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1|回复: 0

生态南浔 魅力水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20:24
  • 签到天数: 33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0-26 09: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态南浔 魅力水乡
    2014-10-26 07:20 来源:浙江日报 

    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

    这是一片河流纵横、湖漾密布的江南水乡,“桑基鱼塘”成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所肯定的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这里有一座“中西合璧、林水相依”的“江南大宅门”,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张石铭故居里蕴含着古韵悠悠的江南园林文化。

    这方环境优美、魅力别具的土地,就是著名作家徐迟先生曾用了“66个水晶晶”来形容的故乡——南浔。

    为了坚守这片片秀水的灵动,南浔人步履不停:多年来,南浔区紧紧围绕“生态立区”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清丽、富裕、乐居的现代化生态型水乡魅力之城正展现在世人眼前。

    生态环境保护有方

    界境桥港不长,只有5公里。昔日,因为一水分隔两地,这是一条典型的“两不管”黑臭河。如今,南浔区、桐乡市联手治水,建立了全省首个跨地市交界区域水环境治理联席工作机制,形成了联动一体化、联防责任制、联治高效化、联商常态化的跨区域治水模式,通过拆违、截污、清淤、绿化,使小河重现生机。

    最近,南浔区环保局执法检查中发现交界河道周墅塘港距桐乡境内150米处存在生活污水直排现象,界境桥港距桐乡境内500米处有一处生猪养殖场,立即向桐乡市“五水共治”指挥部办公室发去执法反馈单,桐乡市有关部门立即整治,并将整改结果第一时间反馈南浔区。据了解,两地对跨界河道每月开展综合或联合执法行动不少于一次。

    这是南浔区为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而努力的一个缩影。今年年初,南浔区吹响了“五水共治”集结号,承诺3年投入百亿治水,全面推进“五水共治”,全面实施工业治水、农业治水、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保供水、防洪防涝治理等五大专项行动,并将每月10日确定为“环境综合整治日”,努力重现“水晶晶”的南浔。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如今,南浔大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三找三整三优”专项行动,即查找臭河、黑河、垃圾河,查找黑烟囱,查找垃圾;整治“三河”,整治黑烟囱,整治垃圾;优化城乡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干部工作作风。并结合当下开展的“重振南浔辉煌”大讨论大实践活动,通过“千名机关干部进百村、清千河、入万家”,对南浔区221个村、22个社区的2248条河道进行“大扫除”,力争到今年底彻底消灭黑臭河、消灭垃圾死角、消灭黑烟囱,实现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除了“五水共治”,今年南浔区还打出了“三改一拆”、“四边三化”、“黑烟囱整治”等一系列环境治理的“组合拳”、“连环招”。今年1~9月,南浔区全面完成390条、269公里的“三河”治理;累计拆除违建生猪养殖场98.7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382.78%;拆除温室龟鳖养殖场33.5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161.28%;新建污水管网83.19公里,完成全年任务的92.43%。

    在这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下,南浔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群众的生活也更舒心了。

    生态经济绿色崛起

    不以gdp论英雄,南浔区在探索生态绿色经济道路上铿锵而行,努力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立的“魔咒”。

