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1|回复: 0

心灵之家——家谱家族文化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7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4-18 10: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灵之家——家谱家族文化堂

    2014-04-16 14:14   来源: 百姓修谱网   作者:秩 名


        宗祠习惯上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后来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清代,祠堂已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家族。追寻历史的进程可以看见,宗祠已经不是皇家贵族的专利,普通百姓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灵魂栖息地——家族文化宗堂。

      可能有人不解,为什么要用家族文化宗堂,而不是按照惯例叫做家族文化祠堂?在这里,需要阐明祠堂与宗堂的区别。所谓祠堂,强调祖,是指后人追根溯源,供奉祖先的祭祀场所,是一个大家族的凝聚力所在。而宗堂,强调宗,主要用来传承家族文化和家族血脉,可以见证一个家庭传承的源流。祠堂是对过世祖先的追忆与怀念,宗堂是维系一个家族的生命树,可以福荫后人。

      所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蓬勃发展的今天,家谱传记出版机构顺势提出建立家族文化宗堂这个新概念。宗堂文化是在祠堂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更适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接受方式。常规的祠堂一般是建在中国传统习俗比较浓厚的农村,主要是用来祭祀,用来举行家族文化活动的相比来说很少。而且祠堂的装修摆设也是较为严肃,冷清。这种方式更适用于农村。后来搬迁到城市里的人们想要祭奠祖先就并非易事了,跋山涉水的回老家也颇为劳累。但是接受到新思想的都是人虽然不再焚香秉烛,对鬼神长跪九拜,但是骨子里仍然有浓重乡情,依然会深切悼念自己的先祖,仍然想受到家族优良传统的熏陶和教导。所以,建立一个适合现代社会广大人们的家族文化宗堂势在必行。

      宗堂在设计上,家谱传记出版机构针对现在大家单元独居的现实情况,设计了新式“微型家庙”。在房屋正中设立中堂,中堂高三米、宽约四至五米,上方两端设计翘角庙沿,上方中间琉璃瓦楞,瓦楞下是家族堂号如“杨氏四知堂”等等。中堂正中主要供奉“家神”,左边是得姓始祖像(牌位),右边是迁移始祖像,中间是家族十代以内最值得尊崇的近代祖宗像(牌位)。牌位像两边均有像赞对联,像下有生平事迹。如果祖宗像的两边还有位置,可以设置“家谱世系图”与“家族迁移分布图”。中堂下方是神台条案,条案上放置未上像的其它祖宗灵位牌,条案中间放“传世家书”先贤传记、家史画册、家谱、家族音像光碟。除此之外,家族文化宗堂设计多种形式,只订制其中一两种也可以单独设计制作。

      在家族文化宗堂里,人们可以追根溯源祭拜祖先,也可以看到自己家族的发展源流。可以开展祭祀和宗亲活动,宣传先祖训示,制订族规族约,规范道德行为,推动尊老爱幼,眷顾老弱病残,倡导文明礼仪,建设孝道文化,形成群众性自律机制和行为规范,构筑了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也可以宗堂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如修桥、铺路、帮困、赈灾等,培养族人常怀感恩之心和奉献精神,以报效故乡,报效祖国。宗堂记载和颂扬先祖优秀思想品德,为子孙后代树立思想丰碑和学习榜样,并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离开家族在城市安家的人们在家里设立家族宗堂,不会因为自己远离家族群体而有精神失落感,在都市中可以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一块安静的栖息地。想必随着城市新移民和平安居,订制“新式家族文化堂”将蔚然成风。

        同时,在以孝道文化作为民族发展基石的中国,宗祠是祭祖寻根文化,这正是孝道文化的最基础体现。家族文化宗堂为家文化和孝道文化回归提供了一个载体。如此一来,家族文化宗堂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人们在嘈杂的物欲社会中找到心灵的回归,更有利于推进孝道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6-1 17:13 , Processed in 0.1250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