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3|回复: 0

“湖广填四川”真相解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29
  • 签到天数: 308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12-17 11: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广填四川”真相解密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2009-02-26 08:20:56)  来源:长江商报
    </div><div id="hzh_ad2" style="display:none">

        学者孙晓芬为四川人寻根,称川人祖先源自湖北“麻城孝感乡”

      ◆核心提示◆

      在四川,湖北“麻城孝感乡”这个地名让千万人魂牵梦绕。一名普通的退休学者,自费研究多年,找到了四川人的根。

      2008年11月,由知名作家孙晓芬参与创作的《麻城祖籍寻根谱牒姓氏研究》正式面世。这是我国首部研究著名的移民发源地——麻城孝感乡的专著。300多年来,无数四川人自问:“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孙晓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将最终的答案锁定在 “麻城孝感乡”。
    孙晓芬(左)为了给四川人“寻根”,走访了不少群众。图片由孙晓芬本人提供

      12月25日,本报记者与她进行了对话。  

      偶然机遇:发现“湖广填四川”的秘密

      长江商报:您说四川人的祖先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四川人的根怎么在湖北?

      孙晓芬:(笑)的确有不少人怀疑:难道四川人的根原本就不存在?如果你看了我的“移民三部曲”,很多疑问就能迎刃而解。

      长江商报:您亲自去过湖北麻城,您到麻城的目的是什么?

      孙晓芬:寻根,为四川人寻根。之前,我已研究了无数四川人的家族谱牒,上面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原籍地——“湖广麻城孝感乡”。 四川土著居民极少,如今绝大多数四川人,其祖先均为明末清初战乱后的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明、清王朝更替时数十年连绵不断的战乱,令巴蜀大地几为焦土,富饶的天府之国“地旷人稀”。清朝之初,大力推行“移民垦荒”,倡导十余个省的百姓入川。其中,去得最多是“湖广人”(当时湖北、湖南是一个省,称为“湖广省”)。 民间将此次大移民称之为“湖广填四川”。据考证,历史上四川有六次大移民,尤以“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规模最为庞大,持续时间长达百余年,移民人口过百万。

      发现麻城:解开“麻城孝感现象”之谜

      长江商报:“湖广”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地域非常辽阔,为何把寻根之地锁定在麻城?

      孙晓芬:“湖广麻城孝感乡” 是千百万移民后裔家谱里共同的字样,是众多先祖入蜀的来源地。

      在“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尤以湖广人来得最早、来得最多。其中又以“麻城孝感乡的人”为最。我从麻城地方志办了解到,他们共收到寻祖信件1万多封,接待前去寻祖的四川人达3000人之多。

      长江商报:“湖广麻城孝感乡”与四川人到底有什么联系?

      孙晓芬:我举一个例子:在渠县,明清的73支移民家族中,来自湖广省的达58支,而集中于麻城孝感乡的,达21支。21支麻城孝感乡的移民家族中,有15支均来自“麻城孝感乡高阶堰”。今天,不少四川人认为自己源于麻城孝感乡,我将其称为“麻城孝感现象”。

      长江商报:这是否意味着一些祖籍不是麻城的四川人,由于种种原因也会认为祖籍为麻城?

      孙晓芬:是。“麻城孝感现象”体现最典型的是作家艾芜关于祖籍的记忆。他说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原是生长在湖北麻城孝感乡的。然而,根据族谱,其祖籍实为湖南武冈。这只能说明:麻城孝感乡已成为一个人文地理的概念,成为一群有相似迁徙经历的四川人的群体记忆代代相传。

      惊人发现: 

      “我找到‘麻城孝感乡’”


      长江商报:您眼中的麻城是怎样的?

      孙晓芬:麻城地处鄂东北,举水河自此直通长江,自古为兵家争夺之地。 现今四川、重庆,是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的地方。时至今日,不少四川人说起麻城孝感乡无不带着敬意和眷念。

      长江商报:您多次前往麻城,目前有多少历史痕迹被保存下来了?

      孙晓芬: 在麻城歧亭古镇,我看到数百米长的古街两侧,还有古意盎然的木板作门的小商铺。歧亭镇和它东北面的中馆驿镇一水相连,陆路与水运都很繁忙。明、清时期,此地属麻城孝感乡。民国年间,这里曾有“小汉口”之美誉。歧亭镇的古街正是当年移民入川 必经之路。

      长江商报: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呢?

