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6|回复: 2

李沁:世风飘絮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2-1 13: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沁:世风飘絮2011年10月20日17:03新华网
    T|T


    [导读]外婆的童年没有美丽的童谣,没有母亲轻柔的爱抚,望着街上那些被亲人牵着小手的孩子,她只能无可奈何地哼唱“大叔大婶行行好”类的词句。

    扬州中学高一(15)班 李沁

    世风飘絮

    端详着外婆此刻一脸的慈祥,我实在无从读出这慈祥深处历经的苦难与风霜。若不是母亲那日告诉了我外婆年轻时的那段历史,我永远都不会知道,永远都无法想象……

    没有一张照片可供考古,有的只是零星的口述,在这零星中,我将思绪一点一点,一点一点倒回外婆的记忆年代中。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棵草。

    一棵草呆立在天边,空洞的目光不知落在了哪株青苗上。

    从这一刻起,“母亲”这两个字连同那片歪斜的身影从她的眼前心里淡褪。还未待她回过神来,弄清楚周围的一切,一双粗暴的手将她推搡着,抵达一户陌生的屋子门口。女主人指指点点地告诉她,她母亲已将她送给他们,她要为他们家做事。她含糊地应着,并不知道自己要面临的是什么,或许也还不知道担心害怕,因为那一年,她,我的外婆,只有5岁。

    灰姑娘般的生活自此降临,属于她的水晶鞋却从未出现。只有无尽的体力劳动伴着怒骂呵斥,冷嘲热讽,甚而是毒打劈头盖面而来,拥挤在她童年生活的污巷中。

    不久后,一个消息被她无心地捕捉——母亲生病,去了。那是“家人”们在饭后谈及的。她默默记下了,心头却未划过太多伤悲。

    日子仍就如此波澜不惊地逝去,平静背后却掩映着无法言说的伤痛。人终究是有反抗的意识的。终于有一天,逃跑的念头开始在她脑际强烈地燃烧。那日她原是要去田边割草的,丢下手边的镰刀,她开始在田野间狂奔,冲着渺茫不可见的前方。

    风吹田野,麦浪涌动,翻起千层万叠的金黄,刺目的阳光曳着她细瘦的身影穿梭其间。天地如此之阔大,撑得起高山大川,载得住鱼虫鸟蛙,容得下刻薄的女主人一家,可何处可留她?有一片落叶肯听她无助的诉说吗?

    兴许是累了,她慢下了脚步。四围的景物已由熟悉渡入陌生,她开始无方向地游荡,期盼寻觅到一枚野果来填充一下辘辘饥肠……

    两天后,她被人发现昏迷在田间,那人将她捡了回去。不是带她脱离苦海,而是驶入另一片黑暗。

    她跟着那人一路走,一路拾荒,一路流浪。这当中也讨过饭。她的童年没有美丽的童谣,没有母亲轻柔的爱抚,望着街上那些被亲人牵着小手的孩子,她只能无可奈何地哼唱“大叔大婶行行好”类的词句。具体的细节外婆已回忆不清,我也无法想象:这样的生活离我们这一代的孩子,甚至是我的母亲都已经太远。

    就是这样,她从高邮这个小县城一直流浪到了上海。在上海熙攘的人声市声里,她与那人走散,意外地被派出所收容。派出所里的一个中年女人喂了她些吃的,用毛巾擦拭她脏兮兮的小脸,她怔怔地望着那女人。

    “孩子,你家还有其他人吗?”女人问。

    “好像还有一个哥哥,但是不知道在哪里。”

    “我把你带回去给我养,你愿意吗?”女人的手轻柔地抚摸着她稀黄的头发,触碰着她心底最柔软的心弦,弹拨起阵阵暖意。窗外微风拂过,不知怎的,竟拂落了她眼角的泪珠。

    “嗯”她点头。

    女人的笑容绽开,“我还会供你上学,教你读书。”一只温暖的臂膊弯了过来,搂住了她浸满苦难的灵魂。

    随着流浪儿越聚越多,那女人忙碌着,不见了踪影。同时,派出所决定将所有的孩子遣返回他们原来的地方。她的家乡在高邮,工作人员通过询问将它登记下来。不久,一辆吐着黑烟的大车装着她还有那些和她一样的孩子们驶离了上海。临行前她透过窗子将目光向外抛出,像撒出一张大网,却未能网住那个触动她心弦的人的身影,空留下一朵绽开的微笑在脑海里回荡。

    此番被送入的是一户姚姓人家,她算是人家的养女,实际上只能算女佣,可也总算安顿下她颠沛流离、伤痕累累的心魂,她随了这户人家也姓姚,并在这里度过了她从9岁至21岁12年的时光。从幼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农村姑娘,油亮亮的皮肤闪烁着阳光般的金色,那是她多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生活的见证,或许有时也会哼唱几首插秧时传唱的民歌。她的人生背景上似乎总也抹不去那一片麦地的金黄,或是稻田的青碧,总也抹不去。

    后来的生活便开始了正常的节奏,经人介绍,成婚,虽没有一文的嫁妆。然后夫妻二人共同劳作,挣工分,养家,生子。日子虽苦,可没有别人的冷眼,田间生活也充实的让人没有时间去哀叹或是忧伤。在母亲的记忆里,父母每天很忙,很累,晚上躺下就能入梦。母亲她们几姊妹便忙好家中的所有事,洗衣做饭挑水,将碗筷整整齐齐地摆好,只为父母回来时的一张笑脸,便心满,意足。

    远天云气奔驰,随意地勾画着图案,碧连天的田地在你跟前纵情伸展,无尽绵延。这图景在多少代人、多少类人的眼中出现,却总被赋予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诗人见到顿时心生梦幻,诗情勃发,想要大赞田园风光无限好;城里人见了顿消红尘烦恼,抛开俗世喧嚣,兴许还能萌发“悠然见南山”之感。

    而我的外婆呢?你呢?

