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26|回复: 2

灵璧人民没有忘记姚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0-15 13: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灵璧人民没有忘记姚克
    (2014-10-14 11:31:31)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耕地181万亩,辖6乡13和一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118.3万人。

    灵璧人民没有忘记当年战斗于此的姚克,在县人民政府的门户网站上刊文纪念——以下转帖该文

    姚克书记指挥开辟宿灵边
    1941年9月,中共宿灵县委成立,由姚克同志任县委书记。该县隶属于宿东地委领导,管辖范围为宿灵公路以南,灵固公路以西,津浦铁路宿县至固镇段以东,是块狭长的三角地带。地块虽然狭小,但将其开辟出来,打通宿东与淮北基本区的联系,意义却十分重大。
      姚克同志任宿灵县委书记之前,已担任宿南工委书记,对宿灵边的情况极为熟悉,深知该地区伪顽匪势力杂陈,经常抢劫百姓,为害地方,群众迫切希望得到保护。姚克等县委领导同志虽然只能隐蔽活动,但他们因势利导,通过联庄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动群众,发展党的组织,壮大抗日力量,打击敌伪,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征粮、筹钱、做军鞋,为部队排忧解难。
      姚克同志等认为,开辟宿灵,建立游击根据地没有武装是不行的。为此,县委将在宿灵活动的几股小型武装组织起来,成立了宿灵大队,由1928年入党,富有武装斗争经验的郑良瑞同志担任大队长。一次敌人集中进行大扫荡,郑良瑞率领大队人马到灵宿公路附近的戈店子隐蔽起来。待敌人返回时,我大队突然出击,打得敌人屁滚尿流,把缴获的物资全部还给了老百姓,群众非常感激,我军士气大振。1942年二、三月间,宿灵大队相继拔除了青集、仲兴集两个伪据点,争取了长集伪维持会长桂老兰和戈店联保主任张国帮,建立了沱南区。“和平”解决了大山集伪联保队,收枪数十支,之后又在吴塘子处决了大土匪许明昶,使长集、戈店、永定之间的一块地方,基本为我控制,遂建立了沱北区。县委以沱北区为依托,继续往东南灵璧境内深处发展,为开辟大山一带提供了依托。
      姚克同志在险恶的环境中,无私无畏镇定沉着,艰苦奋战,终于被累病了。组织上决定,他于1942年9月离开宿灵,赴新四军四师后方医院治疗。
      姚克同志是陕西省户县人。1936年9月到西安高级中学读书,当月底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队部秘书。1938年1月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当年8月毕业后,到河南确山竹沟镇新四军留守处任排长,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在窦楼战斗中负伤。后到地方相继任中共永城县委秘书、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书记。随新四军四师转移到津浦路东后,被留在宿东地区工作。姚克同志病愈后于1943年任淮北二地委组织部长,3月调任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兼邳睢铜灵联防办事处民政科长,6月调任萧宿铜灵县委副书记,1944年8月初接任县委书记。从1943年1月至1944年11月的一段时间内,姚克同志奋战在萧宿铜灵一带不断扩大地方武装,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政权方面新建了灵五区,并成立了萧宿铜灵县政府,使萧宿铜灵联成一片,打通了与邳睢铜、宿东的联系,为四师西进建立了通道。
