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姚宽为《韦应物集》所作的校勘后记(书后跋)。 原文: 书葛蘩校韋集後 右葛蘩校蘇州韋刺史集十卷。刺史,洛陽人,姓韋氏,名應物。正元中,以左司郎中出爲蘇州刺史。書目姓名略見唐書藝文志,其詳不載於正史,不可得而考也。 今觀其逢楊開府詩云:“少事武皇帝,無賴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兒。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司隸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驪山風雪夜,長楊羽獵時。一字都不識,飮酒肆頑癡。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讀書事已晚,把筆學題詩。兩府始收跡,南宫謬見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撫惸嫠。忽逢楊開府,論舊涕俱垂。坐客何由識,唯有故人知。”又温泉行云:“出身天寶今年㡬,頑鈍如鎚命如紙。作官不了却來歸,還是杜陵一男子。”又云:“身騎廐馬引天仗,直入華清列御前。”是嘗爲三衛而蹤跡不羈也。 燕李録事詩云:“與君十五侍皇闈。”又京師叛亂寄諸弟云:“弱冠遭世難,二紀猶未平。”當天寶十五載六月,明皇避安禄山之難,是年應物年二十。至寶應元年建巳月,上皇崩,則武皇升仙去之時,應物年二十七。又示從子河南尉班詩序云:“永泰中,予任洛陽丞。”則應物年二十九。及其來吳,贈舊識云:“少年遊太學,負氣蔑諸生。蹉跎三十載,今日海隅行。”則少嘗遊太學,蓋武皇升仙後二年入太學,遂爲丞也。 自洛陽丞爲京兆府功曹。大曆十四年,自鄠縣令制除櫟陽令,以疾歸善福精舍。建中二年,由前資除比部員外郎,出爲滁州,改刺江州,改左司郎中。貞元初,又歷蘇州,罷守,寓居永定精舍。以詩考之,歷官次序如此。 廣德中洛陽作云:“蹇劣乏高步,緝遺守微官。”廣德二年,乃當永泰之元,時爲洛陽丞。自京師□□之後,至德、乾元、上元、寶應數年間,折節讀書,遂入仕,而因謂之微官也。 善福精舍詩注:“建中二年除比部”,則應物年四十五。建中四年十月三日,京師兵亂,自滁州間道遣使。明年興元甲子歲五月九日,使還,寄諸弟作詩云:“歲暮兵戈亂京國,帛書間道訪存亡。”乃德宗幸奉天時,應物年四十八。自後守九江,至爲蘇州刺史,計其年五十餘矣。以集中事及時人所稱,考其仕宦如此,得非遂止於蘇耶? 按白居易蘇州答劉禹錫詩云:“敢有文章替左司。”左司蓋爲應物也,官稱止如此。其集中詩寄大梁諸友云:“分竹守南譙,弭節過梁地。”則是嘗守亳社。篇末云:“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勞師。”似與興元甲子不遠也。 又唐小説載與諸公唱和,稱韋十九。林寶姓纂云:周逍遥公夐之後,左僕射、扶陽公待價生司門郎中令儀,令儀生鑾,鑾生應物,應物生監察御史、河東節度掌書記慶復。 李肇國史補云:“爲人性高潔,鮮食寡欲,所居焚香掃地而坐。其爲詩馳驟建安己還,各得風韻。”又云:“開元以後,位卑而著名者,李北海、王江寧、李館陶、鄭廣文、元魯山、蕭功曹、張長史、獨孤常州、崔比部、梁補闕、韋蘇州。”其大略可見如此。 紹興昭陽作噩仲春望日,西谿姚寬令威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