,曾任感化军节度使,极有可能是《姚枢神道碑》所指之先祖。


    2.第二代:姚汉英


    姚汉英无疑是一位关键人物,基本决定了姚氏家族发展之转型,即由中原政权融入北族社会。《姚枢神道碑》云:“勍生金吾将军汉英;汉英,周广顺初,太祖遣之使辽,见留。”目前有多种历史文献记述此事之原委,据《册府元龟》记载说,广顺元年(951)五月己巳,“遣左金吾将军姚汉英、右神武将军华光裔使于契丹,辞各赐袭衣、银带、绢彩三百疋,银器五十两”,“既而兀欲(即辽世宗)留我行人将军姚汉英、华光裔,不令复命,由是复绝”。《旧五代史》卷一一一《周书二·太祖纪第二》广顺元年五月己巳条亦记此事。《辽史·世宗纪》天禄五年(951)二月条所述大致相同,亦称“周遣姚汉英、华昭胤来,以书辞抗礼,留汉英等”。该书卷九六《姚景行传》是这样说的:“祖汉英,本周将,应历初来聘,用敌国礼,帝怒,留之。”。辽朝在与中原王朝交往过程中羁留了很多汉人,姚汉英即在其中之列,随即“隶汉人宫分”。


    不过,以往史料对姚汉英后来仕宦辽朝政权的情况多语焉不详。新出土的《姚企晖墓志铭》则提供了重要信息,谓“至天顺皇帝嗣位,宠顾益厚,以枢密使兼政事令委之”。“天顺皇帝”是指辽穆宗,可见此时姚汉英便开始身居要职。2004年,辽宁省朝阳市旧城区发现了一座统和二年(984)《佛舍利铭记》,它详细记述捐造人的身份:“安时守节弘化翊亮功臣、彰武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政事令、使持节霸州诸军事行霸州刺史、上柱国、东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五百户、食实封五佰户姚汉英。”此系姚汉英在辽圣宗时期的全部官衔,其所享有的政治地位可见一斑。


    3.第三代:姚衡之、姚柬之


    按,《姚枢神道碑》称姚汉英“生中书门下平章事、北面宣徽使衡之”,以及《姚企晖墓志铭》谓“曾祖讳衡之,累任南北院宣徽使,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者记述姚衡之履历相同,上述官职当是他致仕时所任之职务及封赠之官。另外还有记载说,统和二年,姚衡之曾为“彰愍宫汉儿副都部署、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据统和二年《佛舍利铭记》记述,姚汉英实有二子,除次男姚衡之以外,还有长男姚柬之,时任“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空、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关于姚柬之的事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甲申称:“(曹)利用即与其右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持国主书俱还,并献御衣、食物,其郊劳馆谷,并如韩杞之礼,命赵安仁接伴。柬之谈次,颇矜兵强战胜。”[8]此次宋辽双方交聘之事,亦见《辽史·圣宗纪》统和二十二年十二月癸未云:“宋复遣曹利用来,以无还地之意,遣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持书往报。” 此人盖即《佛舍利铭记》所称“姚柬之”。


    4.第四代:姚居任、姚居政、姚居信、姚居化


    上文据《姚企晖墓志铭》及《姚枢神道碑》指出,姚衡之生有两子,一名“居任”,一名“居政”,可惜无法判断二者的长幼关系。此外,统和二年《佛舍利铭记》叙述称“次男新妇京兆郡杜氏、孙筐儿、孙杨留”。这里“次男”指姚衡之,其所称“孙”当即姚汉英之孙,知“筐儿”、“杨留”盖指姚居任、姚居政二人。


    上述《佛舍利铭记》又云“长男新妇清河郡张氏,孙新哥,孙杨七”,知姚柬之也有两个儿子,其乳名分别叫作“新哥”、“杨七”。我们发现,辽朝文献中别有称“姚居信”及“姚居化”者。据《辽史·圣宗纪》及《兴宗纪》记载,太平二年(1022)三月戊寅,“遣金吾耶律谐领、引进姚居信充宋主吊慰使副”;十一年七月甲寅,“以观察姚居信为上将军”  。这两段史料可以得到《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印证,卷九八乾兴元年(1022)六月乙巳,“契丹主闻真宗崩”,派遣“右金吾卫上将军耶律宁、引进使姚居信来吊慰” ;卷一一〇天圣九年(1031)四月丁亥,“契丹遣左千牛卫上将军萧昇、镇国军节度使姚居信来贺乾元节”。此外,卷一五八庆历六年(1046)四月辛酉,“契丹国母遣保安节度使萧德、严州团练使姚居化,契丹遣左千牛卫上将军萧伸、太仆卿李云从来贺乾元节” 。综合上述史料,进一步分析姚居信和姚居化的行辈字派及活动年代,他们很有可能是姚柬之的儿子,或即《佛舍利铭记》之“新哥”、“杨七”。


    5.第五代:姚景初、姚景祥、姚景禧


    如上所述,同为一父的姚居任、姚居政已分化为两个家族,其子嗣情况如下:首先,《姚企晖墓志铭》称:“皇考讳景初,静江军节度使,同知宣徽院事。”知姚居任之子为景初。其次,《姚枢神道碑》云“居政生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虔州节度使景祥”,及《姚璹墓志铭》亦称“皇祖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吴兴郡开国公讳景祥”,两者所记姚居政之子景祥的官职除环卫官相同外,其赠官、勋官、爵位及差遣皆可以相互补充。


