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10-29 20:20 |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3 2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市梁平县姚氏寻根问祖
姚守寅从长兴县到梁平的原因、经过以及后人发展状况
吾祖籍自浙江湖州郡长兴县姚守寅(字)三羲公之后裔也,与姚玉铃之祖同居于五龙井之地,荒遂各居异地。查三羲公有五昆地,长应春公姬氏仍住浙江,次宗氏公散居于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三本曰公落由于业于江南省宁安府德安县,四应让公落业于南川,惟我三羲公叨蒙皇恩屡任铜川知州实膺民社之寄幸。
三羲公叨蒙皇恩屡任任铜川知州,最迟应该在1630年时间以前(是估计), 因为1630年张献忠等各路起义军,主要活动于陕西、山西两省北部地区。由于战乱,无法在山西铜川知州实膺民社生存,从而解祖下业乐治县松林乡,地名铜盘大水井居住数年。可是1640至1641,张献忠横扫大半个四川,又遇战乱又只好迁往(迁往的时间和原因是估计)偏僻石柱之墟建业大鱼之溪,买得苏谭二姓之产,虽为保后之谋,实避兵荒之计。)
1644年11月以后,张献忠成都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姚玉麟随张献忠第三次进梁山,姚玉麟原系张献忠反明将领之一。清王朝当年建立,姚玉麟在梁山金城寨安顿下来,转而抗清。四川稍微稳定,有宗姚玉麟地方政治势力作靠山,这时吾祖继祁、继唐、咀英、嚼华又未得展,乃恳请察院前,始开石柱之学季叨痒,生伯仲由之而昆季也(恳请察院的原因是猜测)。
1652年(顺治九年)南明退至贵州,在大西军的支持下,继续抗清年退至贵州,在大西军的支持下,政权才得以存在,继续抗清,后被南明小朝廷封为“佐明将军”。 1652年形势有所好转,才有条件,才有心思,于是三羲公姚守寅(估计60岁以上年龄,一是30岁左右到山西铜川,二是孙要找事做,起码20岁)与宗亲姚玉铃、姚玉铭念系一本接迁梁邑,吾祖又虑世久人繁兼各居异地,犹恐乱宗支,乃另立字派,以便命名传代,命吾族宗,祠之子僧道念徒照明吾鼻祖族缮写妥当。
# P9 ~9 i$ i$ L, Q& E, z1653年(清顺治十年),修建双桂堂,誉为“蜀中丛林首”。,破山和尚(1597-1666年,终年70岁)创建,姚玉麟出资(估计30以上)与破山意气相投,同仇敌忾,可谓莫逆之交。破山上是姚玉麟的政治参谋。原来双桂堂门口悬挂的双桂堂横匾是破山和姚玉麟共同书写的,其中双桂的“桂”字,系两人各写的一半。于是姚守寅的后代多数都迁往梁平落业。1664年姚玉麟名义上降顺清朝,暗中却积极联络各地力量抗清,在1680年高举抗清大旗之前,这几十年时间是风光的。
四川因战乱人口锐减,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四川的人口只有1.8万余丁,折合人口9万余;然而到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的时候,四川人口已达290余万。移民运动从顺治末年(1661年)开始,直到嘉庆初年(1796年),长达一百多年。其中,康熙中叶1690至乾隆年间1736-1795是这次移民运动的高潮,虽然当时共有十几个省份的移民,但因为当时移民入川的外省人以“湖广籍”最多,因而被命名为“湖广填四川”。所谓“湖广”,是指湖北、湖南两地。赶上大移民“插地为业,指山为界”的契机,沾姚玉麟的光(沾光猜测),因此姚守寅的后代在梁平人丁兴旺;“万”字辈男丁7人,“继”字辈男丁10人,“文”字辈男丁17人,“时”字辈男丁5人,“昌”字辈男丁98人,有老谱记载。第三房(明达)万睿长子继纯之后有谱书至今,由于有些人迁不知去向,因此新谱书记载只有800人左右。
我是第五房的,梁平县大观镇梅花村的
|
|