      孙晓芬:当地人递给我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麻乡约”几个字。这是明代永乐年间,移民从这里迁往四川。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组织“麻乡约”。

      长江商报:麻城孝感乡在“湖广填四川”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孙晓芬:如果以六百年的大历史视角,来解读麻城孝感乡这个移民祖籍地,就可以发现,麻城孝感乡在我国历史上八大移民集散地、中转地中,对四川的影响最大。

      搜索证据:解释麻城孝感乡“失踪”原因

      长江商报:然而,在地图上找不到“麻城孝感乡”这个地名。不少人认为这是个“子虚乌有”的祖籍地。您怎么看?

      孙晓芬:我费尽周折在清康熙九年(1670年)版的《麻城县志》上,找到了麻城孝感乡“失踪”的原因。

      县志记载: 明代麻城县的四个乡区中,确实有孝感乡。不过在明成化八年(1472年)对区乡调整时,将孝感乡并入仙居乡。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新建黄安县时,分调土地,就将麻城的一部分(包括有原孝感乡一小部)划入黄安,也就是今天的红安县。

      长江商报:有其他的证据说明这一点吗?

      孙晓芬:有,我在广泛抄录各四川移民家谱的过程中,格外留心地把其中一些家谱记载的麻城县孝感乡的小地名,抄录了部分下来。这在实地踏访中派上了大用场。
      这些小地名有:麻城孝感高坎堰(或高阶堰、蒿干堰)、鹅掌大丘、复阳村、高水井、孝子坊、大石板洗马凼杨家村第七层、扒凿岭黄泥嘴、月儿湾、蒿枝坝大松树等等。
      麻城市志办的钟世武主任、李敏副编审说一批小地名已得到确认:麻城龙池桥办事处下辖的五脑山林场的虎形地村高坎堰,正是移民家谱中的“高坎堰”;“鹅掌大丘”也在中驿馆镇内找到了。

      长江商报:“麻城孝感乡”到底在哪里?

      孙晓芬:经反复考察,当年向四川输送千万移民的麻城孝感乡,其主体部分在今麻城市的南部,红安(原黄安)境内仅有一小部分。

      “寻根指南”:帮川人描绘寻根“地图”

      长江商报:您最近参与的著作《麻城祖籍寻根谱牒姓氏研究》为何被称为“四川人寻根指南”?

      孙晓芬:这是我国首部研究著名移民发源地——麻城孝感乡的专著。海内外不少关注寻亲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寻根的线索。

      长江商报:书中您认为“麻城孝感乡”是明、清移民的中转地和发源地?

      孙晓芬:是。我与麻城的多名学者合作,翻遍无数谱牒(记载某一宗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查找了无数个地名。忙碌了三年之后,我终于有了新发现——“麻城孝感乡”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中转地和发源地。

      长江商报:湖北和四川之间关系源远流长,有哪些表现?

      孙晓芬:四川是粮食大省,重庆之所以崛起成为大商埠,也是受到“湖广填四川”的影响。至于楚文化与巴蜀文化大交融,四川官话——四川第一大方言的形成,受湖北话影响最大……

      长江商报:麻城人如何看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寻根人?

      孙晓芬:他们对远在渝川的乡亲十分友好,以燃放鞭炮、斟满美酒的礼遇,迎接前去寻根的亲人。目前,该市还成立了“麻城孝感乡现象研究会”;在成都还设立了“寻亲咨询站”……
      尤其是汶川地震后,麻城向灾区乡亲发出慰问信,当地领导还携500万元捐款、50万元物资奔赴灾区慰问……

      —— 新闻人物 ——

      孙晓芬:文史两栖女作家、学者。先后任四川省地方志编委会副编审、编审、省志总编室副主任。是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顾问、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三部区域移民专著远销海内外:1997年起出版《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是国内首部湖广填四川专著;《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是首部全面研究四川客家人的专著;《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是在国内最早提出湖广“麻城孝感现象”、“祖籍记忆的人文地理概念”论点的专著。

        长江商报记者 刘渐飞 通讯员 孙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9-30 01:30 , Processed in 0.1073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