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15|回复: 7

姚复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8-12 12: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复旦
    民族
    侗族

    出生日期
    1824
    逝世日期
    1917
      姚复旦(1824—1917),字晓亭。祖籍湖南,后迁宣邑(今湖北宣恩)。 侗族,一生从事教育,为清末宣邑名师。因其在同胞兄弟中居长,人称“姚大先生”。 诗人。姚复旦五岁进馆就读,八岁就能吟诗作对。五年之内相继考中秀才、监生、禀生。十九岁夺得贡府之魁,荣归故里,开始从教,历时数十年,可谓桃李成荫。姚复旦晚年主要致力于著书立说 。着有《医学萃经》十二卷,《普天乐》、《升平福》各一卷。 《宣恩县志》中亦刊有其一些零散诗文,如《春晓望金琴山》、《石虎记》等。姚复旦曾为侗乡文化教育作出过特殊贡献。
      姚五岁上学,所学课文,过目不忘,九岁即可挥毫成文,吟诗作对。十四岁中秀才,十九岁为府贡。荣归故里后,热心教育事业,在家设馆招生,不计贫富,凡家境清贫者免交学费。先生善于治学,因材施教,门生举贡者不下三十余人,取得功名者近百人。
      同治元年(公元 1862年),曾同纂宣恩历史上第一部《宣恩县志》,监订汪古珊《医学萃精》,并著有《普天乐》、《升平福》等短篇小说集,在民间广为流传,载入《宣恩县志》的有七律《双溪寺题壁》、五律《春晓望金碧山》、长诗《行军歌》和散文《石虎记》等。
      姚复旦先生具有热爱人民、关心人民之美德。光绪戊寅年(公元1878年),他用教学所得的资金千余两银锭加上众人捐款,亲自绘图,亲自督造建成洗砚溪小河上的石拱桥。此前,他还于咸丰年间再此捐资修建一座风雨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2: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是洞坪库区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与该处人文旅游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库区的山水都是有型的,一步一景,加之花鸟虫鱼点缀其间,自然风光便灵动起来,给人无限审美的空间。

    从三河沟到洞坪一线的水路,有华家台、苏家河、白岩山、仙人洞等十余个小地名,每个小地方的山都有不同的形状,或壁立数丈,或舒缓起伏;或款款而来,或两岸夹峙;或绿荫覆盖,或岩石祼露——横看成岭侧成峰。为旅游开发计,这些山峰都应该有反映其特征的名字,这些地方还要有醒目的标志,才能让游客“明白游”,“轻松游”。

    游行在洞坪库区,一江翠绿的深水倒映着不断变化的山体,和着蓝天白云,在游船划动的波纹中,丝绸一般的水面呈现着光怪陆离的胜景。两岸的山体,深绿的山林,被翠色的竹林分割成一段一段的,山脊孤木峥峥;那些被藤蔓厚厚地遮挡的,鬼魅之气漫延;祼露着山石的大片山体,胸前像贴着一块老画布,斑斑驳斑,有的石壁上还垂着石笋,高高低低地挂着,像一朵朵花,单看那“花”,又像龙爪。

    由于岩石暴露面不一样,单看或组合起来,构图有“之”字的,有“满天星”的,有“三级跳”……这里岩石大致分为几类,一是页岩,火砖大小,一块块整齐地垒砌,人过其旁,仿如穿行在古城墙的夹道中;一是巨型的白岩,比如仙人洞、白岩壁,在太阳的照耀下,放射耀眼的光芒。

    鳄鱼下水、狮子开口、练笔岩、燕子洞、神龛壁……记者在采风过程中看到这些景点,其中的鳄鱼下水,是一块长着“鳄鱼皮”的岩石,刚好在山水交接处;练笔岩,岩石上有大笔书写的一点一横,像是楷书阴刻;神龛壁好象有八九个方格格排在一起,是用“火砖”砌成的吧!可以说,洞坪库区43公里的水路,岩画版块多得目不暇接,实在是思绪跟不上船速。

