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回复: 3

钱俊俊|姚鼐史学思想研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1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昨天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鼐史学思想研究

    钱俊俊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4年06月

    姚波收集录出,以原文为准

    中文摘要
    桐城派是清朝最主要的学术流派之一,不仅擅于文学,在经学、史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姚鼐,桐城三祖之一,是桐城派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其史学方面,他的“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结合的史学方法,既继承了桐城派传统,又启迪了桐城派后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史学思想。本文从史学史的角度探究姚鼐的史学作品,以此来归纳出他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揭示他的史学成就。


    本文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姚鼐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平,按照求学、辞官和师友关系的顺序来陈述姚鼐的人生经历,时代思潮与个人际遇共同塑造了姚鼐开阔的史学视野;第二部分详细地论述了姚鼐的史学理论,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分别从重人事的天命史观、存疑质证的史学理论、为贤立传的史传原则和因势而变的历史发展观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理解姚鼐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是姚鼐的史学研究方法探析,通过对姚鼐的治史旨趣和史学研究方法分析,来理解姚鼐史学研究方法的意义;第四部分是姚门弟子对姚鼐史学思想的继承,这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通过对梅曾亮、姚莹、曾国藩和姚永朴史学思想的论说,分析姚鼐史学思想对桐城后学的影响以及桐城后学对姚鼐史学思想的继承;最后一部分是姚鼐史学思想的特点和史学评价,通过与前期桐城派学者的史学思想的对比,来体现出姚鼐史学思想的进步性和总体特征。


    通过对姚鼐史学思想的研究与分析,姚鼐史学思想的积极进步意义得以体现,其史学思想的价值,也成为研究桐城派史学的一部分,对桐城派后学继续发挥着影响作用。


    关键词:姚鼐;史学思想;史学方法;桐城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1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绪论.........................................................................................................................................1
    (一)选题的缘由.............................................................................................................1
    (二)研究的意义.............................................................................................................2
    (三)研究现状及分析......................................................................................................3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8
    (五)本文的特点和创新..................................................................................................8
    一、姚鼐的生平及其社会关系探析.........................................................................................10
    (一)时代背景..............................................................................................................10
    (二)姚鼐的生平述略....................................................................................................11
    1.青年时期的求学之路.............................................................................................11
    2.中年时期的辞官原因探析......................................................................................11
    3.交友和师承的关系探析..........................................................................................14
    4.姚鼐与戴震的关系辨析..........................................................................................18
    二、姚鼐的史学理论探析.......................................................................................................21
    (一)重人事的天命史观................................................................................................21
    (二)存疑质证的史学理论.............................................................................................24
    1.辨别史书内容真伪.................................................................................................24
    2.解释史料不明晰之处.............................................................................................25
    (三)为贤立传的史传原则.............................................................................................26
    1.忠君能臣...............................................................................................................27
    2.文士学者...............................................................................................................31
    3.妇人女子...............................................................................................................34
    (四)因势而变的历史发展观.........................................................................................37
    三、姚鼐的史学研究方法.......................................................................................................40
    (一)学以致用的治史旨趣.............................................................................................40
    (二)史学研究方法的具体要求......................................................................................41
    1.不作重复之语........................................................................................................42
    2.补史传之缺失........................................................................................................42
    3.非利害而不著........................................................................................................44
    4.姚鼐的史学研究方法具体要求的积极意义..............................................................44
    (三)“义理、考据、辞章”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45
    1.“义理、考据、辞章”说的内涵............................................................................46
    2.“义理、考据、辞章”的史学研究方法.................................................................47
    四、姚门弟子对姚鼐史学思想的继承......................................................................................49
    (一)弟子后学对姚鼐史学思想的继承...........................................................................49
    1.梅曾亮:“通时合变”的史学思想........................................................................49
    2.姚莹:“经济与多闻”的史学思想........................................................................50
    3.曾国藩:“顺性命之理”的史学思想.....................................................................51
    4.姚永朴:“据实直书”的史学思想........................................................................52
    (二)弟子后学对姚鼐史学研究内容的继承....................................................................53
    1.梅曾亮:摒弃门户之见,顺应汉宋调和之势..........................................................54
    2.姚莹:拓宽学术视野,创建中国近代边疆史地学...................................................55
    3.曾国藩:倡导“经济”之学,引领桐城派中兴.......................................................57
    4.姚永朴:融汇诸家之学,推动近代桐城派学术发展................................................58
    (三)对桐城后学的评价................................................................................................59
    五、姚鼐史学思想的特点及其史学评价..................................................................................61
    (一)姚鼐史学思想的特点.............................................................................................61
    1.承袭桐城学统,提倡经世致用...............................................................................61
    2.重视史料甄别,提倡宋儒考据之法........................................................................62
    (二)姚鼐史学思想的评价.............................................................................................63
    1.姚鼐史学思想的进步方面......................................................................................63
    2.姚鼐史学思想的保守方面......................................................................................64
    结语.......................................................................................................................................66
    参考文献................................................................................................................................67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1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桐城派是清朝时期最大的散文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有清一代一直存续,对清朝的学术、文化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桐城派”指的是桐城文派,也称“桐城古文派”。但从目前桐城派作家的社会活动和所倡导的学术思想来看,桐城派不仅仅是一个文学流派,更可以被视作一个具有社会群体性质的学术和文化团体。他们除了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就,在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和价值观念传播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且所表达的观点和思想影响着当时的社会风气。因此用桐城学派称呼它应该更为恰当。关于桐城派称呼的由来,学界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姚鼐的《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文中曾说:“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1]文章出于桐城的口号在这里提出来了,但并没有真正地使用“桐城派”。曾国藩在《欧阳生文集序》中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2]一般认为这是桐城派称号正式出现的标志。


    桐城派一直被认为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古文流派,但在注意到它的文学成就时,也应该注意到桐城派在经学、史学领域的贡献。一直以来,对于桐城派的史学研究相对较少,但近几年来,随着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法的更新,相关的研究日益多了起来。在第三届全国桐城派研究会议上,陈文新等教授都表示,“桐城派研究天地广阔,从古籍文献整理发掘到专题学术研讨,都还有很多未曾开垦的处女地。”[3]而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相较于桐城派的其他学者,对姚鼐史学研究可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且研究姚鼐史学也是了解桐城派史学发展脉络的关键一环。桐城三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一直都是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关于他们的史学理论研究的并不多,尤其是姚鼐的史学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但在他的一些传记、笔记和文集中,如《惜抱轩文集》《春秋三传补注》《九经说》《惜抱轩笔记》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史学思想,这些思想值得研究和系统论述。此外,在姚鼐的影响下,姚门弟子的史学思想多有所发展,他们在姚鼐史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事,做出了新的改变以适应社会需求,因此,研究姚鼐史学思想也是研究姚门弟子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前提。


