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6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58位。
田姓来源
一、 出自妫姓,妫满之后,为陈氏所改。相传帝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边居住,他们的祖孙有留在妫汭河一带的,就是妫姓。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为帝舜之子商均的第32代孙)。武王封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陈桓公的弟弟在陈桓公死后杀死了太子免,自立为陈历公。太子免的两个弟弟欲报杀兄之仇,就趁陈历公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二人相继为国君,就是陈庄公和陈宣公。陈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御寇杀了。陈历公的儿子叫陈完(为妫满的第10代孙),他同御寇的交情很好,御寇被杀后他怕被株连,便逃到了齐国。齐桓公就将他封于田地。陈完因为逃到了齐国,不愿用原来的国名为氏,遂以采地为氏,改称田氏。传至田和任齐国相国时,他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
二、 出自妫姓所改。明朝初年有辅佐惠帝的妫子澄,因废削诸藩之权,而引起了靖难之祸,京师不久便被各诸侯攻破,妫子澄被俘获,不屈而死,他的儿子为避祸而改名换姓为田终。后子孙也以田为姓,称田氏。
三、出自锺姓所改。 魏国征西将军钟会,字士季,钟繇次子。他助司马炎灭蜀后,打压邓艾,又准备与姜维策划谋反,但事情败露,被士兵乱箭射死,年仅40岁。留在钟繇故里河南长葛的钟姓怕受到株连,从繁体“锺”字中抽出“田”字来作为自己的姓。所以,钟繇死后葬于颍川长社的故里,如今仍叫田庄。
四、出自其他少数民族。许多其他的少数民族中也有田姓,如汉朝并州的田姓出自匈奴,宋朝的西夏人中有田姓,明朝时赐元人察察田姓,金时女真人阿不哈氏,汉姓为田,清时贵州思南府土司姓田,为土家族,其有家族字辈:“祖宗庆兴应、景儒茂仁宏”等。 清朝时,满族姓氏“罕楚哈氏”和“田佳氏”改为田姓,在白族、藏族、高丽、佤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田姓。现在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县自称“蒙豆”的苗族中有田姓,居住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的白马路白马乡白马人中有田姓,著名歌星田震是瑶族人。回族中也有田姓。苗、瑶、彝、土家、回、蒙、藏、满、朝鲜族等有此姓。
得姓始祖
田完。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他追封前代圣王后人——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传到胡公满十世孙陈完时,陈国宜公杀太子御寇,妫完与御寇私交相厚,陈完恐祸及己,便逃于齐国。陈完为人谦逊有礼,一向很有贤名,齐桓公很赏识他,就任命其为公正(管理工匠的官),并封他于田地。其后子孙就以采地为氏,称为田姓。他们尊田完为田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聚集地)
公元前三九一年,田完之八世孙田和把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史称田和代齐。可见田姓是以齐国首都山东临淄为发祥地,从这一时期活跃于政坛的田姓人来分析,田姓在先秦时期已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地。传到田和重孙时,齐国为秦所灭,齐王田建被迁于共(今河南辉县),其他田姓开始向西、北之地逃难。不久秦末起义军四起,田姓家族闻风而动,有八人裂地称王,煊赫一时,但不久均纷纷垮台。
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之言,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诸田亦在强迁之列,后发展成为京兆一带望族,后来,田姓各族又迁徙至北平(今河北满城北)。从汉代开始,今川、鄂、湘、黔交界一带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中已有不少田姓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田姓避乱南迁,可以说田姓已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亦有迁山西太原、宁夏固原、天津等地。
唐代宗时,有田承嗣被封为雁门郡王而落籍当地。
宋代以前,田姓主要在中国的北部和中部播迁。河南田姓的开基始祖是宋代的田瑜,颍川汝阴田姓开基祖为虢州团练使田令芳。此际,田姓开始有迁今福建、广东者,田希圣为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四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田衍孙田滋茅,于宋末徙居福建长汀,滋茅子松岗迁广东海阳(今潮安),后徙大埔,为大埔开基始祖。传至田文长时,兄弟五人俱移广东程乡(今梅县),文长次子法聪、三子法盛移居广东惠来。
明清之际,田姓已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从清代中叶开始,闽粤田姓陆续有人迁至台湾,进而移居海外者。
如今,田姓在全国分布广泛,以河南、四川、山东、河北等省为多,上述四省田姓约占全国汉族田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
郡望
北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北。
雁门郡:战国始置郡。此支田氏,其开基始祖为唐太尉田承嗣。
京兆郡:汉时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此支田氏,为西汉大臣田蚡之族所在。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田氏,其开基始祖为北宋右谏大夫田瑜。
平凉郡,治所在平凉(今甘肃平凉市西北);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天水郡,治所在平襄(在甘肃通渭西北)。
堂号
贫骄堂:战国时候田子方做魏文侯的老师,一次子方在路上遇到太子,太子急忙下车拜见子方,子方不还礼。太子问道:"是富贵的人可以骄傲?还是贫贱的人可以骄傲呢?"子方答道:"只有贫贱的才能骄傲!诸侯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国;大夫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家;贫贱的人如果自己的行为不合当官的心,说话当官的也不听,就到别的国家去,像丢掉破鞋子一样。富贵的人怎么能和他们一样呢?"
