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16|回复: 0

姚广孝 廖 群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31
  • 签到天数: 33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2-13 09: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广孝 廖 群


    【信息时间:2008-11-27  

    姚广孝(1335—1418),元末明初苏州相城人。少时于家乡妙智庵出家,曾至穹窿禅寺为僧,名道衍,字斯道。后来成为帮助明成祖称帝的首要功臣,授太子少师,并管理朝廷僧事。晚年,凭深厚的学识功力,担当起纂修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大任,可谓文才武略,卓尔不群。
    姚家世代行医,祖辈事佛积善,姚广孝从小接受了正规的私塾教育,依照世风,他应该走科举博取功名之路,或者行医承继家业。然而,一心想干大事业的姚广孝,14岁就自主选择了出家事佛。他对佛、儒二家比较着学习,内外典籍无不精读,又拜道士为师,学习方术,尤其对用兵伐谋、排兵布阵兴趣浓厚。儒、道、释是中国文化的三大主流,他不拘泥于一派,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常与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偾诗书来往。高启为其《独庵集》作序,评价他的诗“兼采众家,不事拘狭”。他也擅长画画,曾为徐偾的《狮子林图》题跋。和尚们晨钟暮鼓枯守青灯,他则叩钵吟诗,云游四方,大开眼界,大增才智。
    1368年,明朝建国。33岁的姚广孝很感失落,因朱元璋非他理想中的明君,于是恹恹无神游走嵩山。当时最有名望的相面师袁珙看到他,惊叹道:“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了,怎么还会有相貌如此奇异的僧人?一双诡异的三角眼,样子如一只生病的老虎,骨子里却透出一股杀气,是刘秉忠之类的家伙。”(刘秉忠是辅佐忽必烈建立大业的谋士)姚广孝听了窃喜在心。
    “病虎”不久就伺机而动了。朱元璋在马皇后死后,广寻高僧,辅侍几位王子。姚广孝看到了四王子朱棣的实力,当机立断自荐跟随。偃息的火焰重又燃起,心底的落寞一扫而空。他纵论古今,分析时局,鞭辟入里,成为朱棣最信任的谋士。后来建文帝削藩,几位皇叔命若累卵,姚广孝说服朱棣先发制人,在夺取最高权利的残酷斗争中,他运筹帷幄,擘画精准,为朱棣的登基立下首功。
    历朝历代都不乏足智多谋,建功立业,留名青史的人。而姚广孝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他自始至终热心社稷,周旋于权利中心,而又能参透俗务,内心澄净如水。他曾有诗吟咏:“焉知大化中,天地同旅寓。事业水上沤,功名草头露。死生谅莫测,荣华何足顾?”功名、死生、荣华这些俗念,如朝露转瞬即逝,所以他亦不执念于此。
    因此,当朱棣称帝,赐第一大功臣姚广孝一座豪宅、两个美女,他看也不看就辞谢了。又赐他还俗为官,不肯,只答应担任管理僧事的一个六品小官。他仍回到寺院,也还是和以前一样,经常入朝议事。身为皇上最倚重的心腹,他有所为,有所不为,持守一颗清净之心,却以天下为己任。身披袈裟,心系魏阙的姚广孝,堪称苏州贡献给中国历史的一位奇人。
    姚广孝向皇上提过两次要求。一次是请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以免天下读书人心凉。他自己虽不是学而优则仕的儒生,却尊重知识分子对社会的价值,这样的胸襟向来为中国政客所缺乏。另一次是在生命垂危之时,皇上赶去看望,问他可有什么心愿。他说:“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被关押很久了,如果您能满足我的心愿就放了他吧。”溥洽与他是各为其主的宫廷僧侣,是宁愿把牢底坐穿也不泄露建文帝行踪的对手,是朱棣再活一辈子也不想赦免的囚徒。为遂老臣夙愿,朱棣放了溥洽。姚广孝死后,朝廷辍朝两日以示哀悼。一个六品小官得如此厚葬又是古今奇闻了。不过无可否认,其功劳,其道德人品配得起这份隆重。你死我活残酷的斗争经历,没有发酵姚广孝人性中的凶残,他不说将溥洽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远不得翻身,而是劝胜利者宽大为怀。史书只寥寥数字,我们却看到了儒家的“仁”、道家的“清净无为”、佛祖的“慈悲为怀”,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在人间生出的一朵莲花。
    姚广孝曾为明成祖的钦差大臣巡视苏州。他姐姐不让他进门,他的朋友回避他。原因无外乎春秋笔法——谋反总是不对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超越时代的局限。鲁迅曾说明朝皇帝都是“无赖儿郎”,学者们看方孝孺的“死忠”也有了新的视角,姚广孝是不是也应该被家乡重新认识和接受呢?
    而当时,尽管不被亲朋接纳,姚广孝还是做着自己的事,他一边赈济家乡,一边把皇帝赏赐给他的财物,全部送给乡人。他对金钱的不敛不贪始终如一。有人可能会说:伴君如伴虎,他是不敢要。但谁不知此理?古往今来,在名利场欲罢不能者如过江之鲫。即使今日,国家反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还是有官员前赴后继,欲海浮沉,以身试法。纵横比较下来,姚广孝的抗腐蚀能力,又可称古往今来官场上的一个奇观,值得后来者见贤思齐。
    姚广孝,是从苏州平民家庭走出的一位智者。滋养他人生智慧的源泉是中华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对今日世道人心的建设仍有助益。■
    (作者单位:民进苏州市委宣传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6 06:29 , Processed in 0.1020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