    由上文可见,景初与景祥为兄弟行辈,不过同辈人中最负名气及政治地位最高者要数姚景禧。按,姚景禧因犯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名讳,后被更名“景行”,《辽史·姚景行传》详述其个人履历,其中特别重要的功绩有:“道宗即位,多被顾问,为北府宰相。九年秋,告归,道闻重元乱,收集行旅得三百余骑勤王。比至,贼已平。帝嘉其忠,赐以逆人财产。咸雍元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明年,驿召拜南院枢密使。”此指清宁九年(1063)平定重元之乱,这是辽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咸雍八年(1072)《耶律仁先墓志》亦记此事,称“宰相姚秦公等驰至行在,既抃且泣”。此“姚秦公”指姚景禧,他与耶律仁先一道平叛耶律宗元之乱 。更为重要的是,辽朝文献和石刻资料屡次提到姚景禧竭力辅政之事,大安五年(1089)《梁颖墓志铭》云“故守太保、中书令杨公皙,今守太师、中书令姚公景禧连衡秉政”,此与《辽史·杨皙传》所记“清宁初,入知南院枢密使,与姚景行同总朝政”亦正相合。《耶律仁先墓志铭》也提到,“王又与相国姚秦公相善,军国大事,上多召二人议定”。这些证据都说明,姚景禧官居显位,由于此前其父祖辈归降契丹后皆隶属汉人宫分,《辽史·姚景行传》记述说“及景行既贵,始出籍,贯兴中县”。由此标志着姚氏家族发展到全盛时期。


    6.第六代:姚企晖、姚企晦、姚企成、姚企华


    目前有多种石刻资料表明,辽朝姚氏家族第六代成员的行辈祧字为“企”字,兹将相关人物考述如下:


    第一,《姚企晖墓志铭》自称本人“君讳企晖,字隐之”,“至八岁,童子举登第,授将仕郎、守大定府文学。后寿昌三年,閤门袛侯”。此外,企晖之兄名字为“企晦”,历官“左班殿直,閤门袛侯”;其弟名字为“圣恩奴”,这显然是效仿契丹习俗取用的乳名,不过他“幼而早逝”,没有任何事迹。


    第二,《姚璹墓志铭》谓皇祖名讳景祥,“皇考太子洗马,官石城长”,可惜姚璹之父未详其名。所幸《姚枢神道碑》载有更为详细的家族谱系:“景祥生太子洗马企华;企华生金东上閤门使、金州团练使玢。”此与上述《姚璹墓志铭》“弟曰玢,起复登州刺史,知东上閤门副使”亦正相合。知姚璹弟曰玢,即二人同父,那么《姚璹墓志铭》所称“皇考”则为太子洗马姚企华。


    第三,据大安六年《陈顗妻曹氏墓志(乙)》称,“幼女瑶英,适故相、守太师、致政姚中令男企成”。首先从名字判断,姚企成显然与姚企晖等人有着家族血缘关系。按,《辽史·姚景行传》记述姚景禧重熙间任“参知政事”,道宗即位“为北府宰相”,“拜南院枢密使”及“兼中书令”,致政“加守太师”,此与上述曹氏墓志“故相、守太师、致政姚中令”的身份亦正相合,知姚企成为姚景禧之子[10]。


    第四,上述姚企晖、姚企晦、姚企华及姚企成之家族身份皆有据可考,值得注意的是,辽代石刻及宋朝文献有三条记载或与姚氏家族成员有关。其一,寿昌三年(1097)《贾师训墓志铭》称“又在永乐,尝与严州剌史姚企回,行视其州银冶之地”;其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〇七元祐二年(1087)十二月甲辰,“充史馆修撰姚企程,来贺正旦”;其三,《宋会要》绍圣元年(1095)九月十七日,“国信所缴奏回谢北朝国信使张舜民、副使郑价与送姚企贡,问答失当,各特罚铜二十斤”;及元符三年(1100)六月一日,“太常少卿乾文阁学士姚企贡来祭奠”。[11] 综上所见,姚企回、姚企程、姚企贡三人都活动在辽朝晚期,其行辈派字均为“企”字,极有可能与姚企晖等同为从兄弟辈。


    7.第七代:姚璹、姚玢、姚球


    乾统四年《姚企晖墓志铭》止称“一女曰桃仙”,知其无子继嗣。目前有资料可参考者只有姚企华一系及其后裔:首先为姚玢,蒙元《姚枢神道碑》提到,企华“生金东上閤门使、金州团练使玢”;又天庆七年《姚璹墓志铭》称玢“起复登州刺史,知东上閤门副使”。其次为姚璹,《姚璹墓志铭》谓“公讳璹,幼閤门祗候,退历外差,位西头供奉官”。第三为姚球,实际上,姚玢、姚璹还有一个长兄,名讳姚球,“起复西上閤门使、陇州团练使。今充南宋正旦国信副使,皇朝谓之重委”。知姚企华有三个儿子,他们长幼排行顺序为,姚球、姚璹、姚玢。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辽朝晚期姚氏家族总体趋于没落,每个人的仕宦经历都非常平庸,可以说,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亦无多少建树,与此同时,有关该姚氏家族的资料也日益稀少。《姚枢神道碑》叙述姚玢以后的姚氏子嗣血脉及履历,云“玢生閤门祗候、武德将军佺;佺生武德将军、获嘉令锜;锜生安远大将军、庆阳安化丞渊,后更名仲宏;生公及弟桢、格”。其中,姚佺、姚锜两代人主要生活在金源时期,自姚丞渊(仲宏)则开始仕宦蒙元政权,嘉靖《许州志·秩官表》叙述河南许州历任知州,元朝第三任姚宏,“左丞枢之父,录事判官”。姚宏即姚仲宏,中书左丞姚枢之父,担任过许州录事判官。