    针对印染、造纸、制革、化工这四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南浔铁腕治理。今年1~9月,已完成“四大行业”整治52家,累计淘汰关停“低小散”企业969家,完成全年任务的88.14%和175.83%。按照污水排放“总量控制、单位提升”的原则,突出对排污企业、不符合产业导向的“低小散”企业分步分类进行淘汰。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南浔区更是不断发力。2010年至2013年,南浔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比例从9.1∶63.8∶27.1调整到8.3∶61.1∶30.6,产业结构实现合理优化。生态工业园内,初步形成了以久盛等企业为龙头、规模超百亿的木地板产业集群和电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装备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快速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南浔的一大特色,目前全区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效面积26.85万亩,主要农、水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达到64.19%。特别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区。同时,累计完成了9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项目,这些项目由纯粹的“单打农业”走上了一条“农、工、文、旅”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之路,集高技术含量、绿色、低碳、环保、节能、零排放于一体,带动了农民致富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此外,南浔的休闲生态农业也逐步兴起,荻港渔庄、青藤葡萄园等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而因生态优势蓬勃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更是南浔人的骄傲。南浔区保护和继承“魅力水乡”特质,以“宜人居住”的文化生态环境理念深入发展生态旅游,南浔古镇顺利通过国家5a级景区资源景观价值评审。以菱湖为中心的近6万亩桑地和近15万亩鱼塘,育桑和养鱼,相连相倚,相辅相成,是有着千年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肯定其为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总面积3000亩的南商林漾水面洁净开阔,水色与水质良好。2a级含山风景区成为周边地区为数不多的以山为开发重点的旅游资源,含山蚕花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重点旅游节庆活动。据统计,今年1~9月,南浔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99亿元,游客639.71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6.55%和13.64%。


    生态,是南浔蓄积的后发能量。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在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保护和发展的前提下,南浔区深挖生态资源,培育绿色经济,向生态要幸福,让生态成为富民强区的最优势资源。

    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走进南浔区练市镇荃步村,宽阔的街道,浓密的香樟,漂亮的公园,整齐的店面,清清的河水,让人耳目一新。在这里,乡村风情和城市元素水乳交融,原本普通的水乡村落成了城里人向往的休闲好去处。

    在南浔,像荃步村这样的“魅力水乡”还有很多。去年以来,南浔区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水环境整治”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构建“天蓝、水清、景美”的生态环境,有力彰显了“中国魅力水乡”的生态品牌特色,使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南浔镇柏树村、永联村结合“美丽乡村路”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一村一景观、一路一风情;双林镇花城村结合双新线、墙莫线两条重要示范带贯穿全村的实际,大力推进公路沿线绿化工作;菱湖镇新庙里村对保留点朱家坝自然村修旧如旧,打造湖州城南水乡特色村;和孚镇荻港村1007亩“桑基鱼塘”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的保护、利用、开发工作正在着力推进。

    天刚蒙蒙亮,南浔区善琏镇和平村的姚志成就来到村里还在建设中的农民休闲公园,看着自己捐赠给村里的那棵朴树,树梢上抽出了细嫩的叶芽,他脸上绽出宽慰的笑容。

    今年,和平村拉开了创建湖州市美丽乡村的大幕,姚志成家的土地流转给村里建造公共服务设施,家里一棵朴树的去留成了他的心病。后来,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建议下,姚志成把树捐给了村里的农民休闲公园。

    姚志成的捐树行动让村民们受到启发,纷纷效仿,大家都主动要求把在道路拓宽、公共设施建设中需要移植的树木和不宜再种养在自家土地上的树木捐献给村里。这一棵棵树代表着村民们一颗颗爱心,也代表着生态文明的扎根在心。

    而在城镇,“生态南浔”建设日渐丰满,低碳生活已在南浔深入人心;节约水电,已成为南浔人的自觉行为。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已成为南浔人共同的理念。

    为老百姓创一个魅力水乡、生态南浔,为老百姓建一个美好家园、宜居南浔,一直是区委、区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今,老百姓更加能体会到由于政府不断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家园正不断变美。据悉,南浔区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镇5个,省级生态镇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美丽乡村67个,中国魅力水乡示范村22个。与此同时,“绿色系列”创建氛围浓厚,截至目前,全区共创建省级绿色学校14所、省级绿色社区5家、省级绿色企业13家、省级绿色医院3家。

    随着南浔“生态立区”的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的理念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沁润着南浔人民的心田。一副“生态立区、美丽南浔”的绿色绘卷正在逐渐绽放她的流光溢彩,水乡古镇的绿色梦正在逐步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9 05:05 , Processed in 0.0924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