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新义此话一出,在场的人们面面相觑,一阵沉默。最后,姚新义极其慷慨地作出承诺:“最后一句,赚了归你们,赔了归我。赔了,你们就承担所出的那15%钱,剩下的85%我来赔。如果赚了,全部还是归你的。”这句话一出口,大家由沉默转为赞同。盾安的股份制改造自此正式拉开帷幕。 股改的效果立竿见影,2001年,盾安的利润比上年翻番,达到了近4000万元,每股可分配利润为1.3元人民币,投资成本悉数赚回,几乎是一夜之间,“打工仔”变成了“老板”。通过这种方式,盾安创造出了很多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公司也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当年参与了股份制改造的员工绝大多数成为了盾安集团之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在盾安一呆就是十余年。这样的操作后来成为一个模板。盾安几乎在每一家公司里都推行了这样的股份制改造,并为“委托经营、授权管理”等盾安法人治理的制度安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环保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在世人眼中,不少民营企业的发家被认为是钻空子,不承担应尽责任。而站在今天,姚新义却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企业从来不靠歪门邪道发家。 早年生产铜配件时,加工过程中有道程序叫“酸洗”,会产生强酸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水。当时诸暨店口镇做这种铜配件的工厂很多,普遍的做法是趁着环保部门不注意,偷偷往河里排出污水。可1994年开始,姚新义却花大价钱买来了包括沉降塔、压力机在内的整套污水处理设备,此后又请了专人来负责污水处理。 这些开销对上世纪90年代一家羽翼尚不算丰满的企业来说,着实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姚新义却说:“企业要做大,各个方面都要合法合规。我们的水会排到浦阳江,我们一定要为子孙后代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