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3|回复: 0

姚金成:诚恳的写作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02
  • 签到天数: 311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3-11 10: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金成:诚恳的写作者

    2014年03月11日 01: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姚金成
    罗怀臻
    姚金成是我上海戏剧学院1983届编剧班的同学,30年的好兄弟了。我们这一代人本来是可以被历史忽略屏蔽的一代人,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赶上了思想解放的机遇,命运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真的要感谢上世纪80年代。上海戏剧学院办了一期一年制的编剧进修班,我和金成都参加了那个班的学习。80年代初,中国的文化风气特别开放,思想特别活跃,在上戏校园里,我和金成,还有很多全国各地的同学,可以说过的是最俭朴的生活:经常就是一碗稀饭,两个馒头,一碟咸菜。但是,我们的精神状态非常好,思想很活跃。晚上,我们在宿舍里经常爆发关于戏剧观念、戏剧命运的辩论,各种观点互不相让、滔滔雄辩、你来我往,弄得许多其他班的同学都好奇地过来围观。在那些论战里,金成和我算是其中的干将,因而我们进修班在学校里很出名,我和金成很出彩。
    那个时候的上海戏剧学院,又是教学师资最好的黄金时节,老一辈的如陈古虞、陈多、胡导、薛沐等都还健在,年轻一辈在第一线上讲课的如叶长海、戴平、余秋雨、丁罗男等风华正茂,班主任陈多先生还不时邀请校外名家如陈西汀、黄佐临、俞振飞、袁雪芬、季羡林等为我们举办讲座,真可谓一时之盛、营养充足。而我们这些曾经在“文革”中耽误了学业而今置身戏剧专业正处在创作起步阶段亟须打开视野提升境界的莘莘学子,当然格外地用功。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一群人能够走到今天,真的应该感恩80年代,感恩那个时代的思想风气和学习风气,感恩上海戏剧学院所开设的非学历教育。
    我们那个班共有33位同学,后来有些陆续改行,至今仍坚持戏曲创作的同学已为数不多,而金成正属于一直坚持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佼佼者之一。金成与我,因为我们始终坚持着戏曲创作,所以30年来不仅是私人的交往密切,创作上的探讨也很密切。我的好多作品金成都是第一读者,他的好多作品我也是第一读者,甚至我们在选材构思阶段就会通很长时间的电话。可以说我和金成是相互见证、相互砥砺,犹如亲兄弟般的同道关系,彼此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言归正传。在我看来,河南省越来越显示出它是中国戏曲的一片高原。河南省尤其是近10年的戏曲创作,恐怕也是唯一的不需要引进外援剧作家的省份,不仅不需要引进,而且是大量地向全国输出。近年来,一度创作之患各地都有,可唯独河南省没有。即使在90年代河南戏剧在全国尚不处在领先优势的情况下,因为有姚金成的创作在,河南省的戏剧队伍仍不容人小觑,仍可坚守在全国的水平线之上。
    在我粗略的归纳当中,金成在个人创作上至少有4个方面的明显特征,也可以说这4个方面的特征是互为表里和因果,一脉相承的。
    一是诚恳地生活。金成是个实诚人、忠厚人,干事使真劲、待人掏真心,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古道热肠、急公好义。为了同行、为了朋友、为了公理,时常拍案而起、两肋插刀。因而金成的朋友特别多,而朋友们也从来对他不设防、信任他。金成最缺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金成最不缺的就是热情热诚,就是豪情激情。在金成身上集中体现出了中原传统文人士大夫与现代知识分子所兼有的担当厚重与睿智纯朴。金成爱戏剧、爱文学、爱朋友,但他首先是爱家庭、爱老婆、爱儿孙,他要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事业,而首先是亲情、爱情、友情,他不追求高蹈轻扬的尖峰体验,他在乎平凡朴实的生活滋味和生活乐趣,他诚恳地享受着这些看似庸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并把这些常人视为平庸的点点滴滴收集起来,凝练为他充满世俗意味——其实也是饱含人生义理的玛瑙琥珀,这些玛瑙琥珀就是它的姚氏剧作。
    二是诚恳地创作。30年来金成创作了近30部剧作,排演剧团既有河南省豫剧三团、上海越剧院等这样的大团,也有永城、义乌、郸城这样的县级市剧团,甚至还有郑煤集团文工团这样的企业剧团。不管什么剧团,金成都是倾尽全力、精益求精,拿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凡是排姚金成的戏都有收获,或是赢得市场,或是得奖,或是演员有了代表作,多数情况下是三者兼得。金成的作品又都不是以大制作、高投入为前提,他就是诚诚恳恳地接了这一单活计,为了这个演员、为了这个剧团兢兢业业地写作一个剧本,为信任他的合作者提供一个切切实实可以攀登、可以收效的台阶。
    金成是最具有作家型写作特征的编剧,他写作要先熟悉对象,从内心涌流出真情实感。不似现在有的剧作家,接了一个事,演员长什么样、长处短处什么样、这个剧团的配置怎么样都不关心,只管自己写剧本。金成不然,他要了解对象、了解这个剧组的实力,包括了解这个剧团想排这出戏的动机,方才深入进去。写现代戏,他要去深入生活;写历史剧,他要去深入历史,一个人默默地扎进去做功课。作为职业剧作家,金成没有任何个人嗜好,不喝酒、不抽烟、不打牌、不跳舞、不唱歌,写作时也就是一杯清茶——茶也不是十分讲究,然后就踏踏实实地构思、写作。金成写作的速度并不快,他就是耐住寂寞,一块砖、一片瓦,一点一点地在那儿砌、在那儿垒。以前我到郑州去,喜欢住到他家,喜欢吃嫂子做的菜蒸的馍,亲眼看着金成在那儿写作,就是我们电视剧里经常表现的那个形象——一盏灯,默默地坐在那儿守、坐在那儿熬,有时实在熬不出东西了,身上披着一件衣服,站起身踱来踱去,我暗想他的心咋会就那样静呢?
    三是诚恳地表达。毋庸讳言,金成的写作多为应邀或应命之作,他和许多剧作家包括和我的创作因由不太一样。我们多是自己想写什么,于是写出来后寻找适合的剧团。如金成创作的豫剧《村官李天成》、《兰考往事·焦裕禄》等,可谓是高难度的题材,一旦接受必定会遇到许多意料不到的困难,而且很可能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干预。但是金成不怕,非但不怕,还做得有滋有味。究其原委,他是心中有底,他熟悉这些题材,熟悉这些题材中的情感和意义,故而他往往有一种舍我其谁、淡定笃定的心理,愿意迎难而上。“村官”和“焦裕禄”这两个戏,还有豫剧《香魂女》,金成都以其独特的角度和厚实的质感出色地完成了创作的任务,并在全国戏曲现代戏创作中赢得了广泛的尊重。无论是上级交付的任务或是来自友情的邀约,金成接下来之后都不会被动迎合,不会偷工减料、投机取巧,他一定是要找到属于自己、属于时代的那份感动,即便是传统的朴素的道德,他也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和现实的共鸣,唯有如此,他才下得了笔、使得上劲。


