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4-1-23 09:43 编辑
姚汉源水利治学精神探析
张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收稿日期:2014-04-02
作者简介:张兵(1986一),男,河南商丘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原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0卷第4期 2014年8月
姚波收集录出,以原文为准
摘要:姚汉源先生是中国水利史学的创始人,他一生情系水利,精心治学,其治学精神可以归结为情系水利,孜孜以学;探微解密,严谨治学;成立协会,聚力治学;古为今用,创新治学;笔耕不辍,开放治学。他的这些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去探究与学习。
关键词:姚汉源;水利史;治学
中图分类号:K9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44(2014)04—0016—03
姚汉源先生是我国水利史学科的奠基者和著名的水利史研究专家,终生致力于中国水利史研究,创立了中国水利史学科,招收并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水利史研究生,为我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治学态度之严谨、治学方法之科学、学术成就之显著,堪称一代楷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不断加以发扬。
一、情系水利,孜孜以学
姚汉源出生于山东的农村,从小生活在黄河边上,黄河的水患对幼年的姚汉源影响极为深刻,也引起他对黄河历史与现状的高度关注。同时,姚汉源酷爱史学,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在中学时期就已经通读了《资治通鉴》、《史记》、《九朝记事本末》等大量的史学书籍,这就为他以后从事水利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从小的志向加上对史学的热爱,使其立志于研究水利史上治水、治沙的经验,从而一生情系水利史学的研究,终成一代名家。
姚汉源于1933年考人清华大学。当时的清华大学没有相应的水利专业,姚汉源于是选择了与水利相关的土木专业。在大学期间,他经常钻进图书馆,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搜集大量与黄河史相关的资料。由于刻苦钻研、孜孜以学,在大学毕业前一年,他就在清华校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水利史研究论文——《黄河旧账翻检》,在学术上第一次论述不同时代的黄河变迁史,总结黄河的治理方法,揭示治黄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为以后的黄河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1937年,姚汉源毕业时,恰逢抗日战争爆发。当时中国科学技术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许多知识分子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纷纷出国深造,渴望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但是,姚汉源坚定自己研究中国的水利史的理想。正是抱定这一信念,姚先生冒着战争时期社会动乱的危险,先后辗转于济宁、成都、重庆、昆明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小河,即使身患疟疾、肺病,久治不愈,姚先生仍然执笔耕耘,兢兢业业地从事自己喜爱的水利史研究。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姚先生的生活还是很不稳定,他先在重庆公路总局任设计科技士,随后又随公路局迁往并定居在南京。1949年,公路局解散,姚先生被遣散。虽然他参与的工作与自己的水利史研究毫无关联,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当初的理想,在这期间他继续参阅大量的古典水利书籍,为以后的深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史料。
解放后,姚先生担任江西信江农业专科学校副教授,并兼任农田水利科主任,至此工作才真正与水利史研究相关。1953年,全国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他随水利科师生调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他系统的水利史研究正式拉开帷幕。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担任学院副教务长期间,尽管教务管理工作繁忙,姚先生还是挤出时间进行水利史研究,通过潜心分析历朝历代治水的经验与教训,用将近10年时间整理出一部约60万字的《中国水利技术史讲义》,为新中国的水利史研究提供了一套研究的范本,树立了以原始文献为依据的水利史研究的学术风气。
二、探微解密,严谨治学
当今许多学者都曾深入探究王景治河的奥秘,但众所纷纭。学者们一个普遍的看法是,王景治河成功所在主要是“植被说”,认为黄河水灾明显减少时期,是由于黄河上游的植物得以恢复,减少了水土流失,使黄河水中含沙量也相应地减少,所以黄河的水患也减少了。姚先生对此种说法提出来疑问。他认为,商汤时期植被没有遭到破坏,黄河还是严重泛滥,盘庚甚至被迫迁都;再往后周定王5年黄河大改道,加上史上记载着王景治河不久就发生了水灾,对水灾的记载多达十几次,因此“王景治河——千年无患”的说法根本就不成立。一连串的问题促使姚先生探究其中的原因。他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综合地分析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初步认为王景治河虽然很有成绩但并不是千年无患的,其他学者认为的“植被说”固然对水土流失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黄河上游存在的沙样的地质地貌是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具有的基本特征,即便是两岸没有水土流失,河流本身下切冲刷也会带走大量的泥沙[1]。经过后期的资料补充,姚先生在1982年召开的“黄淮海平原战略规划学术讨论会”发表了长达两万多字的《两千七百年来黄河下游历史真相的概述》一文。该文系统地总结了王景治河的原因:王景治河的成功得益于黄河自身流淌冲出的地势低、河道顺的新槽,加上王景修筑濮阳到渤海千乘的千里大堤有效地防止了河患的发生。在随后的几百年里我国北方战乱不断,黄河河堤得不到修整,黄河河水又四处蔓延,但是当时黄河下游湖泊、支流众多,每当有大水这些湖泊、河流起到蓄流分洪的作用,所以历史上并没有大的水患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的湖泊支流逐渐被黄河泥沙所填满,湖泊、河流起到的分流作用越来越小。到了隋唐以后北方战乱得以平息,黄河河堤又重新修整,黄河的泥沙堆积在两道之间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到了五代时期黄河决口又频繁起来。此观点一经提出,就使许多学者耳目一新。