    众所周知,姚枢乃是蒙元初期颇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其侄子姚燧的文学成就和儒学造诣历来受人瞩目,此二人在《元史》卷一五八《姚枢传》及卷一七四《姚燧传》及元朝文献中皆有详述的履历,故本文从略。目前有一个问题尚存争议,即姚燧的生父究竟是谁?


    据《元史·姚燧传》记载说,“父格,燧生三岁而孤,育于伯父枢”。刘时中编著《牧庵年谱》亦云:“格生先生,讳燧。”[2]两书说法相同,杨新勋教授从信这一记载。关于上述问题,元朝文献中却有不同说法,按《翰林承旨姚燧父桢赠官制》云:“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姚燧父桢,名门甲姓,伟望通才。”[2]姚桢与姚格为兄弟,这里明确说燧乃是姚桢,而非姚格之子。此说应该更为可信。


    首先,据刘时中《牧庵年谱》及《元史·姚燧传》,这份赠官制书中姚燧所署官衔当在武宗至大二年(1309)所除授。其次,此制书乃由翰林学士承旨王构拟写,《元史·王构传》云:“武宗即位,以纂修国史,趣召赴阙,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 袁桷为王构撰写的《翰林学士承旨赠大司徒鲁国王文肃公墓志铭》明确称:“至大三年六十有六,薨京师。”综合上述《翰林承旨姚燧父桢赠官制》所见姚燧署衔及王构卒年进行判断,姚桢应封赠于至大二年或三年。并且有学者研究指出,元朝封赠之制非常严格,其所针对的对象一般限定在直系血亲范围 ;此外,至大初年,王构和姚燧的身份皆为翰林学士承旨,明显属于同僚关系,王构在封赠制中称姚燧生父讳曰“桢”,盖即当时采访姚燧本人所得,应该是准确无误的。至于《元史·姚燧传》及《牧庵年谱》称姚燧之父曰“格”,这种说法更为晚出,并且史源不明,明显缺乏有力的证据。


    此外,在姚燧同辈弟兄中,一为姚燉,一为姚炜。据《牧庵年谱》记述说,姚桢之子为江东宪佥姚燉,《滋溪文稿·故静观处士刘君墓碣铭》有“前至元时,江东部使者柳城姚公燉”云云。姚枢子是行河南省左丞炜,《元史·姚枢传》称炜终官平章政事。关于姚炜的详细履历,据《姚枢神道碑》述记,他历任“礼部郎中”,“中奉大夫”,“河南北廉使”等职务[2]。《元史·泰定帝纪》及《文宗纪》还四次提到姚炜的任官情况:泰定二年(1325)闰正月乙丑,“河南行省左丞姚炜请禁屯田吏蚕食屯户,及勿务羡增以废裕民之意,不报”。三年十月庚子,“陕西行台中丞姚炜请集世祖嘉言善行,以时省览,从之”;致和元年(1328)十月甲寅,“罢徽政院,改立储庆使司,秩正二品。……河南行省左丞姚炜并为储庆使”;天历二年(1329)八月庚戌,“改詹事院为储政院,……前储庆使姚炜并储政使”。河南辉县姚氏后裔姚勇先生提供一份影印《姚氏家谱》,卷首序言云:“元泰定四年春,二十世孙中丞行台陕西道御史炜。”此人当指姚炜,其仕官与上文《元史·泰定帝纪》泰定三年十月庚子条相合。值得注意的是,嘉靖《辉县志》卷五《人物》列有姚炜小传,谓“姚炜,字显甫,诚斋枢之子,先任礼部郎中,累官至陕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卒,赠推忠秉德佐治功臣、光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鲁国文忠公”。万历《辉县志》卷六《人物志》“乡贤”条和道光《辉县志》卷一一《人物志》“乡贤”条皆因袭此文。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元朝文献对姚炜、姚燧后裔也有相关记载。首先,许有壬《至正集》卷六七《崇文监丞姚贡夫画像赞》称:“昔我牧闇(庵)先生实主文衡,德沛渊泉,言炳日星,是宜名父之有子,亦子之克慎于继承》。”牧闇(庵)先生即姚燧,知姚贡夫是为其子。元代政书《秘书监志》卷九《管勾》亦称:“姚埴,字贡夫,大都人,牧庵先生鲁国文公燧之子。至正元年二月十八日,自同知息州事,以承务郎上。”检索《元史·姚燧传》,列传中记载姚燧子三人,即埙,圻,城。从而得知,姚燧实际上是有四个儿子。其次,《秘书监志·管勾》还提到另外一个与姚氏家族有关的人物,云“姚堉,字载夫,大都人,雪斋先生鲁国文宪公枢之孙。至元后四年闰八月初十日自资成库提点,以奉议大夫上”。知姚堉为姚枢之孙,再从《姚枢神道碑》、《元史·姚枢传》及《牧庵年谱》综合分析,姚枢似乎止有一子炜,则姚堉盖即姚炜之子。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将新见石刻资料乾统四年《姚企晖墓志铭》与传世文献《姚枢神道碑》相发明,并利用此前被人所忽视的天庆七年《姚璹墓志铭》及相关辽金元历史文献,初步钩沉出后周姚汉英到蒙元时期姚枢、姚燧整个姚氏的家族谱系,考证相关人物履历,大致清晰地梳理了一个汉人世家在北族王朝政治社会中的发展脉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08: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4-3-22 08:07 编辑