    此外,在刘声木的《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中,有很多对桐城派文学家族的记录,比如桐城的方氏、姚氏,江西的陈氏、黄氏等,从研究趋势来看,家族研究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但学界一般将关注点放在江南的一些世家大族身上,对于桐城的一些文学家族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对姚鼐史学思想以及其史学思想对后学弟子的影响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补充姚氏学术思想研究的不足,还可以兼及桐城派史学思想的阐发、继承和传授,丰富当前桐城文学家族研究的内容,从而加深对姚鼐研究的理解。


    (二)研究的意义


    桐城派一直以来由于文学成就的突出,导致学者多有忽视对其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的研究。但纵观一些桐城名家的著作,可以在他们的作品里看到散落在各处的史学内容和史学思想,且联系这些史学内容,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传承性,因此研究桐城派学者的史学理论,也就变得极有价值。在姚鼐的《惜抱轩文集》中,传记内容占全书的一大半,这些内容中可以很容易地捕捉到姚鼐的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的历史观和存疑质证的史学理论思想等。在姚鼐的《春秋三传补注》和《九经说》中有大量的考据笔记,这是其“义理、考据、辞章”史学研究方法的阐发,三者的结合,以义理为根本,以考据为基础,同时又不弃辞章。姚鼐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目前学界对于他的史学思想已经开始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董根明的《桐城派名家史学思想研究》和沈志富、何敬坤的《桐城派的另一面:姚鼐舆地之学初探》,对姚鼐史学思想和姚鼐的舆地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因此,将姚鼐作为一个史学家去研究已经是学术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研究姚鼐史学思想是为了让他的全部学术思想得到一个客观的阐述,而不仅局限在文学方面,读者也可以从中吸收更多有益于今时今日的历史经验。姚鼐的思想是丰富的,他既有保守封建的一面,也有进步民主的一面,正确表达姚鼐史学思想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选题的意义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对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名家的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拓宽桐城派学术思想研究的空间。桐城派是个生命力旺盛的流派,前后延续了两百多年,它既满足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需要,也发展和影响了以宋学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当前有关于桐城派的史学思想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形势,因此,以姚鼐为个案去研究桐城派的史学思想,不仅可以体现出姚鼐史学思想的价值,也可以为桐城派学术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拓展有关桐城派研究的范围。


    其次,对姚鼐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多角度地去理解看待姚氏家族的文化活动。受姚鼐史学思想的影响,姚门弟子都有素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尤其是到了民国时期,以姚永朴、姚永概为例,他们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他们在史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方面都发挥着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和近代学校教育体制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从姚鼐的史学思想研究中也可以窥见姚门弟子对姚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而对他们的史学思想给予更多地关注。


    再次,有利于启发现在的文化建设与创新。桐城派为何可以延续二百多年,尤其在经历了汉宋之争之后为什么还能再次得到发展?这其中不得不提及一些桐城名家结合时代需求所做出的思想创新,由此可见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学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通过对姚鼐史学思想的研究,去发掘桐城派名家史学思想中可资借鉴的成分,有益于当前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研究姚鼐的史学思想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桐城派作为一个源自桐城地区的文化群体,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安徽省,而是辐射到全国范围。因此,对姚鼐史学思想进行研究,就是对桐城派的史学思想研究,不仅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有着对整个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多元共融和创新发展,促进地方文化与全国文化的互动与交流,对于桐城、安徽乃至全国的文化建设,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分析


    本文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姚鼐的史学思想和他的史学思想对姚门弟子的影响。目前,学界对于桐城派的研究已经很成熟,对于研究的状况也有很多总结和回顾。比如汪龙鳞的《桐城派研究的世纪回顾》[1]、吴微的《近二十年桐城派研究评述》[2]、江小角、方宁胜的《桐城派研究百年回顾》[3]、张晨怡、曾光光的《桐城派研究学术史回顾》[4]、汪高鑫、尚晨蕊的《近年来桐城派史学研究论述》[5]、陶运宗的《近三年来桐城派研究进展及评述》[6]等,对这些年桐城派的研究成果有了基本的论述。历来对于桐城派的评价就是褒贬不一的。在二十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思潮、新文化,主张革新传统观念和制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否定,一些传统文化流派和学术思想被贬低和排斥,其中就包括桐城派。但这一时期刘声木的《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姜书阁《桐城文派评述》等依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7]。到了五六十年代,王气中编写的《桐城派研究论文集》对桐城派“义法”说等理论都有所探讨[8]。60年代到70年代末,这一时期大陆对于桐城派的研究呈现出了一定的萧条趋势,这主要受到当时政治、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台湾地区的研究却出现了新的研究热潮,比如尤信雄的《桐城文派学述》[1]。从八十年代至今,桐城派的研究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学术环境的逐渐开放和多元化发展。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桐城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流派也受到了更多地关注和重视。在这一时期,桐城派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涉及的领域也日益广泛。学者们通过对桐城派代表人物的著作、思想、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逐渐揭示了桐城派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前文不难看出,桐城派文学主题的研究在目前学界依然是热议话题,但是我们也在前文提出,不应该仅将桐城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去看待,它的思想是全面的,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去看待。而对于桐城派的史学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步的阶段,研究成果并不多见。目前所知的系统论述桐城派史学的出版书籍有董根明的《桐城派名家史学思想研究》,还有部分硕士论文和期刊对于桐城派某些单个人物的史学思想论述,这相较于蓬勃发展的文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纵观桐城派的研究,不管是文学方面还是其他方面的研究,其研究对象大多是桐城派的一些代表人物,比如戴名世、桐城三祖、梅曾亮、姚莹、曾国藩、姚永朴等学者。现选取姚鼐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下面,将把学界对于姚鼐的研究现状总结概括如下,以期对姚鼐研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姚鼐(1732年—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著有《惜抱轩文集》《文后集》《惜抱轩诗集》《惜抱轩九经说》《春秋三传补注》《古文辞类纂》等。清朝时期,人们对于姚鼐的诗文已经有所评价,但评价并不是整体系统的,这些散见的评价虽然零碎,但也可以从中窥见一斑。比如洪吉亮的《北江诗话》、舒位的《乾嘉诗坛点将录》等。同时这些评价是直观的也是片面的,但依然被人们所接受,因为这些评价是离姚鼐最近的最真实的评价。民国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对传统文化研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桐城派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自然遭受了新文化的批判与抨击。强调文学的传统与主张文学革新的新文化格格不入,姚鼐研究因此也受到限制。但姚鼐研究在这样艰难的时刻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比如:钱仲联的《梦苕庵诗话》、徐世昌的《晚晴簃诗汇》等。其中在这个时候还有刘声木的《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这部著作对于姚鼐的评价历来被学界所认可[2]。新中国成立之后,据《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49-1980)》中统计,建国之后的近三十年间,姚鼐研究的成果仅个位数[3]。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环境的革新,对于桐城派和姚鼐的研究明显多了起来,且研究逐渐深入,尤其在二十一世纪初表现得最为明显。从改革开放至今,对于姚鼐的研究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姚鼐的生平和文献的整理


