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0|回复: 1

北宋名将姚雄与东林锦峰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分钟前
  • 签到天数: 310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4-9-1 08: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宋名将姚雄与东林锦峰塔
    湖州日报
    2024年08月23日
    东林锦峰塔

    吴建国

      前时,见湖州学院刘正武先生主编的《湖学》公众号上,《文献里的湖州》系列栏目录有元代孟淳所撰《重修锦峰塔院碑记》(以下简称《碑记》)一文。《碑记》云:“吴兴城南,苕溪西上四十五里,地名东林,即沈东老之居。小山独秀,好似锦峰。上有浮屠七级,乃姚氏所建。”据此可知,今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锦峰塔系元朝姚宗夔祖上于宣和末(1124—1125)建成。


      东林锦峰塔究竟何人所建


      “姚本西陕西望族,世以武功名著史传。”陕西姚氏望族有三:一为京兆(万年)姚,二为冯翊姚,三即五原姚氏。前二者在唐以文著名,后者在宋以武功显赫,姚兕、姚麟、姚雄、姚古《宋史》皆有传。


      《碑记》又云:“宋治平间(1064—1067),观察公来赘于湖,爱是峰清致,因家其下。”观察公又是何人?从《宋史》《职官六》知,节度观察留后归类于“承宣使”,故不宜称“观察公”。姚麟、姚雄叔侄分别担任过定州观察使、华州观察使,均可称呼“观察公”。根据张波先生《北宋武将姚兕姚麟研究》一文所记,《碑记》所指观察公当为姚雄。


      至于姚兕,有记熙宁三年(1070)十月,“夏人举国入寇,环庆堡障皆被围。”他时任庆州荔原堡东路都巡检兼权本堡都监、西京左藏库副使,他坚守城寨,领兵占据险要地方。“与夏人战,一矢毙其酋,众溃,因乘之,遂破兰浪……据险张疑兵,伺便辄出。有悍酋临阵甚武,兕前射中其目,斩首还,一军欢呼。明日,来攻益急,兕手射数百人,裂指流血。又遣子雄引壮骑驰掩其后,所向必克。”


      自姚雄、姚古兄弟始,湖州东林即为姚氏世居之地。少时姚雄、姚古兄弟客居湖州,湖州为其第二故乡。兄弟二人后屡立战功,爵封于吴兴,当与此有关。吴兴东林即为姚雄、姚古兄弟侯爵、国公爵位的食邑封地。


      姚雄后裔姚宗夔于元大德四年(1300)正月上元日,请资善大夫、处州路总管兼内劝农事孟淳撰写《重修锦峰塔院碑记》。在今湖州东林,北宋名将姚雄与崇信军承宣使思溪(菱湖)王永锡两位高官共建塔院,用以为徽宗皇帝祈福延寿的佛教场所。姚雄逝世后,姚古续成。锦峰塔系祝延圣寿道场的一部分。在当时,这也代表了一位高官的政治站位和对皇帝的拥戴。


      姚雄逝世于政和六年(1116)七月与政和七年(1117)九月之间。同时,姚古被封为吴兴郡开国公。他继承兄长姚雄的遗志续建,直到宣和末(1124-1125年)“始克遂焉”,则顺理成章。


      而当初姚兕为何选择湖州,安排姚雄、姚古兄弟客居于此?原因不外乎三。其一,姚兕职务变动,由汴京调至边疆。时姚雄、姚古二人尚小,需要一个安定的成长环境;其二,当时“湖学”名闻天下,为培养姚雄、姚古兄弟文武全才。五原姚氏历来重视教育。其三,苏颂撰写的《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没提及姚宝祖上的任何信息,说明姚兕姚麟二人当时已经不清楚自己家族的世系。在北宋,一个人对于自己姓氏的郡望多少有所知。五原姚氏当与吴兴姚氏有关。这或许是深层次的原因。


      纵观以上,从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行状等综合研判,《碑记》所指“观察公姚氏”为北宋名将姚雄无疑。


      武宪姚雄


      姚雄字毅夫,五原人,北宋名将姚兕长子。姚雄一生历经抗击西夏,征讨安南、泸川,平定方腊等多次重大战役,为朝廷屡建战功,历秦州刺史、会州知州、熙河节制、夏州防御使、华州观察使、奉天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安德军节度观察留后、步军副都指挥使、康武军节度使、中太宫使、左金吾卫上将军、武康节度使治熙州。在熙河州驻兵防守的十八年间,换任了十六位将军镇守,唯有姚雄三次任职,历六年。姚雄以检校司空,奉宁军节度使致仕。


      宋徽宗时,奸相蔡京专权。姚雄素与蔡京不和。崇宁三年(1104),蔡京亲撰《元祐党籍碑》,把武臣姚雄与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等名臣309人列入“元祐党”。蔡京未曾料到,至南宋,高宗特为“元祐党”平反昭雪,称其为“元祐忠贤”。


      姚雄一生文韬武略,战功赫赫;忠义凛然,铁骨铮铮;怀菩提心,一诺千金;逝世后朝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武宪,无上荣耀。


      “世济忠武”姚家将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记云:“姚福进者,兕麟之祖也,德顺军人,以挽强名於秦陇间。至今西人谓其族为姚硬弓家。”


      熙宁十年(1077)冬,姚兕与姚麟兄弟请大文豪苏颂,为其父母合葬墓撰写《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碑云:将军讳宝字某,家世五原人……将军好学知书,长於骑射,以翘勇继父任。仁宗皇帝召对便殿擢左侍,禁陇干都巡检。时元昊负固西师,连年不解,将军独乘一障,志期自效……前后大小三十余战,皆为先登,体被数十创而勇气不詟。定川之战,将军同陷於贼,朝廷恻伤,优制赠某卫将军,厚恤其家,官诸弟子者几人。夫人同郡杜氏,实生三子,仲曰熙早卒,兕麟孟季也。


