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8|回复: 6

抗战老兵:姚正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00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3-29 13: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南726姚正武(怀化通道)正申请常规资助
    http://www.ilaobi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1084
    (出处: 关爱抗战老兵网)
    老兵姓名:正武,出生于1924年03月05号,现住址:通道县临口镇石壁村,双目失明,耳聋(大声贴耳讲话才能听见)。               
    部队番号:兰姆伽空军学校独立团
    长官姓名:团长杨胜,排长(分队长)吴正明,老人于1940年3月在湖南绥宁县入伍,接着到衡阳、昆明。
    走访志愿者:楚竹
    从伍介绍:1940年4月到1943年在云南昆明空军机场呆了三年,因为年龄小个子小,军官对我很关心照顾,被安排在守卫武器仓库;在云南第三年,才给吴正明分队长当勤务兵。1943年6月从云南坐飞机到印度,在印度一个省会,兰姆伽空军学校,专门培训训练飞行员,我进入独立团,团长是我们湖南长沙的杨胜,营长姓王,连长姓赵,营长(科长)、连长(队长)都是浙江人;排长(分队长)吴正明,是杭州人,炊事员是刘富生,是邵阳隆回县周旺铺乡杨利冲的,在印度才认识他,他是在洪江当长工时,被抓来当兵的。1945年8月,从印度坐轮船经新加坡、香港、上海、到杭州,从杭州回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00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3: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老人第三次寻访回忆来看,应属于空军航校守备部队。
    空军航校12期起即分批在美国训练,后期转由印度卡拉奇和拉合尔空军基地做初中级训练,训练完成后又分到亚利桑那州空军基地做高级训练。
    从地点来,老人回忆看驻地一里之外有条河,这条河比我们村里的河要宽点,比村口的河要大点(大约10-15米宽),在四、五里外有条大河,显然是拉合尔基地。训练用的机型也确实是小机型PT-17。
    综上,老人虽然无法回忆准确番号,地点名称也说错了,但关于飞跃驼峰描述清楚,换装细节记忆准确,地点的描述正确,对空军训练周期及考核回忆准确,机型描述符合史实,确认抗战老兵身份,致敬!
    另外,也感谢地方志愿者的反复询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00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3: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姚老所在部队番号的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姚老所讲的“空军学校特务团”是否存在?
    我对于中国远征军的历史是不太了解,我对老兵进行了几次采访,又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现有以下材料可以做为旁证:
    1、1938年8月,根据宋美龄的要求,陈纳德去昆明筹办航空学校,训练中国飞行员。他在昆明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训练,不少人中途被淘汰。(信息来源:陈纳德_百度百科)说明中国当时已经有了自己的航空学校。
    2、福建省平和县发现抗战老兵--曾家潜(http://www.ilaobing.com/forum.ph ... =%D4%F8%BC%D2%C7%B1)曾老说:一九四二年三月,蒋介石亲赴印度,和印度方面签署合同,建立航空学校印度分校,还有地名,分校位于印度旁遮省(曾老数次用英语跟我们描述学校的名称与地址,其中有一个拼音为腊河的地名) 以上是论坛里通过审核的老兵提到的信息,可以说明在印度确有航空学校。
    3、姚老所说的:我们这里是那种小的教练机,有十多架。这里有很多大学生在这里学习,他们是在云南训练三个月后,再到印度这里来训练三个月,然后再到美国去,有的大学生又被退回来。说明他们这里确实是学校,不是空军战斗部队。
    4、姚老的行军包上字母(C、A、F、S、S)可能是这个英文的简写 China Air force School Spy  也就是:中国空军学校特务团

    结论:姚老所在部队番号可能是:中国空军学校特务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00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3: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姆伽哪来的空军学校?请重新走访,详细询问老人如何去当兵的,从湖南出发经过哪些地方,以怎样的交通方式到达昆明,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到昆明分配在哪个机场,地点在哪里,守什么武器装备,具体有些什么,机场当时有些什么飞机,后来机型是否发生过变化,请描述飞机的外形,机翼层数,螺旋桨数目。从昆明的什么地方坐飞机去印度的,什么样的飞机,装多少人,飞行时间有多长,白天还是晚上,到了印度哪里降落的,降落后是否换装,如果是,如何换装?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到空军学校的,有多大,多少飞机,有哪些国家的人,当勤务兵主要做什么?

