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记者马丹杨强 摄影雷远东
那时全兴·老川足特别讲述之姚夏
1995年的夏季,当风吹过,就能听到女球迷歇斯底里地呼喊“生儿当生小姚夏”。那时的小姚夏,20出头,憨厚的模样用现在的话讲属“呆萌”系男,但在球场上,却又像只愤怒的小鸟,脚踏风火轮一样地带球飞奔—这是成都球迷想要的“猎豹”,一头很乖的豹子。
转眼20年,人们嘴边的“小姚夏”早已为人父了,偶尔踢踢足球,偶尔去球场上看看球员,大多数时间,身为四川天诚谢菲联副董事长的姚夏忙着处理俱乐部的大小事务,遇上媒体采访,他又回到了“呆萌”系,不添加不做作,即便是对当年喊得震耳欲聋的“猎豹”和“小姚夏”,他也只是平静地回应:“没什么,我不太在意这个!”
猎豹往事
“爱好成了职业”
不在意,并不代表遗忘,作为梦想的一部分,四川全兴是姚夏生命里无法抹去的,关于全兴,这位不善言辞的呆萌大叔终于说出了排比句:“(全兴)对我意味着兄弟感情,意味着事业,意味着最初的选择是对的,意味着自己的爱好终于成了职业!”
绰号 来自天生的自豪
关于“猎豹”姚夏,江湖人称他的成名绝技就是速度。快似闪电、自带马达、无需助跑……这全是球迷们对他的赞美。
20年后,姚夏再次谈及这个绰号,有些腼腆了。有那么一阵,他没有说话,在柜子里翻着什么,最后翻出一罐茶叶,招呼着大伙喝茶。“嗯,这个称呼啊……”他眼睛向上,“就是球迷给的嘛。当时报纸登了出来,我也知道了。”说这话,他呵呵地笑。
姚夏说,作为球员自己算是早熟的,1991年就参加了甲B联赛,那时他不过17岁,后来进了全兴也是队里最小的,但是跑得最快的。1995年的成都保卫战,21岁的姚夏状态不错,在全兴打青岛海牛的那场比赛,他进了2个球,球队最终惊险地以3比2击败对手。正是这场比赛,让全四川的球迷都记住了姚夏,而那句响当当的口号也由此而来。
猎豹的速度是天生的吗?关于这个问题,姚夏显得自信满满。他的父亲姚明福堪称四川足坛名宿,姚夏四五岁时就开始喜欢足球了。“肯定有天生的原因在,但后天的锻炼也很重要。”姚夏说,当时全兴队的训练很艰苦。“大冬天早上6点多下着雨也要起床训练,有伤病也要坚持训练。说实话当时医疗条件很有限,大家更多层面是用精神咬牙扛,我们好多伤都是边踢球边康复的。”
囧事 被球迷撵掉奖金
对于姚夏而言,第一次让自己有种明星的感觉还是在1994年。而那种感觉深刻得根本无法从记忆中抹去,因为那是真正的“痛并快乐着”。“1994年是职业联赛开始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多少还是尝到了职业足球带来的甜头。”姚夏说着说着,又呵呵地笑了起来。“我的奖金就是在那一年丢的。”
姚夏说,那时发奖金全是现金,“2000元还是3000元,具体忘记了。全是50元一张的。厚厚一叠拿在手里很兴奋。”发奖金的地点是在运动技术学院的训练场,当时看训练的就有几百名球迷,“发完钱之后,因为训练结束了,就有很多球迷来要签名。我们就是一边签名一边往外冲。好不容易冲出来的,结果钱没了。因为我们的足球短裤没有裤兜,我把钱插在腰杆上,冲的过程中钱就掉了。”姚夏觉得自己又好气又好笑,“那么多钱全丢了。想想还是很生气。可是球迷那种疯狂劲还是让我很兴奋。那是我们第一次作为公众人物被球迷追逐,现在回想起,还是觉得球迷很可爱。”
如今,坐在办公室里的姚夏仍是小球员心目中偶像,时常被拉着合影签名。“我们现在队里有很多小球员也很喜欢跟我聊天,有的人说当年也是因为看球才决定当一名球员的。”说到这时,姚夏嘴角轻微上扬,露出得意的笑容。而他也如偶像一般,为他们树立着榜样。“我跟他们在一起时,不会有距离。我们会像朋友那样聊天,我也会把自己当年踢球的一些经验讲给他们听。”
骄傲 即兴飞翔成经典
1995年,对全兴对成都而言,意义重大。那年的保级大战将整座城市里每一个人都牢牢绑定在一起,“成都保卫战”在喧嚣声中打响了。而让姚夏最骄傲的仍是打青岛海牛队那场比赛。在攻进制胜一球之后,姚夏做了一个飞翔的庆祝动作,在央视随后的《在路上》回顾片中,那个动作编入了片头。姚夏说,每次看到那个画面,都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那场比赛,回到了那个激情四射的岁月。
