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一位坚定的民主战士。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迎着中国民主革命的风雨在教育战线上不断探索,做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赞誉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开场首先看到的却是多媒体的影像视频,浩浩太平洋上的邮轮,让人追溯到陶行知留学美国的种种情景,尔后出场的才是舞台上的话剧演员。感觉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来展示历史背景确实能够感染人,三幕间从1927年到1946年的时间跨度的过渡和衔接也显得灵活自如又恰到好处,各个历史影像视频在视觉上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又带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令我印象深刻。美中不足的是“古圣寺的春意”展示的14幅历史照片中,其中13张是与重庆古圣寺相关的照片,却有一张是陶行知在香港九龙演说的照片,显然稍稍背离了烘托的主题。“上海滩的晚霞”展示的照片过于凌乱,如果是蒙太奇的手法,脉络如果更为清晰一些就更好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陶行知纪念馆宣传服务工作的不到位,更感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是那么沉甸甸。
话剧《永远的陶行知》从结构上看,整部话剧就是运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起,这些故事,都是日常宣传活动中经常讲述的经典故事,感觉很亲切。如今以话剧的形态呈现,感觉既平凡朴实,又趣味盎然,在人物塑造上显得形象鲜活,栩栩如生。作为主角的陶行知诙谐幽默,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里蕴含着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展示了陶行知为了实现“让中国每一个人都受教育”的理想而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光辉人生;黄二狗虽然是一个小配角却贯穿全剧,在戏剧冲突中非常出彩,既烘托出主角陶行知的人格魅力,又印证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纠结与无奈。陶行知生命中最重要的二位女性:他的妹妹陶文渼和续弦夫人吴树琴也演绎得恰如其分,很好地衬托出陶行知早年与中后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爱满天下”的博大情怀。观看之后,再一次被陶行知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激发起对陶行知先生的无限的缅怀之情。
《晓庄的钟声》这一幕中,陶行知身着蓝布衫、留平头、戴眼镜的普通知识分子,他可亲可敬的、对什么事都关心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期间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举家搬到南京郊外劳山脚下, 1927 年初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学校, 他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就是在这所学校确立并试验的。1930年4月, 他因领导全校师生参加反帝大游行, 遭蒋介石通缉, 被迫离开晓庄。
古圣寺,一座年久失修的庙宇,背靠凤凰山。陶行知创办的重庆育才学校就在这里。育才学校的建立是陶先生的又一创举,它是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办得相当成功的一所学校, 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它的经验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这座沉寂数百年的古刹,随处可闻朗朗书声,琴音阵阵。看着孩子们在充满光明与真理的自由空气中一天天茁壮成长,陶行知备感欣慰。在长期不懈的抗日宣传中,陶行知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亲密联系。因坚决拥护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国民党政府早已视之为眼中钉,不断派人对陶行知进行威胁利诱,育才学校几次差点被查封。
《上海滩的晚霞》给我们展现了陶行知最后三个月的生活片段。1946年4月,陶行知来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并为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和育才学校的迁址问题多方奔波。不久,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消息传来,陶行知异常激愤,他到处演讲,发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号。后来听说国民党特务已经把他列为下一个暗杀对象,他无所畏惧,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准备,仍然一次次发出正义的呐喊,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7月25日,陶行知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到此,一个完整高大的伟大人物形象,树立在了世人面前。
逝者已去,但话剧《永远的陶行知》中陶行知的西装革履、长袍长衫、短衫草鞋的变化正好演绎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情怀和生命轨迹,将鼓舞着更多人踏着他的路前行。他的忧国之思、爱国之志、教育之情也永远彪炳史册。(作者:钱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