    ——端详着外婆此刻一脸的慈祥,我实在无从读出这慈祥深处历经的苦难与风霜。若不是母亲那日告诉了我外婆年轻时的那段历史,我永远都不会知道,永远都无法想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2-1 14: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袅袅回音
    回望史料中对于那段历史的记载,说的大多是战争的发展,或是各路英雄的风云事迹,对于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农民却常一笔带过。偶有提及,也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而我想揭示的正是他们在那样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多舛命途。历史中的人物总飘满时代的风霜,值得我们从中细细回想。
    个人命运总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国家昌盛,百姓方可安居;国运不济则应是全民族的伤痛。外婆的故事不是她一个人的,而属于一个群体,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来形容他们的童年恐也不为过。看一个国家的发展最好要看其国民的生活状况。对比古往,今昔,浏览在时间的坐标轴上,不由感叹今日民众生活的安康。即使横向对比当今的索马里、利比亚,也不难得到这个结论。
    该为全世界的受难者祈祷的,愿他们早日摆脱痛苦的束缚,同时我们自己也该珍惜眼下的幸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使达不到这般境界,至少也该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
    都说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可算是多难的民族了。纵观世界上林立的各族,若论古老悠久和一路走来历经的坎坷,恐没有几个能与我们民族相比。但愿这份厚重的历史财富带给中国的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而不是赖以炫耀和挥霍的资本,泯灭了进取的雄心,止步不前,我们曾经这样,现在当然不是! 以后更不是。
    另一个则是教育的问题。就说外婆,她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不识字,因而也无法读书阅报,更无人对她讲授道理,传播思想。外面的世界与她并无多少直接关系。曾经多少年,那片田便是外婆的一切。她苦心守着那片田,呵护着一个家,“任萤飞,任蛙鸣,任夜向西倾。”“文盲”这一无奈的称号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她的职业,她的命运。即使再努力,外婆也无法跳出她那个圈子;即使是现在,这世上仍有太多东西她注定无法弄懂,只能隔窗叹息。时代,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已在她身上打下深深烙印,不经意间,外婆成了一段历史的缩影,陈列在时光的隧道里。忽然觉得有些可悲可叹。
    但更多的,对于我亲爱的外婆,我仍怀着尊重和敬爱。生命或许是不容他人妄加论断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足的宇宙,不能以任何形式的标准来衡量其优劣高低。望着外婆现在如此的快乐和满足,作为后代,我们怎能不倍感欣慰?“青青河边草”是草,“离离原上草”亦是草,不过一个饱蘸绿色的希望,一个浸着西风的荒凉,却同时文人吟咏的对象。草且如此,何况人乎?总有不同的人生供我们选择,不同的成功供我们迎接。
    话虽如此,教育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视。受教育可以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感悟生活,为梦想插上翅膀,为青春燃起希望,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改变命运”这话一点不错。有了知识的储备,我们的思维也会越来越多向化,能更深彻地领会“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所关注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自身,而可以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能将目光转向浩淼的星空,转向宇宙之外的宇宙。恍惚间有一种古今中外、天地万物尽你纵马驰骋的感觉,胸襟也瞬时变得格外博大,可渡千帆,可容江河湖海。
    现在的九年义务制教学极大地普及了全民教育,是好事。可在教育制度中,却也存在不足。学习的目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功利的色彩略显浓重,盖掉了原本的清新自由,导致现今不少学生的厌学情绪高涨,与过去人热切的渴望形成强烈反差:外婆每次到我家,临了总不免嘱托一句“好好学习”,知识文化在他们那一代人心中的神圣感溢于言表。
    然而这种反差并不是谁的错,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况且当今的教育制度同清代的八股取士相较,其进步性早已不必说了。社会总在反思中不断前行,步伐太快,反会被自己绊倒。
    而作为祖国明天的主人,我们这一代也在努力充实和完善自我,期待能为国家建设添块砖,加片瓦,继而撑起中华未来的脊梁。旧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时代需要乐观的展望。
    曾经看过一部名为《根》的小说,不可否认它的震撼人心,尤其是读到最后,看到那个最初被贩卖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在异国扎根,散开根系,越散越大,而多年后他的后人历尽千辛将整个的根系重又发掘,完整地呈于世人面前。——谁能想到当初被人随意丢弃的一段劣根竟有后来的枝繁叶茂?一种对人性深处的坚韧的敬意油然而生,再加上面对着浩荡历史,顿觉自身既伟大而又渺小。当今日写下这篇文章时,我又萌生了相同的感受:我的外婆,当年的小流浪儿也已开枝散叶,发展家系,虽然叶片没有那么饱满,根系也没有那么发达健壮,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更是减了几根枝杈,但那毫无关系,面对最古老的那一段,我依旧愿意伏身,叩拜。人不能忘根,炎黄子孙不能忘记最初的炎黄,这是最古老的那一段吗?还是有更久远?彩石补天的女娲?开天辟地的盘古?亚当和夏娃?世界文明的祖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31 00:54
  • 签到天数: 340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2-3 09: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人这所以为人,是苦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9-29 23:22 , Processed in 0.1068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