    姚志峰~这个河洛姚族谱我经过查阅大量史籍资料发现有很多错的地方,以前的借鉴洛阳三山村家谱编写有点不实,现在根据墓志铭和史料记载比较真实可靠。修正如下:


    河洛姚氏族谱

    始祖宣业为陈征东大将军,居吴兴(乃浙江湖州府)。
    二世祖安仁为隋青汾二州刺史。远图膺锡,大名垂休。
    三世祖祥任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
    上三世俱葬于尧兴。
    四世祖懿,字善意。年十八岁,蓄大容远,艺工鸿鹄自若以待奋。隋乱盗生于郊,授公本县令,以先人部曲少用辑宁。唐太宗渡河闻公名,遣使召公于州。将曰:王充非主,天命在唐,宜速举众以应义。不然,恐贻后慼。因间道入谒。高祖喜欢者久之,乃降赐墨书金帛。以此合州离患。太宗东征王充,授公鹰扬郎将、长沙县水陆总管。及贼平,将举籍议功。有妄谮者云公曾通伪郑,因而拟黜,又以明略用,多每为物侪所忌。乃筑室于峡石东北重岗之曲,将以道德栖高尚其事。俄而贬授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公抗自列,谢病而退。又除常州长史,亦坚以疾辞。寻除陕州刺史,累加银青光禄大夫。公察按百城,导齐江门,茂育云泽。龙朔初邛蛮作梗,乃除公使持节嶲州都督。正以训吏,严以畜戎,不罚而惩,不战而服,能以毁远,寿以衰迁。官至吏部尚书。以二年十二月一日终于官舍,享寿七旬有三。以三年七月十三日藁葬于峡石县西张茅镇南不二里许梨山之下,谥文献公。勅建坟茔一顷二十亩,赡田六顷。右建旌贤寺坟寺一座,遣僧惠昙守奉。
    碑铭
    姚氏先德,裔裔绵绵。何时无隽,何位非贤。重象曜质,纷纷秩秩。洁斋相享,休复于吉。追思伊德,文献非他。我生则晬,天爵云多。粤有符彩,宁施琢磨。英图烈烈,利用峨峨。瞻天历象,阅帝关河。庸勋远大,锡命骈罗。行行驷马,作藩荒荒。为范陶均,政闲谁黩。时修育物,陟遐穷冥。不复告,卜宅离茔。东卑西贲,幽封大成。式尊孝子,昭发家声。
    公初娶张氏、李氏,并早殂殁,后娶刘氏,累封彭城郡夫人。刘氏乃隋左常侍刘隆之孙任唐襄州长史讳志逵之女,生二子:崇、景。夫人常以峡道崎岖,志慕中州,遂迁居于洛焉。神龙中宗三年正月八日终于洛阳慈惠坊之私第。遗命曰:生以形累,死以魂游。事尊在冥,无远不至。何必合葬然后为礼。昔邴根矩沐德信并通儒达识,咸以同窆为非,实获我心,当从其议,毋违吾志是尔孝乎。吾殁,可以龙门山外用为窀穸,翼近家园,以慰吾平生之好。崇、景敬遵遗命,以景龙二年九月庚寅朔越十五日甲辰扶柩葬于万安山。其山在龙门山之南之南原。
    生子十一人:德素、…,元之、元景、元素。
    五世祖崇,字元之。雅高气节,博古好学。初授濮州仓参军,历亳、宋、许、申等州刺史,政清刑简,又迁荆州刺史及代州刺史。吏民泣留马首,鞭镫皆截。遂迁凤阁侍郎。以张说之谮,出为灵武道大统管。时狄梁公即仁杰荐为武后夏官侍郎,事唐中宗、睿宗,因以计黜太平公主,遂贬为同州刺史。玄宗即位,知公之贤。一日猎于渭川,遣史召至,官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公不谢,以十事进谏,如上可行,然后受命。如抑权倖,惜爵赏,容纳谏,却贡献,退民田,薄徭赋,罢宫役等,皆关系国家,切中时弊。玄宗无不嘉纳焉。每与议论,随问随答,毫无疑滞,以此甚称上意。时山东蝗,河南北之人流亡殆尽。公奏遣御史都督州县,捕而瘗之。议者以为蝗杀太多,恐伤和气。公曰:“昔楚庄王吞蛭而愈疾,孙叔敖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于人之饥死乎?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蝗所以得灭,人所以得生也。从而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封梁县侯暨拜梁国公,食三千户,加紫薇令。
    授紫薇令制。其时在开元初年十月二十日
    黄门:天之紫薇,地在清禁。宰臣为重,庶政攸先。不有殊才,曷云兼寄?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书、同紫薇黄门三品、监修国史、上柱国、梁国公姚崇,河山粹气,礼乐清英,德量在宽,公心益厚(诏令“厚”作“谨”)。词必体要,行之至远,学以穷微,志於可大。允兹忠党,光我谋誉,闻善若惊,欲仁斯至。衣冠以为蓍蔡,廊庙资其柱石。朕之钦者管乐,人之杰者萧张。遂能以身许国,开物成务。邦是用乂,朝惟得贤。北宸远拱,西垣近密。俾因题剑之荣,式演如丝之命。可兼紫薇令。余如故,主者施行。公后有疾,具书告归。上不许。遂修一便殿,请公入宫,朝夕讲问。上每私自祝曰:天若殃崇,即殃我唐。