    清代名儒姚复旦作《石虎记》:“……吾乡有石虎焉,踞悬崖峭壁间,其状狞狰,颇类虎,钩爪锯牙,其色黑……是石也,踞吾居二里许,至今犹呼猫儿岩云。”姚复旦同乡,同为“郡贡生”的田文锦作《寨峰记》:“环吾皆山也。而望之魏然秀削、屹立于二妙庐之前者,寨峰也。每春夏时,浮岚耸翠,花木交。加秋之际,林疏石瘦,霜雪清华,苍苍莽莽之气,皆可于几席间挹之……”其实,洞坪一带的自然风光,一直在涵养着人们,早在清同治二年,文人的散文就归入《宣恩县志》。

    罗列一堆景观,记者还没有讲到洞坪库区自然景观的精灵。猴、鸟、鱼,包括四时开放的山花,都是山中的精灵吧。在石壁上,小树坚韧地伸出枝叶,野花艳艳地开;水面色彩瑰丽的不知名的鸟儿,成群的白鹭浅飞驻足……那天,我们没有见到猴子,也不知它们跑到哪里玩去了。

    采风途中,记者在华家台见到一处残垣断壁,规整地立在那里;还有一处岩壁的“脚边”有大片红色的土块,是不是传说中的“红烧土”;仙人洞有没有崖葬?当年洞坪电站修建之际,我县邀请省考古所对该地进行文物考古调查。为期两天的实地调查,一行人沿河床而行,调查重点在水淹区。水淹区以上的半山腰不属于工作范围,现在看来,有必要组织相关人员再次考证。

    关于洞坪库区的自然资源,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有好多个山峰、多少个洞穴,包括沿途文化遗产分布情况,都有必要组织相关人员实地进行专项调查收集整理,长期跟踪观察收录,并逐步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2: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宣恩私塾名师姚复旦

    恩施新闻网 http://www.enshi.cn 2005年03月05日11:52

    曾战清

    姚复旦,字晓亭,侗族,宣恩县中间河人,道光四年(1824)生。其父姚华龙,以染布为业,维持全家生活。姚复旦从小聪颖过人,5岁上学,所学书文过目不忘。9岁即可吟诗作对,挥笔成文,深得老师器重。他先后拜符老先生及田涛斋先生为师,14岁考中秀才,19岁中府贡。拔贡后荣归家乡,眼见家乡文化落后,多数贫穷子弟因学费昂贵无法上学,导致人才埋没。于是,姚复旦在家设私塾(学校),四处招生,不论富贵贫穷,一律收下。不仅这样,姚复旦还对家境十分贫困的学生免交束修(报酬),因而远近有志却家贫的青少年慕名前往求学。姚复旦教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教学效果良好,所教学生举贡者数十人。恩施向家村安其珍(光绪年间贡生)、宣恩岩头村周荣昌(咸丰年间贡生)、板场彭采筠(同治年间贡生)、芭叶槽王晓云(光绪年间贡生)、小冷芹王老九(光绪年间贡生)、干沟塘康代裕(光绪年间进士)等均为他得意门生。姚复旦学识渊博,曾参纂宣恩县同治二年版《宣恩县志》,鉴定宣恩县医学名著《医学精粹》。姚复旦还著有《普天乐》、《升平福》等短篇小说集,在民间广为传阅。此外,他还写有不少诗文,载入《宣恩县志》,有七律《双溪寺题壁》、五律《春晓望金碧山》、长诗《行军歌》和散文《石虎记》等,文笔流畅,气势磅礴。

    姚复旦执教40余年,为发展宣恩县地方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光绪二十三年(1897)病故,享年73岁。


    来源:恩施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2: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潭河侗乡纪行/侗人楷模姚复旦/“廉让桥序”廉让人/侗家晒台晒族谱
    长潭河侗乡纪行
    作者:吴光友 文章来源:宣恩县民宗局 更新时间:2011/7/21 8:45:08