    好的,怀化通道的志愿者会尽快到姚老家走访,谢谢。

    昨天2014年3月25日当地志愿者到老人家走访,他说姚老双眼已盲,耳朵也不大听见,关于详细经历沟通十分困难,只能先发来姚老行军包照片,是他唯一留下来与远征军经历有关的物品,其他所有物品在文革时被抄没丢失,包上印有正楷姚正武的中文名字还有英文缩写(G或C、A、T或F、S、S)这个估计是部队的番号。老人说包上的文字在十年前是看不到的,现在腐烂后才看得出来。难怪能逃过一劫,我用繁体中文输入法试过了,姚正武三字简体和繁体是一样的。

    姚老兵将这个包放在他给自己备的棺材盖上面,一是这是他最后的一个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了,二是他想等他百年后把这个一起和他入到棺材里。志愿者说本想拍放在棺材盖上的照片,但棺材摆在房内,房内阴暗没有灯会看不清包的样子,只好拿出来摆在地上拍照。


    请OSCW兄再次审核认定老兵身份,谢谢!

    行军包.jpg (38.11 KB, 下载次数: 0)


    行军包大图.jpg (83.32 KB, 下载次数: 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00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3: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S 在国民革命军部队中为独立 代号,N 为新编 代号。美国盟军航空战斗部队代号 CATF,..... 驻印军代号 C.A.I.

        结合老人口述  空军  独立团 ,没有参加反攻回国述说 ,行军包上的中英文解读;姚正武老人是: 驻印军 新编30师(数字不清楚,分辨出3 推断为新30师)独立团, 即守卫机场的独立部队 为盟军美国空军航空队服务。
    当年守卫机场的部队  没有跟随部队反攻回国, 老人所说的“ 从印度坐轮船经新加坡.....”回国,合乎历史。

                 本人意见供审核组参考。

    包解读.jpg (94.73 KB, 下载次数: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00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4: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驻印度远征军老兵姚正武采访录
    采访人:楚竹
    3月6日早上,绵绵细雨的天还是继续,我们九点二十分来到通道侗族自治县临口镇石壁村龙塘组。刚一下车,姚通年(姚正武第三儿子)已在等我们了,问候后,他就带我们到他家。直接带我到姚老房间,姚通年大声对姚老说:“爸,老兵关怀志愿者来看望您了”;姚老听后,迟顿了下,然后露出笑容,双手向前一伸,看来他双眼基本失明,我和他儿子姚通年马上向前扶持他到堂屋坐下。通过上午的采访,情况如下:
    一  当兵时背景姚正武生于1924年3月26日(农历二月二十二)有七兄妹,在家排行老二,有一位哥哥,三个弟弟,二个妹妹,1940年3月中旬(农历二月)乡公所下令他家必须去一个人到前线当兵,当时只他哥姚正文和还未满16周岁的姚正武够当兵条件(三个弟弟才几岁,二个妹更小),姚老要哥哥在家照顾好弟弟妹妹,他去当兵。这样,姚正武还未满16岁踏上兵旅生涯。
    二 六年军旅生涯当兵途中先到绥宁县城集中,坐汽车再到衡阳,从衡阳坐火车闷罐车厢(他说是牛车),到桂林,之后,又坐火车又走路,经一个月才到云南(在途中生了大病)。在云南呆了三年,因为年龄小个子小,被安排在守卫武器仓库;军官对他很关心照顾,在云南第三年,才给吴正明分队长当勤务兵。1943年6月从云南坐飞机到印度,那地方是印度一个省会,地方有点大,没看到地上种大米,只看到种了一点小麦;当地老百姓住的是土房子,皮肤黝黑黝黑的,与我们中国军队关系很好。当问到他在印度属哪兵种时,他大声地说:“我们是空军学校,专门培训训练飞行员,是独立团,团长是我们长沙的杨胜,营长姓王,连长姓赵,营长(科长)、连长(队长)都是浙江人;排长(分队长)吴正明,是杭州人,炊事员是刘富生,是邵阳隆回县周旺铺乡杨利冲的,在印度才认识他;他是在洪江当长工时,被抓来当兵的”。在印度三年,没有直接接触日本鬼子,他的任务是给分队长吴正明当勤务兵,同时还要给长官送文件。知道在1943年-1944年这一年多,在印度、缅甸、滇西边界跟日本鬼子打了几次大仗,我们远征军牺牲许多人。
    三  辗转回国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1946年,驻印度远征军也准备回国,当时他们要加入印度帮派(可能是什么政党)后才能回国,他们学校一半人都秘密地加入了帮派,这样他也加入了;帮规内容他记得清,姚老还很流利地说出帮规的内容,大约二十几个字,具体内容我们听不懂,他儿子也听不懂。他说帮派还发了证书呢?这证书及其他证件在文革时被红卫兵烧了。现在只剩下一个行军包。从海上坐轮船回国,途经新加坡(在新加坡住了三晚)、香港、上海、杭州;途中花了三个月才到杭州。杭州住了一段时间。姚老跟同乡战友刘富生一起回来的,没有跟赵科长打招呼,没有经过他批准就回来了。从上海坐轮船到武汉,然后坐火车到长沙,再坐汽车到周旺铺杨利冲刘富生家,在他家住了二晚,坐车到洞口县住了一晚,然后走了四、五天的路到洪江,到洪江再走三天的路到通道。回家时,他带回家国民币二十多万元,可以买二十担谷子。在印度三年中,每月工资六元(可能是英磅,当时印度是英国殖民地),平时工资全部由分队长帮他保管,在回国时,在印度把三年工资全部换成商品,把商品带回国,在杭州又全部卖掉换成国民币(因为印度发的工资不能在中国用)。
    四  回家后处境回家后,乡公所又要姚老去当兵,他不想去当兵了,更不愿意打内战。第一次乡公所来他家,被他婉言拒绝;第二次,他躲避了;第三次他买了一支枪,来警示拒绝,因为姚老有枪且曾是远途军军人,乡公所的人有点害怕,不敢要他再去当兵了。解放前二年多,姚老还是给地主打零工,遇到困难时地主也会借东西给他。解放后,当着普通农民,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干好每份农活。
    五 现在状况今年姚老已90岁高龄了,身体没有大病,但眼睛瞎了,耳朵也快聋了(要很大声对他说才听到)。老兵儿子姚通年一直很细心照看着,因为姚老眼瞎耳聋,他不能出远门做事打工,老人身边不能长时间离人,平时大小便要拉在马桶里,只能在家种田,在附近做点零工。一年也只有5000元收入。老人生活一直没有来源,从2011年开始才有55元/月养老金;他的零星医医疗费用每年要花3000元左右,基本没有积蓄了。当我们问起老兵儿子需要什么帮助时,他说,如果有条件现在最需要是能治好他的眼睛,减少子女负担;其次是给他买一张好床及床上用品,让他的晚年生活过得舒适点。(采访人:楚竹)