公与宋璟相继为相,守法持正,赋役均平,形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之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比焉。一日,上问宋璟曰:“崇之子中有贤能可以继崇为相者否?”璟曰:“三子奕可以继之。”异日,上召公问曰:“汝三子奕,我欲宰官”。公曰:“奕之不肖,逐居洛阳。”上曰:“有荐之者。”公曰:“莫非宋璟。”上问何以知之。公曰:“崇荐宋璟,故荐崇子以报。”上疑,又问璟曰:“崇子不肖,何由得荐?”璟对曰:“崇贤知璟,璟岂不知奕乎?勿听伊言,有致失人。”遂官奕。公素与张说有隙。疾笃之际,众子侍侧。嘱曰:“我与张说邪正不两立,我死,汝等必有灾殃。但说素性奢侈,死后必来吊丧。可将玩服盛陈,张不顾,举族危矣。若寓目即馈,即以神道碑请得其文,即录进御,致令速镌。张料事迟,必悔,必索遗稿。则以刊刻为辞,仍告以闻上。”讫公殁,张说果来吊丧,目其玩服三四,不胜忻慕之至。诸子悉如教戒。登时文成,叙述该详,时如极笔。略曰:“八柱擎天高明之位列,四时成岁亭毒之功在。”不数日果来索稿,以为词未周密,重加删改。众子乃引使者视其碑,仍告以进御,使复命。张悔恨抚膺曰:“死姚崇犹能算我生张说,吾今方知其不如也。” 公曾自营坟墓于万安山母茔之次,名其穴曰“永乐所”。开元四年岁次丙辰八月二十六日遘疾终于东都慈惠坊里第,年七十有六。十一月癸酉朔,越十八日庚寅孤(弧?),开穴掩葬。勅建龙碑二十七,谥文贞公。娶杨氏无子,又娶耿氏,俱封一品夫人。生三子,长彛、次异、三奕。墓志铭:
    源深自虞,派别从吴,避地鲁陕,居家洛都。神明远契,岳渎冥符,翊圣斯偶,生贤不孤。仁将勇济,孝与思俱,学刃攒植,文锋迅驱。才安卑位,即骋长途,惟实惟有,若虚若无。再三军国,一二吁谟,戎柄光重,王纶最枢。兼司任切,久政荣殊,黼藻弥焕,丹青靡渝。以宽容物,以鉴分区,别或形放,中恒礼拘,箴虽诫口,诤亦忘躯。但睹浑璞,谁比瑾瑜?伊皋尺寸,管乐锱铢,名正身遂,言诚愿孚。方辞汉禄,更辱齐组,既积而散,穷欢尽娱。川归东极,日去西晡;上恻旒扆,旁悲路衢。蓝田美玉,荔浦明珠,载广休庆,爰宏典谟,丰碑乃立,盛业其铺。帝念频轸,仙毫特纡,镌金刻石,凤篆龙图。七曜光动,三泉泽濡;钦此叙事,理郁词敷;求旧铭实,惭殚恧芜。缅思云雾,尚想江湖,有道有德,其何以逾?延陵之墓,空此呜呼。存殁终始,遐哉邈乎。
    陕州东卫村旧为公建立祠。宋元祐八年,知州游公命人致祀于故居。
    陕州大南关有二贤祠为公兴宋处士魏野建。
    德素,生子爱同。
    元景,官宗正少卿。娶葛氏,生子弇、冯、
    算,壶关令。
    元素,生子辩义。
    六世祖
    姚彝,官邓、海二州刺史,封虢县开国子。开元四年八月廿六日(716年9月16日)卒于东都慈惠里,年四十。娶穆氏,封夫人,生子五:闿为越州长史、阆为郫县令、闉为贵乡令、闶为太子司郎、闢为河南丞。
    姚异,官刺史。娶沈氏,封夫人,生子三:闳为左拾遗,開官职不详,阀为洛州参事。
    姚奕,官太仆,为尚书右丞相。居洛阳。娶许氏,封夫人,生子阐:为侍御史。
    姚弇,子二:闲润州司户参军、誾睢阳太守追封潞州大都督。
    姚冯,子:阍为余干丞。
    姚算,子:閈为临河令。
    七世祖姚闿,越州长史。生子二,姚係,门下典仪。姚俟,太常寺太祝。
    姚阆,郫令生子三。姚倍,须山令。姚伦,扬州大都督府仓曹参军。姚但。
    姚闉,魏州贵乡令。生子二。姚侑(747年—802年),朝散郎、前试詹事府司直兼蕲州黄梅县令、姚伾。
    姚闶,太子司议郎
    姚闢,河南丞,生子二。姚偁,泾主簿。姚偕,监察御史。
    姚闳,左拾遗。生子五。姚怦,宝应令。姚悟,襄王傅。姚憺,淮宁节度押衙,摄邓州刺史。姚惇,朝城令。姚惕,华原令。
    姚開,生子二。姚恬,姚汝能。
    姚阀,洛州参军。
    姚阐,侍御史。生子六。姚恒,都水少监。姚恺。姚协,松阳令。姚愐,右监门率府兵曹参军。姚忱,恒王府主簿。姚恽,左千牛卫兵曹参军。
    阍为余干丞,生子:论为豫州司户参军。
    姚闬为临河令,生子:姚合为秘书监。
    姚缙(孙女)嫁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陈州诸军事陈州刺史、上柱国陶禹。
    八世祖
    侑,生子四:成宗,太庙斋郎。成允,亳州蒙城县尉。成则、成功。
    伾,生子:珙,霍山令。
    偁,生子:勖,谏议大夫。
    偕,生子烈:为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怦,生子三:丹,陆浑令。浼,楚丘令、温,尉氏令。
    惇,生子:栖云。
    恽,生梁唐六镇节度使勍。
    合,生子潜。