对于水利史研究,姚先生在不断地深入探究后总结出一套具体的研究方案:第一,对基本资料的搜集并认真地辨析,把基本资料整理成文;第二,对历来某些重要水利措施和水利工程经验教训进行重新定义,力求理清历代水利工程的事实,使其对现代化治水具有参考意义;第三,探查我国历朝历代重要水利事业的历史演变过程并且研讨它与当朝当代的政治、经济各方面有什么必然联系,总结经验教训,让其对现代和未来的治水工程提供可参考的价值;第四,结合当时的社会科技发展规律来研究历代水利工程的发展规律,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2]。
三、成立协会,聚力治学
1965年,日本成立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该会主要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水利、水利建设、治水、灌溉、水运、社会经济史和水利的关系、都市水利以及水利和环境等,并对日本与印度、中国等国家的水利进行比较研究,先后出版了《宋代黄河史研究》、《清代水利史研究》、《秦汉帝国史研究》等十几部专著。而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协会。
姚汉源认为如果中国水利史研究还不如外国人,自己没有颜面对得起祖宗,也没有资格去教育子孙。正是在这种强烈使命感的驱使下,姚先生大声疾呼,积极倡议建会工作。1980年12月15日至16日,他在北京主持并参与了“中国水利协会水利史研究会”成立的前期工作,会议确定了水利史研究会的性质与宗旨。在两年的筹备期间,姚先生集结了水利、农业、交通、历史、地理、考古等有关方面的学者,1982年在中国水利协会下正式创立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并担任第一、二届会长。姚先生在担任会长期间积极地组织有关学术讨论,领导开展水利史的研究工作,促进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在国际学术方面,与日本的“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积极交流建立了密切学术联系[3]。协会成立的30多年间先后出版了《中国水利史稿》、《长江水利史略》、《中国水利史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等重要书籍,为我国的水利史研究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古为今用,创新治学
三门峡水库的建设是1953年苏联援华的156个项目之一。1958年11月25日大坝开始建设,1961年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由于生硬地照搬苏联模式,水库投入使用后不久,泥沙淤积成了大坝最严重的问题,如果不改变原来的设计方案,水库使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泥沙填满而报废。这时,人们普遍认为黄河中的泥沙是沙害,但是姚汉源在1963年的学术讨论会上提交的《中国古代农田的淤灌及放淤问题——古代泥沙利用问题之一》一文,明确指出三门峡水库的根本性问题是没有把治沙放在首位,没有充分地研究黄河的历史。姚汉源还认为,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加上古人治理黄河的有用经验,一定能治理好黄河。他的论证揭示了治理黄河的根本方法,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为三门峡水库更好的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案。
在水利史治学过程中,姚汉源深知水利史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有关水利史的文献资料大量散存于政治史、经济史、科技史等史料中,不仅要在这里找到线索,而且在笔记、小说等文学作品里也能搜寻到重要的参考资料。如果想从这些浩如烟海的历史记载中找到一些水利方面的资料真是困难至极,但是姚先生有专业的研究精神,他大量阅读中国古典资料,对历史事实进行研究,通过总结考证重新建立“历史模型”,建立起来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模型法”。“历史模型法”就是构建基于一种虽已逝去但仍保留或凝结在文献、文物、遗存等载体中的信息。采集这些信息,进行历史复原,利用相关科学知识去透视它、激活它,借鉴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建立历史模型,观察推衍历史模型在研究时段内的发展和演变,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原型的本质特征,预见当今事物的发展前景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水利史学科而言,历史模型方法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向,是利用历史与水利交叉研究的优势,研究当代水问题的部分9]。
五、笔耕不辍,开放治学
作为中国水利史学科的开拓者,姚汉源一生执着于水利史研究,出版了《中国水利史纲要》、《京杭运河史》等水利史专著和上百篇学术论文。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曾先后担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编委及水利史部分的编审,并为《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撰写了共6万余字的条目。同时曾作为主审人较详细地校核了《中国水利史稿》(上、下册)、《黄河水利史述要》、《长江水利史略》、《太湖水利史》、《珠江水利简史》等著作。2005年6月,姚先生通过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资助出版了《黄河水利史研究》。此书收录了姚先生毕生对黄河史研究的论文。
姚汉源先生的研究视野虽然主要集中于中国水利史,但他从不固步自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追踪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当他知道美国人C.H.佩尔主编的《喷灌》已经出版后,他最先拿到原著,看到此书对我国的水利建设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于是1973至1975年间他与别人合作翻译了约50万字的《喷灌》,并于1975年由水利电力出版社正式出版。
纵观姚汉源先生一生的水利史治学,他的学术研究成果丰厚,为中国的水利史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治学风格和治学精神也为水利史界所折服,成为我国水利史研究宝贵的遗产。
参考文献:
[1]莘子.中国水利史研究与姚汉源先生[J].读书,1985(3).
[2]周魁一,谭徐明.水利史研究的力作——读姚汉源《黄河水利史研究》[EB/OL].htp://www.chinawater.net.cn/history-new/History-03.asp.2008-11-17.
[3]刘浪,丁聪.当代治水名人——姚汉源[J].水利天地,1990(3)
[4]友仁.水利史研究的开拓者——访姚汉源教授[J].中国水利,1986(3)
[5]周魁一.“学以致用”与“历史模型”方法(一)[J].天下,2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