    一、“廉让桥”旁 侗家晒台
    距长潭河侗族乡30公里处,位于洞坪电站上游、中武当山下,有一古老小镇,名曰忠建河镇。小镇二面靠山,临河而建。洗砚溪至南而北穿镇而过,注入清江。此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小镇历史悠久,驰名遐迩。镇上多居侗人,崇尚侗家风俗,侗族文化底蕴深邃。
    ㈠ 侗人楷模姚复旦
    姚复旦,道光元年(公元1824年)生人,阳年九十三岁卒。号晓亭,侗族,长潭河侗乡忠建河人。一身执教,清代宣邑名师,因排行居长,人称“姚大先生”。
    姚五岁从师,习文过目不忘,聪颖过人。九岁即可挥毫成书,吟诗作对。十四岁入秀才,十九岁拔贡。执事桑梓,终生从教,门生逾百,举贡者数十人,堪称塾师楷模。
    姚文论亦可彪炳史册。曾同纂宣恩史上第一部《宣恩县志》,鉴定本县《医学萃精》附梓;著有《普天乐》、《升平福》等短篇小说集;诗词《双溪寺题壁》、《春望金碧山》、《行军歌》等载入县志;撰有散文《石虎记》等流传于世。堪称侗学之宝贵遗产。
    姚一生乐善好施,深得世人崇尚。所建“廉让桥”、族谱晒台,迄今仍在侗家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㈡“廉让桥序”廉让人
    自古皆有“养生教廉”说。古之人以“廉”为荣,当今社会“反腐倡廉”与其一脉相承。君请看龙头堡山下、洗砚溪上的“廉让桥序”,就是鲜活的例证。
    序曰:“邑沿东百里为吾乡忠建河,有溪曰洗砚,其源自大卧龙,逶迤而注入,河溪虽小,亦一要津也。先是姚生晓婷之尊翁,好施乐善,与罗君照延纠近邻君子,共建板桥,历四十余载,至戊寅岁,为河流所圮,涉者病之。生因乐善是也,由是约诸首士,同兴善举,余子侄辈亦间为襄赞焉。生每逢集资,地无远近,必踵其门劝之,靡不慷慨乐输,信之有素也。凡所醵,共一千余金,鸠工凿山,造舟运石,阅两年,而石桥成。延余至其处,余顾生而笑曰:‘善哉,汝弗以溪名桥,而廉让其名也。岂不以洗砚涤笔,极文人之乐事,不若廉泉让水,与廉让乡之有关事道者,为独愈乎。’涉此桥者,触目惊心,行将化贪,鄙争端,则廉让风行,举世皆书善人矣。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特为记,以彰生之乐善云”。
    斯桥高20米,长30米,宽9米,为一桥两拱式石拱桥。为建此桥,姚费尽心机,亲绘图纸,亲自督造,以廉让命名,彰其心意,为侗家后继者代相传诵。
    ㈢ 侗家晒台晒族谱
    往事如烟,姚复旦先生已逝 ,是时所建晒台犹存。侗人以六月六(农历)为“娃娃节、尝新节、晒谱节”。遥想当年,每逢此节,姚老先生便邀约族众,少长咸集,聚会尝新节。尝时新蔬菜,置酒肉于桌,觥筹交错,把盏猜拳,行酒作令,好不热闹。
    齐集石坪晒台之上,纵观族谱,谈论族事,议决族规,探究侗家发展大计,又是何等英雄潇洒。今虽时过境迁,但侗家的晒台旧事,却使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网络编辑 向信任)