    对于姚鼐的出生年限,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1731年,一种是1732年,詹进峰在《姚鼐生年辩正》中认为姚鼐是出生于雍正九年(1731)[1]。但在1990年,卢茂村在《记新发现的姚鼐墓志铭》中指出姚鼐的出生年份是雍正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也就是1732年1月17日[2]。关于这两种说法,目前学界认为卢的说法更准确。姚鼐的著作大多是从四库馆辞职之后创作的,因此,姚鼐辞官是他人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也是研究姚鼐的一大热点话题。姚鼐辞官的缘由历来众说纷纭,其中以王达敏的《姚鼐与乾嘉学派》论述的较为详细,他在文中提出姚鼐辞官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四库馆内与其他学派的学术分歧[3]。此外,周中明在《姚鼐研究》中认为姚鼐辞官的主要原因是姚鼐的学术抱负与朝廷不堪重用之间的矛盾[4]。关于姚鼐的生平,袁莹在她的硕士论文《姚鼐游历研究》中对于姚鼐的一生的游踪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论述[5]。卢坡的博士论文《桐城派尺牍研究——以姚鼐与弟子交往为中心》,也对姚鼐生平交往有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从中揭示出桐城派发展壮大的原因和过程。[6]姚鼐的著作非常丰富,不仅仅是文章方面,在诗歌方面也很突出。二十世纪80年代,刘季高先生根据对姚鼐作品的研究,编校成《惜抱轩诗文集》,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对研究姚鼐的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此外,这一时期研究姚鼐的著作还有很多,比如王镇远的《姚鼐文选》、周中明选注的《姚鼐文选》、1991年中国书店出版的《惜抱轩全集》等,这些给研究姚鼐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孟醒仁的《桐城派三祖年谱》对于方苞、刘大櫆、姚鼐的年谱写得很详细,对于我们探索三人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7]。关于姚鼐的年谱在周中明的《姚鼐研究》中,也有非常细致的描述,借此,我们对于姚鼐的生平可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2.关于姚鼐古文创作的研究


    姚鼐在文学方面的创作,对于整个桐城派来说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他所提出的一些古文的主张和创作的风格,一直以来都被桐城派后学所继承和发扬。对于姚鼐在古文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一些硕士研究生也把姚鼐古文研究作为自己的题目,这对姚鼐文学理论的研究有很大帮助。同时,学界对于姚鼐的《古文辞类纂》也多有关注。比如汪祚民的《〈古文辞类纂〉李刻本校勘原委与学术价值》从版本的角度进行探讨[1]。庞礴的《从姚鼐的〈古文辞类纂〉看桐城古文派的理论得失》中涉及它与桐城派古文理论的关系等,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古文辞类纂》[2]。此外,学界对于姚鼐古文的艺术成就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如马亚中在《试论姚鼐古文的艺术特色》中从“运用考证之法”“阴柔与阳刚之风”“语言趣味”等方面去论述姚鼐古文的艺术特色[3];张家英在《姚鼐散文的文章艺术与时代特征》中对于姚鼐散文的文章艺术和时代特征做了详细的论述[4];周中明在《姚鼐研究》中对于姚鼐的生平和文学思想都做了全面的分析,客观的展现了姚鼐的学术成果[5]。这些研究成绩,为姚鼐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依据和研究思路,也使得姚鼐文学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3.关于姚鼐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


    姚鼐的文章理论创作有很高的成就,其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很好的成绩,学界亦多有研究。柳春蕊在她的硕士毕业论文《姚鼐诗歌理论研究》中对于姚鼐诗歌理论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论述;除此以外,单重阳的论文《姚鼐诗学研究》也十分值得关注。姚鼐的诗歌在他的《惜抱轩全集》里面大约占了五分之一的数量,但由于姚鼐在文章方面的创作颇负盛名,使得学界对于他的诗歌创作价值多有忽略。王镇远是较早关注到姚鼐诗歌的艺术理论的,其次,钱仲联先生对于姚鼐诗歌也是多加赞赏,他指出姚鼐的诗歌里有很多进步的思想,很多内容都有借古讽今的意味,同时还指出姚鼐诗歌学习东坡处很多。他对姚鼐诗歌的评价对研究姚鼐诗歌艺术理论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从以上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学界不管是对于桐城派还是对于姚鼐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于文学类的研究,研究成果丰富,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对于他们的史学研究涉足的少之又少,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桐城派的名家的作品里不乏史学思想,且其中的部分名家的史学思想尤为突出,比如桐城三祖等的史学思想都值得研究。桐城派的史学思想研究目前已经形成著作的,以安庆师范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董根明的《桐城名家史学思想研究》为代表。董根明教授选取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桐城派学者,对他们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桐城派史学思想的特点、演变过程和影响,揭示桐城派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6]。除此之外,关于桐城派史学的研究并没有系统的著作。但近年来关于桐城派的研究已经在脱离桐城文学的研究范畴,开始关注桐城派的其他方面。比如张秀玉的《清代桐城派文人治生研究》,通过对于桐城派文人的治生的观念、实践和收入情况,探究治生与流派的形成、面貌及发展的内在关系[1]。此外,还有曾光光的《桐城派与清代学术流变》,他指出桐城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学术流派,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学术主张不仅是对唐代以来古文运动的发展,还是顺应了清代学术、文学的发展大势[2]。其次,汪孔丰的博士论文《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与桐城派兴衰嬗变研究》,以麻溪姚氏家族为切入点,关照它在桐城派兴衰变化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3]。这些研究成果都是桐城派研究不断发展的果实。