    九世祖勖,字斯勤,长庆(唐穆宗年号)初擢进士第,累迁谏议大夫,更湖、常二州刺史。自作寿藏于万安山南原崇茔之旁,署兆曰“寂居穴”,坟曰“复真堂”,中剟土为床,曰“化台”。娶何氏,封夫人,生岱、岳、峻。
    世祖勍生左金吾将军汉英。
    世祖栖云。
    十世祖岱、唐乱未任,生子相如、相业。
    世祖岳、峻。
    世祖丹,生子三:增,荥阳令。均,金华令。蕴,大理司直。
    世祖汉英,(约公元920年一公元984年),姚汉英本为后周左金吾将军。后周太祖郭威于广顺元年(辽应历元年,951年)五月,遣姚汉英、华昭胤等出使契丹。辽世宗借口后周“书辞抗礼”,将姚汉英、华昭胤等人强行留用。此后,姚汉英归顺了契丹,成为辽世宗、穆宗、景宗、圣宗四朝的一名重臣。他先后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政事令、彰武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使持节霸州诸军事、行霸州刺史、上柱国、东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五百户、食实封五百户。
    姚汉英是从辽世宗、穆宗、景宗,直到圣宗朝的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享有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兼政事令、上柱国、开国公等封号,除了封王,已是位极人臣,无以复加了。姚汉英不仅个人显贵,且福泽妻子儿孙,据《辽史·圣宗本纪》记载,姚汉英的妻子刘氏被封为许国夫人;生长子柬之、次子中书门下平章事北面宣徽使衡之。
    十一世祖相如,五代时任刺使端明殿大学士,生子铨衡。
    蕴,生子:颋,浙西馆驿巡官。进。
    柬之 汉英长子,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空、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监门卫大将军等职。德配清河郡张氏,生居信、居化。
    衡之 汉英次子,任彰愍宫汉儿副都部署、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等职。德配京兆郡杜氏,生居任、给事中同中书门下省事居政。
    十二世祖铨衡,乱世未任仕,生子杞、琪、琮、璜。
    颋,生子:圭,南昌主薄。
    居信 柬之长子,镇国军节度使。
    居化 柬之次子,严州团练使。
    居任 衡之长子,严州刺史。生景初。
    居政 衡之次子,给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生太师左金吾上将军虔州节度使景祥。
    十三世祖杞,洛谱记载:避战乱由洛阳迁山西洪洞柳沟村,生子起铉、起铸、起硅。
    景初 居任子,静江军节度使,同知宣徽院事。德配金乡郡曹氏,生三子,企晦、企晖、圣恩奴,一女白撒。
    景祥 居政子,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虔州节度使。生太子洗马企华。
    景行 辽宰相、武定军节度使、南院枢密使。生企成。
    世祖景行原名景禧,(?一公元1076年)辽代兴中府(今朝阳)人。先祖姚汉英,本为周将,后降至辽国。姚景行学识渊博,重熙五年(1036)乙科举,登进士第。先为将作监,改任燕赵国王教授。辽兴宗重熙时(公元1032—1055年)进士。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道宗时,出任知兴中府、北府宰相,后告归家乡。参与平定耶律重元之乱有功,皇帝嘉其忠。咸雍元年(公元1065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他在任期间,减徭役,疏宽滞,广储以备荒,勤校阅以修武,得到郡民拥护。大康元年(公元1075年),因上京狱断迟滞,命为留守,不数月,狱空。死后,封柳城郡王,谥文宪。
    十四世祖起铉,学问博洽,文章灿美。聪明敏捷,能视七行,又善骑射。不欲见用。全眷流寓山西洪洞县柳沟村。后蒙召,授督统总戎兼参军事,屡立奇功,殉难西夷。荫袭三世。娶马氏,封夫人。生清标、清宽。
    企晦(?—1101) 景初长子,左班殿直,阁门袛侯。
    企晖(1082—1101) 景初次子,八岁登童子第,授将仕郎、守大定府文学。后寿昌三年,阁门袛侯。乾统元年秋七月二十五日,因卧疾,卒于乡中,时年二十。德配刘氏,生一女仙桃。