    长潭侗乡纪行 东乡土司与“峰栖三凤”
    作者:吴光友 文章来源:宣恩县民宗局 点击数:380 更新时间:2011/7/12 14:15:26
    由会口北行,便入东乡。这里曾是“改土归流”前,施南府较大的土司所在地。加之著名的宣恩八景之一“峰栖三凤”伫立于三凤山上,闻名遐迩。
    ㈠东乡土司
    东乡土司始建于明玉珍时期。明玉珍据蜀后,北征占领鄂西南地区,改长潭细沙寨为东乡五路安抚司即东乡土司。治所原在老司城,后迁龙骨堡。新司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可谓起伏跌宕,山环水绕,风景秀丽。旧时为施南府交通要冲,南来北往必经之地。今新司城遗址虽已残垣断壁,但当年宽敞的地积,宏伟的建筑,仍依稀可见。
    史载东乡土司王乃明玉珍时期大土司覃添荣之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参与反明斗争失败,遭受残酷镇压,老城被毁。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复置安抚司。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分领摇把峒、上爱茶、下爱茶三长官司。辖宣恩东部、恩施东南部,部分领地延及建始、鹤峰边沿。境内层峦耸翠,沟壑纵横,别有洞天。至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东乡土司拟罪改土归流。从此,土司统治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土司时代,是宣恩土家族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初始阶段,对维护民族地区地方安定,促进民族地方自治,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只是到了中晚期,土司政治逐渐走向腐败,社会开始动荡不安,从而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阻力,从而为“改土归流”所取代。
    ㈡ 峰栖三凤
    峰栖三凤,位于长潭侗族乡东乡片区南端的三风山上。因山势雄伟,挺拔伟岸,景色秀美,有如三凤朝阳,分立三山之上,故称“峰栖三凤”。 当地民传,古夜郎国时,有远凤飞来,落于来凤,曰翔凤镇。又起而飞之,见其东北地势峻伟,北云之下紫气东来,遂有三凤落于东乡之南的三山之上,曰“三凤山”。故清知县张金澜曾到此作诗:“何年三凤集高岗,此日登临总渺茫。安得笔花生梦里,飞来山谷吐文章”。
    清人宣恩训导蔡景星曾以诗赞曰:“何处飞来峰,突成三凤峙。一览千仞巅,德徽钟毓此”。此处不仅山色佳丽,钟灵毓秀,秋来红叶如画。而且民风古朴,侗人集居,农家气息浓郁。今虽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相与杂居,但各民族间交流融洽,和谐相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与时俱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2: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复旦百科内容来自于:
    姚复旦(1824—1917),字晓亭。祖籍湖南,后迁宣邑(今湖北宣恩)。 侗族,一生从事教育,为清末宣邑名师。因其在同胞兄弟中居长,人称“姚大先生”。 诗人。姚复旦五岁进馆就读,八岁就能吟诗作对。五年之内相继考中秀才、监生、禀生。十九岁夺得贡府之魁,荣归故里,开始从教,历时数十年,可谓桃李成荫。姚复旦晚年主要致力于著书立说 。着有《医学萃经》十二卷,《普天乐》、《升平福》各一卷。 《宣恩县志》中亦刊有其一些零散诗文,如《春晓望金琴山》、《石虎记》等。姚复旦曾为侗乡文化教育作出过特殊贡献。
    姚五岁上学,所学课文,过目不忘,九岁即可挥毫成文,吟诗作对。十四岁中秀才,十九岁为府贡。荣归故里后,热心教育事业,在家设馆招生,不计贫富,凡家境清贫者免交学费。先生善于治学,因材施教,门生举贡者不下三十余人,取得功名者近百人。
    同治元年(公元 1862年),曾同纂宣恩历史上第一部《宣恩县志》,监订汪古珊《医学萃精》,并著有《普天乐》、《升平福》等短篇小说集,在民间广为流传,载入《宣恩县志》的有七律《双溪寺题壁》、五律《春晓望金碧山》、长诗《行军歌》和散文《石虎记》等。
    姚复旦先生具有热爱人民、关心人民之美德。光绪戊寅年(公元1878年),他用教学所得的资金千余两银锭加上众人捐款,亲自绘图,亲自督造建成洗砚溪小河上的石拱桥。此前,他还于咸丰年间再此捐资修建一座风雨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2: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廉让桥