    四是诚恳地接受。一部作品演出之后的成败得失、荣辱誉毁,金成看得都很淡。金成不是不在乎这些,而是看得开。他是做完了这件事,不管结果如何、听到什么意见,都能平和对待。金成在他作品的各种研讨会上,不管什么意见,他都能恭敬耐心地倾听,即使很尖锐、很刺耳的意见,他也能不动声色,边听边记,跟他不是当事人一样。听完了意见,他有时候还会跟我通电话,有哪些吃不准的会跟我再聊聊,商量评估各种意见的可行性。他的基本态度就是感激。“人家千里迢迢地过来把你的剧本读了,把你的戏看了,还动着脑筋给你提意见,你还有什么不高兴呢?”金成的话的确很在理,但是并非所有的剧作家和导演、演员都能有这样诚恳的心态和宽厚的胸怀。金成也因此赢得了一个口碑,即金成是最能听进去各种意见的作者。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往往也就在不断地修改中精益求精、化蛹成蝶。
    综合以上4个方面,诚恳的金成自然赢得了诚恳的口碑和诚恳的人缘,赢得了省内外众多戏曲院团和演员对他诚恳的信任,同时也成就了姚金成作为当代戏剧创作界为数不多的、具有代表性作品可辨识的著名剧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1 09:02 , Processed in 0.1054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