    圣恩奴 景初三子,幼年早逝,无学名。
    企华 景祥子,太子洗马。生球、璹、玢。
    企成 景行子,史馆修撰,德配颍川郡开国侯之女陈氏。
    企回严州剌史。
    企贡太常少卿、乾文阁学士。
    十五世祖清标,萌荫父爵,生子澄、湛。
    世祖清宽,萌荫父爵。
    世祖
    球 企华长子,西上阁门使、陇州团练副使。
    璹(1074—1117) 企华次子,幼阁门祗候,退历外差,位西头供奉官。德配刘氏,生三女,长龟龄,适会稽郡康纯,次蔓璋、三安璋。
    玢 企华三子,金东上阁门使、金州团练使。生閤门抵候武德将军佺。
    十六世祖澄,萌袭终身,生子定邦、定国。
    世祖佺生武德将军获嘉令锜。
    十七世祖定邦,萌袭常州都尉,生子彭年、延年。
    世祖定国,宋朝官县令迁长史,生子三元、三畏迁安徽省。
    世祖锜生安远大将军庆阳安化丞渊,后更名仲宏。
    十八世祖彭年,宋朝战乱未任,生子慎行、慎为。
    世祖渊,金朝末年,姚渊调任许州(今河南许昌)录事判官,“乃徙家于许”。生长子嘉猷程世旧学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鲁国公谥文献公枢、次子桢、三子格。
    十九世祖枢,(公元1201年一1278年),字公茂,号雪斋、敬斋,元初政治家、理学家。公元1250年,忽必烈召姚枢至漠北访问治道,姚枢上书陈述儒家传统的帝王之学、治国之道,深受器重。忽必烈受命总制漠南汉地军事,姚枢建议在与南宋接壤地区屯兵,积谷守边,徐图灭宋,被采纳。后从忽必烈攻大理、鄂州,咨谋军中,屡谏屠戮。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姚枢以藩府旧臣预议朝政,参定制度,任东平宣抚使、大司农、中书左丞,出为河南行省佥事,入拜昭文馆大学士,终于翰林学士承旨职位。卒谥文献,元成宗即位后,追封其为鲁国公。墓园在河南辉县。生河南府左丞炜。
    世祖桢生故江东宪佥燉。
    世祖格生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燧。燧三岁而孤,依伯父枢成人。
    洛谱记载:慎行子讳、炜。
    二十世祖炜,登进士,官中丞行台陕西道御史。公奉命行台陕西,祭拜四世祖文献公墓下,见祠堂颓圯,坟墓荒凉,赡田强侵,止有旌贤守坟寺一座,目击心惨。遂檄洛府,复给文牒,申励樵禁,以遏匪人。仍令主持僧宗挥守奉。因询及族众家谱何在,族众曰屡经改革,残缺失次。公幸以颠沛之余仅存一二,略书之以为后世知所宗云。娶李氏,封夫人,生堉。
    燉生子埭 更名守中。
    世祖燧生子埙、圻、城、埴。
    二十一世祖堉,官朝散大夫、同知安丰路总营府大将军。娶姜氏,生才、钦。
    埭 更名守中,燉子,元代剧作家,官至江平路吏。
    埙 燧长子,生于至元廿一年(1284)九月二十日。
    圻 燧次子,生于至元廿九年(1292)。
    城 燧三子,生于大德三年(1299)元朝附马。
    埴,燧四子,字贡夫,大都人,至正元年(1341)二月十八日,自同知息州事,以承务郎上。
    元顺帝时期,堉公在朝中遭人诬陷,举家犯抄,由于提前得到了消息,全家从姚固隐居在辉县市褚邱村南的树林中,后成村庄,即前、后姚村。后来,又被官府知悉。无奈之下,兄弟四人分为四支,分别逃往上海、江浙、山东聊城以及黄河南岸洛阳三山村。明初,黄河南岸一支返回辉县,定居姚屯。
    时值元明交替,政权更迭,二十一世诸公官居各地,因避祸事,隐于民间,史籍鲜有记载。血脉之亲,从此天各一方,难以相续。
    二十二世祖才,素以孝友著闻,廉洁其身。明太祖定鼎之初,乡人举选于朝。因避荐剡,遂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柳沟村(史籍记载举家犯抄从辉县市褚邱村南逃出)复业洛阳,家于三山。每遇饥荒年岁,捐赀输米,赈济多家。洛府郡守除匾奖励,仍申请酌用。朝廷遂恩赐寿官终身。先娶苗氏,早亡。后娶李氏,封夫人,生恭、宽、信、敏、惠。洪武五年三月十三日葬于秦山之下,南向,为截龙引孙葬。
    二十三世祖恭,幼习诗书,文理通晓,不以文章取士,是年停文,故隐居乡村,未获展志。娶妻李氏生子智、仁,留守洛阳三山村。宽,复居陕州峡石。信,字中孚,住津口,娶母氏,生八子,长辂、次载、三轩、四軨,余未详。信公辅佐明朝建文帝,明季之乱时燕王灭了建文帝,信公惨烈遇难。老族谱记载,信公“八子逃匿”、“隐迁津口”,葬信公于津口南边的邙山北坡上。载公守墓居孟津花园镇,玘公“以岁荒迁油坊街”, 轩公因“幼习师河阳”而徙居孟州韩西村并改名姚迁。景新公回山西洪洞县投亲,明永乐元年大移民迁河南孟州西逯村。油坊街、花园镇在黄河南岸,西逯村、韩西村在河北岸,四门人隔河而居。另四门人疑迁辉县姚屯、获嘉北务村定居。敏与叔祖钦,徙居巩土。惠教书,徙居襄县。