    简要概述

    廉让桥位于湖北省宣恩县中间河集镇东南,横跨东南向西北流汇入忠建河的洗砚溪上,为一座双孔石拱桥,桥面长21米,宽3.4米,两头是2.4米长的7步石阶梯,两边是40厘米宽的护栏,内嵌石碑,东南面桥侧安着降伏恶水的石雕龙头,桥两端连陡峭的凤凰山和龙头山。由清末名儒姚复旦领首建于光绪四年。
    姚复旦(1824—1897年),字晓亭,中间河人,清咸丰年间府学贡生。清同治二年版《宣恩县志》载有姚复旦诗文。
    传说故事

    洗砚溪源自大卧龙,上游名龙潭河。因姚公曾在此洗砚而呼为洗砚溪。为何叫廉让桥?在民国三十三年元月刻立的《重修廉让桥序》中有载:“峭壁悬崖,荆棘满地,凶山恶水,波涛掀天,此洗砚溪也。昔有姚公晓亭建立石桥,以廉让名之者也。夫水而曰让,其凶可想也;泉而曰廉,其贫莫知也;盖取范柏年之遗意,而继廉让之高风耳……避尘居土×××撰。”此外,碑刻有白云居士等作的诗三首。
    宣恩县民族博物馆老馆长陈绍义在1986年进行文物调查时,记录有《廉让桥序》,书者田永松,内述史实可资考证。现录如下:邑沿东百里为吾乡忠建河,有溪曰洗砚,其源自大卧龙,逶迤而注之河,溪虽小,亦一要津也。先是姚生晓亭之尊翁,好善乐施,与罗君照廷纠近邻诸君子,共建板桥,历四十年。至戊寅岁,为河流所圮,涉者病之。生固乐善是也,由是约诸首士同兴善举,余子侄辈亦间为赞襄力焉。生每集资,地无近处,必踵其门劝之,靡不慷慨乐输,信之有素也。凡所醵共一千余金,要受工凿山造舟运石,阅两年而石桥成。
    廉让桥在洞坪电站库区内,桥的实用价值随着大坝逐渐增高而一天天消亡,桥身会长眠于水底。在开发库区旅游业时,姚公晓亭师生们将为此地人文资源着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2: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复旦

        姚复旦(1824—1917年),号晓亭,侗族,宣恩中间河人。一生从事教育,为清末宣邑名师。因其在同胞兄弟中居长,人称“姚大先生”。

        姚五岁上学,所学课文,过目不忘,九岁即可挥毫成文,吟诗作对。十四岁中秀才,十九岁为府贡。荣归故里后,热心教育事业,在家设馆招生,不计贫富,凡家境清贫者免交学费。先生善于治学,因材施教,门生举贡者不下三十余人,取得功名者近百人。

        同治元年(公元 1862年),曾同纂宣恩历史上第一部《宣恩县志》,监订汪古珊《医学萃精》,并著有《普天乐》、《升平福》等短篇小说集,在民间广为流传,载入《宣恩县志》的有七律《双溪寺题壁》、五律《春晓望金碧山》、长诗《行军歌》和散文《石虎记》等。

        姚复旦先生具有热爱人民、关心人民之美德。光绪戊寅年(公元1878年),他用教学所得的资金千余两银锭加上众人捐款,亲自绘图,亲自督造建成洗砚溪小河上的石拱桥。此前,他还于咸丰年间再此捐资修建一座风雨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12 15: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波 发表于 2014-8-12 12:47
    姚复旦    姚复旦(1824—1917年),号晓亭,侗族,宣恩中间河人。一生从事教育,为清末宣邑名师。因其在同 ...

           姚复旦(1824—1917年),号晓亭,侗族,宣恩中间河人。一生从事教育,为清末宣邑名师。

           同治元年(公元 1862年), 姚复旦曾同纂宣恩历史上第一部《宣恩县志》。——没想到, 同治元年(公元 1862年),宣恩才有县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2 07:54 , Processed in 0.1257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