    对于桐城派史学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系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关于桐城派学者的史学思想研究,目前有刘文静的硕士论文《李诚史学研究》。她在文中指出李诚作为桐城派末期的一个与诸多名家都有所交集的学者,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史学思想[4];郑素燕的《试论姚鼐的史学思想》中对于姚鼐的史学做了系统的阐述,她指出姚鼐的诸多作品中都含有丰富的史学思想,包括讲天命的历史观、“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的史学方法等,同时这篇论文还被收录入了董根明的《桐城派名家史学思想研究》[5];汪高鑫、尚晨蕊的《近年来桐城派史学研究论述》中指出,桐城派不仅在文学上,在经学和史学理论的领域中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并指出桐城派的史学研究的特点包括重视史学思想研究、重视代表人物的史学研究[6];刘佳的硕士论文《姚莹史地思想——以〈康輶纪行〉为中心的考察》,文章从姚莹的人生经历、三部主要的史地著作来论述姚莹的史学思想,并指出他的思想中表现出浓厚的经世色彩[7];徐希军的《马其昶〈桐城耆旧传〉的史学价值》中指出,《桐城耆旧传》征引的文献十分广泛,是人们研究明清时期桐城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8];杨婧的《姚永概史学思想探讨》指出,姚永概认为历史是一个“变”的过程,认为史学和经学是分不开的,史学有经世致用的作用[9];王林博的《论姚永朴的史学成就》指出,姚永朴的史学思想主要包括学理、对历史学的认识和求实与怀疑的史学精神,认为他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位学者[10]。


    以上大致地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桐城派研究的学术情况,其中疏漏之处难以避免,所论述的文著都或多或少与本文有关,都有参考或借鉴。从中不难发现,当前学界关于姚鼐的史学思想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的空间还很大,比如可以加强对于姚鼐作品史学思想的梳理;加强对于姚鼐思想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局限于文学领域;加强姚鼐思想对后世影响的总结等。最后,我们还应该拓宽对于姚鼐史学研究的思维空间,扩大我们研究的视野。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选题是以姚鼐的史学思想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论文的研究思路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确定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充分搜集有关姚鼐史学思想研究的文献资料与研究成果。主要有对桐城派史学思想研究的梳理和对安徽地方史的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立文章的大致框架,在与导师的交流过程中进行补充和修改。


    其次,在梳理和精读姚鼐的作品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和分析他的著作中的史学思想,通过对他的史学方法和姚门弟子的继承情况的研究,分析他个人史学思想的成就。


    最后,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将姚鼐史学思想的内容、史学的方法和对姚门弟子的影响这三个基本方面整合成为一个系统的体系,再与桐城派其他学者相比较,对姚鼐的史学成就进行辩证的评价。


    2.研究方法


    其一,注重综合研究。本选题是在原始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并参考和吸收已有的学术和研究成果,对姚鼐史学思想进行论述的。笔者力求将对姚鼐的史学研究得更加透彻,并且在论述的基础上,还将运用文本细读、对比分析等方法,以揭示姚鼐的史学成就。


    其二,侧重于整体研究。文章对于姚鼐史学思想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史学思想的一个方面,对于姚鼐的生平以及姚门弟子对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有阐述,力求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姚鼐史学思想的梳理。


    其三,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研读姚鼐和其他桐城派史学家的相关著作;运用归纳法,总结姚鼐史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运用举例法,通过考察后世对姚鼐史学的评价,来分析姚鼐史学的影响。


    当然,由于文章内容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得在写作的过程中,各种研究方法不可能拘泥于特定的书写内容,因此,各种方法会做到综合地运用,力求通过这些方法,全面而细致地写出姚鼐的史学思想。


    (五)本文的特点和创新


    在研究纬度上,尽量做到系统而全面。笔者为了对姚鼐史学思想有个客观且全面的分析,对于既有的研究中的一些细节仔细研读,同时结合清朝中后期的学术背景对于姚鼐早年求学经历和师友关系进行了细致解读,试图将姚鼐这一人物更加形象地展现出来,进而在这一背景之下,更好的理解姚鼐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而达到知人论世的效果。


    在研究视角上,具有新颖性。笔者从历史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姚鼐的史学思想,是对姚鼐研究的一次尝试。对于增强姚鼐史学思想的辨识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研究态度上,坚持论从史出,客观评述。笔者尽最大努力去采集有关姚鼐的史学思想的史料,认真仔细研读刘季高点校的《惜抱轩诗文集》,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较为完整、详细地探讨姚鼐的史学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5
  • 签到天数: 31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姚鼐的生平及其社会关系探析


    (一)时代背景


    姚鼐生于雍正九年(1732),嘉庆二十年(1815)逝世于钟山书院,他的一生处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全盛时期。关于这一时期,清史专家戴逸这样形容,“乾隆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的一个幸运儿。……他以强大的武力和比较正确的政策,平定西北,保护西藏,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华的版图。他完成‘十全武功’,编纂《四库全书》,六次巡幸江浙,五次普免钱粮,文治武功,臻于极盛。”[1]从戴逸先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到那一时期的繁荣景象。


    乾隆皇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包括加强中央集权和建立高效的官僚体系。他还通过镇压地方叛乱,特别是对准格尔部的两次用兵以及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两次大小金川之役等行动,逐渐实现了国家统一。这些措施为清朝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经济上,乾隆朝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国家经济的繁荣。这一时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乾隆曾四次普免全国的地租钱粮;并据统计,乾隆三十五年,全国人均收入达到了6.45两白银,比明初(1420)的0.95两白银,增加了6.79倍;与此同时,全国人口大幅度增加,乾隆末年人口较之康熙、雍正时期人口增长了十倍以上。可见,经济发达不仅为国家带来了财富,也为社会带来了稳定和繁荣[2]。在文化上,乾隆皇帝对文化发展给予了重视,支持文化、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名家学者在乾隆时期大量涌现,如戴震、章学诚、翁方纲、袁枚、姚鼐等,他们的成就大多都是完成于乾隆时期,文学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并且在学术上,还出现了后文会专门讨论的汉宋之争,且汉学逐渐取代宋学在学者心中的主导地位,这些都是文化繁荣产生的结果。


    虽然在乾隆时期清朝发展达到了鼎盛,国力强盛,但是在盛世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使得封建社会的弊端日益显现。统治阶级奢靡之风四处蔓延,沉湎于贪图享乐的生活,这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病根所在。为了强化腐朽的统治,统治者在文化上实行最为严酷和荒唐的文字狱,这样的文化政策束缚了人才的发展,也由于八股取士的僵硬化,所录取的人才大都是一些为了追求功名利禄的平庸之辈,而真正的人才却被边缘化。文字狱所实行的最为专制的思想统治,使广大的封建官吏和文人都处于长期的高压政策下,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受到了严重的压抑,这对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到了乾隆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已经由极盛转入衰落,很多有识之士无法得到重用,真正的饱学之士,往往屡试不中。姚鼐中年辞官,从容进退,认为这官场“是岂士人所为耶?吾奈何与若辈共处!”[1]他提出只有辞官才可“庶免耻辱之大咎已尔”[2]。也许正是姚鼐经历乾隆时期的盛衰转折,目睹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衰落的现实,所以才会在中年选择主动辞官。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一人的高度集权加剧了吏治的腐朽,因此,仔细研读姚鼐的作品,可以看到整个封建时代的缩影。


