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姚叔来的荣誉勋章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 姚叔来保存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的照片(1882-1973,在位:1950-1973)选。古斯塔夫六世酷爱古代建筑和东方考古,是著名的皇室收藏家,瑞典皇家古物博物馆,保存其全部收藏。 
瑞典国王授予姚叔来的个人勋章,银质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1957年11月23日,授予姚叔来银质个人勋章。铭有姚叔来名子,斯德哥尔摩,正面为国王全称及国王古斯塔夫六世头像。 世界著名瑞典东亚考古学家,首位为中国发现(1933年-34年)万里长城最远抵达新疆证据的赫定(Seven Hedin,1865-1952),也曾获得过如此殊荣。此一级别,赫定还从:俄国沙皇/伊朗国王/奥匈国王/德国皇帝/印度总督/日本天皇/班禅九世/魏玛总统/罗马教皇/美国总统/蒋介石和希特勒等获得过。 问题是,姚叔来获奖日期与杨振宁李政道1957年12月10日,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日期几乎同时。如果姚叔来此奖所获的意义与以上相似或相当,那么,这也可以说是姚叔来一生所获最高荣誉和奖赏。此特殊荣誉中国人没有过,姚叔来是唯一,也是今人唯一听说过。现再看大维德给姚叔来写信的时间,以及写信的内容,彼此间坦诚布公的语气,颇有紧锣密鼓似,当年抢购慈禧老佛爷瓷器的架势。 无论如何,可以这样说,至上世纪50年代末,姚叔来在海外中国文物收藏领域的声誉,不仅达到了个人顶点,而且也达到了世界顶峰。此时张静江已去世(1950年)多年。回顾来看,姚叔来有如此声誉,应该还不只今天所能见到的,相对他的收藏,更应更主要的是他的背景,以及他个人的鉴定能力,尤其是中国古代书画的鉴定和水准。当年,无论是卢琴斋还是日本的山中会社,都无人可与他比,也无能力写出这方面的专著或专述,并且在他那个时代的中国也是如此。 
姚叔来晚年,1956年1月24日。 姚叔来的著述和事迹当然还不是这些,这里零散想起些,觉得不应该不知道,也觉得,文化意识提高了,该再伸进去点历史。 
王铎(1592-1652)草书,明末 【补充参考图片】(一)

梅兰芳(1894-1961)1930年在去美国访问演出的船上
姚叔来比梅兰芳整整大20岁,梅氏在纽约演出的京剧台词的英文翻译,得到姚叔来的准确修改,使西方人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其中某些故事至今脍炙人口。 
姚叔来穿梅兰芳剧组道具留影,1930年,纽约 
梅兰芳在美国演出的剧目之一 梅兰芳在美国演出剧目《草船借箭》的档案照片,1930年。上图姚叔来带的帽子和道具,还可隐约在此图右上方的演员中找到。 
梅兰芳1930年美国访问演出档案照片 
姚叔来撰写的商业性手册(选) 配合梅兰芳赴美演出,姚叔来不仅介绍了《霸王别姬》《宝蟾送酒》《武家坡》《昭君出塞》《天女散花》等,还撰写了带有商业味道的宣传册,兜售中国传统丝绸服装,从中既宣传了中华文明,也为通运公司赚到一笔可观收入。
梅兰芳访美演出期间会友

梅兰芳在纽约的演出预告 梅兰芳1930年3月3日星期日在纽约西百老汇演出的预告手册(2010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展品) 
姚叔来的一次生日聚会 上世纪50年代姚叔来生日家宴,其中不乏江浙富商民国高层在海外的家室和文化艺术界的朋友。右边以张静江家族为主,左边朋友和客人。(中)姚叔来,姚氏身后右边是默尔夫人(1859-1955),前排(右4)张静江继室夫人朱逸民,前排(右3)余静芝,后排(右起)林语堂夫妇汪亚尘(1894-1983)等。 
李丽华参加姚叔来生日庆祝 有姚叔来背景和影响,首位进军好莱坞的中国影星李丽华(1906-),为姚叔来拜寿签名。1958年,李丽华应邀到好莱坞,拍摄纪念美国飞虎队的影片《飞虎英雄》。照片背景姚叔来夫妇,1958年,纽约。 李丽华迈进好莱坞提供的资料照,1958年

