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毕业生田园的就业梦想――记江西省宜丰县新庄镇南垣村大学毕业生姚慧锋的故事
稿件来源:中国就业网 发布日期:2014-06-09
人物档案 姚慧锋,1981年出生,2005年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2011年放弃城里的高薪岗位回到家乡江西省宜丰县新庄镇南垣村,从事CSA(一种名为“社区支持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农业项目,让一些城里人爱上了“稻香南垣”。 因为爱,做个不一样的农民 南垣村三面环山,宁静秀美。姚慧锋因为深爱家乡的山水田园,在北京一家医药公司做了6年市场营销后,辞掉月薪上万元的工作,回乡种田。 “上了大学回家种田,当时我妈天天哭,我爸不理睬我。”6月初的一天,戴副眼镜、清瘦斯文、肤色黝黑的姚慧锋对笔者说,可能骨子里就想当农民吧,读大学和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家都有一种莫名的冲动。 2010年,姚慧锋偶然接触到了CSA,并在广州一家CSA机构实习了一年。“这种农业经营模式是消费者和农民直接对话,消费者预付一年的生产费用,农民将农产品送进消费者家门。没有中间商环节,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农民增加了收益,消费者得到了安全生态的食品。”姚慧锋介绍说,CSA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成熟的农业经营模式,近年来在中国迅速发展,国内CSA项目达到了200多个,分布在近20个省市。 之后,姚慧锋带着梦想回到村里。“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中,消费者和农民相互信任的基石是生产原生态的安全农产品。姚慧锋第一年试种了30亩水稻,菜枯饼做肥料,稻田养鸭、自制草药杀虫,稻谷通过一家CSA公益机构直送城市社区。生态种植,对接社区,30亩水稻纯收入近6万元,比传统方法高了许多。 2013年,姚慧锋成立了稻香南垣生态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了12户村民入社,面积增加到120亩。今年,合作社社员增加到30户,种植面积超过了300亩。看到儿子的“歪门邪道”有了成果,姚树林终于和姚慧锋和解了。老两口和不少乡亲成为“社区支持农业”的积极参与者。 原生态,安放城市和乡村的梦想 今年初,经双方达成协议,上海市民邹俊预付给姚慧锋一亩水稻的生产费用3500元。而姚慧锋则在一年内通过快递公司陆续为邹俊提供180公斤生态大米。邹俊不用担心大米品质,因为姚慧锋会通过网络向他“直播”水稻生长过程。今年暑假,邹俊还将带着家人到南垣村游玩,实地查看自己的“开心农场”。 目前,除广州一家CSA机构订购外,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户城市居民与姚慧锋“直通”,享受着秀美乡村原生态的农产品。姚慧锋说,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因为许多城市居民看重食品安全,已从“吃饱”转移到“吃好”上来,这为CSA提供了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同时,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也会推动农村原生态健康耕作理念的回归。 姚慧锋有更大的田园梦想―― 他主打“稻香南垣”品牌,注册了商标,还以“稻香南垣”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我想通过CSA,将南垣村打造成‘稻米文化生态村’,把全村1200亩稻田做成‘市民农田’,开辟农宿文化旅游,建立水稻文化博物馆。”现在有5个朋友合作准备注册公司,推动“稻米文化生态村”建设。 也许是CSA的感染力,也许是姚慧锋的不懈努力,现在每月都有好几批大城市的市民前来观光、考察。省内5所高校的学生社团也在南垣村建立了实习基地,经常进村开展活动。去年11月,姚慧锋申报的“稻香南垣生态社区营造项目”获得福特汽车社区参与创意奖,得到了5万元奖金。 坚持着,探索农业经营新模式 因为预收消费者支付的生产费用,农民与消费者成为种植风险的共担者。因此,有朋友称姚慧锋返乡种田是“为农民寻找一种不亢不卑的姿态”。 姚慧锋对自己的CSA信心满满。“我发挥自己的人脉关系,建立了一个由摄影师、设计师、营销策划人员等组成的团队,义务帮我策划制作宣传‘稻香南垣’品牌。南垣村的CSA项目成熟后,再复制到周边村子。” 目前,CSA在国内受一些农村先天条件的限制,遇到了农民与消费者对接难、信任度建立难、农产品有机认证难等问题。在姚慧锋看来,这都不成问题。稻香南垣合作社的成立,让农民抱成了整体,由他牵头对接就行。合作社要求农户严格按照生态食品标准种植和生产,并进行农产品绿色认证。“我们的豆腐乳、蜂蜜、土扎粉、茶油等产品,都凭良心生产,无任何添加剂。不少产品淘宝网月销量1000多件,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服。”姚慧锋还通过网络邀请市民到村里观光、游玩和考察,以建立社会信任度。(江西省宜丰县劳动就业局 汪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