    (二)姚鼐的生平述略


    1.青年时期的求学之路


    姚鼐生于安徽桐城,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区,山水清嘉,自然环境优美,被誉为江北的形胜之地。《同安志·后序》说:“其山深秀而颖厚,其水迤逦而荡潏。”[3]姚鼐对于桐城的自然环境赞不绝口,他认为好的自然环境可以促发人的创作灵感,桐城派的兴起和桐城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除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势之外,桐城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素有“中国文都”的美誉。桐城的风俗历来就重视教育,且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广建书院,进一步扩宽了学术传播的平台,姚鼐自幼就受这种读书风气的熏陶。家庭的氛围和桐城环境的耳濡目染使姚鼐从小就树立了考取功名,光耀门楣的志向。他曾颇为得意地说“吾族居桐城四百年,累世仰承先祖之盛德,率获为善之报,登仕籍致名称者亦多矣。”[4]到了姚鼐出生之时,其家族已经衰落。祖父英年早逝,而父淑,终身为一介布衣。


    面对这样的局面,姚鼐认为自己有重振门楣的责任,他说:“仆虽愚,能不为门户计耶?”姚鼐少时体弱多病,家境清寒,但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其伯父姚范对他影响深远。姚鼐从小就培养了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他热爱阅读,涉猎诗书,对各种知识领域都有浓厚的兴趣,甚至包括医学在内。姚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开明而有远见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与他早年受到的良好文化熏陶和对学问整体性的认识密不可分。姚鼐考取功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姚鼐多次应试,但均不中。终于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春,他在第六次应礼部试中考中,名列二甲,成为庶吉士。这标志着他正式踏上官场生涯。同时,他与原配张宜人的堂妹续弦,展开了新的人生篇章。


    2.中年时期的辞官原因探析


    乾隆二十九年(1764)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是姚鼐在京城做官的时间。在为官期间,姚鼐在很多作品中都表达了对家乡和知己的深切思念,流露了对官场现实的抑郁之情。如《怀叶书山庶子》《怀刘海峰先生》《怀王禹卿太守》《阜城作》等;有些作品里还表达了志向不就的抑郁之情,如“吾生志不就,斯世邈无群”等,这时姚鼐好像已经意识到官场不是实现自己志向的平台[1]。姚鼐在考取功名步入官场之后,发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远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一些。从乾隆三十二年到乾隆三十六年,姚鼐由试职兵部到担任主事,由主事又升为员外郎,再升为郎中,五年连升三职,可谓仕途一帆风顺,他本应该高兴才是,但从他的诗作《述怀二首(其二)》中并未感受到快活如意,反而在诗中道:“刑官岂易为,乃及末小子。顾念同形生,安可欲之死。苟足禁暴虐,用威非得已。……恐非平生心,终坐再三起。长揖向上官,秋风向田里。”[2]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姚鼐虽然升官,但他却更多的是担忧而不是高兴,可见当时实行的严刑峻法的社会现实与姚鼐主张的儒学实行仁政的理想大相违背。


    姚鼐在刑部任职不到两年的时间,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皇帝召开四库全书馆,选取一批翰林学者作为纂修官,用以整理、编辑和校订历代文献。姚鼐虽然并非翰林,但由于他丰富的学识,得到了刘统勋和朱筠的推荐,最终被选为纂修官之一。当时非翰林的纂修官只有八人,姚鼐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在到馆修书不到两年时间里,在他正值壮年(四十四岁)之际,却选择辞去官职回归原籍。关于姚鼐中年主动辞官的原因,目前学界已经多有探讨。阅读姚鼐的《惜抱轩文集》发现,除了很少的几篇内容之外,很多作品都是辞官之后所写的,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姚鼐辞官这一举措是至关重要的。讲明白姚鼐辞官的原因,对于如何正确地评价姚鼐,如何正确地认识桐城派不可或缺。现将学术界的一些观点总结如下,希望能对姚鼐辞官有更加全面地认识。


    (1)“乞病归”说


    关于姚鼐是因为生病而辞官的这一说法是姚鼐自己提出的。他在多篇作品中都持这一解释,如在《方坳堂会试朱卷跋尾》《复张君书》《赠程鱼门序》《郑大纯墓表》《随园雅集图后记》等11篇文章中都有这样的说法。除了姚鼐自己,还有吴德旋的《姚惜抱先生墓表》、陈用光的《姚先生行状》、毛岳生的《姚先生墓志铭》都持这样的说法[3]。但根据郑福照所撰写的姚谱,姚鼐辞官不久,就抗严寒,冒风雪,去山东登泰山,看日出,可见当时姚鼐身体并未抱恙,这里姚鼐自己写的《登泰山记》也可以证明。此外,归里之后还一直在书院教书育才四十年。年届八十,他赴鹿鸣宴,仍然行不用拐。姚莹也曾说过,在将归道山的前一年,姚鼐仍然能够“与诸生讲论不倦,耳聪目明,齿牙未豁……行步轻健如飞,见者以为神仙中人。”[4]由此可见,姚鼐疾归说只是托词,而姚鼐的这种托词在当时的官场是很常见的,包括姚范也是以这样的理由退出官场回归书院,姚鼐一定程度上有受到他的影响。


    (2)“养亲”说


    “养亲”说的观点也是姚鼐自己多次提到的辞官理由。翁方纲在《送姚姬传郎中归桐城序》中就有“以养亲去”的说法,其次包括《清史稿·姚鼐传》、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卷十《姚惜抱先生传》都提到姚鼐是“乞养归”[1]。而在姚鼐自己的文章《复张君书》中也提到过,“老母七十,诸稚在抱,欲去而无与托。”[2]但若是真为养亲,那为何姚鼐在辞官之后并不立马回到母亲身边,反而在同年去登泰山呢?在姚鼐辞官的第三年,他在《亡弟君俞权厝铭并序》中给出了答案:“余二十二岁,授徒四方以为养;既孤,又仕京师,使两弟侍太恭人于家。久者十年,或四五年,弟兄不相见。”[3]因此可见,姚鼐母亲并不是无人照顾,姚鼐在辞官之后就在教书,其回家次数屈指可数,故“养亲”说也不过是说辞罢了。