      1944年11月,姚克同志调任淮北区党委城市工作部副部长。抗战胜利后,相继任华中七地委联络部(又称敌工部)部长,中共洪泽湖工委书记,淮北支队党政军委员会联络部长。1947年10月11日,华东野战军三纵队攻克灵璧县城,次日,姚克随饶子健王烽舞入城处理接收战俘等工作。1948年6月,姚克同志任江淮二地委副书记,11月又兼任江淮二地委支前司令部政委,他带着民工越过海郑公路,在邳南赶上了江淮军区的部队,送上了粮食,抢运了伤员。我江淮军区部队奉命南下围攻灵璧守敌,于11月24日夜攻城,25日拂晓攻克灵璧县城,支前民工又及时将伤员运到后方。
      解放后,姚克同志不断为安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贡献,官至省委常委、副省长。文化大革命中不幸逝世,年仅51岁,令人惋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3: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4月24日至2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来安徽视察。他先后视察了马鞍山、芜湖、巢县、肥西、六安、霍山等地。参观了马鞍山钢铁厂、芜湖造船厂、裕溪口港、巢县养猪场、省博物馆、省农具研究所、合肥方桥小型水力发电站、合肥软木厂、合肥综合艺术模型厂等单位。姚克作为副省长陪同朱德参与了整个 视察过程。
    这张照片是朱德会见马鞍山钢铁厂的劳动模范。左一为安徽省副省长姚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16: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姚克

    原合肥市政协副主席萧克非(2005年5月19日):在年初省里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我得到了一本省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光辉战斗的一生--姚克传>,随即展开,悉心阅读.全书记述了姚克同志青少年时代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奔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毕业后即来到安徽淮北地区,参与和领导了这里的革命斗争和地方工作,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和领导安徽经济建设的全部历程.书中特别着重写出姚克同志在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全面进攻我淮北解放区,在我军政领导机关撤退的情况下,他留在原地,担当起中共洪泽湖工委书记的重任,领导坚持洪泽湖艰苦卓绝的斗争事迹,十分感人,可歌可泣.姚克同志是淮北党的功臣,人民心中的一面光辉的旗帜.他不幸逝世已经30余年了,人民还都在景仰他,怀念他!


    怀 念 姚 克
    20年前,姚克同志离我们而去了,和姚克共过事的人,无不怀念他。
       淮北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我就知道姚克的名字,但第一次见面大约是1943年。那时邳睢铜地委住在睢宁古邳镇附近的半戈山,各县和地直机关负责人都集中到地委整风学习。一天,姚克来了,他来自萧 (县)铜 (山)县委,这个县地跨津浦铁路,面临徐州,尚未建立政权,县委处在秘密状态,担负着徐州的敌伪军工作。这位以做敌军工作知名的姚克,在一道学习的过程中,给我以机敏、稳重和厚道的印象。他从萧铜带来一大口袋宿县特产香稻米,供参加整风的同志们品尝,当即烧了一锅稀粥,锅盖一揭,满屋喷香。香稻米号称"贡米",名不虚传。在终年吃高粱煎饼的邳睢铜,偶尔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米粥,是一次难忘的享受。我在想,姚克远从萧铜过来,他用自己的马带这样重的米,自已一定是步行来的,益觉得他对同志的一片热心。