李丽华和旧影星 左起:蝴蝶(1907-1989)/周璇(1920-1957)/李丽华(1906-)/白光(1921-1999)/王丹凤(1925-)香港合影,约上世纪50年代。
张静江初到巴黎 约1903年。上海博物馆现藏有三百多张张静江夫妇及随员在巴黎时的档案和明信片。

孙中山为张静江题的字
唐五代贯休(832-912)诗: 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勤苦蹈林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size=+0]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慕当时万户侯。 
通运公司在巴黎的旧址 通运公司在巴黎市中心繁华区的旧址,先名东英楼后来远楼,建筑材料全由中国运来,该址也是当时西方汉学界聚会的场所,中西文化交流的高级沙龙,现为旅游景点。当时张静江的生意两个月可销一批货,一年周转6次,帐房李力经回忆获利之巨无法估计。 [size=+0]根据上世纪20年代通运公司和英国亚洲文物商(Asian Art at the Bristol city Gallery / Alfred Earnest Bluett & Leonard & Edgar)布鲁埃父子的往来信件可知,1921至1928年通运公司给出的地址,包括巴黎马德兰广场4号和圣乔治街(Place Saint Georges,Paris),伦敦 W1#,at Clarges Street,London 和上海法租界吕班路(Duball)210弄1号门等。卢琴斋的公司(巴黎CT Loo上海卢吴和纽约来远)虽然已经独立运作,但仍在不断使用通运公司招聘。除了经济必须分开,这块招牌在当时自然好使。 通运公司在纽约的一处原址 通运公司在纽约57街原址(当年最繁华的商业街),19世纪流行的维多利亚式风格和雕刻,在当时是纽约的风靡,1949年前后宋美龄在美国的外交活动,办公地址亦借用在此,受纽约政府今天的古迹保护。蒋家王朝在中国的大势已去,为了挽回残局寻求美援,宋美龄向中国发出的许多声音原来是从这里。

卢琴斋全家福 卢琴斋(1880-1957)全家福,卢母(前排中坐者)身后中立者为卢琴斋,约1902年去巴黎前后,民国时期大型照相馆风格。 卢琴斋在纽约古玩店 卢琴斋在古董店中向客人展示中国书画,纽约,约1018年前后,卢氏的重点从巴黎转移到纽约,图片来源美国当年《生活》杂志。
卢琴斋生日宴 卢琴斋生日庆宴会,约上世纪50年代,纽约,前排中坐者卢琴斋,后排站立数第7第8分别为姚氏夫人和姚叔来。私人档案照片。 【补充参考图片(二)】:

孙中山观钱塘江潮,前排(右1)持帽者张静江,1916年
1916年9月15日孙中山观钱塘江,时袁世凯去世不久(6月),不禁发出著名感慨:革命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张静江此时是民国第一任财政部长(1915年,廖仲恺为次长),他也是孙中山之后国民党第二任主席,孙中山称其为“奇人”“民国奇人”“革命圣人”並手书“丹心侠骨”“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贯修诗句)相赠。孙中山曾述说自同盟会成立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出资最勇和多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尽以助饷。
[size=+0] 张静江以完全用个人财产支援辛亥革命著称,他的的经費主要是从通运公司/自家亲友/和海外贷款/这三方面而来。至民国成立,他个人仅海外贷款一项并且还没有还清的,就有5百万美元,因此不愧孙先生所谓“奇人”之说。民国成立坚辞不做官,只搞民生建设。张静江晚年居住纽约仍积极参加和领导世界和平组织。在海外他没置一处地产和豪宅,生活非常简朴直到去世,蒋介石在悼词中称他是“革命导师”。
朱逸民和陈洁如 (中)蒋介石第三任夫人陈洁如(1905-1971),(右)张静江继室夫人朱逸民(1900-1991)。日期1919年前后。蒋介石1921年12月5日在上海永安大楼举行婚礼,时年34岁,陈洁如15岁,张静江(45岁)是证婚人。 
陈洁如与张静江继室夫人朱逸民 陈1927年去美,曾在当地留学深造5年,1933年回到中国。此照片拍摄于在美国期间。