    (3)“刘统勋去世”说


    刘统勋,字延洁,山东诸城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卒,谥文正。对姚鼐欣赏有加,他曾经说过,“近日文人能知政体者,唯姬传一人而已。”[4]可见其对姚鼐的重视。刘统勋的去世,姚莹认为是姚鼐辞官的直接原因,他在《惜抱先生行状》中指出,“书竣,当议迁官。文正公以御史荐,已记名矣,未授而公薨,先生乃决意去,遂乞养归里。”[5]刘统勋去世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的十一月,而姚鼐辞官的时间是第二年的秋天,若姚鼐的辞官与刘的去世有关,那姚鼐应当不可能再等一年辞去官位;其次,刘去世时,姚鼐才入馆半年,编纂四库全书,对于一直以来都想要宣扬理学的姚鼐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机会,因此他不会轻易放弃;再次,在姚鼐的文章中很少提及刘统勋,并未看到姚对刘的感激之情。且当时朝中并非只有刘一个人对姚赞赏有加,如梁国治等都愿意举荐姚鼐。因此,说刘统勋的去世导致姚鼐辞官是没有说服力的一个观点。


    (4)“政治思想矛盾”说


    前文有提到,姚鼐对于官场的黑暗是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当时清朝的暴虐的统治与姚鼐所主张的仁政是背道而驰的。认为姚鼐在政治思想上与当权者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是其辞官的深层原因的代表人物是周中明。周中明还指出,姚鼐的辞官,还有他本人认为自己个性不适于官场,只适于从事写作的君子之为。周中明在《姚鼐研究》中说:“他(姚鼐)的不堪重用,是由于他从小就受到高尚品德的教育,要‘累世养成先祖之盛德’。因此,在他看来,做官应不为慕利,不为贪荣,而是要‘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否则就宁可‘从容进退,庶免耻辱之大咎已尔。’”[1]而姚鼐的弃官从文,实际上就是想走嵇康那样自由不羁的人生之路,故认为政治思想矛盾是姚鼐辞官的一个理由。


    (5)“学术分歧”说


    学界多数认为,关于以姚鼐为代表的宋学和以戴震为代表的汉学之间的矛盾,是姚鼐辞官的一个主要原因。道光年间的《桐城续修县志》中提到:“姚鼐充四库全书馆纂修官,以辨汉宋之学,与时不合,遂乞病归。”[2]马其昶也曾说过姚鼐,“时已负天下重名,使循资以进,固可回翔至卿贰,而超然高举不俟终日者,徒以论学不能苟同也。”[3]当代学者王镇远也在《桐城派》中说:“学术上的与同僚不合是他引退的主要原因。”[4]同时持姚鼐因为汉宋之争而告退的这一说法还有王达敏,“姚鼐告退尽管不免杂有其他因素,但他与戴震等汉学家的严重分歧及其在论争中的孤立,无疑是导致其最终从都门告退的主要原因。”[5]可见,学术上的分歧,也是姚鼐辞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论述清楚姚鼐辞官的原因是有重要意义的。从分析的理由中可以看出,姚鼐辞官不是偶然的决定,是经历过痛苦和思考做出的决定。同时,从姚鼐辞官的决定中,也可以看出姚鼐中年时期相较于青年时期思想的变化,他从对官场的渴望到远离官场的失望这一态度的转变,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知道和理解姚鼐辞官的原因之后,再对姚鼐作品进行分析时,就应当站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从姚鼐本身出发,更理性地判断其所想表达的真实内容,从而也可以对姚鼐的思想有更全面的认识。


    3.交友和师承的关系探析


    姚鼐的家族传统和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和人生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让姚鼐自小就立志读书做官,振兴门楣。此外,姚鼐的朋友也在姚鼐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姚鼐的朋友们与他有着相似的追求,共同致力于读书做官、修身治国,彼此相互鼓励和支持,共同探讨学问、追求人生理想。这些朋友,在姚鼐的生命里扮演着重要角色。


    (1)交友关系的探析


    由于家族落寞,姚鼐自小就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和艰辛,但深厚的家学传承,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为了可以使得家族重新兴旺起来,他不得不走上和当时大多数士子一样的求官之路。在乾隆十五年(1750),二十岁的姚鼐参加江南乡试,考中举人。同年冬天,姚鼐与好友张曾敬等同乡参加乾隆十六年(1751)的礼部会试,但不幸的只有姚鼐落榜。张曾敬号橿亭,是姚鼐的同岁好友,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姚鼐在《祭张少詹曾敞文》中说,“省试罢归,独君登第”[1]。可知张氏得科名较姚鼐早了许多年。后姚鼐每次进京参加考试都是住在他家,他都亲自为姚鼐打点床铺,“鼐走南北,五踬一升。来则授榻,行为检縢。”[2]可见,二人关系非常友好。后来张氏却因主持顺天考试“中者较他房多且再倍”[3]而被贬,张氏在仕途上的遭遇,实则是姚鼐的前车之鉴,对姚鼐影响很大。


    姚鼐的另一挚友,朱筠,是他在第一次进京赶考期间结识的。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余。”[4]朱筠中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少皆以能文有名”,且“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5],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朱筠对姚鼐有很大的影响。朱筠因其弟的缘故,比姚鼐更早感受到文坛的变动,也更早地感受到汉学在京师的发展。[6]在其弟的帮助下,朱筠顺利转投到了汉学的阵营。同时,在与姚鼐的书信往来中,也多次劝说姚鼐改换学问研究的方向。朱筠此时已经认识到,文章若想做到言之有物,必须内容充实,应当研习古籍才是,光是只有空疏的言语是行不通的。姚鼐对朱筠的建议首先表示感谢,其次接纳了好友的建议。姚鼐一直都深恐做学问误入歧路,现有好友指路,可以研究古典经学对他来说是件喜事。朱筠在改投汉学怀抱之后,成为汉学的重要支柱,他积极推崇《说文解字》的研究,并吸纳培养了许多汉学专才。然而,遗憾的是,朱筠在劝说姚鼐转向考据研究时,他的学术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因此尽管他的劝说动摇了姚鼐最初的想法,但并未真正影响姚鼐学术转变的方向。事实上,真正推动姚鼐学术转变的是前文提到的戴震。朱筠与姚鼐之间的友谊,是基于相似的价值观和学术追求建立的。姚鼐和朱筠是同一时期的学者,他们之间的交往不仅是个人友情的体现,也是学术思想和文化理念的交流。姚鼐对朱筠的怀念,不仅仅是对一个老朋友的思念,更包含了对朱筠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敬仰。