“其实那个动作是自己事先根本没有准备的,完全是即兴表演。”姚夏说,当年的全兴队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即使是现在,大家还经常聚会。我们在一起,不会说为了某件事情而聚会,就是老朋友的聊天。每次都会讲讲以前的趣事。”其实,当年姚夏还曾有一次去欧洲踢球的机会,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成。问他遗憾吗?他摇摇头。“虽然遗憾但也不觉得后悔。毕竟最后的选择是你自己。我其实没觉得牺牲什么,可能也是因为我没有觉得牺牲什么,所以我们才能做到那样(全兴最鼎盛时)。相反我觉得从俱乐部得到了很多东西。我的牺牲都是我正常应该付出的。”
猎豹心愿
“事业家庭双赢”
关于事业姚夏一直在坚守
“传承是一种责任,毕竟一座城市需要一种精神”
正值不惑之年的姚夏,这样定义自己的“不惑”。“四川还是需要一支职业球队的。虽然有人说,散就散了吧,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但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还是要有这样的责任。毕竟一座城市需要一种精神。”所以,姚夏每天忙碌的事情,仍是以足球为主。“找资金,找人才。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缺,人才缺。”
“这个是当务之急,一定要保住。因为我觉得我们四川还是要有一支职业球队进行传承,就算是要开展青少年培训,也应该有一支球队影响这些孩子,让他们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姚夏说,“一支职业球队的存在,其实是一种延续和传承,给青少年成为职业球员的一个方向。人们也希望自己的城市有一支职业球队,一支球队某种意义上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就像当年的全兴。”
姚夏说,自己偶尔也去球场看看,去踢球,但绝不会干涉球队。“他们有他们的教练,我们不能越权。当然,关于某些战术我们也会进行探讨。”而对于球员,姚夏说更愿意像兄弟像朋友一样去交流,而不是作为前辈式的说教。
关于家庭姚夏一直很柔情
“对女儿最有亏欠,有时间一定要好好陪她们”
即使是最凶猛的猎豹也有柔情时刻,那就是在对家人对孩子的时刻。“我现在即使再忙,每天早上都会和老婆去送娃娃上学,如果下班没事也会去学校接她们放学。”姚夏说,乖巧的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爸爸是足球运动员。“现在她们看到有人找我签名也不觉得奇怪。因为小时候,我也带孩子去看过我踢球,还跟我的兄弟们一起耍过。”
姚夏说,在孩子小的时候,自己有一段非常美妙的记忆。比如给女儿熬稀饭,煎蛋,晚上睡前要给女儿读童话,偶尔还要完成女儿“安排”给他的任务,比如给女儿的同学签名等等。“但现在孩子大了,总觉得陪的时间还是不够。有的时候忙起来,根本照顾不到,好多心愿都没有达成。所以我现在觉得对女儿还是最有亏欠的。如果有时间,我一定要好好陪她们。”
老全兴
同题问答
当年全兴队,最能喝酒的是谁?
姚夏:不好说哦。其实当年兄弟伙都还是能喝,你想运动员嘛,说白了就是靠身体在喝酒……其实,当年魏群啊,我啊,都能喝。
这帮兄弟伙里面,哪个最臭美?
姚夏:(邹)侑根。他比较注重外表,要弄个发型啊啥的。
这帮兄弟伙,你觉得哪个最多才多艺?
姚夏:其实我们唱歌都还不错。至少有一半人以上都有自己的拿手曲目。(那你自己的拿手曲目是什么?)我,大部分都会啊。(这个问题翻篇之后的某一刻,姚夏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了,继续回答。)嗯,我想起了,李庆做家务不错。算是特长。当年我们在昆明冬训时,有时候还在那里过年,但基地晚上10点就会熄灯。不过,昆明的月亮很亮,借着月光,我们就拿出自家带来的香肠和腊肉,然后李庆负责切,切得很巴适。
如果可以的话,最想拥有哪位巨星的身体的一部分?
姚夏(一直对这个问题笑,很藐视的那种):呃……,嗯……可不可以不选,其实做自己就很好了呀!
会让你的女儿搞体育吗?
姚夏:主要还是看她自己喜欢吧。我没有刻意要求或者训练过,比起其他孩子她在运动方面稍好,但我们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