桂林大本营,蒋某政治生涯的起步 张静江是蒋介石的“革命导师”。1922年孙中山在广西桂林建立大本营,时蒋正值母葬归里,孙中山函电交驰“墨绖从戎”。蒋在张静江的点拨下星夜赴广西商讨“东征北伐”事宜,后因孙中山和陈炯明交恶辞职回沪,夏,孙中山回粤。6月,陈炮击广州总统府孙避难永丰舰,孙再电召蒋“事紧急,盼速来”。蒋又在张静江的建议下急奔永丰号指挥56日,8月9日脱险后随孙中山返沪,并将经过写成《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请孙作序,还送张静江如上照片。拍摄日期1922年元宵之际,孙中山桂林大本营门前。表面上看,蒋确实是适当的时机靠对了人,步步没错。

国民革命军北伐出发 号令诸侯一统中原,张静江有齐桓公和汉高祖的志向。 1925年孙中山去世(3月12日),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提出“在国内打倒一切帝国主义之工具首为军阀”的口号。3月份期间,蒋因忙于党内整顿(汪精卫出走法国,胡汉民出走苏联)本无暇顾及北伐。5月,国民党二届中全会召开,张静江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成为国民党第二任正式领导人。1926年7月9日蒋正式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誓师北伐,唐生智(1889-1970)任前敌总指挥。 [size=+0](中坐着)张静江/张身后(中)唐生智(左)蒋介石(右)陈洁如,小孩,论者有认为是廖承志(1908-1983),未详。 
张静江和陈布雷,1928年浙江省政府官员合影 蒋介石对张静江的确有欠太多。 1927年7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成立,张静江任省主席,陈布雷(1890-1948)4月份起已被任命省政府秘书长,旋任教育厅长,国民党部秘书处书记。张静江是陈布雷的伯乐,他不仅把蒋介石引荐给孙中山,主持蒋介石的婚事,力促蒋介石领衔黄埔军校,而且还给蒋某人推荐了这颗“文胆”。陈布雷1936年起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成为蒋中正的高级幕僚。(中)张静江(右4)陈布雷。 
1927年1月10日蒋介石送给张静江继室夫人朱逸民的照片

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的合影 前排坐者张静江,自左至右:何应钦/缪斌/朱培德/柏文蔚/王法勤/于右任/谭延闿/蒋介石/蔡元培/李石曾/褚民谊/,其他如陈立夫/果夫/何香凝/李烈钧/宋子文等。站在张静江右后面的一层元老群蔡李褚等,堪称巴黎通运公司时期的“老干部”,构成国民党统治中国和后来做大起来的文官阶层砥柱和政要。

南北和平代表在上海合影,1931年。 左起:(内政部长)李文范/(司法院长)伍朝枢/(立法院长)张继/(中央政治会议常务主席)汪精卫/(中执委)邹鲁/(监察委员)蔡元培/(交通部长)陈名枢/(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主席)张静江/(外交部长)陈友仁/(行政院长)孙科/

1934年国民党元老在上海世界社合影
[size=+0] 前排坐着张静江,两边其儿女,后排自左至右:汪精卫/李石曾/褚民谊/蔡元培/。亦可谓巴黎通运公司时期的老干部。

通运公司至上世纪50年代前后在纽约拍卖中国古董的部分拍卖手册 
姚叔来夫人和美国友人的活动 (左3)姚叔来夫人吴宛如,(左4)刘墉孙媳妇钱德衍,张静江的侄子中国钱币大王张叔驯的岳母。背景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 (右)姚氏夫人,(中)张静江继室朱逸民,(左)张叔驯的夫人徐懋倩

(左)钱德衍,(中)姚吴宛如,(右)朱逸民
张静江夫人朱逸民和姚叔来夫人吴宛如
百岁老人姚叔来夫人庆生日照,198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