    对姚正武的电话访问记录
    时间:2014年3月27日
    访问人、记录人:石未波
    接听电话人:姚传丽(姚正武孙女)
    在场人:姚通年(姚正武儿子)

    说明:由于老人听力不好,要大声说话才能听见,访问的过程是这样的,先由访问人提问,听电话人再大声的问姚正武,老人回答的声音很大,听得很清楚。
    问:你们坐飞机去印度时,飞机是什么样子的?
    答:飞机是运输机,有4个脑壳,可以装人装货,可以坐七、八十个人,我们这趟就只坐30多个人,我们飞过喜玛拉雅山,那山好高,有一架飞机掉到大山里去了,人都没回来。
    问:你们坐飞机多长时间到印度,到印度时是白天还是夜晚?
    答:三、四个小时就到了,到那里时还是白天。
    问:你们到印度后有没有换军装?
    答:我们去的时候是穿单衣,空手去的,到印度后给每人发了两套制服、两件衬衣、两件纱衣、两条短裤,还有行军包也是这时候发的。我们的衣服不用自己洗,有人帮我们洗好后就送到房间来,不过要开钱给他们。在印度不吃肉的,我们平时吃的是像我们这里的糍粑那样的东西,放在盘子里,和咖啡一起吃。
    问:印度那里的环境怎么样,是不是在海边,有没有河?
    答:那里不在海边,地很平,在我们驻地一里之外有条河,这条河比我们村里的河要宽点,比村口的河要大点(大约10-15米宽),在四、五里外有条大河,日本投降后,我们没有什么事做了,就开车到大河边去钓鱼。
    问:你在那里具体是做什么?
    答:我是在办公室送文件。
    问:你有没有看到飞机?
    答:我们这里是那种小的教练机,有十多架。这里有很多大学生在这里学习,他们是在云南训练三个月后,再到印度这里来训练三个月,然后再到美国去,有的大学生又被退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5 05:31 , Processed in 0.1143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