        后来,姚克专门从事敌伪军工作,担任淮北区党委城工部副部长,日寇投降后,又任华中七地委城工部长。1946年7月,国民党军队进攻淮北解放区,七地委机关从泗县城撤退到洪泽湖边,我们《拂晓报》社住地洪泽湖东岸的柳塘嘴,与姚克住地相邻,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见面,打听情况,交换对形势的看法。11月24日突然听到地委东撤,原在洪泽湖内外活动的武装和干部,除被打散或牺牲者外,约2000人都退到湖内,三两天内,湖周围口岸即全部为敌占领,对洪泽湖形成封锁包围。姚克等和我们报社同志也退到湖内。因事起仓促,地委既未及时留下指示,也末留下电台,湖内鏖集大小船只上百艘,几十个单位的人员群龙无首,一片混乱,姚克焦急万分,于是召集湖上各县各单位负责人共商对策。"首先要决定方针,是坚持还是突围?来自各方的领导干部在一个不大的船舱内,分析形势,权衡利害,争论不休。在战争中经过锻炼的一批领导骨干,团结在姚克周围,最后决定了"坚持"的方针,并自动建立洪泽湖工委,公推姚克任书记,洪沛、王化东、谢楠等为委员。姚克受命于危难之中,肩上的责任是重大的,至此以后,他总是冷静沉着地应付各种难题。工委成立后,立即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首先成立军事指挥部,任命魏存平为总指挥,刘凯顺、贺庆为副总指挥,统一军事领导,把洪泽湖武装和从陆地逼到湖上的武装整编为四个连队和若干个武工队,把一切能战斗的干部分别编入战斗部队,充当军政领导骨于。如现在安徽工作的郭体祥、朱万友当时都充当连排干部。其次是实行精简,把非战斗人员及家属动员出湖上岸,或通过敌占区突围到苏北和山东解放区,或利用社会关系到敌占区暂时隐蔽,把组织关系留在湖上,一旦地区恢复再重返根据地。但这项动员工作是十分艰难的,干部一般都不愿离开,但既然决定坚持,不得不采取这个断然措施,否则无法战斗,供应也难解决。本地干部地形人事较熟,纷纷乘小船夜间突围上岸,外来干部没有社会关系,出湖困难更大,姚克即动员民船利用放行机会掩护干部出湖,临走发了为数不多的银元作路费,并用肥皂刻了敌人基层政权的图章开出一批假路条;蒙骗敌人以便过关。对一些领导骨干,他还布置到敌占区以后做一些秘密工作。对报社一些外地干部如王子英、朱亚进、单侃、楼亦峰等人的突围,姚克亲作具体安排,如帮助化装、交待应付敌人的方法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精简的结果,湖上只留下五六百人,为以后的坚持创造了条件。第三个措施是加强政治保卫工作,肃清内奸叛徒,开大会公审处决了策动携枪叛变的周家兄弟,以巩固内部。这几项得力措施,统一了步调,振奋了士气,扭转了悲观情绪,克服了混乱现象,为坚持洪泽湖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工委成立后,《拂晓报》工作人员绝大部分也分散出湖,幸好留下一个报务员孟昭升,一部收报机尚能使用。我和王克当即向姚克提出恢复报纸的出版,以便了解中央精神和全国战局,利于从思想上巩固内部,明确斗争方向,这是坚持洪泽湖斗争所必须的。姚克很高兴,当即答应我们留下来办报。12月5日,电台恢复收报。于是,《拂晓报》就在湖上重新出版了,我们把每期新出报纸用小船送到工委姚克船上,立即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报纸的出版,对坚持洪泽湖的干部战士起了鼓舞作用。
         湖上生活有时也很单调,姚克无事喜欢和别人下象棋,不论赢了输了,他都莞尔一笑。有时讲讲笑话、掌故,他平易近人,处人厚道,政治文化修养颇高,常有独到见解。他还经常和我交谈关于鲁迅的著作,特别喜欢背诵鲁迅那首白话诗《桃花》中的诗句:"春天过了,太阳又很好……"他经常向我借书,但湖上能弄到的书没有几本,一部《聊斋》,一部《三侠五义》,因为书很厚,就拆成五六份大家轮流看。后来又搞到一本苏联卫国战争小说《》,大家读得很有兴味。从小说中坚持敌后的游击队的战斗历程,使我们受到鼓舞,也使我们从书中得到启发:"相信我们的主力部队一定会打回来的。"
        得不到上级的指示,是姚克最大的苦恼。一天忽然听到东北方向炮声隆隆。在平静的湖面上,炮声特别清晰。不久,新华社广播了解放军消灭敌六十九师的宿(迁)北大捷。大家估计这一仗以后华东野战军可以打回淮北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并无消息。一天忽然又隐约听到炮声,但炮声越来越远了,不久又收到电讯,我华东野战军鲁南大捷,消灭敌人快速纵队,取得比宿北战役更大的胜利。但湖上的同志于兴奋之余,也增添了忧虑,"为什么仗越打越远了"。姚克也很失望,经常学着湖上流行的顺口溜"两耳支棱棱,炮声沉甸甸",忧虑而又有点幽默。希望主力过来,唯有炮声是一个信息来源。