田姓的堂号还有:“风翔”、“紫荆”、“北平”、“雁门”、“风鸣”等。
历史名人
田 骈: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他治学黄老,借道明法,讲学稷下,善于雄辩,与慎到齐名。
田 光:燕国著名的侠士,他结识燕太子丹后,曾把荆轲推荐给 太子丹以谋刺秦王政,太子丹要田光保证不泄密,田光便抽刀自尽,让太子放心,又激励了荆轲。
田 单:临淄(今属山东淄博)人,战国名将。乐毅伐齐,齐国岌岌可危,只存二城,田单用火牛阵大败乐毅而复国。最早采用火攻战术的大将,曾采用火攻战术击败燕军、收复70多城。
田因齐:战国时齐国开明国君,史称威王。他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招纳学者,百家争鸣,便齐国极一时之盛。
田 赞:战国时期齐国大夫,他因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去拜见楚王而被记载于《吕氏春秋》。因讥讽楚王楚王穷兵默武而出名。
田 文:山东滕州人,战国时齐国名臣,他轻财下士,门客三千,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君子”之一。
田 忌:战国时期齐国人,因以“下对上、上对中、中对下”的完美战术赛过齐王,因而被人赞不绝口,名亦留青史。
田 横: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人,是齐王田荣的弟弟,秦末从兄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兵败奔彭越。汉建立,率徒五百人逃亡海岛,因不愿称臣于汉,全部自杀。此岛后称“田横岛”。
田 何:临淄人,西汉著名学者、今文易学的开创者,号杜田生,专治《周易》。田承嗣: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唐末时军阀,为河北割据势力,也曾两度叛乱,死后由其侄田悦继位,曾一度自称魏王。田汝成: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文学家。他博学、工文、尤善叙述,撰写有《炎徼纪闻》、《西湖游览者》、《辽记》、《田叔禾集》。
田 丰:(?-200)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田 锡:(940~1003)字表圣,嘉州洪雅(今属四川)人。累迁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遇事敢言,不避权贵,咸平六年(1004)十二月十一日卒,真宗对宰相李沆说:“田锡直臣也。”范仲淹亲撰《墓志铭》。 锡著有《咸平集》五十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田应扬:河北鸡泽人,明代廉吏。万历间任广昌令,存心爱民,自奉俭约,时称“廉吏第一”。
田九成:明初农民起义军首领,他在陕西勉县,以白莲教组织农民起义。
田锡田:襄城(今属河南)人,清代书法家,好收藏金石文字,著有《书学偶录》。
田文镜:汉军正黄旗人,清代大臣,为雍正之心腹。雍正即位后,历任山西布政使、河南巡抚、河南总督、兵部尚书,后又兼领山东,称河东总督。
田兴恕:今湖南凤凰人,清代将领。行伍出身,因镇压太平军、贵州苗民起义,而历任青州镇总兵、贵州提督、贵州巡抚、钦差大臣等职。后因恃功骄横及斩杀洋人传教士而被罢职。
田 汉: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田纪云: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前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
田家英(1922—1966年),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本名曾正昌。毛泽东秘书、原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田华:电影表演艺术家。1950年电影《白毛女》中饰演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