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远濂
上世纪四十年代,西医在浔阳城尚不盛行,这与当年九江拥有一批响当当的著名中医密不可分。
姚国美先生(1893—1952),南昌人,在九江行医多年,医术精湛、医风仁厚。他有一句名言:医者对待病人,不单纯是技术层面的事,还要有一份真诚的关切。姚先生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先生对一些穷苦病家,不仅不收诊费,还常会让其拿着盖有他本人印章的处方,到指定药号去免费取药(由先生统一付费)。坊间流传:“请了姚国美,死掉都不悔”,老少能颂,妇孺皆知,一度成为九江人最朗朗上口的民间谚语。姚国美创办了江西第一所中医学校(江西中医学院前身),桃李遍及赣鄱大地,他的名字被载入了中华百年名医大辞典。
姚先生晚年定居牯岭,但仍有不少患者上山找先生看病。就是这样一位誉满南北的名医,因一起医疗纠纷,险些命断上海滩。
民国十一年仲春,姚国美在上海巡医,这一天应邀去给一位驻沪军长的四姨太看病。这位四姨太艳若桃李,看上去并无病态,一旦发病,腹痛如绞,多方求医无果。姚国美一番切脉问诊,开好处方后告辞而去。然而,姚国美先生身材瘦小,衣着平常,在这位军长眼中,无非乡间土郎中一个。虽说推荐者多有溢美之词,毕竟心存疑虑。于是,他招来几位懂中医的幕僚共同参详姚开的药方,发现药方中有“砒霜七钱”字样,皆大吃一惊。有人说这砒霜可是毒药,七钱砒霜足以毒死一头牛,此方不可用。也有人认为,自古有以毒攻毒之说,姚乃江西名医,不可能不知深浅,方子可以用。两种意见最后达成折中,将七钱字样改成“砒霜三钱”。殊不知就是这一改要了四姨太的命,四姨太抢救无效死亡。面对被卫兵带到的姚国美,军长怒火中烧,不由分说便给了姚国美一记耳光,旋即又从腰间拔出了手枪……众幕僚见状,慌忙上前劝住:“军座息怒,待问明原由再做道理。”
一阵骚乱过后,诸位重新落座,稍事冷静的军长示意副官让女佣们给各位奉茶,也给姚国美奉上一杯清茶。此时,那位推荐者只得硬着头皮发话:“事情弄成这样,姚先生能解释一下吗?”
正襟危坐一言未发的姚国美,终于开口道:
“我说三句话,我是贵长官请来的医生,出了事,当查明原委,不问情由便给在下一记耳光,此乃仗势欺人,这是一。对四太太的不幸,我深表痛心,这是二。倘若真是我诊断谬误,处方致死,当负全责直至偿命,这是三。”
姚国美语慢音轻,却字字铿锵,掷地有声。盛怒中的军长也不由得暗暗称奇,看不出这位其貌不扬的江西老表竟有如此胆量,出了这么大的事,面对高官说起话来居然有条不紊,这分气度便不容小觑。但丧妻之痛岂能善罢甘休?说话间已有人将药罐、药方放在了桌子上。
“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说?”军长声色俱厉。姚国美起身走向桌前,将药罐,药方审视一番,问:“这药方谁改的?”
“改了怎么啦?”军长大声说道:“三钱砒霜便吃死了人,七钱砒霜岂不死得更快!”
“差矣!”
姚国美拿起药方,将四姨太的病因诊断和用药的理论根据作了一番陈述。原来这位四姨太的胃肠壁大面积附着一种红头寄生虫。所谓“沉疴须下重药”,七钱砒霜加七味解毒中药,既可以彻底有效杀灭寄生虫,又不会对人体造成过于伤害,三钱砒霜则不能一击奏效,寄生虫垂死时的疯狂躁动,导致患者气血攻心而猝死!
然而,人命关天,官司还得打,一番雨骤风狂,姚国美的官司最终得以胜诉。理由一,医生处方任何人无权删改。二,解剖证实,四姨太死于钩虫变异,并非砷中毒。
姚先生行医四十年,救治过无数病痛患者,其中也有我四肢瘫痪的母亲。如今江西人知道姚国美这个名字的,也许已经不多了,但那些心地善良、卓有业绩的好人,是不会被岁月遗忘的。
姚国美先生长眠于他钟爱的庐山,今年是先生一百二十岁诞辰。我仰望牯牛岭上的翠竹苍松,深深缅怀这位德才兼备的一代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