    二十四世祖智,娶岳氏生子洪、深。
    世祖仁,娶高氏,智公之次子深出继仁公。
    二十五世祖洪,儒士以学问著。娶董氏生子通、明、宽、签。
    世祖深,智公次子,出继仁公。《族志》记载:深子嗣锦。
    二十六世祖通,娶任氏生子景泰、景阳。
    世祖明,子景和。
    世祖宽,子景型。
    世祖签,子景豫。
    世祖锦,光绪谱记载:锦子景淳。吕店南姚沟族谱记载:锦子景房,明正德、嘉靖年间迁伊川吕店南姚沟村。
    二十七世祖名讳不详,据《姚文贞公裔族志》:祟祯十三年腊月,李自成调商洛,豫西等地兵力20万攻打洛阳。双喜领兵五千为先锋,三山村地处周岭要塞,福王派兵守周岭。立败于义军旗下,在逃回老城之际,将三山村民房火焚一空。义军总部老营过三山村之西的善桥,驻入关林庙。因村子火焚,逼迁他乡者何止景阳、景和二人?与南申姚姓祖上口传:姚姓才公长子恭门一分支景字辈于明未李自成义军攻打洛阳时期,避战乱由洛阳三山村移居伊川县水寨镇南申村相辅相成。
    二十八世祖,名讳不详。
    二十九世祖,由于伊川县水寨镇南申村姚姓始迁祖祖碑及家谱毁于文革年代,前三代名讳无从记起。
    三十世祖思字辈,生子仁、义,礼,智,信。汝阳县柏树乡秦停村姚姓祖碑墓表记载:祖原籍河南府洛阳彭婆镇南申,雍正七年兄弟五人仁、义、礼、智、信分居,乃携家移居伊阳县西二十里许秦停村居住,佃田耕种以营家计。据洛宁县县志记载:“雍正二年,(永宁)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不仅如此,据《洛阳市地理志》记载,康熙五十九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0年至公元1722年),洛阳连续三年大旱。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洛阳遭遇水灾,洛河水暴涨。
    历史证明,凡是遇上灾荒之年,如无政府救济,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百姓迫迁他乡实属无奈之举。
    三十一世祖,悦字辈,五兄弟分居另立族谱。
    长门世祖仁,生子赐恩、赐顺。汝阳付店下地开荒落户,老夫人留守南申,仁公终老未归没能合茔。
    二门世祖义,娶史氏生子赐禄,继娶武氏、常氏,移居汝阳柏树秦停村,佃田耕读传家。
    三门世祖礼,祖上口传:雍正七年与二长兄在两伊交界分别携家卷往西方向下落不明。
    四门世祖智、五门世祖信,留居南申,据南申祖上口传:奉养嫂夫人安茔于南申祖坟。雍正七年因灾荒家贫五兄弟分家异地迁移,恐日久年湮不能相认,南申姚姓三十世祖思字辈赋排辈诗一首另立族谱:悦(正)赐文进凤,遇元万世荣。鸿鹤朝玉树,永继锡光明。南申、秦停、付店世辈排字流传至今。
    三十二世祖,赐字辈。
    长祖门赐恩,赐顺,居汝阳付店下地。
    二祖门世祖赐禄,娶韩氏生子文秀,居汝阳柏树秦停。生女二,长嫁嵩县南庄牛生德,幼嫁本村杨恺。
    三祖门世祖不详。
    四祖门、五祖门世祖不详,居南申。
    三十三世祖,文字辈。
    长祖门世祖文进、文斗、文虎,居汝阳付店下地。
    二祖门世祖文秀,娶吕氏生子进德、进法、进贤。继娶赵氏生子进宝。文秀公善文墨书宝,清嘉庆三年为秦停始迁祖一世祖义公立碑撰文刻志。为其后代留下了承前启后珍贵的家族文史资料,使后代修谱垦亲有据可查,功在千秋百代流芳。
    三祖门世祖不详。
    四祖门、五祖门世祖不详,居南申。
    三十四世祖,进字辈。
    长祖门世祖进川、进关、进斗,居付店下地。
    二祖门世祖进德,娶李氏,继娶张氏生子凤池、凤岐、凤仪、凤鸣。世祖进法娶高氏生子凤阁、凤来。世祖进贤娶傅氏生子凤喜。世祖进宝倘幼,后娶妻生子凤锦、凤祥。居汝阳柏树秦停。
    三祖门世祖不详。
    四祖门、五祖门世祖不详,居南申。
    三十五世祖,凤字辈。
    长祖门世祖凤山,娶张氏生子遇秀。世祖凤阁娶申氏生子遇宾、遇舟、遇堂。世祖凤祥、凤岐,居汝阳付店。
    二祖门世祖凤池、凤岐、凤仪、凤鸣、凤来、凤阁、凤喜、凤锦、凤祥等,其他名讳不详,居汝阳柏树秦停。
    三祖门世祖不详。
    四祖门、五祖门世祖凤岐,娶魏氏生子遇成、遇龙、遇祥、遇武。世祖凤瑞娶何氏生子遇安,居伊川水寨南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05:14 , Processed in 0.1240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