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0|回复: 0

寻找土地失落的记忆 新疆开展“口述历史”研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2-20 10: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找土地失落的记忆 新疆开展“口述历史”研究
    2013年04月27日11: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三塘湖的人甘肃来的多,我们就是甘肃人,到这里十一辈子人了,算起来乾隆皇帝的时候这边就有我们姚家人了,我们都是在三塘湖土生土长的。三塘湖盆地夹持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由于地处偏远,这里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移民文化。

      “三塘湖的人甘肃来的多,我们就是甘肃人,到这里十一辈子人了,算起来乾隆皇帝的时候这边就有我们姚家人了,我们都是在三塘湖土生土长的。三塘湖过去是牧场,也是军马场,马多的很,这边以前还专门修过一个马王庙。”4月中旬,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乡,82岁的姚恒俊老人给巴里坤县口述历史课题研究组工作人员讲述着三塘湖乡的一些老故事。三塘湖盆地夹持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由于地处偏远,这里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移民文化。
      为了整理巴里坤人文历史,2012年12月巴里坤成立了“口述历史课题研究组”,从成立之日起,研究组先后走访了近200位70岁以上的老人,收集整理出三十余万字的文字资料,基本完成了民国时期的巴里坤民间口述历史记录,此次收集的内容主要包含地名、政教、产业、事件、人物、风俗、宗教、家族等8个方面。
      作为一种记录历史的方法,普通人的口述内容无疑是对正史的一种补充和佐证。以往的档案、文献,比较偏重于记录统治阶层的活动,偏重于社会精英的活动,偏重于政治方面的活动,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对经济活动、社会生活、妇女生活记录较少。即使有,也多为枯燥的统计数据,缺少有血有肉的个案记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传统史学主要是统治阶级、精英人物的领地,口述历史则向民众敞开了大门,有一种史学向下的趋势。”口述历史课题研究组组长,巴里坤县文化馆研究馆员许学诚说。
      “我们的先人刚开始就是搭的个窝铺放马管草场的,以后他们住的地方也叫成“官卧铺”了。有一次他们去别处放牧,走的时候刨了一坨坨(巴里坤方言,指面积很小的地方)地方洒了些粮食,葵花,想的给马收些草料,结果秋天回来,洒下的啥都成了(指所种的粮食、葵花都成熟了),从此就不想放马了,在那个草场跟前开始种地,这就算押了地照落了户。”姚恒俊老人用浓浓的巴里坤地方方言讲述着他知道的故事。巴里坤县作为河西走廊连接东天山汉族农耕社区的纽带之地,在巴里坤延续十代以上的家庭比比皆是,甚至有高达十二代之久的存在。
      许学诚说,早在东天山汉族农耕社区建立之前五六十年中,中央王朝一直把巴里坤作为征服准噶尔汗国的军事基地而苦心经营,当时就有军屯的农耕形式在这里落地生根,为后来的各种屯田形式摸索和积累了经验,为后来和大规模移民奠定了基础;长久的历史必有深厚的人文做基础,然而史书记载却十分有限,随着高龄老人越来越少,抓紧开展口述历史工作就是寻找巴里坤这块土地失落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5 15:15 , Processed in 0.0959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