不了解上级意图,加上粮食也越来越少,压在姚克和工委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姚克担任工委书记以后,即想尽一切办法同华中分局取得联系,但都没有消息。后来,当他在交谈中得知报社编辑谈一非是苏北涟水人并在淮阴有社会关系时,他觉得机会来了,当即和我商量,派谈一非和柳林 (五河县委组织部部长)一道化装到苏北去找华中分局,以便报告湖上坚持情况,要求派部队来解围。谈参加革命不久,还不是党员,但柳林已在战争中久经考验,两人配合利于完成任务。姚克要我一同和谈一非正式谈话征求意见,谈当即表示欣然同意。姚克提出,谈一非这次如能完成任务,就发展他为党员,姚和我做他的入党介绍人,谈很高兴。不久,他俩从从老子山突围上岸。在这以前,姚克已派戴胜五夫妇化名高家邦,用青洪帮关系在老子山和国民党高铸九搭上关系。柳、谈在老子山曾经遇险,在戴胜五的机智掩护下,得以化险为夷,闯过老子山一关,过了国民党占领区淮阴,又历经艰险,终于胜利到达苏北解放区,使华中分局负责人了解了洪泽湖军民坚持斗争的情况。
        为了打破国民党对洪泽湖的包围,姚克和工委策划开展陆地工作,选派刘兆南、钱明道等一批本地干部化装登陆到管(镇)鲍(集)套子和羊城等地,利用社会关系隐蔽起来,一来与未及撤到湖上的干部进行联络,建立情报关系,二来争取国民党基层人员使其采取两面态度,保护群众利益,对湖上进行支持,多次通过他们要一些肉头地主向湖里供应粮食。坚持洪泽湖的干部战士,许多都家住管镇鲍集,家属关心湖里的子弟,他们也通过各种方式支援了湖上的斗争。
       春节快到了,为了让湖里同志改善一下生活,姚克和工委同志布置陆地地下工作者勒令一些反动地主还乡团向湖里送猪肉大米,平均分配,每人一两米一两肉,只是象征性质。但同志们很高兴,说工委有办法,对士气也有所鼓舞。
       随着敌人封锁加严,陆地不可能再成批供应粮食,春节过后,存粮快吃完了,这是关系能否坚持下去的问题,姚克整天为此发愁,"坚持还是突围"又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春节前后,在姚克所住的工委小船里,又不止一次地热烈地讨论着,争辩着。为了吃饭,各种办法都想出来了,用"爬子"捉鱼早已是各船普遍的充饥方法,但总不能光吃鱼啊,而且捉鱼要打篷,目标太大,易引起敌人注意。正在这个时候,喜讯传来了,主力部队回来了。华中分局了解了洪泽湖坚持斗争的情况以后,为了解洪泽湖之围,也为了恢复整个淮北解放区,不久即决定组织以饶子健为首,以赵汇川、王学武、王烽、李任之、张灿明、陈元良等为领导的淮北子弟兵——挺进支队,率步兵两个团、骑兵团两个大队和一批淮北干部,于春节期间粉碎敌人陆空堵截,抢渡运河打回淮北,很快和坚持洪泽湖两个月的部队和干部会了师,姚克参加地委(已恢复七地委)的领导班子,开始了重建淮北地区的艰苦斗争。
        部队打回来以后,国民党立即调来孙良诚好几个团兵力趁我立足未稳,进行反复“围剿”,但部队由于有了洪泽湖作为依托,又有淮北广大地区可以回旋,经过一年艰苦斗争,终于打开局面,对配合主力和支援全淮海战役发挥了很大作用。姚克同志和工委在领导洪泽湖坚持中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解放战争初期,淮北解放区陆地全部沦于敌手,唯独洪泽湖红旗不倒,中央负责人曾把洪泽湖的坚持誉为"一面胜利的红旗"。
         解放以后,姚克负责工业、财贸等领导工作。我们见面机会仍很多,但多在集会场合,听到他在开发淮北煤矿中作出贡献,财贸工作也卓有成绩。"文革"开始,我们在陈元良同志家见过几面。姚克是一个文静沉着的人,但这一次他却愤愤然,对时局多有忧虑,他对形势分析常有独到见解。不久彼此均被关押批斗,再也没有见面,后来听说他在关押期间受尽折磨和摧残,跳楼自杀。每想到洪泽湖坚持斗争那段历史,姚克的音容笑貌即在眼前,提到《拂晓报》能在洪泽湖坚持中得以继续出版,也总是首先想到姚克。姚克的形象常在我的心目中萦回,我很怀念他。 萧克非/文

    丹心素裹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05829535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4 19:08 , Processed in 0.1445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