    姚鼐第一次礼部会试落榜给予其安慰的还有左笔泉。“鼐八岁时,从先君自城南移居城北,与先生为邻”[7]。他对于姚鼐的落榜没有分毫的嘲讽,反而“又其后鼐游京师,不第而返,先生招使课其诸子”[1]。左笔泉非常欣赏姚鼐的才华,是姚鼐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贵人,曾多次夸赞姚鼐,如在《左笔泉先生时文序》中就写到,姚鼐写的《游媚笔泉记》给左先生看了之后,“先生大乐而诵之。”此篇《序》是姚鼐七十岁时所作,他依然记得先生读后的反应,可见左笔泉对他的夸赞让姚鼐是多么的印象深刻。乾隆十七年(1752),姚鼐第二次参加礼部会试,再次落榜。这一次在京师,他结识了好友朱子颖,朱子颖是刘大櫆的弟子。朱子颖文采超凡,姚鼐曾称赞道“子颖没而世竟无此才矣!”[2]姚鼐与子颖的关系很要好,姚鼐辞官后,“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3]朱子颖陪同他登泰山观赏日出;姚鼐遇难,朱子颖在扬州建梅花书院,邀姚鼐和家人前往扬州;乾隆五十九年(1794)四月,姚鼐为朱子颖的《海愚诗钞》作序;朱子颖父亲逝世,邀姚鼐为其写《副都统朱公墓志铭并序》,文中言辞真挚感人;在朱子颖逝世三十四年后,姚鼐还以八十二岁的高龄为之作《朱海愚运使家人图记》,其中写到“至今日,余不见公三十四年矣,而复展对公像,为之陨涕。”[4]可见姚鼐对朱子颖的思念之深沉,二人之间的感情确实是真挚的。


    (2)师承关系的探析


    姚鼐的生命里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所取得的成绩还离不开他的老师们的拳拳教导,他们对于姚鼐学术理论的建立,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些都助姚鼐成长一代学术宗师。


    姚鼐的第一位老师是他的伯父姚范。姚范治学兴趣广泛,擅长诗与古文,诗学底蕴深厚,学者称其为“姜坞先生”[5]。乾隆元年,姚范考中举人,是顺天乡试的第二名,姚范好文章,他“尝与叶花南、王中涵、刘海峰、方苎川诸先生约登楼共学,期十年不下,为举世不好之文。”[6]可见其对学问的痴迷程度,这种做文章认真的态度也对姚鼐影响颇深。姚范是那时桐城有名的学者,他在诸子侄中最看重的就是姚鼐,觉得姚鼐最有灵气,并称赞姚鼐为“吾家千里驹。”姚范爱好诗文,且对于诗文逸趣的理解透彻。姚范对于姚鼐的影响很大,他在文论批评上的修养让姚鼐受益匪浅,如姚范认为韩愈的文风受到司马相如的赋的影响颇深,日后姚鼐也有与此相似的观点;此外,姚范做学问的扎实的功底,很多考证和评述之语,后期姚鼐直接引用到了所编的《古文辞类篹》中,在点评东方朔《答客难》时,就引用了姚范的评论,“瑰迈宏放之气,如蹑云而上驰。”[7];其次,姚范的诗学观对于姚鼐也多有影响。姚范在学诗上主张非一家之言,这对于姚鼐后期思想有所转变,想拜戴震为师学习汉学是有很大影响的。姚范对于学习汉宋之学也非常宽容,虽然他的治学方式接近汉学,但他对于诋毁宋儒的做法非常反感。姚鼐虽然固守程朱理学,但也会留心汉学,兼取两家之所长。且姚鼐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姚范也是非常相近的,姚范的主张理学而不弃考据,培养了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结合的治史之趣,而姚鼐对于姚范学识和思想方法的继承,既有他对于伯父的敬重之心,又体现了姚氏家族家学的代代相传。


    姚鼐的第二位老师也与姚范密切相关,他是姚范的挚友刘大櫆,姚范与刘大櫆二人的深切情谊对于姚鼐也是颇有影响,姚鼐日后所取得的成就,可谓为兼取两家之长。


    姚范一生交友很多,但与刘大櫆交往最久。因为姚范的特别欣赏,姚鼐得以与刘大櫆相见,“昔我伯父,始与并兴。……召我总角,左右是应。”[1]姚范和刘大櫆相见时总是招姚鼐侍奉左右,而“鼐之幼也,尝侍先生,奇状貌言笑,退辄仿效以为戏。”[2]姚鼐也经常观察刘大櫆的言行。这些都为姚鼐长大后师承刘大櫆奠定了情感基础。乾隆四年(1739),刘大櫆与好友同归故里,据吴孟复先生的推测,刘大櫆回到故乡之后,就在家中授课教书,经常与朋友到姚范的家中谈论诗书,而姚鼐与刘大櫆相识就发生在这期间,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挚友关系。与姚鼐一样,刘大櫆也在考场苦苦挣扎多年,他对爱徒考场失利的心情很能理解,对此,刘大櫆大大地肯定了姚鼐的学识,并劝慰姚鼐才年二十一“学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3]这些对姚鼐来说是巨大的慰藉。此后,姚鼐数次参加应试,均不中,刘大櫆都有写诗文相赠以表安慰。乾隆十九年(1754)刘大櫆去湖北入职幕僚,而此时姚鼐依然在科举路上挣扎。刘大櫆曾作《襄阳风雪怀姚姬传》以表达对姚鼐思念和鼓舞之情。刘大櫆除了经常鼓励姚鼐之外,也在做学问上影响着姚鼐,二人之间经常互通书信[4]。刘大櫆结合现实对史实进行解释,以及他积极地倡导史学通俗化的史学思想,积极肯定女性价值,大胆抨击社会不平等观念,都对姚鼐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刘大櫆常年漂泊在外的遭遇对姚鼐的心境变化也有影响,使他在官场受挫之时,就萌生了回归故里之意。姚鼐对于刘大櫆的感情也是很真挚的,在刘大櫆八十岁之际,还遥寄《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以表思念,在刘大櫆逝世之后,姚鼐还多次作文以表示怀念,可见二人情谊之深。


    陈作霖曾经在《论国朝古文绝句二十首》(十三)中写道:“海峰薑坞夙追溯,文采风流赖主持。”指出了刘大櫆和姚范这两位重要的师友对姚鼐的学术和文辞成就具有关键的指引作用,他们为姚鼐的学术和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了姚鼐在学术道路上的成就和突破。


