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与跋在内容上是有所区别的,序一般重在对全书做总体说明,跋则一般只是有感而发,内容较灵活,或议论,或考订,或抒情。但二者作用大体相似。序跋具有很强的杂文气质。跋是书的名片,又像书的旁白。它说的是书内之事,又叙说许多书外的世态。文字轻灵而长肌肉,没有什么框套约束,形式活泼,信笔写来,仿佛与人促膝谈天,多是出自内心感叹。长短不拘,庄谐杂出,随意漫笔,千姿百态,不拘一格。一份欣赏,一番点评,一段思绪,一卷书气,一种兴味,一些舒雅,写的是书人、书话、书事,又是世态人情和生命感触。随感而发,乘心而游,是一种写作过程的美。短的序跋则只有几十字,一二百字自有独到之处,常能在三言两语之间,点出一本书的精要之处。长的序跋可达数千字,数万字。如顾颉刚的《古史辩》自序长达六万字,而冯友兰的《三松堂自序》竟超过二十五万言。故序跋的文字以期窥斑而见豹之功力多精警凝炼;渊美雅隽,富有文采。文学家唐弢在《晦庵序跋》中说:“序在中国古代是应用得相当广泛的文体……至于梓印书文,一卷行世,自不免前序后跋,抒其所见,言之有物,成为一篇篇美丽的散文,一个个深邃的感情的渊薮,令人反复讽诵,莫逆于心”。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即是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等,前面都有一段序。序次,序列,依次序排列、排列次第:顺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序,序数。序论:依次论述,按某种档次排列,档次。叙述,叙说;引出,草拟,给……作序;序和论,即史传文的引言和结尾的评论,依次论列;序文:作者对作品的引言,通常用以说明下面要说和写的主题和范围、宗旨和经过,别人所写的对作品的介绍或对本书内容的评论。序言:开头、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幕:戏剧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用来介绍人物的历史、剧情发生的起因或暗示全剧的主题,比喻某件事情的开始阶段;序曲,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等开场前演奏的乐段,一般由交响乐队演奏,用这种体裁写成的独立器乐曲。 序和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不仅是书籍存在的一种形式,其实也可以作为人生的隐喻。用中度和柔性的语气予以表述,打捞生活轶闻,推介文学作品,品鉴艺术情思,钩沉文化意趣,都可谓要言不烦,高屋建瓴,独树一帜。一篇清隽优美的散文,口叩之中非经,非典,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种闲书而已。然而庄语足以警世,旷语足以空世,寓言足以玩世,谈言足以醒世,妙语足以惊世。序跋中有许多文学珍品,读序跋可谓一种文学欣赏。序和跋是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近年来读到的一些序跋,总觉得它们似乎已经消失了这种作用。有的序跋不痛不痒,读来毫无引导作用也无误导作用;有的序跋与正文风马牛不相及,不读倒罢,读起来往往一头雾水;更多的序跋则是言过其实的吹捧,读来大倒人的胃口。所以现在我基本上不再读序跋了,却也盼着:序跋如果能回归原有之面目,那该多好啊! 邮 编:545300 通讯地址:广西融水县融水镇福星路154号 工作单位:融水苗族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 作 者:姚伟林 笔 名:姚老庚 电 话:0772—5130796 qq:346633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