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4|回复: 0

姓、氏本不同秦汉合为一 先秦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5-13 09: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姓、氏本不同秦汉合为一 先秦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时间:2014-05-12 09:17:44 来源: 河南商报
        新郑黄帝故里的中华姓氏树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东华/摄
        如今的姓和氏,是一回事儿,所谓“张氏”、“刘氏”,意思就是“姓张的”、“姓刘的”。
        然而,姓与氏刚出现时,它们其实各有含义。先秦时期,两者更被明文规定严格区分。姓与氏在产生之初有什么区别?两者为何合二为一?如今的姓、氏,在用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姓氏产生
        伏羲正姓氏时,姓与氏的含义
        如今,人们说起姓与氏,大多觉得两者是“一回事儿”。其实,姓与氏刚出现时,含义各不相同,还曾经被明文规定严格区分。
        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近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对姓与氏的区别有所介绍。他认为,两者产生时,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共有符号、标志。它最初的形式是图腾,后来形成了文字意义上的“姓”。
        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书《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资因生以为姓。”这说明,姓所标志的血缘关系,在当时是由女性来确定的。所以,一些古老的姓如姬、姜、姚、妘、妫、姒等,都是女字旁。
        近现代史学家大多研究认为,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便是姓产生时的社会背景。它是宗族的根本族号,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化。
        古籍《通鉴·外纪》记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随着人口繁衍,原始部落分出若干新部落,新部落为了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单独起了一个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氏是姓的支系。
        正是在此基础上,后来的太昊伏羲氏才有了“正姓氏”的创举,使华夏子孙逐渐蕃盛。
        先秦时期
        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礼不娶同姓”的规定,一直延续到周。婚姻制度、姓氏制度不断丰富,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田恒金教授,曾对先秦时期的姓氏、人名进行过专门研究。他认为,到了周代,姓氏制度已相当严密,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志·氏族略》记载:“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田恒金介绍,在周代,男子是氏族的主体和代表,只称氏不称姓,但姓有着“别婚姻”的重要作用,所以女子称姓就显得十分重要。
        女子称姓,形成了先秦时期人们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如历史人物赵姬、庄姜、雍姞、文嬴等。他举例说,见于《春秋》记载的杞国夫人“杞伯姬”,“杞”代表她嫁到杞国或嫁给杞氏男子,“伯”代表她在自己的姐妹中排行老大,“姬”则代表她的娘家是姬姓。
        《通志·氏族略》记载:“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田恒金介绍,先秦时期等级制度严格,姓与氏都是贵族才有权使用的称号,没有名字的平民百姓,人们统一以其职业称呼,如庖丁、匠石、医和、优孟等。
        顾炎武曾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姓起源较早,几乎稳定不变;而氏是后起,会随各种原因而变更。氏的变化,往往反映贵族男子身份地位的变化,春秋中期的晋国大夫士会,他又称士季、随会、范会、随武子、范武子等,代表祖先官职的“士”和他的封邑名称“随”、“范”,都是他的氏。
        姓氏合一
        秦统一后,姓、氏渐渐合二为一
        姓、氏含义不同,持续了数千年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两者成“一回事儿”了呢?袁义达等姓氏专家研究认为,其演变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战乱频仍,宗法制度渐渐崩溃。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已经变得十分混乱,“氏”大多转变为“姓”,平民的地位逐渐上升,也有了姓,“百姓”开始成为民众的通称。袁义达认为,目前使用的100个汉族大姓,其人数占汉族总人口的约87%。其中的97个姓,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通志·氏族略》记载:“秦灭六国,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完成统一,将沿袭数千年的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原有的宗法制度、姓氏制度彻底失掉社会基础。明贵贱的“氏”、别婚姻的“姓”本质上不再有区别,都成为表示宗族、血缘的符号。西汉时,姓、氏更是完全融为一体。从此,中华姓氏才开始了世代稳定的传承。
        因为姓、氏合一,西汉中期的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并不十分注重两者在先秦时期的区别,以致出现孔子“字仲尼,姓孔氏”这种错误说法。孔子其实是子姓、孔氏。
        姓氏今义
        如今的姓、氏,在用法上也有区别
        秦汉以后,姓即是氏,氏即是姓,两者含义相同,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
        不过,两者在不同场合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在人际交往中,不相识的人往往会礼貌地问对方“贵姓”,而不是问对方“贵氏”。
        另外,河南商报记者发现,家谱、族谱大多题名为《×氏家谱》、《×氏族谱》,从未见过《×姓家谱》、《×姓族谱》。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学者研究认为,在汉语口语中,“氏”与“死”读音相近,古人忌讳“死”字,所以“氏”字也渐渐失宠,在口语中消失不见。
        但因为在先秦时期,“氏”是男子的专有称号,而家谱、族谱又是记录男性家族成员血缘关系的册子,所以家谱、族谱的题名常用“氏”字。
        河南商报记者 姬中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9-29 19:20 , Processed in 0.1413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