    4.姚鼐与戴震的关系辨析


    姚鼐与戴震的关系问题历来是研究姚鼐的热点问题,关于姚鼐和戴震的关系最终是交恶还是未交恶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姚鼐早年很想拜师戴震,晚年却对戴震多有指责,究其原因,是否只有拜师被拒这一缘由?姚鼐是程朱理学的积极拥护者,而戴震早期也是程朱理学的坚定支持者,可以说戴震是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程朱理学的。因此,如何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和认识两位历史人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1)姚鼐向戴震拜师被拒


    姚鼐在年少时对辞章甚是感兴趣,且自谓“幼耽误文章”。他学习辞章的老师是姚范和刘大櫆,在二人的指导下,姚鼐对辞章孜孜不倦地学习,年少已经取得很高的成就,师友们对其的文章才气已经多有称赞。刘大櫆曾表示,以姚鼐的才气在文坛博取盛名是早晚的事。但还不等姚鼐在文坛大放异彩时,此时的京师的文坛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末清初所兴起的以训诂考据为手段的学习研究经史的学风,已在学坛引起轩然大波。姚鼐对于学坛风气的变化事先是沉郁的,但他很快调整好状态,积极地与学术名流进行交往,也就在这时发生了向戴震拜师被拒一事。


    姚鼐向戴震拜师,实际是其学术重心转移的一次尝试。关于姚鼐向戴震拜师的时间一直以来也有争议,王达敏先生在《姚鼐与乾嘉学派》中指出,“姚鼐在乾隆二十年(1755)秋初结识戴震之后,饫闻其学问绪论,钦敬之情不能自已;至秋末,乃郑重上书,欲拜其为师。而戴震在接到姚鼐之书后,迅即于九月回书拒之。”[1]可知,姚鼐拜师到戴震拒绝之间不过短短数月。对于姚鼐的拜师,戴震在《与姚孝廉姬传书》中回复,“至欲以仆为师,则别有说……古之所谓友,固分师之半。仆与足下无妨交相师,而互参以求十分之见。”[2]可见,戴震把与姚鼐的关系定位的并不是师生关系,而是定位为“交相师”的朋友关系。戴震在姚鼐入京之前就已经名满天下,且在学术领域成绩颇丰。姚鼐对他很是倾慕,并曾赋诗一首,其中提到,“未必蒲轮征晚至,即今名已动京华。”[3]能看出此时姚鼐对戴震的考据才学已经很是钦佩,即使此时二人的学术基调并不相同,但已不影响二人关系的进一步靠近。姚鼐拜师被拒,导致他日后的学术重心也发生了变化,这为姚鼐后来的“义理、考据、辞章”说打下了理论基础。拜师被拒,使他也日渐疏离汉学,为回归辞章埋下伏笔。


    (2)姚鼐与戴震的关系辨析


    关于拜师被拒之后,两人是否交恶也是探讨二人关系的重点。戴震虽然拒绝了姚鼐的拜师请求,但从姚鼐后期的学术作品中可以看出,拜师被拒并没有中断他与戴震之间的学术交往。最好的证明就是姚鼐在戴震的影响下,在舆地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戴震在舆地学领域的成绩斐然,乾隆三十年(1765)著成《水经》一卷,其后,在四库馆又对《水经注》进行了进一步的校订,这些成果对姚鼐的影响很明显,姚鼐在出使鲁、湘主持乡试的时候,对沿途所经历的山川记载甚为详细,并且当遇到棘手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见东原问之”。姚鼐的这些重要的地理考察,这些学术实践,都有着戴学的痕迹,在他的《惜抱轩文集》卷二《考》里的收录的三篇文章,皆是关于舆地学的篇章,如在《汉庐江九江二郡沿革考》中,姚鼐就明确地表示“曩者鼐在京师,与休宁戴东原言:‘世之方志,言古城邑,苦不考求四面地形远近,堪容置否,是以所举多不实。……犹差翔实,愈于俗之所为地理书也’。东原曰善。”[1]据此可知,二人的学术交流并未中断,姚鼐还在文后说:“今夏无事,遂取乡里所近汉二郡一国为《沿革考》一卷。……东原既丧,无以闻之。”[2]在《惜抱轩笔记》中也多有这样的著作,这些都是二人友好交流的证明。姚鼐也为戴震的文章做过注解,比如《戴震全书》第二册的《〈深衣解〉说明》;也对戴震的一些文章做过补充,比如《与王内翰凤喈书》等。除此之外,戴震和姚鼐还有共同的朋友,在姚鼐的《惜抱轩文集》卷十中有《方晞原传》,方晞原是戴震的朋友,姚鼐称,“余始闻方晞原之名自戴东原。”可见,戴震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姚鼐,那二人之间至少是“交相师”的关系。


    由此可见,姚鼐与戴震二人之间最大的矛盾并不是拜师被拒,两人“交恶”的关键点应该是其他方面。戴震与姚鼐的思想政治基础本是相同的,姚鼐在接触到戴学之后崇宋也不轻汉,戴震也自然是重汉而不弃宋,二者的学术基调是一致的。并且两人有着共同的政治思维,都是拥护清朝的统治,且政治主张都强调爱民仁政,都看重封建伦理道德,强调仁义礼信。如此,姚鼐为何晚年却对戴震多加指责?周中明先生在《姚鼐研究》中指出,“回答这个问题,不只要研究姚鼐,同时要研究戴震。这主要不是由于姚鼐前后思想的变化,而是因为戴震对程朱理学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根本的转折。”[3]戴震早期对于程朱理学十分推崇,他曾称赞过程朱理学为“理明义精之学”[4],说是程朱理学的忠实拥护者,但后期却又指责其违背“圣人之道”,这一变化,都是戴震在思想认识上的转变。而姚鼐对于戴震思想认识上的这种巨大的反差是无法接受的,也就是为何在晚年会说出戴震等人“身灭嗣绝”这样的恶语了。


    姚鼐对程朱理学的维护已经是他学术的追求。因此,后期戴震以唯物主义思想对程朱理学进行抨击,姚鼐是无法不反驳的,这也可以说是先进思想和守旧思想之间的一次碰撞。姚鼐对于程朱理学的追捧,更多的是受到统治思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际上姚鼐并未深入研究程朱理学。因此,姚鼐与戴震二人之间的分歧,归根到底是学术上的分歧,与二人之间的私人恩怨并无太大关系。且当姚鼐不断深入学习汉学,就越能察觉汉学与自己所坚守的宋学立场之间差别,也就越发看到汉学的弊端,所以当戴震直接将枪口对准程朱理学的时候,姚鼐出于崇宋的立场,就自然不得不对他进行反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3 05:36 , Processed in 0.1291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