      《宋史》《姚兕传》载:姚兕,字武之,五原人。父宝,战死定川,兕补右班殿直,为环庆巡检。......卒于鄜延总管,赠忠州防御使。弟麟,亦有威名,关中号“二姚”。子雄、古。


      南宋王明清著,燕永成整理《挥廛后录》卷七《本朝先正御书碑额与御书阁名》,《全宋笔记》第六编第一册均记载:姚兕卒后,哲宗为其御书碑额,曰“世济忠武”。


      《姚麟传》:麟字君瑞,兄兕攻河州时,俱在兵间。......徽宗立,进都指挥使,节度建雄、定武军,检校司徒。卒,帝诣其第临奠,赠开府仪同三司。


      《东都事略》卷一百四 列传八十七《姚麟传》:绍圣中,出师泾原,召拜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改镇建雄徙定武,卒,年六十八,赠太尉。


      《姚古传》:古亦以边功,官累熙河经略。靖康元年,金兵逼京城,古与秦凤经略种师中及折彦质、折可求等俱勒兵勤王。时朝命种师道为京畿、河北路制置使,趣召之,师道与古子平仲先已率兵入卫。上方倚(仲)师道等却敌,而种氏、姚氏素为山西巨室,两家子弟各不相下。


      据姚雄在《周故少师王公(仁裕)神道碑》碑阴题记文字,知姚雄子姚友仲,非《宋史》所记姚仲友,另有弟姚起。可补史证。


      “汴京保卫战”时,石茂良为姚友仲部将。他亲历其事,撰有《避戎夜话》二卷,专门记述都统制姚友仲在“汴京保卫战”中的英勇顽强,拼力搏杀。终因皇帝昏聩,听信无能之辈,造成汴京城陷,姚友仲凄惨而死的整个过程。


      陆游在《渭南文集》中撰有《姚平仲小传》: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征讨睦州方腊起义时,“平仲功冠军”。


      据上可知,北宋姚家将即五原姚氏世系为:


      一世:姚福进 “姚硬弓”、“姚氏堡”主。


      二世:  姚宝陇干都巡检,战死于定川之战。卒赠卫将军。


      三世:  姚兕  姚宝长子,鄜延路总管,卒赠忠州防御使,宋哲宗亲题碑额“世济忠武”。


      姚熙   姚宝次子,早卒。


      姚麟  姚宝三子,建雄、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卒赠太尉、开府仪同三司。


      四世: 姚雄  姚兕长子,检校司空、奉宁军节度使、吴兴郡开国公。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武宪。


      姚古   姚兕次子,检校少傅、昭庆军节度使、吴兴郡开国公。


      姚起   姚兕三子,不详。


      五世: 姚友仲  姚雄子,都统制,死于“汴京保卫战”。


      姚平仲 姚古子,都统制、号“小太尉”。


    综上,姚雄、姚古兄弟二人少年客居湖州,后因战功累封至吴兴郡开国公,建东林锦峰塔院。姚氏后裔世居东林。锦峰塔现为浙江省文保单位,一代名将姚雄、姚古兄弟为湖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姚雄、姚古兄弟及姚家将的传奇故事确属湖州优秀的宋韵文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分钟前
  • 签到天数: 310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8: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锦峰塔的由来


    文/姚子芳




    吴兴城南,苕溪东岸,地名东林山,即沈东老之故乡。小山独秀,号以锦峰。上有浮图七级。乃姚氏所建。


    姚公本西,陕西望族,世以武功名著称世传。宋·治平年间(1064-1067),观察公赘于湖,甚爱此峰清致,家居其下。政和中(1111-1117),姚公与思溪承宣使王永锡游泗州(在今安徽省泗县)。游湖时遇巨风大作,惊涛际天,阴云如墨,巨浪走山。鲸鳌出没,鱼龙隐现,吹波鼓浪,莫知其数。然风势益壮,巨浪一来,身若上于九天;大浪既回,舟若坠于湖底。犹如举舟之人,兴而复颠,颠而又仆。姚王二公只见鱼怪出其左,水兽浮其右,张目列口,欲相吞噬。两公俱言,“若能过得此难,平安回故乡,一定建造七级浮屠,以酬水神。”此愿一出,风涛渐小。二公大难幸免,回得吴兴。


    姚公回东林,征得王公同意,遂建塔于锦锋山巅。砖木结构,浮屠七级,飞檐翘角,内能上顶,对窗可望,壁有神合。十分雄伟壮观,直至宣和末年(1125)宝塔及殿庑完工。殿庑正门朝东,塔因山而得名曰:锦峰塔。后虽屡经雷火,均旋复完之。因有祷必应,故舍田施财者乐助。仍佛像庄严,栋宇宏壮,食指繁颗,百器备用。每遭雷火,仍能修创一新,并规模日广。


    至明朝隆庆五年(1571),全塔亦俱倒,万历十年(1582),泽河陈家重建。时改砖木空心为青砖实心结构。至今(2003)塔虽满目疮痍,历尽沧桑,400余年,浮屠七级仍岿然,为人天所恭敬,非时之兴、人之能,若是耶?若以姚公初建至今,已近900年矣。东林人精神可嘉!


    锦峰塔为东林河光山色增光添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0-23 07:31 , Processed in 0.1109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